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大国梦:从独霸到孤家寡人,大国近30年的跌宕下坡之路

破碎的大国梦:从独霸到孤家寡人,大国近30年的跌宕下坡之路

首页休闲益智下坡粉碎更新时间:2024-05-02

1989年1月20日,当78岁的里根缓缓走出白宫的草坪,向前来送别他的美国人民挥手致意,看着支持者们挥舞着星条旗,里根的内心一阵复杂,但是对于如今的美国,他感到欣慰。苏联乱了,在东欧,他和欧洲一手扶持起来的资产阶级政党已经开始有了起色。在不久前,在共和党的全国大会上,他在发表最后的一次演说中,他无比自信地说道:

黄昏?美国没有黄昏。

我们这里,每天都是旭日东升,到处都是崭新的机会,可以编织各种梦想。

01.里根的自信——美国没有黄昏

是啊。从1981年,他实行税制改革,把最高进税率从70%下降到28%,大大削弱了税收的累进性,形成了对美国经济的较大刺激。美国的税收大量下降,从70年代初开始的停滞,已经给美国造成了太大的负面影响。美国人民有了阴影,企业都不敢投资。这是1932年的重来,噩梦又要来了。而恰恰就是他,打破了美国人民的心魔。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美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美国人们欢呼,这就是盛世的美国。

他振奋了美国人在1980年面临的低昂士气和挫折感,并且让积极不干预的资本主义体制超越政府的管制。在对外政策上,他大幅度扩张军备,对苏联的政策则由原本的围堵改为直接的对抗。而通过金融自由化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金融创新,这在金融体制上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创造了条件。他被美国人民称赞为小罗斯福卸任以来最成功的一位总统。

市场竞争的强化,既淘汰了大批落后企业,改善了产业结构,又迫使生存下来的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扭转了美国企业的相对颓势。通过加强在市场上的竞争,促进了美国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极大地优化了美国的产业结构。

同时,他将干预的重点放在维护美国得长远利益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之上。例如,扩大国防开支,既维护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又带动了一系列尖端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美国科技水平在80年代以后的大飞跃。再如,政府对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给予倾斜性支持,美国的科技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使得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掌控互联网,掌控高新技术,里根的战略布局长远得令人害怕,这是属于顶尖政治家的灵敏嗅觉。

星球大战计划将苏联带上了军备竞赛的道路,而高昂的军费支出使得苏联的财政不堪重负。但为了应对来自美国的威胁,苏联不得不咬牙坚持。而里根则是通过大量购买军备,反而刺激美国的经济,虽然国债的不断增加,使得美国可能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拥有着美元霸权,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难题。

军备竞赛带动了美国军事科技的发展,而和平演变依然在进行。超级大国苏联美国的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双重进攻下,在内部矛盾的爆发中,走向解体。此时的里根想过苏联的末日,但没想过它会在未来2年后就实现。1991年12月,苏联的夕阳来临,镰刀锤子旗,缓缓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一个时代落幕,是啊。苏联的黄昏来了,而美国没有黄昏。在今天,他的搭档,副总统老布什将从他的手里接过总统之位,继续开始美国的辉煌。

在上车离开之前,里根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

一个人去法国生活成不了法国人,一个人去德国生活成不了德国人,一个人去土耳其生活成不了土耳其人,但任何人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来到美国生活,都能成为美国人……美国的未来依然是光明的,感谢8年前美国人民选择了我。

里根不会想到,他所期待的美国,那个吸引全世界的美国,有一天也会因为这一个而使得社会处于两级对立和分裂。就是在欢呼声中,老布什接过了总统。开始了他的跌宕四年。

02.经济的倒退,老布什的无力,海湾战争美国的骄狂

送别老上司里根,老布什入主白宫。可以说,如果不是里根超高的人气,凭借老布什自身,很难成功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杜卡基斯。当时的杜卡基斯人气很高,美国人民对其也是一直很是满意。但最终,里根的巨大经济成就使得美国复兴,让美国人民将宝再一次押在了共和党身上。

