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991年的一天,陈嘉上找到周星驰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是大明星了,不能老是演“小子”,给我一个机会,我可以把你拍成一个大英雄。或许是早就受够了千篇一律重复的自己,也或许是真的被陈导这番真情实意的话所打动。反正周星驰最后是接受了这个邀约,而这部把他从一个小人物转变为英雄的片子就是《逃学威龙》。
《逃学威龙》改编自一部爱情片。1991年的某一天向华强约陈嘉上吃饭,正当双方在饭桌上觥筹交错之际,向华强对陈嘉上说,我手上有个叫《逃学威龙》的剧本很厉害,要不要试着拍一下。从交谈中陈嘉上得知这个剧本是著名编剧黄炳耀写的,参考的是国外一个警察扮老师到学校卧底的故事。而黄炳耀给这个作品的定位是爱情片,但由于陈嘉上对爱情题材并不感兴趣,再加上他当时还在筹备新剧《飞虎》,所以这次见面他们并没有达成具体的合作意向。
该片是周星驰继《赌圣》之后,第二部打破香港票房记录的电影,同时也是他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无厘头佳作之一。它的出现不仅帮助周星驰拓宽了戏路,而且还为当时低迷的港片市场注入了活力。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这部电影在最初成型的时候,作为投资人的向华胜却并不看好。他要求导演陈嘉上临时加演一场戏,本来以为是资本的压迫,没想到这场戏却成全片最大的亮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逃学威龙》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后来向华强再一次约陈嘉上到家中做客,闲谈之中又提到了这个剧本,同时还聊到了林岭东的风云三部曲,于是陈嘉上立马有了一个新想法,他向向华强提议把剧本给他,他会写出一个更有意思的东西。几天后陈嘉上就给了向华强一个只有十几行字的剧本,谁知道向华强看完就说了五个字,好看 可以 做,就这样《逃学威龙》这部电影就被提上了日程。当时陈嘉上给向华强提了一个要求,他希望该片男主能由周星驰来出演,因为他看了《新精武门》这部电影,很喜欢阿星在里边的表演。
说到这里我们来澄清一下,有传闻称《逃学威龙》原定男主并非周星驰而是李克勤,原因是陈嘉上非常喜欢红日这首歌,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红日》的发行时间是1992年10月,而《逃学威龙》的上映时间却是1991年,前后时间相差一年。再加上当时李克勤因为和唱片公司闹不和名声下滑,素来以巨星堆砌票房著称的永盛公司,自然是不会用他来担任男一号的,所以这个传闻肯定是不对的。事实证明陈嘉上的选择是对的,周星驰的出演成功地诠释了这个角色,片中很多经典的镜头也都是因为有星爷才会变得有趣,还记得影片中星爷和达叔在办公室挨训的那场戏吗?
其实原定剧本中并没有这个桥段,这是导演陈嘉上临时加的戏,星爷和达叔都不知道对方会说出什么台词,只能依靠对剧情的理解临时发挥,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达叔一开口就笑了,旁边的周星驰努力想憋住,但最后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本来以为导演会喊Cut,但陈嘉上却丝毫没有叫停的意思,没办法两个人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演,后来陈嘉上觉得这段看似垮掉的戏很有笑点,所以后期剪辑的时候就没有把它剪掉,而这个片段也意外成为了片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虽然星爷在片中贡献了很多的笑点
,但最让他本人难忘的却是天台约架那场戏。因为这场戏中他用一个动作致敬了自己的偶像李小龙,也就是那个踢掉烟头的动作。原本陈嘉上以为周星驰会拍个五六遍吧,但没想到星爷仅仅拍了两次就完美通过了,当时把陈嘉上都看呆了,其实在星爷的电影中有很多致敬李小龙的画面,可见偶像对于周星驰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影片拍摄完成之后,陈嘉上信心满满地去跟投资人交差,但没想到向华胜的一句话差点让他崩溃,他说陈嘉上,你拍了一部怪片出来,你完全没有用我们那种喜剧的模式,而且有一场戏做得也不够完美。原来向华胜说的是达叔帮星爷作弊的那场戏,在最初的成片中达叔被抓到后,这个场景就结束了,可向华胜觉得这段的爆点根本没有出来,可以再添加一些东西让它变得更有趣。
于是在陈嘉上和星爷探讨了好久之后,他们决定再临时补拍一场戏,而这就是后来黄炳耀和同事们在警察局帮忙作弊的场景,最后事实也证明向华胜的想法没有错,当观众们看到这一段时笑声最大。
1991年,《逃学威龙》正式在香港影院上映,一经播出便席卷影圈各大榜单,最后还以4300万港币的票房成为了年度票房冠军。但如此完美的电影还是留有一点遗憾,当年吴孟达因为《天若有情》那部电影,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但因为拍摄此片错过了颁奖典礼,而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获奖,后来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到,对于那次没有领奖他其实并不遗憾。
陈嘉上在担任金像奖主席后曾说过,有个人我觉得欠他一个金像奖,那就是吴孟达,由此可见达叔的表演已经不是一个奖项能够概括的了,只可惜他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本文作者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