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落地”两字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导读:建议耐心看完整个文章,非常有帮助商业上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一旦踏入商海,就要将自己培养成,敏感、聪慧、成熟的善用计谋的人物,就必须掌握足够的智慧。同样处于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有人步履维难,寸步难行,有人一路凯歌,意气风发,其不同就在于如何施展自己的本领。36计是一部谋略大全,能够广泛运用在各个方面,其中包含在商业中的应用,36计完全就是一部商战心法,其中汇集的诸多谋略,对于处在商业之中的人们大有裨益,能够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商战之中处于不败之地,能使我们在商场上深谋远虑,进退自如抓住一个个商机,成就自己的商业梦想。
上一篇文章中,给大家讲了第四计《以逸待劳》,也是有很多的朋友收藏起来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第五计《趁火打劫》建议耐心看完整个文章,非常有帮助:趁敌人危急乘势攻击的战术计曰:“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解曰:敌方陷入困境时,必须趁虚而入。这是强者乘势打击弱者的策略。
“趁火打劫”的奥秘就在于“乱而取之”。趁形势混乱或对方困难之际,迅速出击,获得利益,扩充实力。又称“趁虚而入”。
“趁火打劫”原意为,趁着别人家起火,混乱不堪时抢劫别人的财物。比喻趁别人危急或困难的时候去捞一把。
三十六计中的“趁火打劫”之计,则抛弃其原意中的非道德含义,演变为趁热打铁、乘敌之危,击败敌人的谋略。
战国时期,中国分成20多个诸侯国,其中较大的有齐、楚、燕、韩、赵、魏和秦。齐韩结盟,并想攻打燕国。但由于赵、楚窥视其后,两国不敢贸然出兵。这时,秦国联合魏国攻打韩国。齐王急欲发兵救援盟友,谋士田臣思建议齐王袖手旁观。他说:“韩国受到*扰,必将危及赵和楚的安全,所以它们很快就会担起帮助韩国的责任。”
于是齐王听从田臣思的计谋,按兵不动。而赵和楚却正如田臣思所料,很快采取了行动。这样一来,秦、魏、赵、楚为了韩国互相混战。在这战火连天的时刻,齐国趁火打劫向邻近的燕国发动了进攻,并于公元前270年征服了燕国。
如今,“趁火打劫”之计在商战中可引申为,竞争对手遇到困难、危机,或者市场发生变化时,趁机凭借自己的优势战胜对方或占领市场,是强者击败对手,获得市场的策略。
铜矿*,就势取利在商战中,很需要运用“趁火打劫”的计策,以发展自己,削弱对方。
在西方世界,一旦某个企业濒临*,其它财团、企业往往会蜂拥而至,以各种手段,千方百计抢夺它的有用设备和技术人员。因为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最为有利。
过去,我们曾经以传统的道德观念,鄙夷这种乘人之危,“劫”人财物的做法,似乎只有见人有难,援手相助,慷慨解囊的行为才值得称道。
其实,这种观念未免过于陈旧愚腐,任何谋略计策都是超越政治界限和道德标准的,因此“趁火打劫”的计策,西方资本家可以使用,而作为最早总结这一策术的中国人的后代也可以使用。
1983年,我国新成立的香港B公司获悉智利一家铜矿*,为了偿还债务,矿主决定将新购进的1500辆进口新汽车折价拍卖。
如果按照以往的迂腐观念,我们要么勒紧自己的裤腰带,省出有限的外汇,“支援世界革命”;要么平价收买,公平交易,无论如何都不会“趁火打劫”的。
可是,为了增加我国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运输能力,节省国家外汇开支,B公司董事长当机立断,派人抢先一步,与智利铜矿主谈判。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终于以原价38%的低价买回这批新车,为国家节省外汇2500万美元。
商场如战场。在对手陷于困境的时候,对手已丧失了讨价还价的主动权,在谈判桌上陷入被动的地位,他们往往不惜血本,力图使自己尽快摆脱困境。这便是获取胜利的好时机。
大佬操纵美国白宫世界商战中,趁火打劫可以使“死鸡”变成“凤凰”。187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几乎每小时都有宣布*的消息,其中费城著名的投资银行家库克所开的公司也永远地关上了大门。他的*在当时商业界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当时,由摩根、德雷克塞尔、纽约的利瓦伊莫顿以及纽约其他几位大银行家合开的公司,所形成的势力与能力使他得以在1871年从库克手中夺过价值2亿美元的国库券,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出售给外国投资者。1873年上半年,摩根及其合伙人又以同样理由赢得33亿国库券的一半,并且处理得可谓得心应手。而库克在出售他那部分国库券时却困难重重,这也是库克*的因素之一。在这场危机中,摩根他们的公司成为美国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控制了美国政府的债券市场,同时继续向欧洲抛出优惠证券。