很不巧,老布什上台是喜忧参半。因为美国的经济来到了十字路口了。里根的经济复兴是真的,但是带来的弊端也是真的。高昂的国债使得美国入不敷出。进而使得美国能够动用的资金大量缺乏。而国债过高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但老布什并不是一个会搞经济的。刚刚上任的老布什,立即会见了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里根时期美国经济一派繁荣,但商家、银行和个人大肆举债,财政赤字更是急剧膨胀。用一句话说就是:里根的经济繁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先花未来的钱叠加起来的。但是前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的能力是优秀至极的。至今,人们仍对沃尔克降服高通胀这头“野兽”的历史津津乐道,盛赞沃尔克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美国经济活力之父”。

里根和小布什的区别在于,里根哪怕是在高利率的美国下,也能够将经济搞活。虽然里根时期将美国的债务从2000亿增加到1.4万亿,但是整个美国在里根的第二个任期,美联储还是强硬地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硬生生将通胀降到了1986年的1.9%。对于维持美国的通胀和利率,美联储格林斯潘并不逊色于其前任沃尔克。

但是,搞经济老布什明显不在行。老布什的经济政策可以说几乎是里根的翻版。但是在美国的高利率高国债下,这种对里根经济政策的复刻只会起到相反作用。美国的经济持续低迷,老布什任期内美国经济增长一直在2%左右徘徊,而对比庞大的美国经济,这点增长根本无力推动就业率和科技发展。

而当老布什还在为经济发展一筹莫展时,在另一边——中东。轰隆隆飞机、坦克、枪炮声唤醒了沉睡中的190万科威特人:伊拉克强人总统萨达姆来了。此时是1990年8月2日,凌晨2时,10万伊拉克军队由350辆坦克开路,越过125公里的伊科边界,如滚滚洪流涌向这个面积仅为1.8万平方公里,军队不足2万的波斯湾小国。从未经历战争的科威特军队根本无法阻挡强大于战争中的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不到3小时,伊军就攻入科威特城。

萨达姆挥师西征,而炮火声惊醒的是全世界。当白宫工作人员将老布什从床上叫醒,紧急汇报道:

“总统先生,中东出事了,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您的翻盘机会来了。”

是啊。经济我不在行,但是军事和外交那就是我强项啊。老布什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战争感到一阵喜悦。老布什即刻下床,召开了一场白宫紧急会议。第二天大早,老布什在白宫发表演讲,对伊拉克和萨达姆进行严重警告和谴责。远在中东的萨达姆轻飘飘地回应:“这与你何干?科威特本就是属于伊拉克的一部分。世界第三的伊拉克早已将美国的超级大国身份遗忘。

海湾战争,老布什视察美军前线

伊拉克的态度激怒了老布什。8月7日,老布什下达了“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站在白宫罗斯福大厅,老布什眼神坚毅:

美国的荣光,就让伊拉克做背景板。而打下这场战争,他没准就能够转移国内经济的颓势,翻盘了。

海湾战争,打出了美国的气势。奠定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彼时的苏联的破败也显露在世人面前,对于自己的盟友伊拉克,苏联无力提供任何支持。老布什赢了。美国大获全胜。老布什带着不可一世的美军回到了祖国,期待的是人民殷切地期盼和英雄的目光,而在另一边,美联储主席办公室,格林斯潘看着一脸胜利者姿态的总统,再望了望已经高达3.8万亿美元的国债,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布什,要下台了。但是,美国的未来,将会由下一任总统来复兴。

1992年,当美国人民将自以为能够获胜的老布什用选票投下去的时候,老布什依然久久不能回过神来。46岁的克林顿即将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一个国债高达4万亿的政府,经济增速只有2.5%并且不断下滑甚至可能跌成负值的经济局势。美国的颓势,如何阻止?

