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坑害家人的国舅:魏蜀吴各一个

三个坑害家人的国舅:魏蜀吴各一个

首页动作格斗刺杀魏蜀吴更新时间:2024-06-27

两汉时期外戚往往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而活跃,他们位极人臣,权力巨大,甚至出现了王莽这样的篡位者。在吸取经验教训后,三国时期各国外戚的地位和权力小了很多,但依然远远高于多数普通大臣。这其中有为国立功的吴懿,但也不乏坑害了家族的人,本文就专门介绍三位三国时期坑害家人的国舅。

糜芳

糜芳出身徐州东海富商家族,在刘备入主徐州后,糜芳和哥哥糜竺成为了刘备在徐州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因而两人也算是刘备军的元老。但是好景不长,在刘备和袁术对峙期间,吕布起兵叛乱,并占领了徐州的大部分地盘。此时刘备内外交困,处于起兵以来的最大危机当中。

糜芳

糜家因为代代经商,家庭极为富有,史*载有“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在刘备困顿的时候,糜竺进献人马两千,并供给军费,由于刘备的妻子被吕布俘虏,糜竺还将妹妹嫁给刘备,这便是糜夫人,而糜竺和糜芳也因此成了刘备的舅子。

这之后糜竺兄弟便成了刘备的心腹,不但身居要职,连待遇也远远超出他人。在刘备入蜀后,除了作为政治招牌的许靖之外,待遇最高的便是糜竺,之后才是诸葛亮,而简雍孙乾资历虽高,也只能和诸葛亮并列,在糜竺之下。

刘备后来投奔曹操期间,曹操为了分化瓦解刘备身边的人,同时巩固自己在徐州的势力,便表奏糜竺、糜芳兄弟分别担任嬴郡太守和彭城国相,但被其拒绝。由此可见,当时的糜芳还是有一定的忠义之心。

刘备入蜀后,糜芳被任命接替张飞担任南郡太守。当时刘备在荆州只有南郡、宜都、零陵、武陵四个郡,其中又以南郡最为重要。董督荆州事的关羽担任的是襄阳太守,而襄阳当时并不在刘备手中,之所以不封关羽为荆州牧是因为刘备此时名义上的官职也只是州牧,关羽不能和刘备平起平坐。由此可见,糜芳担任的这个南郡太守含金量极高,可以看作是关羽的副手。在当时的刘备看来,糜芳是舅子,当年还拒绝了曹操的任命,地位和忠诚都没问题,让他辅佐关羽再合适不过。

糜夫人

谁曾想,这样的人事安排居然会断送了荆州的命运。关羽此人自视极高,曾经表示要和马超一较高下,还不愿与黄忠同列。本来刘备以为糜芳是自己的舅子,关羽应该会给面子,结果关羽压根不鸟糜芳。襄樊战役期间,糜芳和将军傅士仁供给后勤不力,关羽扬言回军后一定要治了这俩人。

讲道理,关羽作为董督荆州事,治将军傅士仁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否有权力治南郡太守糜芳则要打个问号。毕竟没有相关文献证明关羽这个董督荆州事究竟是只管军事还是军政一体(魏蜀吴有这种待遇的例子只有魏国册封的孙权和公孙渊,但这两人情况特殊),反正凭襄阳太守的头衔,关羽完全没有名义动糜芳。也许关羽的一贯特色就是不管结果是否能达成,起码要在威严上让你知道谁才是老大,例如对马超和黄忠。

傅士仁

然而这样一来糜芳和傅士仁一个大丢面子,一个怕得要死。于是在吕蒙袭击荆州时,傅士仁首先投降,然后亲自劝说糜芳。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糜芳这个浓眉大眼的国舅居然也叛变革命了。糜芳的背叛令关羽失去了后方,军心彻底动摇,士兵纷纷逃亡,后路也被封死,最后荆州军团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成都,糜竺大惊,便向刘备自缚请罪。刘备虽然没有怪罪糜竺,糜竺自己却羞愧而死。可以说糜竺也是被这个弟弟坑死的。

糜芳到了吴国也当了将军,但地位自然不比自己在蜀汉时,还受了当年随吕蒙一同进攻荆州的虞翻的羞辱。而糜芳也自知理亏,不敢和虞翻起冲突。不知道这个叛徒后来有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年的行径。

糜竺

郭芝

郭芝是魏明帝曹叡的妻子郭皇后的叔叔,严格来说并不能叫国舅,但这个位置也并没有正式的称呼,所以在本文也一并称国舅了。

曹魏历史上有两位郭皇后,一位是曹丕的妻子郭女王,另一位就是这里写道的这位。郭皇后出身凉州西平大族,然而年少时因西平叛乱令郭家受牵连,她也被抓进宫当了宫女。后因受到曹叡的宠爱而立为夫人,并在病重时立其为皇后。

曹叡驾崩后,由于少帝曹芳年幼,成为太后的郭氏在朝廷上很有威望。辅政的曹爽因为嫌郭太后过于碍事,便将其软禁在永宁宫。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就命令次子司马昭率兵救出郭太后,然后请郭太后下诏治曹爽的罪,以作为政变的法理依据。

郭太后

这之后郭太后就和司马家族结成了政治同盟关系。当然,在司马家族的野心越来越明显之时,郭太后也想牵制阻止司马家,但为时已晚,无力回天。郭芝作为郭太后的长辈,时任散骑常侍、长水校尉,陪侍皇帝身边,并掌握一部分禁军。

