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星期四,社交媒体上就会冒出很多离奇的故事,从不提起同事的朋友,开始在群聊里讲自己的女同事竟然是童养媳,只发吃喝玩乐的朋友,在朋友圈写朋友的朋友被家暴的故事……看得人不禁揪心:这是怎么回事,后来呢?
然而,如果你耐心看到最后,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有同样的结尾:“V我50(微信转我50元)吃肯德基疯狂星期四,明天告诉你后续。”
原来,这些离奇的故事,都是网友们为了玩“疯狂星期四”的梗编出来的。只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这个梗早已和肯德基没什么关系了,而是变成了一种狂欢式的流行文化。
视觉中国供图
玩梗玩到“疯了”:网络语言狂欢
研究者认为,玩梗狂欢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就是全民化。一到星期四,“疯狂星期四”梗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哪怕你这一天不看微信群消息、不刷朋友圈,刷某博还是会被这个梗打个措手不及:原本正经的科普博主,发了一条科普冷知识的博文,没想到结尾神转折“V我50”;喜欢开脑洞的网文博主,额外更新了一个章节,结果层层铺垫都是为了出梗……
这些创作会被许多人转发,或者截图发到其他平台;看到的人再转发、再截图,这样让一个梗快速复制、流动、扩散,也就显示出了玩梗狂欢的第二个特点,病毒式传播。
而大家之所以专注星期四,却对其他日期的优惠活动热情甚少,也少不了仪式性的作用,毕竟周四过完就到最后一个工作日了,玩梗狂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不久后的周末的迎接仪式。
主动玩梗的人:既好玩又减压
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玩梗,甚至玩成了“狂欢”呢?
梗本身好玩,的确是重要原因之一。看到离奇的故事结尾竟然是“广告”,大家感到无语的同时,又难免觉得好笑,这就是因为产生了预期违背,根据认知失谐理论,这种违背预期、不和谐的状态,可以让人从持续的理性活动中短暂松弛一下,从而产生放松好笑的效果,这一招也是相声、脱口秀等的惯用技巧。
玩梗的人同时还能管理自己在网上的形象。“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上我们的形象,完全是由我们自己的行为塑造的,有意识地呈现自己的某个方面,来给别人留下某种特定的印象,这就是印象管理。我们总觉得玩梗是年轻人才做的事情,如果想给自己塑造一个年轻、有网感、赶得上潮流的形象,那参与玩梗狂欢,就能达到目的了。
通过印象管理,玩梗人塑造了一个身份;而很多同样身份的人彼此看到后,就会形成一个有共同喜好的“内群体”。出于对自己、对内群体的认同感,玩梗人会进一步创作,来强化自己的“玩梗人”身份。身份认同感和玩梗相互促进,不断让老梗变出新花样。
可是,好玩的笑话那么多,为什么多数梗流行一阵就被抛弃了,而“V我50”就永不过时呢?也许是因为它和钱有关。“搞钱”是年轻人群体中永不过时的话题,也是永不过时的压力、难题。大家发“V我50”这种伸手要钱的梗时,并不是真的为了要钱,而是表达对搞钱难这一现实压力的温和反抗。
被迫看梗的人:厌倦甚至反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个梗。既然有喜欢一起玩梗的“内群体”,就自然有对梗无感的“外群体”。比如,有人在离奇的故事下评论:“真情实感想帮故事里的人,结果最后是个段子……很浪费感情。”也有人表达不理解:“这梗有这么好玩吗,怎么铺天盖地的,都看烦了!”这就是过度玩梗导致的情感撕裂了。
而对玩梗的人们来说,玩梗带来的影响也不只有积极的。如果太喜欢玩梗,平时总用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那长期下来,可能就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觉察能力、精准表达能力了。就像网络段子说的那样:古人看到美景能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美人能说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我看到这些只会说“awsl(啊我死了)”。
总之,参与玩梗狂欢能让人感到快乐、塑造形象、找到共鸣、抵抗压力,但为了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无论什么梗,适度才是最好玩的。
责任编辑: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