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联布局的两大总体原则:
一 上下比两条立意线必须泾渭分明,互不交叉。
二 下比在立意的深度上、涉及面的广度上、语气的强度上等等,都要超过上比,切忌“头重脚轻”。
这两大原则相当于“棋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仅有“棋规”还是不会下棋,大家更需要的是“棋谱”。棋谱?难道成联布局也需要特定的模式吗?这岂不是让楹联变成了“八股文——性急者读到“棋谱”二字,免不了又要上纲上线。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但有些人总是不能看到光明的一面。其实,即便是对八股文也应该辩证地来看待:对于写文章的老手来说,它可能是一种束缚思维的绳索;但对于新手而言,它无异于夜航时的灯塔。别忘了,韩愈、柳宗元也是自小从八股文学出来的。
成联初学者们面对联题,往往感到一筹莫展、无从下笔。为此,剑特地总结出了七种最为常见的布局方法,曰:主宾格、阴阳格、今昔格、咏叹格、纵横格、公婆格、流水格、比兴格、尧舜格、子母格。
不要狭隘地理解成“限定模式”,何妨看作是为初学者“提供思路”呢?资深联手敬请绕过。
一 主宾格
上下比各自选取主题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点”(一主一宾),以点代面地反映主题。也可叫做“两点格”。
说明:如果把主题范围看成是一个平面,总能轻松地在里面找到两个最代表性的“点”。这是成联布局中适用性最广泛,同时也是最简单明朗的一种思路。典型范例:
贺李汇东新婚 孙宝瑄
翩翩浊世佳公子;
落落清闺女丈夫。
分析:以一件事为主题平面,从中选取两个当事者分别引发立意,形成上下比。
春 联 王文治
槐为王氏传家树;
杏是唐人及第花。
分析:以自然景象为主题平面,从中选取两种景物分别引发立意,形成上下比。
南门城楼 洪梧
东阁联吟,有客忆千秋词赋;
南楼纵目,此间对六代江山。
分析:以一个大景点为主题平面,从中选取两个分景点分别引发立意,形成上下比。
关圣殿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赴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
分析:以一个人的生平为主题背景,从中选取两件事分别引发立意,形成上下比。
二 阴阳格
上下比各自选取主题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面”(一组“点”)作为突破口和正面描述的主体,立体化地反映主题。也可叫做“两面格”。
说明:任何事物皆有不同的侧面或层面。如果把主题范围看成是一个立体的空间,总能在里面找到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平行的“面”。“两面格”是对“两点格”的扩展和延伸,所选的两个面,应该具有以下特性:
一 两个面,应该是由两组立意元素(点)有机组成的、各成系统的两个“元素集合体”。且每个面都至少包含并呈现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立意元素(点)。
二 两个面平行分布,互不交接,成联后上下联应该形成“正对”关系。
三 两个面,是引发立意的突破口,应该被作为正面描述的主体。
范例:
日知阁
境静趣无穷,鱼跃鸢飞同活泼;
水流机不息,瀑淙雪净总新鲜。
文学原创分析:以一个特定空间中的自然景观为主题背景,从中选取两组景象(一组为动态景象,一组为静态景象)作为两个面来分别引发立意,形成上下比。
陇西书院 李调元
豪气压群凶,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比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分析:以一个人的生平为主题背景,从中选取两组事例(一组反映豪气、一组反映才华)作为两个面来分别引发立意,形成上下比。注:此联题于陇西书院,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陇西书院”,实则其正题应为“咏李白”。
碧山书屋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分析:以一个特定环境为主题背景,从中选取两组事物(一组为绘画作品,一组为文字作品)作为两个面分别引发立意,形成上下比。
望河楼 升允
陇云秦树穷千里;
岳色河声共一楼。
分析:以一个特定立足点的视野范围为主题背景,选取两组景象(一组为远景,一组为近景)作为两个面来分别引发立意,形成上下比。
三 今昔格
上比以“追溯往昔”为线索引发立意,下比以“展现当前”为线索引发立意,各自选取线索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或一组事例作为突破口和正面描述的主体,跨越时空地反映主题。
说明:今昔格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反映事物所经历的变迁,多用于题咏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景点”、“节日”或其它具有纪念意义的事物,也可适用于对一般人、物的动态描述。
典型范例:题徐园联 袁枚
旧地怕重经,记当年,丝竹宴诸生,回头似梦;
名园须得主,看此日,楼台逢哲匠,著手成春。
黄鹤楼 史贻直
一上高楼,缅当年江汉风流,多少千秋人物;
双持使节,喜此日荆衡形势,纵横万里金汤。
黄鹤楼 张之洞
昔时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 -
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
屈原祠 郭嵩涛
哀郢失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路;
怀沙沉此地,两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
