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州市楼市的涨幅已经去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一些相关的调控政策也在以适当的节奏逐步推出稳定市场的走势,让过于活跃的市场得到一些缓息。
当然一些受到高度关注的楼盘会乘激进市场的惯性力求再稍稍冲高。在信息高度透明发达的时代,部分楼盘会被某些高热度楼盘的虹吸效应相对的缺少一些关注度,或因政策逐渐推出造成部分购房者产生持币待购的心理影响。
当一系列政策出台进行调控的情况下,实际效果就是价格会慢慢回归市场正常水平。这时候会比较适合一些后知后觉的购房者或者已经尽力却刚好只能在这个时机凑够资金的一些刚需客在市场里去淘合适的房子。
调控政策就像一道门,当需要的时候,例如需要地产鼓励去库存,增加财政收入,吸收部分增发货币等等原因,这时就把门打开,这时候相关政策都会比较友好,能活跃起购买力,鼓励市场中的房产增加交易量,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当中来。当政策效果已经达到预期目的,这道门就慢慢地关闭,相对宽松的政策也会慢慢收紧。让购房的条件或门槛提高,购买力就会慢慢被减弱,房产交易量自然会下降。
这一次的增长,最出众的就是天河和黄埔,大家都比较认同这两个地区的潜力,购买力都蜂拥至这两片,而越秀荔湾等片区却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一个城市除了头戴光环的新面貌让不少人神往,但很多人还是喜欢在能满足自己需求的老区里居住,因为比起一些高大上的新社区,选择多样,消费实惠,人气不减的老区同样住得舒服。
回归到广州第一道最枢纽的地铁交通线路,地铁一号线沿线,在这沿线上都是生活设施配套最成熟,烟火味最浓的区域。
西门口站附近的越富广场是某个年代的学生最爱逛的地方。当时是影音商品,小潮流饰品,服装等产品的聚集地,在里面可以看到满满的学生和年轻人进行休闲娱乐购物。
如今越富的小商品因为电商兴起早已息微,但隔壁的西华路却越来越兴旺。
如今,这边的人气给人带来的仍旧是充满活力的感觉。西华路本来就是广州出名的美食一条街,种类之多真的是吃货们的福音。
西门口广场位于中山七路和人民路交汇的附近,比邻西华路。途径有36条公交线路,而且刚好处在一号线陈家祠和西门口站之间,到这两个站最近的站口大概都只需五到十分钟的步行距离。因为是老城区,交通布局在这么多年的布局和改善之下已经十分便利发达。
西华路上也有南海中学等教育资源。孩子上学回家距离也是比较近和安全的。
小区属于金花街锦绣街道,隔壁就是芦荻西小学,在2021年度入学共招收6个班的适龄学童。
小升初派位的学校有广雅,四中,真光的几率在,而距离最近的则是南海中学。
小区不算太大,和如今大盘的体量有一定的差距,老越秀寸土寸金,再想要有如今大型楼盘那般体量基本上很难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有花园泳池等设施也是不错的。小区的一二层是底商,但这些底商的招商进度比较缓慢,一直都处于全新的空置状态。
小区建设年限在05年,小区绿化率30%,容积率8.0。小区共有八栋,楼高大概在23~25层。
小区环比涨幅在2.34%,同比则在8.81%。数据上来说不算太瞩目,但从整个荔湾区内来对比还是比较优秀的。
55平方两房一卫
66平方两房一卫
76平方三房一卫
99平方三房两卫
小区户型相对比较方正简单,除了个别户型带有一个斜角的厅连阳台位置,居住布局起来还是比较容易安排布置的。有不少较小的两房户型,适合习惯或喜欢居住在老城区中心的部分上车型买家。
而且绝大部分房源已经满五年,对于增值税方面也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西门口周边大多的房子楼龄是三十年左右,能看得出岁月带来的痕迹,很多也已经做了加装电梯的微改造。
周边年限较久的楼盘行情在3.3~4.1W左右,而因为其楼龄相对较新,花园式小区配套等因素,西门口广场的价格大概在5.7W左右。细想了在这一轮市场涨幅,在同一片区域内比较新的楼盘增长的速度远高于一般的老房子,说明如今购房者的认知除了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外也增加了考虑房产因为年限的新旧对流通性影响和金融属性的附加。
总结一点,小区接连东西向主干道中山路,虽然主城区周边的布局不会有很大变化,但周边的生活配套早已经十分成熟。自住需求的房子除了附带的金融属性,更核心的还是他的居住舒适便利性。交通四通八达方便省心,楼下满布各种类型的美食,什么时候突然想吃东西直接下楼就可以满足,难道他不香么~
PS.小区楼下商铺中房地产中介是真的多,一条街算下来居然有十多家,周边的流通性相信也很高。
祝你生活幸福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