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是近几年才在国内成为小圈子文化的。我记得2000年初刚上网那会看的基本都是国外的极限运动视频。国外的极限文化圈子里面,比较出圈的有俄罗斯的高塔跑酷。我非常不推荐任何年轻人在没有防护的情况玩这个(这个有防护好像也没啥用)。俄罗斯每年玩这个摔死摔残的一堆,快成社会问题了。

俄罗斯人“作死”程度也是超越人类平均值的

俄罗斯跑酷小哥
国内有这种类似的小众文化,主要还是短视频开始普及的最近10年。不过和西方那种纯粹追求刺激的不一样,有一些只是为了搏出彩赚取流量,有几件事情我印象比较深刻。
曾经的国内高空运动挑战第一人2017年一个26岁的湖南小伙子小吴在进行高楼引体向上因为体力不支摔下,造成不幸。后面经过多方信息透露当时小吴为了10万块在263米的高楼做引体向上。那一天吴永宁的状态其实不太好,他的短视频账号的留言也有朋友劝他停更几天,休息一下。那段时间他在攒钱准备去女友家提亲,还是参加了挑战。

小吴人生最后一次挑战
小吴家庭条件很一般,母亲一直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需要长期吃药。家里不能给他日后的职业规划出什么建议。他没有参加高考而是早早去打工。但是工厂那种枯燥的流水线工作他又受不了,刚出社会的他面对家庭的困难和人生的前途感觉前路一片灰暗。
就在这时小吴突然发现自己几次高空“作业”的视频涨粉极快。马上确定了这个视频创作方面,短时间内累积了很多粉丝,有的时候靠平台补助和打赏有时一天也有几千块的收入。随着人气上涨不少户外品牌代言也找上门了,小吴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家里的条件也改善了,还谈了一个女朋友。
为了快速变现,小吴基本一天一更新,很多粉丝也在后台劝他量力而行要注意休息。但是放着红利期不兑现对于急需用钱改善家庭的小吴不现实,他还是高强度的进行视频拍摄。直到17年为了10万块的挑战失去了整个人生。
任何高空危险动作都是极其危险的,不出事只是这一次你运气比较好。就像不停的去赌博希望博一个富贵,结局一定是倾家荡产。

小吴的人生最后一次直播,任何时候做这种的高空危险动作都是极其危险的
命丧天门山的富家千金2020年5月12日上午,天门山四下里一片晴朗,只有非常稀薄的云雾,对翼装飞行来说算是难得的好天气。
女生小刘登上了一架商用直升机,按照计划,她将会从2500米左右的高空跳下展开翼装飞行。但是不幸的是,这天跳伞时天门山附近出现了一点点横风气流,让她的生命定格在了24岁。

张家界风景
小刘和前面提到的小吴不一样。小刘的家庭极为富裕可以满足小刘所有的物质方面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小刘也养成了了热情开朗,自信大方的性格。
翼装飞行高昂的费用对于家境殷实的小刘来说却不是大问题,她算是那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孩子,从小吃穿不愁,豪宅名车,过着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
物质条件太好,可以轻易尝试普通家庭不容易接触到的好玩的项目,但是刺激的阈值也被拔高了。后来小刘迷上了翼装飞行,而且后来一跳就是几百次。这个爱好的花销不菲,她前后花费了千万元,而且为了安全训练,她还特意去了中东的迪拜请了专业的伞降教练进行训练。迪拜是翼装飞行爱好者比较集中的地方。几百次的伞降中,小刘还获得过专业协会颁发的奖项。
但是小刘跳伞大部分地点是在迪拜这种天气比较稳定的环境进行的。对于张家界这种天气,山势都很复杂的环境,她缺少基本的敬畏。。。。。。
这天上午11点。她和摄影师准备好了,跳下飞机进行伞降。虽然从直升机上看气象条件不错,但变化莫测的高空随时会产生新的状况。小刘先出舱,摄影师紧随其后,在自由下落仅仅19秒钟之后,摄影师感到一阵强大的横风袭来,导致二人的飞行路线偏离了计划路线。

小刘原来的计划是穿过天门山
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判断在这一新情况下二人可能无法安全通过天门山上方,便挥手示意小刘打开降落伞紧急避险。
如果不开伞,就要降低高度从山旁边绕过去,但这很有可能会直接撞到山上,以翼装飞行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速度而论,撞山绝对是十死无生!

