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欲面前的劝诫

利欲面前的劝诫

首页传奇手游一念名途无限刀更新时间:2024-09-16

来源:【赣南日报】

□李伟明

《二刻拍案惊奇》成书于明末崇祯年间,是凌濛初继《拍案惊奇》之后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风格与《拍案惊奇》相类。“三言二拍”是早期的市场化图书。凌濛初在《二刻拍案惊奇小引》说道:“贾人一试之而效,谋再试之。”也就是说,他的《拍案惊奇》被书商拿去出版后,书商尝到了甜头,又来要续集了。文学作品要广泛流传,就得照顾读者情绪,而商业性如果能与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则将使作品流传得更久远。“三言二拍”早在数百年前就验证了这个道理。

虽然是走“市场”的图书,但凌濛初并未追求“利润至上”。相反,他在作品中还是很注重教化的,以倡导向善的价值观为主。即使是《二刻拍案惊奇》这部“订单式”的作品,我们依然能看到作者在利欲面前对读者的反复劝诫。

利益原本不是坏东西,但“利欲”就要适可而止了。人们做错事走错路,很多时候便是因为对待利益没有把握好尺度,终因利欲不当而步入歧途。利欲面前不克制,虽然让人一时“玩的就是心跳”,但最终是一条危险的不归路。第四卷《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讲的就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故事。张廪生为了图谋兄弟家产,向贪官杨佥事行贿。不料,杨佥事收了钱还没来得及办事,突然被罢官回老家。张廪生从云南追到四川杨佥事家,想把钱要回来,结果被杨佥事害了性命。两个恶人,一个比一个狠。杨佥事当然也没有好下场,案发后死于狱中。故事最后直言“奉劝世人,还是存些天理,守些本分的好”。第十二卷《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的引子故事则说朱熹在福建崇安县做官时,一刁民利用他的习惯性思维,骗得了某大户的风水宝地。无奈“地理”不如“天理”,最后这块地在雷雨中毁为水潭,连尸棺都不见了。不行正道,机关算尽亦枉然。这也是作者所持的基本观点之一。

热衷于走歪门邪道者历来不少,但终究难成正果。《二刻拍案惊奇》用了大量的故事来阐述这样的道理。第八卷《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劝人们远离赌博,开头便说道:“人世上诸般戏事皆可遣兴陶情,惟有赌博一途,最是为害不浅。”赌徒无赢家,正如文中所言:“不要说不能勾赢,就是赢了,未必是福处。”该篇引子故事讲述丁生因赌失去状元功名,好在及时悔过,才得以榜上留名。正文则是一个设赌局诈骗钱财的故事,与今日某些骗局相比,也不逊色。第十四卷《赵县君乔送黄柑 吴宣教干偿白镪》也是这个内容。“赵县君”设了个“仙人跳”,让吴宣教吃了个哑巴亏。这种故事至今还在上演,确实让人要“拍案惊奇”了。说到底,上当受骗者,都是源于一个“贪”字。第五卷《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岁朝天》还提到拐卖儿童为乞丐的事:“闻得歹人拐人家小厮去,有擦瞎眼的,有斫掉脚的,千方百计摆布坏了,装做叫化的化钱。”故事背景是北宋,可见这些歹毒伎俩,也是古已有之。太阳底下无新事,只因利欲熏心之辈不绝,世间的丑恶行径便难以消失。