题包孝肃公祠 李 封
笑比河清,在昔危言动朝野;
名高枢密,于今明德荐馨香。
太白楼 胡 敬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丞相祠 鄂比
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题双十节
旧事怕重提,拼几许头颅,博共和两字;
良辰留纪念,看大家额手,祝民国万年。
成都武侯祠 冯 煦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治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郡遗黎
元宝山公园 王永江
昔曾观斯方,三月便挂冠,愧无德政对诸父老;
今又游故地,六年重回首,大有因缘赏此江山。
岳飞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得一片丹心。
四 咏叹格
上比以“咏”为笔调,通过表层描述来正面反映主题;下比异军突起,超脱于实景画面之上,以“叹”为笔调借题发挥,极力升华主题。常用的手法有:上比吊古,下比借古喻今;上比写景,下比借景抒怀;上比叙事,下比借事说理;上比状物,下比由物及人;上比咏人,下比由人推己等等。
说明:咏叹格的优势在于突出体现整体布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近至远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引领读者思维,是创作情感饱满、立意深刻作品的理想构架。
要点如下:
一 上比紧扣主题,脚踏实地。
二 下比因行文需要,笔触偶而涉及实景画面属于合理,但整体行文必须以“虚”为主,立意层面要明显高于主题平面的水平线。
三 升华主题绝不意味着脱离主题,下比所发议论、感慨等既要高于实体又必须源于实体。
典型范例:
陶然亭 蔡锦泉
客醉共陶然,四面凉风吹酒醒;
人生行乐耳,百年几日得身闲。
分析:上联描述陶然亭实景,扣住主题;下比借“陶然”二字发挥延伸,表达自己的人生主张。
蔬香馆 陈灿
三径畅幽怀,看花香匝地,树色参天,莫负园林风景好;
一官惭素食,念稼穑艰难,齑粥澹泊,须知世界苦人多。
分析:上比描述蔬香馆实景,扣住主题;下比由疏香馆的核心内涵——“素食”,联想到民生之苦,物力之艰。
挹爽楼 萧耀南
七宝起楼台,对兹箫弄鹤飞,何处更寻极乐地;
一生为山水,话到笋香鱼美,翩然时动故乡心。
分析:上比描述挹爽楼实景,扣住主题;下比触景生情,由挹爽楼的“笋香鱼美”想到自己的家乡。
留侯祠 冯玉祥
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载空馀凭吊处;
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逍遥游。
分析:上比描述留候祠实景,并由此引发对张良远逝的感慨,扣住主题;下比顺势发挥,慨叹人生短暂,表达个人心愿。
挽廖仲恺 黄明堂
农工倡利乐,党国著勋劳,遽尔浩劫凶罹,祸出非常,偌众俨同丧考妣;
革命未成功,地方多变故,唯我偷安苟免,自惭不死,凭君婉语谢孙公。
分析:上比对廖仲恺辞世前后的情形聊作交代,扣住主题;下比转而联想到当前时局,更进而联想到自己。
五、双叶格
不正面描述主题“核心事物”(目标事物),上下联分别选取一个或一组与“核心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陪衬事物)进行正面描述,借映衬手段来达到侧面演绎主题的目的。
说明:如果把主题核心事物比作红花,上下比所选取的事物则如同陪衬红花的绿叶,故而称之为“双叶格”。双叶格布局是一种比较特殊而富含技巧性的布局思路。其优点在于,能够令文本远离平淡,凸显奇巧、曲折、含蓄之美;缺点在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个作品只能针对一个“目标事物”进行题咏,无法同时针对多个目标。要点如下:
一 “目标事物”必须单一而明确(不能以“无题”为标题),其名称或代称不在作品内容中出现(不能采取“明扣”法扣题);
二 所选的“陪衬事物”必须与“目标”物密切相关,能够起到“暗扣”主题核心事物的作用。\
典型范例:题张桓侯祠
辽仕北,昭仕南,同宗不少英贤,未择成都真命主;
山依明,水依秀,后嗣无忘功烈,须安长坂古时桥。
分析:上比选择张辽、张昭来“反衬”张桓候(张飞),二者与张飞同姓,且同是一个时期的风云人物,与张飞具有很强的可比性;说其一个在魏,一个在吴,未选择成都的真命天子(刘备),由此不但紧紧暗扣住张飞本人,且暗赞张飞的人生选择明智,跟随了一位真命天子(在古人意识中,只有蜀汉政权为正统)。下比选择山与水映衬张飞祠,二者为张飞祠的周围景物,言其明、秀,衬托后人对张桓候的爱戴和敬仰。
张桓候
使君乃天下英雄,谊同骨肉;
寿候为人中神圣,美并勋名。
分析:上比以刘备(刘使君)、下比以关羽(汉寿亭候)作为陪衬,刘关与张自古齐名,关系密切,附以“谊同骨肉”、“美并勋名”二句,便紧紧锁定张飞本人;全联只字不提张飞,但借助于对刘关的评语,映衬出张飞为“天下英雄、人中神圣”。
诸葛亮
管乐有才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分析:上比以管仲、乐毅为陪衬,孔明平生常以此二人自比,已成为著名典故,言其二人“有才”,即等于暗赞孔明本人有才;下比以关羽、张飞为陪衬,二者死后,蜀国少了两个支柱性的将才,这个时候振兴蜀汉,更体现出孔明非凡的能力。
孙夫人祠
毕竟阿兄生负汉
可怜之子死依刘
分析:孙夫人即孙尚香。上比说其兄孙权称帝(在孙夫人生前),有负汉朝;下比说其子刘蝉永远都成了刘家的人(在孙夫人死后)。此联立意重心在于下比,暗表孙尚香母子生死别离的悲惨结局:孙夫人怀抱幼子刘蝉过江回吴,被张飞、赵云赶来夺回刘蝉,孙夫人独自回到东吴娘家,后投江自尽,至死也没有再见过亲子一面。
六、圣贤格
上下比各自阐述一条哲言、警句,可围绕哲言、警句展开论述,亦可仅作阐述,不予展开。也叫双理格。