然而明明是郭家人的他却心甘情愿做了司马家的走狗。当时曹芳因身边忠臣连连被司马师*害,甚至包括老丈人也在内,而皇后也被废,便心生不满,还企图刺*司马师。司马师先下手为强,召集众臣商量废帝。大臣中自然无人敢反对司马师,但棘手的就是郭太后这关了。废帝这等大事,没有太后的同意肯定不具备合法性,而且皇帝的玺绶也在太后那里,但司马师又不能拿对付大臣那套手段对付郭太后,不过他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去劝说郭太后,那便是郭芝。

郭芝去见太后时,曹芳正坐在旁边和郭太后一起商量事。郭芝大概也是个粗人,也不避讳什么,开口就说:“大将军(司马师)想废了陛下,立彭城王曹据为帝”。曹芳应该是早就听到了风声,也没有斥责郭芝无礼,而是一言不发,起身离去。郭太后很不高兴,便说:“我想见大将军,有事要和他亲口说。”郭芝知道,司马师就是不方便和郭太后亲自谈才派自己来,所以自己怎么可能让他去见司马师,便呵斥道:“有什么可见的?快把玺绶取出来。”郭太后无奈,但又不好对自己的长辈说什么,只好将其取出交给郭芝。郭芝便拿着玺绶去见司马师,司马师甚为欢喜。

郭芝

不过以上记载出自《魏略》,这本书站在曹魏的立场,一向把司马家的人塑造得穷凶极恶,所以真实历史上郭芝是否有这段描述里那么蛮横霸道,郭太后是否那样懦弱,都不太好说。证据就是在郭太后本人的强烈反对下,司马师最终没能立彭城王曹据为帝,而是听郭太后意见改立了颇有才能的高贵乡公曹髦。

后来文钦、毌丘俭起兵反抗司马师时自称得到了郭太后诏令(当然是假的),钟会造反时也说是奉了郭太后遗令(当然也是假的)。司马昭率军讨伐诸葛诞时,强令曹髦和郭太后一同出征,也可见其对郭太后的影响力有所畏惧。

郭太后死后两年,魏帝曹奂禅让司马炎,魏国灭亡。

全纪

全纪是东吴大将全琮的侄孙,吴帝孙亮的皇后全氏的哥哥。

孙亮继位时年仅十岁,大权握于辅政大臣诸葛恪手中。但诸葛恪由于不恤民情,大兴征伐,外加根基不稳,很快在宫廷斗争中被另一辅政大臣孙峻所*。孙峻和全琮的妻子孙鲁班是姘头,两家也结成了政治同盟,于是全氏当时也炙手可热(全琮:我咋感觉自己头上有点绿?)。

全纪

孙峻辅政仅三年后去世,把权力交给了堂弟孙綝。孙綝年仅26岁,他自然对老女人孙鲁班不感兴趣顺便还觉得堂兄口味真重(孙鲁班当时年龄推测在45岁以上,而且论辈分是孙峻和孙綝的姑妈)。两人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和孙鲁班命运绑于一线的全氏一族自然也时时刻刻想要扳倒孙綝。

时间来到淮南三叛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昭,诸葛诞派儿子到吴国当人质,希望其发兵救援自己。孙綝自然十分欣喜,派文钦、唐咨、全怿、全端和王祚率三万人为先行部队前往救援,其中文钦、唐咨是魏国降将,全怿、全端分别是全琮的儿子和侄子。这三万人突围进入寿春城,而孙綝率军在后,派朱异率军继续接应,结果包围圈已经形成,朱异无法救援城内。而此时,孙鲁班、孙亮以及全氏一族都开始计划干掉孙綝,于是孙綝为了自保便撇下淮南的战事提前回了国。

结果,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全怿留守在建业的侄子全祎、全仪因惹恼上司怕被处罚,便带着母亲投奔魏国。然后司马昭的谋士钟会又用计,令城内的全氏一族投降了魏军。这对孙鲁班以及留在吴国的全氏一族是个巨大的打击,政变蒙上一层阴影。而此时孙亮又因为孙鲁班的谗言*害了孙鲁班妹夫的孩子,同时也是孙綝亲信的朱熊、朱损兄弟,双方斗争已经白热化,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

此时孙亮和舅子全纪商量,准备诛*孙綝,并叮嘱他不要泄密给任何人。结果全纪这货也是个管不住嘴的人,他回家后就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全尚,然后两人在交谈时又被全尚的妻子,也就是全纪的母亲给听到了。更搞笑的是,全纪的母亲正好又是孙峻的亲姐姐,孙綝的堂姐,他自然是站在自家人一边,便连夜跑去向孙綝通风报信。于是当天晚上孙綝就先下手为强,干掉全纪父子,并诛*了其他政变相关人员,孙亮被废为会稽王,孙鲁班被流放豫章郡,孙綝另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这时候的孙亮肯定是恨死全纪这个坑人的大舅子了。

全皇后

不过关于这次政变的经过也有不同的记载,说孙亮一开始召集的人就是全纪的父亲全尚,告密的不是全尚的妻子,而是全尚的女儿全皇后。不论孰真孰假,全氏经过淮南叛乱以及孙亮政变这一前一后的打击,彻底退出了吴国的政治舞台。但孙綝也没得意多久,他所拥立的孙休登基仅三个月不到,就发动政变将其诛*。

至此为止,孙权给孙亮所留下的四名辅政大臣以及他们的家族,居然没一个有好下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