1884年的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巩固了摩根的地位。从这时起一直到1913年去世,他一直是美国投资银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自1884年11月以来,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市场上掀起了抢购黄金的风潮。当时有谣言很快传遍了华尔街,说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以黄金支付货币的做法。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担保这不是事实,但是用抛售美国证券换回黄金的做法仍在进行,致使国库告急,落到了几乎无力偿清债务的地步。为了救济金库空虚带来的经济恐慌,就必须立即筹集到一笔巨额资金。政府财政当局的估计至少要l亿美元。摩根已知在这股抢购黄金的风潮中,政府已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于是他同贝尔蒙商定,由他们两家银行组成一个辛迪加,承办黄金公债,这样,他们即可解救财政部危机,又可获得高额利润。但因他们的苛刻条件美国国会并没有通过这个建议,总统也难以接受。当时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计划发行5000万美元的公债,其余半数委托美国国内银行存款。由于正值恐慌之际,任何市银行都自顾不暇,这位财政部长的呼吁便被理所当然地束之高阁了,于是,他又使出苦肉计,以超出面额的117点公开募集5000万美元公债,这一招打破了投资金融界的惯例,也欺骗了投资银行,并重创和惹恼了摩根。由于摩根的操纵,当这位财政部长匆匆忙忙赶赴纽约召集银行家寻求帮助时却遭到了白眼,这是因为他没有接受摩根提出的要么认购全部公债,要么完全拒绝认购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谈判条件。出于无奈,摩根再次被总统召入白宫,互相摊牌。当摩根深知国库存金只剩下900万美元时,更是固执己见,并进而胸有成竹地说:“除了我和罗斯查尔组成的辛迪加,使伦敦的黄金重新流入国内外,似乎没有第二种办法来解救陷于*状况的国库了。现在,我手头就有一张1200万美元的支票没有兑现,若是今天将这张支票兑现了,一切就都完了,要不要我在这里拍电报,现在立刻汇到伦敦去呢?”在这种威胁下,克利夫兰总统不得不以去洗手间为名,每隔5分钟就去与正在另一室等候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商量对策。摩根很清楚,若不是使出硬的一手来,白宫不会轻易就范。因此,在同总统面谈时,也就“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拘小节”,“单刀直入”,步步紧逼。并且吸起总统讨厌的雪茄烟,悠悠地等待着不能不做出的明智选择。结果总统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得不答应摩根提出的条件,白宫在华尔街面前甘拜下风。当夜摩根取出大量美元交给财政部,帮助财政部渡过了难关。摩根在向政府承包的公债价格与市场差价中就净赚了1200万美元,并且还安排了一项国际协议,在公债发行结束前,不用美元兑换英镑,也不购买美国的黄金,这大大冲击了《夏尔反托拉斯法案》。摩根与总统谈判,探知国库存款甚少,陷入危机,便趁火打劫,逼得总统不得不答应他的苛刻条件,摩根获得谈判成功,并从中赚了大钱。
商场上,“火”并非不常有,但许多人要么瞻前顾后,怯于下手,要么迟人一步,无利可“劫”,而导致良机错过,后悔莫及。只有高明的人,目光敏锐,身手快捷,“火起而不乱”,抓住战机,迅速出击,才能打胜仗。
结论:趁火打劫是乘人之危劫掳别人财物或有个人某种企图而把别人搞垮,一言以蔽之,就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敌人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出兵攻击,制服对手。在政治斗争中则表现为,当对手内部有乱或处于险境时,要趁机打击他,这同落井下石有相通之处。在现代的经济斗争中,其应用与政治和军事上有相同的含义,即趁对手处于危险境地时,落井下石,从而使自己获得利益。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落地”两字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关注私信“管理”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