一击鼓起,闻声而舞。
最古老的舞蹈,最传统的礼仪,
在沧桑岁月中携裹着神秘。
这是汶川的羌族羊皮鼓舞。以鼓为载,以舞传承,一曲道不尽的悠扬历史。
岷江河谷,上游两岸。勤劳勇敢的羌家儿女,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
其中,羊皮鼓舞的历史最为悠久,以汶川龙溪乡、雁门镇、绵虒镇最为流传。
下面就跟随汶小游一起来了解下,流行于汶川的羊皮鼓舞吧!
最原始的羌家舞蹈
羊皮鼓舞,羌语称为"莫恩纳莎""布滋拉",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
羊皮鼓舞主要在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等祭祀活动中由释比主持表演。
在舞蹈中击打羊皮鼓的同时,释比还会朗诵源于羌族、反映羌族历史的传统经文。
因此,羊皮鼓舞也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
羊皮鼓是“释比”的法器,按照释比唱的上中下三坛经,有白鼓、黄鼓和黑鼓之分。
祭祀天神时,释比击打白鼓唱上坛经,宰*羊、鸡,祈福还愿,感谢天神的保佑。
修房造屋安家神时,则击打黄鼓唱中坛经,驱邪避魔治病救人时击打黑鼓唱下坛经。
跳羊皮鼓舞时,伴随着类似于不紧不慢的敲木鱼节奏,绕圆圈进行,步伐要有一定的颠簸状。
这种步法被称为“禹步”。传说大禹长期在外治水行走,走路姿态一瘸一拐。
为了纪念大禹的辛苦和付出,便将此走路姿态融入舞步,从而演化成为了羊皮鼓舞时的“禹步”。
后来羊皮鼓舞演变为民间舞蹈,民间在表演羊皮鼓舞时,形式更为自由,舞蹈语言也更为丰富。
而关于羊皮鼓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
羊皮鼓舞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羌族是拥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当时已十分年迈的祖师爷把从天神那里得来的各种经文和学问,记录保存在一卷卷桦树皮上。
后来拿出来放在外面的山坡上晾晒时,被一只山羊统统嚼吃饱餐后逃遁而去。
为了惩罚这只山羊,祖师爷把宰*后的山羊皮制成了祭神用的单鼓“日卜”,让它永世遭受羌族后代的鞭笞。
而每当祖师爷敲打单鼓时,眼前就会出现写在桦树皮上的经文字句。
为了使这些经文永远不会丢失,祖师爷背下所有的经文,并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授给后代。
同时,为了感谢指路寻羊的金丝猴,便在金丝猴死后将它的头部和皮制成了帽子。
装饰上可以驱邪镇魔的小铜镜、海螺等法器,作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崇拜之物,以此来表示人们对金丝猴的崇敬。
羊皮鼓舞的礼仪
除了羊皮鼓和金丝猴帽以外,跳羊皮鼓舞还有不少的礼仪和讲究。
释比们一般都要身穿羊皮褂,脚穿云云鞋,打麻布绑腿,且在不同的场合要佩戴不同的法器。
鼓槌由竹鞭制成,长度不等,以便于敲鼓为宜。槌头由棉花包裹成型,外用线绳缠绕红布紧固,便于敲击时不易伤到鼓面。
神杖,亦称“神棍”。选用山上被藤蔓自然缠绕生长十余年的树木,采伐后经过打磨、炮制、烟熏而成,在羊皮鼓舞中发挥着镇魔驱邪开路的作用。
盘铃,是指挥羊皮鼓舞最重要信号,铃铛发出的不同节奏对应了不同的鼓点和步伐。
2008年6月,汶川县羌族羊皮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汶川的羊皮鼓舞队曾多次上北京演出,受到过国家*的高度称赞。
和以往不同,汶川现在只要恰逢喜庆节日和活动,都会由释比主持带队表演羊皮鼓舞。如一年一度的大禹文化节、羌历新年等。
只听见羊皮鼓的一阵作响,一队手拿雕有神仙头像的“克里米娃子”神杖、或头戴金丝猴头的释比组成的队伍蹦跳而来。
他们踏着咚咚作响的羊皮单鼓和板铃响声,为节日和活动的欢庆跳起了古老而传统的羊皮鼓舞。
羌族羊皮鼓舞,是舞蹈,也是羌族自己历史文化的记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