小刘对这种突然的横风没有经验,只是呆呆的看着摄影师,在最需要快速反应的时候她懵了
小刘似乎也感应到危险,但是小刘什么都没有做,不知道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脑袋空白还是身体身体状态出了问题。就在一两秒钟的时间内,她开始以自由落体的速度急剧下降。

摄影师最后让小刘放弃飞行,赶紧打开降落伞的一瞬间
摄影师惊恐的看着小刘快速的消失到视野中。不久后摄影师落地后马上报警展,官方开启搜救但直到5月18日,在经过公安、森林警察、专业救援队伍和附近村民多方长达6天的搜索之后,小刘的遗体在天门山玉壶峰北侧下方无人区一处密林内被当地农民发现。后来分析小刘先撞到大树上再由树上翻滚掉落下来。
小刘具体死亡时间不明。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小刘这种跳了几百次的“达人”这次出行没有带gps定位。带了定位如果小刘当时从树上翻过下来没有当场死亡,公安可以根据定位第一时间找到她,说不定还能抢救一下。野外6天时间,没有御寒防虫的装备身上有伤,不吃不喝也基本饿死了
物理规律是冷酷无情的,不会因为你是富二代而网开一面。
你可以赢死神很多次,但死神只要赢你一次就够了。
洞潜失踪的专业教练在潜水运动中,“洞潜”是死亡率最高的潜水方式。
詹姆斯卡梅伦曾经监制过一部电影是反映洞潜的,中文翻译很应景叫“夺命深渊”。

中文译名很好的传达了这项运动的危险性
我国的西南省份比如广西、贵州有很多喀斯特地貌的地区是“洞潜”爱好者的天堂,也是事故发生比较多的地方。
洞穴潜水系技术潜水的分支,简称“洞潜”。有专业人士曾表示,“洞潜”如遇设备故障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洞潜”的区域一般黑漆漆的,一旦照明设备坏了,又没有引导绳,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口。而且洞潜地区有很多地下暗河,一不小心会把人冲走。
搜救也是极其危险的,很多事故发生后,家属和搜救队考虑到救援的危险系数也会放弃,最后的结果是尸骨无存。所以参与探洞的一般都是极专业的人士,但即使是专业人士这个项目死亡率也很高。洞潜教练占潜水教练人数中一小部分,但是死亡人数占了一大半。
2021年10月,3名来自上海的潜水爱好者在贵州毕节大方县境内的一处洞穴潜水,不曾想却发生了意外,1名队员遇难,遇难的人还是国内最专业潜水教练。这是一个专门拍摄洞潜的短视频团队,原本是下水拍摄素材。

本次事故丧生的殷某,看起来极其干练
出事情,村民拍的照片可以看出团队的设备,人员状态也是在线的。而且队长殷某算是经验老到的老玩家了。

村名拍到的图片
殷教练的履历,可谓是相当的全面和专业。但是出事时证书也是帮不了忙的。

很多人对这些死者评论比较恶毒我就不截图了。除了小吴确实是希望利用极限运动赚钱以外,另外两位死者都是大意,缺少对大自然的敬畏。
对死者恶意的评论当然不对,但是美化悲剧,过分拔高受害者莽撞的行为也是不对的。

不要过分拔高这种冒险的行为,说实话小刘确实白死了
把死者塑造成一个活出自我的勇敢形象更不可取,这相当于给了思想还不成熟,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个非常错误的示范。
很多年轻人既没有钱也没有专业的团队指导,那结果只能浪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