03.克林顿的美国救赎,与但止不住通胀潘多拉魔盒

走进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克林顿看到了布什留给他的一封信,信件的最后是这样的一句话: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你已成为我们的总统。祝你和你的家人一切安好!你现在的成功就是我们国家的成功”

如今的美国,的确不能容许失败。克林顿感谢于老布什的祝福的,但也同样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如何复苏美国是他首先要接受的第一个挑战。正如他在总统竞选中的口号那样:美国的未来,是一个经济问题。

克林顿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他的经济政策。首先是对于政府机构的改革,“废繁举措”的出台,将美国联邦政府的多个冗杂的机构撤除,为联邦政府没奶节省150亿美元的开支。其次是增加税收,小布什的整个经济政策核心就是要降低美国的国债,从而达到美国的经济不至于失衡。刚上任的第一天,他便是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进行谈话。

时任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后来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

总统开门见山地对格林斯潘说:“我们需要降下债务,美联储需要增加利率。”格林斯潘回应道:“我会这样做的,总统先生。”

后来克林顿推行一系列的加税,采取了紧缩的经济政策。紧缩的经济政策就意味着要降下经济。克林顿对比老布什是幸运的。或者说,克林顿的经济成就一半来源运气。在老布什执政的第三年末,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美国最大的敌人不攻自破了。外部和平的环境给了美国发展的契机。

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军费开支降到了GDP的3.1%,尽管军费开支依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对于经济的负担小了。军备竞赛结束,但是美国取得的科技领先和军事技术领先,早已甩开了世界。美国得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其他行业发展,其中之一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医疗,互联网。克林顿知道信息能够给美国带来的巨大利益,他同时深蕴一种经济政策,这也是是被英国首相撒切尔所用的方式,也是后来闻名于世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

这种将政府调控和市场调配相协调,小政府大市场,但是政府在紧要时刻能够拥有绝对权威的政策促进了美国的新一轮发展,它脱胎于里根经济学中小政府,但是又增加了新的一部分。中国的改革开放中的市场经济改革中,有一部分恰恰就是借鉴美国的这种模式。*在吸收借鉴里根的经济政策中有利部分,创立了新的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所以,现在来看,克林顿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克林顿还赶上了美国海湾战争之后的石油红利期。对于老布什来说,海湾战争是他的光辉,也是压倒他连任总统的最后绊脚石。假如海湾战争是在他刚刚上任时,他也许就能够享受到之后的一系列福利,但很不巧,这些都被克林顿给继承了,从而打造了经济连续10年增长的美国辉煌。

海湾战争对美国至少带来这两点长期利益:

其一,战争中美国使用了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确打击和优异的侦测与通讯技术,为美国带来了大量的军火交易,使美国长期占据世界军火交易的头把交椅,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

其二,通过海湾战争,虽然短期造成石油价格的上涨,但是美国几乎一劳永逸的解决了石油垄断组织对石油的控制,而且打通了国际石油交易中美元与石油挂钩的最后一个环节,为美国之后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克林顿在任期的后四年,将美国财政扭转为盈余。美国的国债开始降低。按照美国连续增长的财政盈余,只要坚持到2012年,美国就能够完成偿还所有债务。而债务危机,将不再是美国的困局。但克林顿的经济政策也有漏洞,甚至如果后继者不能巧妙进行修补,将会酿成大祸。很显然,候任的小布什依然和其父亲一样,没有经济天赋。通胀的潘多拉魔盒,还是打开了。克林顿,也无力盖下去。克林顿按照传统,留给了小布什一封信:

在这个时代,不仅要考虑政府的作用,而且要考虑我们国家的特质所在。你现在所承受的负担是巨大的,但也往往被夸大。你会知道,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所带来的纯粹的快乐感是无以言表的。

但现在看来,小布什的确在做他所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因此带来了快乐,但是对于美国来说,是痛苦的。

04.减税总统小布什,金融危机下的美国债务危机

如果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小布什,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这样一个典故形容:亡羊补牢。小布什就是那样放羊人。小布什深知经济通胀的危机,这也是他一直否定父亲经济政策的一个原因。但是对于父亲不能连任,小布什将此怪罪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至于通过任命多位副理事,架空格林斯潘。911空袭事件之后,整个美国人心惶惶。