古人为了规劝人们心存敬畏,不昧良心,想方设法编了大量的鬼故事,可谓用心良苦。“三言二拍”中的“鬼故事”便不少。以本书为例,第十一卷《满少卿饥附饱飏 焦文姬生仇死报》讲述满少卿始乱终弃,被焦文姬变鬼报仇。关于满生的心理变化,文中写道:“大凡人只有初起这一念是有天理的,依着行去,好事尽多。若是多转了两个念头,便有许多奸贪诈伪、没天理的心来了。”人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邪恶,把心中的“毒素”释放出来的。所以,从源头上守住本心,是个重要的命题。第十六卷《迟取券毛烈赖原钱 失还魂牙僧索剩命》也是“鬼故事”。它告诉人们,一个人做了昧心事,终究是要偿还的。其中有个情节:毛烈侵吞了陈祈的钱,到了阴间还因陈祈没有证据而抵赖。没想到阴间根本不需要证据,只需取铜镜一照,就可还原事实,比今日的“大数据”还管用。读至此处,真是佩服古人的想象。这种劝诫方式对那个时代来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让人不敢欺心。又如本书第二十卷《贾廉访赝行府牒 商功父阴摄江巡》,骗人巨额钱财的贾廉访,做鬼后备受煎熬,而且骗得的财物最终物归原主,算是白忙一场,做了一回“搬运工”而已。这些故事得出一个结论:前世欠债今世还,所以不要亏欠他人。第二十四卷《庵内看恶鬼善神 井中谭前因后果》更是大谈特谈这个道理,“可见财物有定数,他人东西,强要不得的。为人一念,善恶之报,一些不差的。”第三十三卷《杨抽马甘请杖 富家郎浪受惊》引子故事也很有意思:明成祖时期的风云人物、钦差少师姚广孝在苏州闲逛,没有回避吴县曹县丞的官轿,结果被他打了二十大板。得知姚广孝的身份后,曹县丞吓得魂飞魄散。姚广孝却说,自己算准了要挨曹县丞二十大板:“此乃我前生欠下他的。昨日微服闲步,正要完这夙债。”即使是姚广孝这等大人物,也要还区区一个小县丞的夙债,话说到这个份上,由不得普通民众不服了。世间这些因果之事,简直被古人构建成了一个完整的话语体系,虽然今天的人们觉得有几分荒唐,但不可否认的是,千百年来,它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是《二刻拍案惊奇》反复强调的。除了反面教材,还有正面案例。第十五卷《韩侍郎婢作夫人 顾提控掾居郎署》引子便说了一个徽州商人因救人一命,避免了墙倒被压之灾的故事。这种“无巧不成书”在民间故事当中并不少见,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

《二刻拍案惊奇》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警示人们,做人要行正道,不要有非分之想。这类观点,还常常在故事中直接表达。如第三十六卷《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引子故事说,沈一遇五仙,因为贪财,乞求赐金银。五仙捉弄他,将他自家的财物搬来给他,害得他闹了个笑话。故事讲完,作者直言:“只因一念贪痴,妄想非分之得,故受神道侮弄如此。可见世上不是自家东西,不要歁心贪他的。”在第三十七卷《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中,也借故事中人说了同样的意思:“只是非分之物,得了反要生祸。世人为取了不该得的东西,后来加陪丧去的,或连身子不保的,何止一人一事?”而第三十四卷《任君用恣乐深闺 杨太尉戏宫馆客》则以“任君用”“方务德”之名隐喻,方务德与故事情节并无关系,作者当是借“方悟得”之意,向读者传播相关教训而已。

再火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逐渐降温。尤其是当今时代,各类作品海量产生,数百年前的“三言二拍”虽然名气仍在,但早已不再是热门图书,其思想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但在大方向上,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篇章依然没有过时,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这也是它们还能一再翻印的重要原因。

按作者在《二刻拍案惊奇小引》所言,这部作品,与《拍案惊奇》一样,依然是四十卷。然而,遗憾的是,我看到的版本,名义上是四十卷,其实只有三十八卷小说:第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与《拍案惊奇》第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完全相同,应当剔除;第四十卷《宋公明闹元宵杂剧》则在体例上就不对,根本不是小说,而是一个剧本。我读的“三言二拍”五部作品,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应当是很权威的版本了。是作者疏忽大意,还是版本流传时间太久被人改动了,已不得而知。

最后,再提一下“三言二拍”的赣州元素。“三言二拍”的第一部《喻世明言》有两个完整的“赣州故事”, “三言”所有的赣州元素也都在这一部书当中。而“二拍”的赣州元素,则集中在《二刻拍案惊奇》。全书快结束时,第三十七卷,终于出现“南赣巡抚王阳明”几个让赣州读者感到亲切的字眼。而第三十八卷《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杨二郎正本》,开头便是“话说宋时南安府大庾县有个吏典黄节”,先讲了一个发生在南宋大庾县(今大余县)的故事。黄节之妻与人私奔,将幼儿遗弃在草中,被李三捡到。黄节因此告李三拐骗其妻。李三屈打成招,孔目为了帮黄节,“把李三的狱情做得没些漏洞”。李三起解时,忽然雷电交加,枉法的孔目被雷打死,被冤枉的李三则被雷打落了身上的木枷。文中还说了个很具体的时间——“其时乃是绍兴十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南安府两度出现在“三言二拍”,从侧面说明宋明时期的大余县,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故事都传到数千里之外去了。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凌濛初的湖州老乡、亲戚潘曾纮巡抚南赣时,曾经聘凌濛初入幕。由此看来,凌氏到过赣州的可能性也很大。作者在作品中记录赣南流传出去的故事,或许并非偶然。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