说明:一个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无论对于任何事物,都至少应该能总结出两条启示人生的哲理来,将其分置于上下联之中作为立意核心,即为圣贤格布局。圣贤格常用于议事、咏人、赠人、自勉联,其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提升作品的深度和高度,使作品具有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之效。要点如下:
一 上下联必须各有一条哲理意味明显、浓厚的“哲言警句”,哲言警句必须与主题密切相关。
二 “哲言警句”可以自创,也可以是对现成名言名句的“化用”甚至直接“引用”。直接引用现成名句有两条途径:一是采用“集句”方式,选取不同作品中可以形成对仗的两个名句,分置于个人作品的上下联中;二是直接将同一作品中的一组对句全部照搬来分置于个人作品的上下联之中,但必须附加自己的原创内容(这一点必须说明,否则成抄袭了)。
三 可由“哲言警句”独立作为一副完整的楹联作品;也可将“哲言警句”作为“引语”或“结语”,附加叙事、写景、议论等单元,共同构成一副楹联作品。
典型范例:
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说明:自创哲言独立成联。
无题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说明:同上。
自题联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说明:同上。
放鹤亭 林则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说明:同上。
赠张孝准联 黄 兴
唯有真才能血性;
须从本色见英雄。
说明:同上。
自 题 戚 牧
举世无非一场离合悲欢梦;
平生不用半个昧良造孽钱。
说明:同上。
兴化李园五角亭联 郑燮
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
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说明:同上。
题焦山别峰庵 郑 燮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说明:同上。
题门联
徐大椿
一生那有真闲日;
百岁仍多未了缘。
说明:同上。
自 题 杨芳
忌我何常非赏识;
欺人毕竟不英雄。
说明:同上。
自题联 邓石如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云,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说明:以自创哲言警句作为结语。
赠曹雪芹联 鄂 比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 说明:同上。
自题联 汪辉祖
苦心未必天终负;
辣手须防人不堪。
说明:上比化用“苦心人天不负”,下比为自创哲言警句。
格言联 金 谔
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
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
说明:上比化用“退一步海阔天空”句;下比为自创哲言警句。
题戏台联 彭炯
何须为古担忧,听檀板敲残,依然风清月朗;
正好及时行乐,看霓裳舞罢,惟见水远山长。
说明:上下比哲言各自化用一句俗语,作为引语。
武侯祠 赵藩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说明:上下比各以一句自创哲言作为引语。
二赋堂 黄兴
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都争传苏东坡两游赤壁;
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
说明:上比自创哲言警句,下比哲言化用“时势造英雄”句,作为引语。
成都武侯祠 冯 煦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治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郡遗黎
分析:上比哲言化自诸葛武候本人名句,下比为自创哲言,作为引语。
七、双冠格
对于同一个人或事物,上下比各自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赋予其一个称号(戴上一顶“桂冠”),称为双冠格。
说明:双冠格借助两个“称号”,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盖棺定论,作出高度概括和总结,优点是节省笔墨而观点鲜明。这种创作方式看似简单,其实殊为不易。因为要在狭小的文字空间内对一个人或事物作出全面客观的总结,必须对语言进行高度浓缩,这就更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法功底和高超的文字整合能力。
双冠格布局须注意以下要点:一 一个“称号”由一个单句来完成,构成一个单比的全部。二 两个称号宜从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着眼,切忌语意重复。三 称号可褒可贬。典型范例:
文天祥祠
南朝状元宰相
西京孝子忠臣
李白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山海关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三贤祠
江湖忠悃三迁客;
岭海人文百世师。
分析:三贤祠祭祀虞仲翔、韩愈、苏轼三人。上比表明其三人都曾被谪贬而浪迹江湖,下比桂冠赞扬三人的学问同为后代表率。
岳麓寺
汉魏最初名胜;
湖湘第一道场。
赠毛彦文联 熊希龄
紫府高闻诗博士;
青山遗逸女尚书。
本文来源于网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