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为什么是“大亏”?我来胡聊聊,您莫太当真!
夸是“大亏”,是对被夸人的一种提醒。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被人夸奖,但怎样面对夸奖是一种修行。
有一种夸奖叫“捧*”,它通过过分的吹捧让被夸奖的人沾沾自喜,从而自满自足,不思进取,最后一步一步走向堕落,走向失败。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小秦氏,就是企图通过“捧*”的手段致继子顾廷烨于死地的,其用心之险恶让人不寒而栗,顾廷烨因此而吃的“大亏”数不胜数。
古书有这样一段记载:“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长吏的马膘肥体壮,看到的人都夸奖说“这马肯定跑得快”,马主人因这些夸奖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它日夜驱马奔跑来炫耀,最后马因过度劳累而死去。是谁*死了这匹呢?是过分的夸奖,夸之而害之!这“大亏”吃得够深刻!
所以,当别人夸奖你时,请淡定淡定再淡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当别人使劲儿夸奖你时,请冷静冷静再冷静,你要用你的慧眼洞察真相,以免吃了“大亏”懊悔不已!
第二,夸是“大亏”,是对自夸者的警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谈起兵法头头是道,但是在秦赵长平之战中,只会“夸夸其谈”的他不知道变通,一败涂地,40万赵军被坑*。历史的教训何其惨痛!我们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呀!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自夸是太阳,但最后他发了疯。鲁迅先生借此类比,讽刺国民党政府不要“夸夸其谈,夸大其辞”,不要一味地“送送送”,不要让我们的子孙落得“只能吃别人残羹剩饭”的凄惨下场。
“王婆卖瓜,不必自夸”,只要货真价实,“酒香岂怕巷子深”?
第三,夸是“大亏”,是对“夸人者”智慧的考验。适度则赢,过度则败。
现在有一种教育理念就是“多多夸奖孩子”,我不否认这种理念的积极作用,但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滥用“夸奖”,适度的批评和“夸奖”一样重要。君不见某某孩子因父母的几句“批评”离家出走了,君不见某某学生因老师的几句“批评”情绪失控了……“过分的夸奖”会让孩子们丧失“直面缺点、直面困难”的能力,长此下去,孩子们真要吃“大亏”了!
以上皆是胡言乱语,您莫太在意!
亐字在甲骨文中和一种很長的樂器有關,大字實際是一個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