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小布什派了一位老人前往中国访问,探明中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这位老人彼时才58岁,他的名字就叫拜登。他到达了中国的四川,并在那里发表了演讲,强调了中美之间需要合作。也是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入世得到了小布什的认可。

911来了,双子塔倒塌,而另一边,中国入世了。小布什和美国国内众多资本家一样,盯着中国的市场,同时试图抚慰美国人民心中的恐袭阴霾。小布什选择的方式,极致减税。而这一切将打破美国克林顿时期不断盈余的政府财政,高达35万亿的减税政策,使得克林顿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美国国债迎来了新的增长期。

2011年的拜登

格林斯塔没能阻止,他只能控制美联储的利率,但挡不住总统和一些狂热资本家的压力和政策。这位美国负有盛名的“经济沙皇”选择了和小布什放手一搏。他选择控制利率,其招致小布什的不满,最终被疏远。2006年任期满,和小布什争斗了5年的他最终没有连任。

离开美联储后,格林斯潘在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中,很不客气地“敲打”了一下小布什:

总统抛弃财政纪律,将政治考虑凌驾于健康经济政策之上,导致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是布什政府的一个“重大错误”。

为了大选,为了总统之位,小布什在明知通胀的危险下,依然如此做。因为他不能增税,这会遭到选民的不满,他的父亲就是败在这里。但减税的代价很高,小布什也知道。但他祈祷,在他的任期不会出现那种最糟糕的情况。是的,那也是克林顿繁荣经济的一个漏洞。如果继任者不能发现并采取修补,那将会是致命的,那个漏洞就是——克林顿在1999年签署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1932年的《格拉斯 - 斯蒂格尔法案》。并且这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通过GLBA的默许和公开)这也被指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

减税会使美国经济变得火热,因为这是与克林顿相反的经济政策。这带来的不仅仅是高速增长的国债,甚至会引爆克林顿时期为美国配置的虚体产业经济危机。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最大的转变就是,从实体经济变成虚拟经济。美国的制造业大量外迁,留下了华尔街的金融街和一大批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和服务业。

这是最赚钱的行业,也是风险最大的产业。特别是金融业。格林斯潘已经猜到了克林顿的隐患,但是他也搞不懂那最致命的弱点,他也是一个普通人,虽然被誉为美国经济的魔术师,但是也没能超越认知的限制。直到2008年,一切真相大白。

当刚刚在北京目睹了一场盛宴的小布什坐上空军一号,启程回国,他刚刚感叹中国的高速发展,就接到了华盛顿白宫的紧急电话,一个巨大的坏消息传来,听完之后的小布什依然久久不能回过神来,那是来自顾问团的急电:

总统,华尔街出事了。股市大跌,经济,开始崩盘了。

一场席卷整个美国的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开始爆发。2008年的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小布什问着身边的人: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答案他知道,但他不愿去面对。未来怎么样,他也不知道。在一片骂声中,8年前意气风发的小布什黯然离开白宫。而来自那位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时代来临了。

05.平庸执政,国债危机,奥巴马开启的美国深渊之路

我将会为美国带来创新和变革,带领美国走出困局。

这是奥巴马竞选总统的口号。在小布什迎来一片骂声下,奥巴马率领着民主党夺得了包括众议院,参议院。这是属于民主党的时代。共和党真正沦为在野党。奥巴马凭借着自己的优势,强行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比如奥巴马医改和能源措施,气候措施。

奥巴马上台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复苏美国被金融危机打击的经济。这是奥巴马的第一要务。因此,奥巴马首先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的金融救援计划和金融监管是奥巴马的主要政策之一。

金融救援计划是一项具有双重利弊的措施,好处是能够降低美国的失业率。但是弊端很严重,那就是税收减免,这无异于第二轮的减税。而美国的债务危机风险也在不断上升。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加大。奥巴马力图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又发行了大量的国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气候政策的出台又使得美国的传统能源产业处境艰难。

奥巴马选择在新能源产业起步的阶段限制传统能源产业,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奥巴马对于美国的经济有着一定贡献,2%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奥巴马带领美国经济走出泥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但是美国依然没能够从那场大危机中顺利走出来。

