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万年》:破解水稻驯化的密码,追寻世界稻源的真相

《一望万年》:破解水稻驯化的密码,追寻世界稻源的真相

首页传奇手游梦想修仙万年神兵更新时间:2024-09-21

稻米,全世界近半数人口赖以为生的主粮,并且孕育出以“稻作”命名的文明。然而考古发现表明,稻谷在一万多年前还只是水边野草的种子。草籽如何进化成人类的主粮?又是什么人最早开始种植水稻呢?

《寻古中国·稻谷记》第一集《一望万年》,讲述一万多年前,中华远古先民开辟洪荒,驯化栽培水稻,掀开人类发展稻作农业的历史帷幕。

江西省万年县东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这里发现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广泛关注。

△江西万年 吊桶环遗址

经过考古测年,文化堆积层最底层的陶片可以追溯至大约两万年前。这是国际考古界迄今为止,发现陶器的最早时间!

△考古工作者研究陶片

远古先民最初获取食物的途径是采集和渔猎。而陶器作为蒸煮炊具出现,是否意味着先民发现了第三类食物?

植物考古学家在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叫“植硅体”的微小颗粒。植硅体是植物细胞的化石,不同的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都会产生不同形状的植硅体。植物考古学者往往把植硅体视为考古世界中的“神兵利器”。

借助400倍电子显微镜,考古人员在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的植硅体中找到了某些有趣的线索。距今16000年前后的土层里全部是野生稻植硅体,而当时间推进到距今12000年前后时,野生稻植硅体中忽然出现了异类!它们看上去拥有更多“鱼鳞状”的纹络——这恰恰是栽培稻植硅体的一个标志。

△水稻叶片扇型植硅体

栽培稻植硅体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距今12000年前后已经开始驯化水稻。然而,这些考古发现还不能全部解答稻作起源的真相。

在浙江省金华、衢州、绍兴、台州等4个市11个县市区先后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1处。考古人员在这些遗址中陆续发掘出大量石器、陶器,还发现了墓葬和房址遗迹。随着一系列考古发现的揭晓,一个被掩埋在地表之下长达万年的族群重见天日,他们极有可能是第一批告别洞穴生活的先民。

定居意味着人口的大幅度增加,那么人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呢?

如果不借助电子器材,我们很难发现它。长3.7毫米、宽1.6毫米、厚1.7毫米——这是一粒上山遗址出土的一万年前的炭化稻米——目前已知最早的栽培稻化石!

考古人员在上山遗址文化堆积层中,发现了栽培稻植硅体以及用于收割水稻的石镰,还在很多陶器中,都发现了用来加固陶胎的稻壳遗存,而大量形态各异的陶器似乎分别对应着谷物的加工、食用和储藏……种种发现都在佐证一万前的上山人已经开始有规模地驯化水稻,并且普遍食用的事实。

要食用稻米必须先剥开稻壳,可一万年前的上山人没有脱壳设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一场实验考古为我们解开了谜团。

△石磨盘、石磨棒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

从仙人洞、吊桶环到上山,一望万年,正是中华远古先民开启了稻作农业的崭新发端!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稻作文化的发源地!

8月14日,CCTV-1 22:30档,《寻古中国·稻谷记》第一集《一望万年》,破解水稻驯化的密码,追寻世界稻源的真相。

来源: 央视一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