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军事方面、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
1、军事方面,周朝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到后期战争越发激烈、残酷,越来越多的小国被兼并。
2、政治方面,为了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各国通过改革变法,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过渡。
3、经济方面,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制度开始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城市开始出现,商业贸易开始繁荣。
4、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道家等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奔走四方宣传个人思想,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处于奴隶制瓦解的时期,周王朝赖以维持统治的礼乐制度逐渐崩坏,诸侯为了争夺霸权,相互攻伐。
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使统治者无暇顾及思想领域,客观上为各种学说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人们思想获得了解放。
春秋晚期,以及战国时期,人才流动也十分繁荣。比如孙武是齐国人,在吴国担任将军,助吴破楚;吴起,卫国人,先后在鲁国、魏国、楚国做官;苏秦推崇合纵,配六国相印。
这种人才流动的现象,反映出当时各国之间的交流逐步加强,思想的碰撞、文化的融合,使得各种学说能够增删补益、取长补短,不断完备。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大转变的时期,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由于进入了铁器时代,春秋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明显的发展,农业中因铁、铜金属工具的使用,促进了垦荒和水利事业的进步。
手工业因铁器工具的应用,出现了线刻、金银错等许多新的工艺。
商业的发展,表现为春秋后期金属货币的广为流通,城市和私商的普遍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春秋时代的经济,无论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出现南方长江流域地区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