奥巴马执政的并非是处处平庸。他做的也是有一些可圈可点。比如出台的TTP和完善的北美自由协定,这些都一定程度有利于美国的发展。他重启了对华遏制的美国方针,符合美国的大国利益。但如果和奥巴马执政8年,诶过国债从10.9万亿翻倍成22.4万亿的国债来说。奥巴马的执政水平确实只能说差。

奥巴马将美国的资金用出去带来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美国国债持续拔高。政府财政持续入不敷出,使得美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制造业依然空洞。政治家为了选票只能不断提出一轮又一轮的福利政策。而福利的同时要带动美国的经济选择的依然是发行国债。美国的债务持续增长。债务危机的深渊在奥巴马的带领下不断走进。

这是美国的危局。因为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大量刺激措施以及布什减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美国老龄化和社会遗留问题,历史包袱也会越来越多。 而且到了后边,随着国债的数目的增加,利息本身也是很大一笔支出,就导致国债越滚越多。经济危机将会越来越频繁,而透支美元的信用带来的最终将是美国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美元霸权的破灭,各国抛售美元。

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他的《格林斯潘回忆录》的最后一章——预言中这样写道:

在没有控制通货膨胀之前,不要做任何事。不然你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2010年的中期选举中,奥巴马的支持率大跌。共和党重新控制了众议院,并且民主党在参议院的席位也大减,虽然勉强保住了多数党。而2012年,奥巴马尽管通过他的个人魅力和福利承诺,击败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美国铁锈区和阳光区都同时投票给了奥巴马。但是,这是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能力并不足以击败奥巴马的结果。连任之后的奥巴马并没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反而加大了对于少数族裔的支持,美国债务危机开始显露雏形。失业率开上上升,物价回升。美国的经济愈加糟糕。

2014年,在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夺下国会两院。共和党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在接受采访中直接了断地说道:选民们选举共和党议员上来,只有一个目的,阻止奥巴马。美国不能再跟着奥巴马的错误路线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任期最后两年,奥巴马的政策基本都终止于国会。这是美国的民意选择。但是,由减税开启的通胀潘多拉魔盒再也关不上了。奥巴马加剧了美债增长的速度,它像火箭一样,再也刹不住了,而同时带着的,是那扇被打开的深渊之门。

06.美国优先,特朗普也无力改变的美国黄昏

2016年大选,当奥巴马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振臂呐喊助阵的时候。选民早已失去了耐心,他们将票投给了那位一看起来就特不靠谱的房地产大亨,坐拥41亿美元的大富豪特朗普。就像8年前,铁锈区和阳光区将票全部压给了奥巴马时如出一辙。8年后,选民们再也不愿相信华盛顿政治精英希拉里,奥巴马等的谎言。

特朗普在一片争议和不看好的情况下,入主白宫。奥巴马带领的民主党在国会和总统选举中败北,沦为在野党。这情景,多像8年前共和党的落魄模样。民主党失去了民心。尽管凭借着个人魅力,被誉为第二个肯尼迪的奥巴马的民调依然高达60%,似乎掩盖了他的窘迫,但选民将怒火发泄给了民主党。

美国优先,特朗普高呼着口号上台:

我们需要改变被民主党破坏的美国。我们需要拯救的是低谷的美国。我们需要让美国优先在全世界都进行

这是特朗普所代表的美国白人,美国中下层的呼声。非法移民的到来挤占了他们的工作。奥巴马治理下的美国失业率剧增。国债和通胀达到新高。美国需要变革。美国需要自私点。美国优先是第一。贸易战,盟国多交军费,边境墙。

特朗普在不断履行着他的承诺。在商界摸滚带爬的特朗普知道,制造业是根本。实体经济是根本。就像2001年那时他到访过中国,看到中国工业蓬勃发展以及今天中国的崛起那样。只有实体经济才是经济增长的根基。

