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剑其内含的艺术、历史价值极高
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
但我今天不想说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我想来说说其自身的争议
春秋越王勾践剑起初被认定为墓主人的剑
但剑身上的八个鸟篆铭文的其中六个
“越王自作用剑”被考古学家当场认出
中间两个代表越王名字的篆字却没能认出
方壮猷将剑上的文字拓片邮寄给
中国的甲骨文、金文研究的专家们
其中郭沫若认为这两字是“邵滑”
但不肯定,而金文研究专家唐兰
却认为这两个字是“鸠浅(勾践)”
春秋越王勾践剑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中
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嫁妆说,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
因此,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
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一个贵族
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
另一种意见是战利品,即前309年至前306年间
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此剑
带回了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