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兢兢业业在驾驶员岗位上默默奉献了二十五载,将热血青春全部挥洒在了十米车厢。
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一公司K15路公交车就有这么一位女驾驶员——王晓燕。
技术高超,精于工
王晓燕每天出车前提前到岗,细心检查车况,尤其是转向和制动等重要安全部位,直到确认车况没有任何问题后才上路运营,长年坚持做到不开“带病车”上路。
2017年,宝鸡公交K15路启用纯电动车,王晓燕致力于纯电动车的降耗工作中,她和同事们通过开展专项培训、上线纠正驾驶员操作方法、面对面辅导等手段,使该线路车辆平均电耗下降5%以上。
正是由于王晓燕带着这份执着和钻劲,她所驾驶的公交车辆从未发生机械故障或行车责任事故,安全行程一百万多公里。
敬业奉献,品于行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面对严峻的疫情,公司从1月31日起陆续为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开通了8条专线运营车辆,王晓燕不惧危险,主动请缨成为这次任务中仅有的两名女性驾驶员之一。一开始她瞒着家人,最后家人知道后,她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最终投入任务中。
从事驾驶员工作25年来,不仅自己进步,在传帮带中,也是将自己的全部经验和技术特长倾囊相授。“我工作也就五六年时间,期间少不了王姐的帮助和指导,王姐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油、服务技巧,分享给大家。”驾驶员李凯感激王晓燕让他少走弯路,尽快成长。
服务周到,匠于心
服务无小事,细微见精神。“车辆到站,得尽可能往路边靠,方便乘客上下车;乘客上车时,得亲切问候,提升他们的乘车体验……”交谈中,王晓燕向记者说了很多驾驶员需要注意的细节。而做好这些细节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乘客。
女性的细心和体贴促使她不断地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服务。王晓燕还是一位有人情味的驾驶员,她把乘客满意作为自己的追求。车上乘客满员拥挤时,他就会“站立式服务”,耐心疏导客流,叮嘱乘客注意安全、看好随身物品、礼让老弱病残孕。遇到个别脾气急躁的乘客,她总是耐心解释,灵活处理,用自己的真诚开导乘客,化矛盾于无形,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车内环境。在她的工作履历中,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已成常态。
在工作之余,王晓燕还精心编写了“公交温馨乘车指南”,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装扮“文化主题车箱”,制做了“爱心袋”、为乘客提供风油精、创可贴等物品,此外备有糖块,方便低血糖乘客不时之需。
十米车厢内,是王晓燕展示人生的舞台,她坚守着这份执着,践行公交人的初心,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将公交人的光与热奉献给了社会。
3月4日,陕西省委宣传部公布了70名“2020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王晓燕以平凡岗位的坚守获此殊荣,她用自己的精神照亮了新时代的道德星空。
华商报记者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