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编辑 林西、朱康琪】
“凡尔赛文学”火的很突然,突然到让许多吃瓜群众一时摸不着头脑。
这是个啥呀?凡尔赛?法国古典文学?
这个名词或许很陌生,但只要看看最近被捧为经典的“凡体作品”,你一定感受到浓浓的内味。
其实“凡尔赛文学”的内核很简单,用主持人何炅的话说就是“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可,这不是就是*么?说得那么高大上干嘛,谁还没装过呢?
但是,“*学”的说法毕竟还是略显粗俗,稍带贬义,难登大雅之堂。
于是乎,有这方面需求的人们急需一个更好听的说法,让这门学问得到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凡尔赛镇是大部分贵族的集中居住地,“凡尔赛”几乎成为贵族阶层的代名词。
也不是知道是哪位机智的网友,把*约等于炫耀,炫耀约等于奢华,奢华约等于贵族。
嗯,贵族不就是“凡尔赛”么?就这么决定了,咱们就叫“凡尔赛文学”吧,简称“凡学”。
因此,研究这门学问的人叫“凡人”或者“凡学家”,运用这门学问的文本叫“凡体”。
久而久之,这个说法就被固定了下来,豆瓣上甚至还有一个“凡尔赛学研习小组”。
目前,该小组里有3万多“凡学家”交流学习心得,与最新理论成果。
而且,“凡学”和一般的“*”还有明显不同。
明明在内容上要极尽炫耀,但在表述方式上又要极力克制主动表达的*,做到“不经意地展露”。
简单来说,就是要“装作不装”。
最为经典的例子如下:
“老公竟然送了我一辆粉红色的兰博基尼,也太直男了吧,哎,怎么跟他说我不喜欢这个颜色呢?”
较真分析一下,说这话的人意图炫耀“兰博基尼”,但不便直说,以免招人妒恨。
于是,就用“老公太直男”、“颜色不好看”的说法避重就轻,把文本内容强调在炫耀之外的内容上。
最终,让读者形成“隐隐觉得被秀了,但没有证据”的感受,这就是“凡体”了。
有一说一,要在强烈的炫耀意图和克制的表达技巧上保持平衡,还挺难的,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但是,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因为,这样炫耀,够“安全”。
如果你来羡慕我幸福,那很好,我的目的达到了,然后补一句“没什么的,只要努力你也可以!”
如果你来指责我炫富,喂喂,说话做事讲证据的好吧,我是在吐槽老公,你的关注点怎么那么偏?
现在倒回来再看看最近火了的@蒙淇淇77 ,她的“凡体”是不是就起到了同样的效果?
据@蒙淇淇77 所说,自己很爱看郭敬明的作品,这就挺值得细品了。
要知道,郭敬明的《小时代》可是将奢侈描述到极致——当然,主要是通过强调奢侈品牌的形式。
图片来源:知乎用户@韦二伯格
用现在“凡学”标准来看,郭敬明的行文还是太露骨了,不够克制。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奢侈品广告中随便穿*一些故事情节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喜欢郭敬明的@蒙淇淇77 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因为她总能从“与老公的互动”的角度不经意地切入,在秀恩爱的同时秀了一把生活。
可以说,让人吃土群众们又吃上了柠檬。
“凡体”盛行之余,也有人在不断探索,如何破拆“凡体”,实现有效反驳呢?
首先,辱骂是肯定不合适的,因为这样就是“自己急了酸了”,在场面上直接落了下风。
那么,也只能用“魔法”战胜“魔法”,用类似的语气去嘲讽了……
但就目前而言,“礼貌的”破解方法还在探索中,这里不得不感叹“凡体”的“安全性”确实很强。
豆瓣“凡尔赛学研习小组”中,有用户试图破拆“凡体”
这还没完,自从“凡体”形成文化符号后,不少内容都可以往这上头凑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无形*”的几大天王——“悔创阿里”杰克马,“先挣一亿”王健林,“普通家庭”马化腾,“北大还行”撒贝宁。
马云: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王健林:先定个小目标,比如说,我先挣他个一个亿。
马化腾:我们都是普通家庭,没有什么特殊的,顶多是房子大一点,也不是说什么太大变化。潮州人习惯喝粥,还是这样。
撒贝宁:作为一个资深北漂,当然我的北漂和很多人的北漂不太一样,因为我是被迫北漂……因为当时我被保送北大了,北大也还可以,幸好没去清华。
有人回顾了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也发现了不少一闪而过的“凡学现场”。
比如,《武林外传》中那个总与佟湘玉斗气攀比的韩娟,“每天大鱼大肉胡吃海塞,是个人就腻呀。”
再比如,《还珠格格》中那个动不动就说自己是“御前侍卫 未来驸马”的福尔康。
就连最近更新的动画版《斗罗大陆》,都让主角唐三成了“老凡尔赛人”。
唐三:没有八蜘魂骨,没有烈火杏娇疏和八角玄冰草,没有万年魂环,我究竟还剩下什么?
观众:鬼影迷踪、紫极魔瞳、唐门暗器百解、封号斗罗老爹,嗯,还有个锤子。
打不过那就加入,网友们干脆组织起了“凡尔赛文学模仿大赛”,看看谁才是最强“凡尔赛人”。
不过,这个比赛很快就见了分晓。
有网友直接贴出了李白的两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细品之下,还真有“凡学”内味,而且越品越重。
其实,要说李白的诗句,能秒*其他“凡体”的还真不少。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不过,李白毕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算在“凡学”里头,未免不妥,应该称之为“白学”。
而且,上来就用李白放大招,未免太不讲“武德”了。
但这足以说明,即使是“低调的炫耀”,咱们中华文化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