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鬼吹灯》、《盗墓笔记》的都知道,盗墓有四大门派,这四大门派分别是:摸金派、发丘派、搬山派和卸岭。这四个门派是否真的存在?
实际四者之中,摸金和发丘两派是有史可考的,始创于曹操。原因是东汉末年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有心扫平群雄的曹操筹饷困难,遂组织专人盗墓取财,补贴军用。
但有人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曹操盗墓是子虚乌有,之所以会背上盗墓的骂名完全是因为曹操率军讨伐徐州陶谦时,其大军所到之处烧*抢掠,盗人坟墓。曹操不仅未做约束,还要毁了陶谦的祖坟。结果,就有人穿凿附会,给曹操编排了盗墓一事。
实际上,不管曹操盗墓是真是假,摸金和发丘在后来的确演化成了盗墓的专用名词。
不管这四大门派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在盗墓类型影视中经常看到这四大门派,那么这四大门派各自特点是什么,擅长什么风格?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摸金派
摸金派出自三国时期曹操设置的摸金校尉。和其他门派喜欢团体行动不同,摸金派大都是单打独斗,除非困难极大,才会逐渐五人以下的盗墓团队。摸金派主要有这样几个规矩:其一,鸡叫之后就不再摸金;其二,在盗墓时,他们常常会点燃一盏明灯。蜡烛熄灭,就意味着“鬼吹灯”。一旦蜡烛熄灭,必须立即撤退;其三,秉持做事留有余地的原则,进入坟墓他们做事讲究,每次进墓只拿走墓中的少数冥器。正宗门徒会佩戴摸金符。
2.发丘派
发丘派在盗墓史上晚于摸金派出现,与摸金派单打独斗不同,他们注重合作,喜邀多人共同盗墓,常用当铺掌柜及古董商人的身份做掩护。
当他们发现大型陵墓时,会利用星象以及堪舆知识确定坟墓和墓室所在地。因为是团队作案,所以他们格外喜欢制定计划以及各种撤离预案。不过,团队作案虽然成功率比摸金派高,但分赃不均以及保密问题往往会成为事后的大麻烦。因此,发丘一派的许多门规主要是针对分赃和保密协议制定的。他们的门人标识是佩戴发丘铜印,上刻文字颇为大气,上曰,“天官赐福,百无禁忌”。
3.搬山派
搬山派门派萌芽于秦汉时期,清中期才旺盛起来。搬山派采取的是一种俗称“开喇叭”式的盗墓方式,这样做为了最大程度地放出墓中的有毒气体,降低盗墓者昏厥其中的几率。因此,爆破成了他们最喜欢的手段之一,但是对墓葬的破坏性实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护,各种其他损害就会随之而来。搬山道人之所以被称作“道人”,主要是因为搬山门人身着道士装扮
搬山派的另一个优势,是精通武术以及一些机关阵法。在实战当中,相比其他门派,搬山派对付僵尸、怪兽的能力较强。
4.卸岭派
卸岭门据说创始人是一个土匪头子,卸岭力士都比较开放,不会一味地闭门造车,所以到了北宋期间,他们融汇贯通了摸金派以及搬山派的技术并创造了自家的招牌风格:用鼻子闻深土层的土壤气味来辨别墓葬。
他们将铁钎插入地下,凭借带出的土壤气息,就可以对地低坟墓中的情况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所以他们为了保持自己鼻子的灵敏度,忌烟酒辛辣之物。
有的=v=他们又被称为发丘天官 ,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天官主要是夹喇嘛的领头人,一般技术不很高,但精于缩骨之术摸金是历史职业,三国时曹操手下的军队为筹集军饷,专挖前朝贵族陵墓,这官方的盗墓军队叫摸金校尉。但这只存在了几十年,所以“摸金符”、东南角点灯摸金什么的是《鬼吹灯》作者自己编的...实际没有这玩意儿...《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中记载:“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这便指的是曹操手下的盗墓团队了。搬山道人则是以盗墓为业的方士,多为扎格拉玛部落的后人,起初只为求取雮尘珠摆脱诅咒、恶疾,不为财物。逐渐演变为盗墓流派后,只为求财,掘丘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雮尘珠就是凤凰胆,天然玉石,通体红如火,传说是极阳之物】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之间,有墓的时候毁尸平丘,毫厘不剩;找不着墓的时候,便啸聚山林劫取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