于是,他努力争取。但是,想要刺激企业回流,需要的就是财政补助,需要的是高关税,需要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人民需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贸易保护主义能够帮助美国出口增加,也同样会使美国受到其他国家的同等对待和反制。而人民不满,需要的仍然只有一个,钱,补助金。特朗普带动了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美国产业的调整,这对于美国的经济长期来看是有利的。但是,美国就能够获救了吗?特朗普执政快4年了。美国的国债从22万亿增长到27万亿多快达到28万亿。

仅仅2019年,美国就需要支付利息6580亿美元。如果计算到2024年,美国继续发出的美债,仅仅只能达到“借新债还旧债的利息”阶段,这不就是庞氏骗局了?美债的本金已经无法归还。

特朗普知道,只有永远保持美国的强大,美国才能够一直用着不值钱的美元搜刮着全世界的资源和财富。27万亿,美国还不起。那么就只有通过不断印刷美元,新债抵旧债。而这一切只要建立在美元霸权还存在的基础上。美国强大需要的就是那支军队,那支能够击败全球的军队。美国的军费不断增加,2020的军费支出高达7300亿美元。

保持军队之外,美国还需要防止第二个大国崛起,冲击美国的地位。当美国将目光看向中国时,发现那个1979年,里根不屑一顾的中国,早已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遏制,打压。这是华盛顿的共识。他们惧怕,惧怕人民币替代美元。惧怕中国取代美国。27万亿的债务,美国,还不起。而不想还,就只有牢牢占住第一的位置。

歇斯底里,疯狂。这是特朗普政府的最显著特点。这并不意外。如果不疯狂,不歇斯底里,那么毁灭的就将是美国。美国不甘心,不愿意。一切手段,除了同归于尽。哪怕是战争,美国都在所不惜。白宫的核按钮在特朗普的这四年无比炙热。美国国会担心,全世界担心。美国会不会为了一己之利发动战争。

但无论如何,越是歇斯底里,越是赤裸裸。就越是能看到一个被逼到无路的美国。大西洋的太阳已经在不断落下了,那是夕阳黄昏的微弱光芒。新的曙光在东方缓缓升起。从独霸到孤家寡人,大国近30年的跌宕下坡之路已经走到了尾声。当美国在2020年应对公共突发卫生危机表现得比第三世界国家更糟糕的表现时,全世界都已经关注到了。

意大利、英国媒体:中国在崛起,美国在衰弱

意大利主流媒体《全境周刊》日前援引英国《经济学人》的报道称:和美国通过制裁与武力来控制全球市场所不同的是,中国人的东方思维恰恰相反,他们通过全新的“丝绸之路”来推动全球的经济繁荣与地区之间的稳定和谐,全新的“中国模式”将创造出新的全球秩序。

07.是止住车轮还是08年再现,拜登的选择

拜登赢了,美国却也分裂了。特朗普输了,但特朗普主义依然留下了。

这是《纽约时报》11月份总统大选结果初步出炉的一篇社评。是啊。拜登会是一个怎样的总统呀。是止住美国滑向深渊的那一个急速车轮,还是只是延续08年奥巴马的翻版重来。继续加速。

沃克尔走了,格林斯潘也已早已退出美国金融圈了。那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们不在了。美联储的主席也许依然优秀,但是再也没能够出现那样的优秀经济学家。无惧政府的压力,坚守美国的经济原则,止住通胀和已经危及到美国发展根本的债务危机了。

社会撕裂,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最终阶段。穷的更穷,富的更富。美国的发展史,更像是一部富人的财富积累史。1%富人的财富占有美国财富从1981年里根上任时20%上升到如今的40%。而美国的失业率从里根时的3.2%到如今最高12%。

美国的困局,如何破解?拜登的选择和美国的未来,是如何的?美国梦是否要到梦醒的阶段了。

你问我美国是衰落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我依然想祝福一下当选总统的拜登先生,这一位四度访华并且一直促进中美关系发展的“老朋友”: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褒贬抑扬座中常有剧中人

你,是否会是这场大国衰落剧的剧中人?

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字为棋,点兵点将点江山。欢迎关注,我是国际观察小林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