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的嘉祥县境内,曾经出现过十座古城,你知道吗?下面就告诉你:
一、焦城
焦城为西周焦国都城。《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灭商之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焦城方位:《山东通志》载:焦国,“姜姓炎帝之裔,武王封之,为鲁附庸。在今嘉祥县南十五里青山左。”《兖州府志·古迹志》载,“故焦城,在(嘉祥)县南一十五里青山之东,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世传焦王,宫殿遗址尚存,今青山惠济公庙即其地也。”《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焦城,在嘉祥县南十五里青山之东,县志俗传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即此,今其地为焦城村云。”
焦城遗址
焦城遗址位于今嘉祥县西南7.5公里,青山之东,纸坊镇焦城村之南,南北长467米,东西宽468米,占地21.9万平方米,东、南城墙残迹尚可辨认。周围暴露许多红、灰素面绳纹陶片、瓦片,并曾发现少量纺轮、铜镞、网坠等。济宁市文物局对该城址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该城城墙,夯筑风格为西周时期,夯窝上层4—5厘米,为春秋时期;夯窝下层3厘米,为西周时期,皆棍夯。地层陶片则早到商,并有比较大的夯土台基遗址,疑为宫殿遗址。从城内文化堆积看,该城从商一直使用到战国,后废弃。1985年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武城
嘉祥武城是鲁国下邑。关于嘉祥武城,《巨野县志》和《澹台氏族谱》都有多处记载。因巨野县初设在今嘉祥县城北故县山下,故明天启癸亥年知县吕鹏云《巨野县志序》说:“巨野即古之武城,而子游之所治也。”(清道光年间《巨野县志·旧序》)《澹台氏族谱·姓源》关于武城的记载更明确:“鲁之下邑武城,即今兮颖,济宁嘉祥县是也,……西北有高原曰澹台,里居之人以地为氏。”这就是说,武城在澹台山东南。
武城旧址
澹台山东南有鲁寨山。清光绪版《嘉祥县志》记载:嘉庆十二年(1807年)鲁寨山中陷一古墓,得周宣王赐鲁武公册命铜册两版。武公在鲁诸公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鲁武公与伯禽文庙并不毁”(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宗庙考》)。因而此城就以武公之谥定名武城。
三、南武城
南武城为春秋古邑,曾子故里。《山东通志·古迹》载,“嘉祥县南武城,在县南四十里。”明代万历年间《兖州府志》载,嘉祥县“城南四十里有南武山,山西有曾子墓,山东南三里许有南武城,即曾子故里。”
南武城北4公里武翟山村北有东汉武氏墓群,其武斑碑记载:“昔殷王武丁久伐鬼方,元功章炳,熏臧王府。官族分析,因以为氏焉,武氏盖其后也。商周遐貌,历世旷远,不陨其美,汉兴以来,爵位相踵。”早在商代,武丁后裔武氏便在此聚族而居,后建城自保,称武城。
南武城遗址
现南武山东南1500米,崱山西南,有南武城遗址。故城遗址呈方形,子午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故城东北、东南城墙角在1970年尚存,原残高约4—5米。现尚有残存的东城墙,南北长约100米,宽约8米,高3—4米。济宁市文物局对城墙局部剖析,发现夯土层上夯窝密集清晰,呈圆形圜底状,为周代筑城特征。该夯土层中包含少量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陶片,未有春秋以后时期包含物。遗址南500米现有阿城铺村,“阿”、“武”古音相近,阿城即武城。
四、咸丘
咸丘也称咸、鹵咸、咸亭。《春秋左传集解》杜预注:“咸丘,鲁地,高平巨野县南有咸亭”, 而清叶圭綬《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三说:“(巨野)县当在今县东北,嘉祥北有故县山,当即近巨野故县之山也。”又据《易·咸》“象曰:山上有泽,咸”,巨野无山,咸丘也应在嘉祥地。郦道元《水经注》:“黄水又东迳巨野城北,又东迳咸亭北,《春秋》桓公七年,经书樊咸丘者也。”由此又可看出,咸丘在巨野城东。这是因为杜预是西晋时人,巨野县城还在今嘉祥城北故县山下;郦道元是北魏时人,巨野县城已西迁,与现今的方位相合。
有的专家认为,焦城应是古“咸丘”城。因而,清乾隆《济宁直隶州志》说,“咸丘在今巨野东南,即焦城也”。待考。
五、爰戚城
爰戚城即爰戚县城。爰戚县,秦时所置县名。《史记·曹相国世家》: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曹参“击章邯车骑,攻爰戚及亢父”,后任爰戚令,即此。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改置为爰戚侯国。《史记·集解》徐广曰“宣帝时有爰戚侯。”《史记索引》苏林云“县名,属山阳。”按功臣表,爰戚侯赵成。《汉书·地理志》记爰戚为侯国。《汉书·世系表》载“爰戚侯当,赵敬肃王子。不得封年,后三年坐与兄廖谋反,自*。”后,爰戚侯国改为爰戚县,属于汉沛郡。
《读史方与纪要》载:“爰戚城,在嘉祥县西南。”清代光绪年间版《嘉祥县志》载,“爰戚城在县南二十五里大鼎山(又名英山)前。汉属山阳郡,汉武帝封赵成爰戚侯即此,俗名团城”。纸坊镇东纸坊村古庙石碑及《马氏家谱》载,此处原名团城村,建于西汉,后毁于水患。具体遗址已不存。
爰戚故城大鼎山前
六、巨野故城
巨野县置于西汉中期,位于今嘉祥县中北部,其故城位于今嘉祥县城北3公里,故县山下。清叶圭綬《续山东考古录》载:“嘉祥北有故县山,当即近巨野故县之山也。”西周春秋时期,巨野为武城地,鲁国西境。
巨野县因大野而得名。在远古时,这里是连绵旷野,谓之大野。大野上的河流汇入东北部的一片洼地,形成湖泽,得名大野泽。
巨野故城故县山下
巨野县城在今嘉祥县境内的变迁情况,可以从有关大野泽方位的记载中看出端倪:《汉书·地理志》云:“山阳郡巨野县,大野泽在北。”晋代杜预《左传》注:“大野在巨野县东北。”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钜野泽,在县东五里,即鲁西狩获麟处。”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两汉时巨野县城在故县山下,大野泽在巨野县的北部;魏晋时期巨野县城往西迁徙,大野泽就位于巨野县的东北了。据记载,北魏时巨野县城被淹,北齐时撤销了巨野县。隋开皇十六年,恢复巨野县,县城又有所迁移。之后的唐宋,巨野县城就在现今的巨野境内了。虽然大野泽在历史上有所变化,但北宋之前变化不大。
七、金乡故城
《水经注疏》:“考《汉志·王子侯表》有金乡侯不害,后汉遂立金乡县,盖取金乡山为名。”关于金乡山,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说:“焦氏山以南以东,古皆金乡山。”明于慎行《兖州府志·山水志》说:“焦氏山之北为青山,左为金乡山,三邑(昌邑、巨野、金乡)之界,山脉相连,不可不辨也。”
金乡故城阿城铺村
金乡县建于东汉建武元年(25年),因此地曾经设置过金乡侯国,遂改爰戚县为金乡县。关于金乡县城,满硐镇宋山出土的《许安国祠堂记》有:“采石县西南小山阳山”,阳山即羊山,县指金乡县城,在羊山东北。《金乡县志》记载金乡县故城在嘉祥满硐阿城铺。1966年开挖洙赵新河时,武翟山南河道地下4米处有一条用条板石铺设的路面,约1华里,石面光滑,并发现大量砖瓦石块等,疑为金乡故城遗址。北魏末期,金乡县治才从此地迁入东缗城,即今金乡县城址。
八、郗城
明于慎行《兖州府志》载,(鲁翟山西)“里许为郗山,其西麓有郗城”。光绪版《嘉祥县志》:“郗城在灯台山下,郗鉴筑,今成平地。”郗山即灯台山,位于县城东南4.3公里。山西有晋郗鉴墓故名郗山;又因郗鉴墓前二石台砌石成门面中断其半,望之如灯檠又叫灯台山。
1981年文物普查时,在县城南3.5公里处,嘉祥村东南1000米处,灯台山之西,发现约东西宽300米,南北长400米,占地12万平方米的地方,有碎砖残瓦和石柱基础等遗物,大体上就是郗城的范围。
九、山口镇
山口镇为嘉祥县初置时县治,位于嘉祥村东北。据明代嘉靖《山东通志》:“大云禅院:在嘉祥县东横山前,初名西寺,在嘉祥村堑栅外,正隆间随县迁此。”金代正隆年间“西寺”随嘉祥县治所一起移到横山。嘉祥儒学:也是在金大定年间移到今县城附近的(嘉靖《山东通志》:“嘉祥儒学:……金大定间,县令窦迪自嘉祥村迁□山之阳”)。明万历《兖州府志·学校》明确指出:“嘉祥村东北山口镇”,“濒河”。清光绪《嘉祥县志》也说,嘉祥故城,“在山口镇,即今嘉祥村”。此处东为璺山、礼山,西为澹台山、泼山,应了“山口”之名。
也有说山口镇在县西二十五里的。如《读史方舆纪要》:“嘉祥旧城在县西二十五里,金人置县于此,本名山口镇,相传鲁哀公时获麟处也,县因以名。”《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续山东考古录》《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也持此说。县西二十五里,即获麟集附近。此说出现较晚,可能由获麟处推测而来。
山口镇北宋时隶属任城,《元丰九域志》记载:“任城,州东南九十里,七乡,普(鲁)桥、山口二镇。”金代才划归巨野。山口镇在《水经注》所记黄水(今洙水河)南岸,有良好的水运、水利条件。宋代岳飞在《论边防机务状》中说:“今伪齐漕运由北清河泝流至济州山口镇,自山口镇入黄河,经由徐州淮阳军转漕入淮。”这里在北宋就应该有了水磨,《宋史·食货志》:“元丰中修治水磨,止于在京及开封府界诸县,未开始行于外路,其后将于济州山口营治。”
金正隆三年(1158年)山口镇毁于水,县治所迁至横山,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再迁至萌山南麓,即今址。
十、合来镇
《金史·地理志中》:山东西路济州嘉祥,“旧有合来、山口二镇,后废”。合来镇旧址,今已无可考。
一个县居然有十座古城。作为嘉祥人是否更爱自己的家乡了?!作为外地人是否看出了嘉祥历史上的发达和文化底蕴的深厚?!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