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活的最高境界----DITA PROJECT M试玩小记

整活的最高境界----DITA PROJECT M试玩小记

首页角色扮演Project M更新时间:2024-04-29

DITA是个很能整活的厂商----一直以来我对这个源于新加坡的随身向HIFI厂牌就是这么个印象,从来就没变过。作为一家以设计见长的厂商,按说在做产品这块脑子确实是比友商要活络不少,所以DITA在整活这条道上,就是和圈内的友商们格外地与众不同且思路清奇。

何以见得呢?第一:我们只做圈塞…大概是在七八年前吧,DITA的处女作TRUTH和ANSWER刚刚发布那会,就表露出了这么个意思。那会儿可是多单元和公私模耳塞井喷的一个年代,DITA似乎就是在这么个大趋势下对着永活的耶和华发了个毒誓。我当时还琢磨着你DITA作为一个新兴且定位高端的HIFI厂商,既不像拜雅也不似森海,没那么厚重的历史传承,按说应该也没这么沉重的思想包袱啊?怎么就想不通非要选择一条难走的路和自己过不去呢。而事实证明我确实是小看DITA了,她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这一坚持就是七八年…第二:我们是一个以设计见长的厂商。emmm,这话在HIFI这圈子里我倒真不是第一次听,毕竟这事搁韩国那头也有一个,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了属于是。当然了,一般敢给自己打上这么个标签的厂商档次都不低,所以在此之前,我印象中也确实没见过DITA出过什么平民向的作品。可偏偏这七八年的时间,回想起来就是有一种恍如昨日的感觉,高贵如final都放下了她的身段,开始在消费级领域耕耘,何况是作为异父异母的亲姐妹DITA呢。

于是乎去年底DITA祭出了品牌首款HIFI小尾巴Navigator,设计思路就颇为清奇,别人家小尾巴都是千篇一律的打火机造型,可到了DITA这愣是给Navigator整成了个户外挂件。这还不算完,它的背夹还可以支棱起来,摇身一变就是个手机支架,顺便配一条长长的TYPE-C解码线,合着DITA压根就没想过用户会直接揣兜里听的使用场景,直接当桌面器材来做了。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侧边还设计了个侧滑可抽出的十字型螺丝刀,我估摸着如果不是考虑到管制物品无法随身登机,DITA搞不好很可能会把整个瑞士军刀给做进Navigator里…当然啦,这种程度的整活实不实用我不好说,但是思路放整个随身HIFI圈绝对算独一份的。

而今天要谈到的DITA新发布的新品PROJECT M(下简称PM),它不出意外的仍是一个塞子,没错,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圈塞。但和DITA以往发布的塞子有亿点点不同的是,DITA在腔体内侧导音管里给塞了个动铁单元进去…看完官方文案,刚想问问DITA这脸疼不疼的时候,我注意到PM这塞子的实物就立马闭嘴了,敢情DITA这第一次做定制造型的塞子就把颜值这块给拿捏明白了啊。这通体晶莹剔透的注塑工艺,不含一丝杂质和气泡,透光性比起东瀛定制大厂CW的工艺都不遑多让,光学大厂卡尔蔡司之流见了怕是都得挨个上来敬烟…而就在这枚通透的树脂腔体内侧却清晰可见一个柱形金属耳塞腔体。是的,这个才是本体,外面那一大坨只是为人体工程学服务的…这下味道就对了嘛,这才是只有DITA能整出来的活。至于开头所说的这个圈铁结构,据DITA所言多出来的这个动铁单元只是个打辅助的,本质上其实还是按照一个圈塞的路子去做的。这事但凡有点经验或者懂点声学特性的烧友们都不难理解,这种方案只有这么做才能最大化地取得1 1>2的效果,如果这俩角色反过来,声音有可能会单薄不少。导管出音口那段采用了金属材质,进一步把整体的质感拉满。PM外部腔体与线材结合的插针采用了0.78mm的2PIN规格,且母座是凸起的,优点是对于搭配线材的泛用性能够得到确保,且与原配线材插针外围一圈相契合的设计,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结合的牢靠性。不过缺点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吧,如果你搭配的是那种无外围保护的常规0.78mm线材时,观感上要比普通直插式的要长出一截子,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有利就有弊嘛。但是好在DITA这次在原配线材的选择上依旧讲究,采用了知名线材大厂卡达斯的线基。虽然从整条塞子的定价来看,我估摸着大概率不是卡达斯的高端线基,不过你不得不承认,在有限的成本以内,DITA已经把能给到的都安排得很到位了。另外这条线的插头和以往DITA家的线材一样,是可更换式的设计,只不过这次似乎进行过重新设计,从观感上来讲一体性更强。

作为DITA的老用户应该都印象深刻的是,DITA的包装和配件从来都是相当讲究的。由于受限于产品定位,这次PM的包装设计从拆箱的仪式感来说,比自家以往的任何旗舰定位的型号来说,显得不算多么惊艳。不过我却在包装里找到了一个出自Tanos Systainer的小型收纳箱,结合实际需求来说不管是直接把它作为PM的收纳盒来使用,还是用于其它,都算是一个能够彰显档次的物件,看来DITA对于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在关键部分还是挺门清的。

而在声音方面,以我对DITA以往作品的印象来说,DITA所能给予用户的往往并不是那种最为极致的声学质感,而是一种最为纯粹的听觉体验。虽然一直以来DITA坚持只做圈塞,但是听得多了其实不难发现,DITA的这种偏执似乎与情怀之类的关系还真不大,而且这个事很难通过三言两语去讲明白。就类似于一些车企的理念,马自达从来就只做自吸,但是你能说他做不出涡轮增压吗,显然这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道理其实差不多。而在我拿到PM这塞子的时候,距离首发差不多已经过了一个月,千篇一律的素质以及听感各大媒体上的评价多如牛毛,也用不着我去做复读机,所以我就重点拿几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字来一一解读以及提供个人主观上较为合适的搭配方案。

1.中上盘走向,高频亮且细碎:

关于这点至少在我听到PM这塞子之前,我是感到有些意外的。这种风格的塞子DITA以往并不是没有做过,比如早些年的ANSWER就给当时的不少用户留下这种印象。但毕竟开发团队也不是聋子,很显然这肯定不是设计者所希望呈现的声音。通常解决方案无非就两个,一个是煲,一个是尽量搭配风格相契合或者互补的前端类器材。就我以手头的几个参考前端来说,一般的HIFI小尾巴其实就可以,但是最好选择声音底子厚实一点的,PM这塞子本身结像不算特别丰满的一类,比如搭配上aune的YUKI这类虽然驱动力不算多么出类拔萃,但控制力较强且味道微暖并具厚度的HIFI小尾巴,就可以实现一定的互补。在这里不得不提到DITA自家的HIFI小尾巴Navigator,一般来说出自一家之手的搭配或多或少都不太会存在相性不合的问题,从实际搭配上也确实是这么回事。虽然这套听下来表现尚可,不想折腾就这么听也没什么毛病。但在对比下来我认为还不算是最优解,于是这里就要引出第二个关键字;

2.吃推力,需要搭配较为大力的前端;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评价绝不是捕风捉影,以我这些年经手过的DITA家的塞子来说,似乎除了PROJECT 71这个系列以外,几乎所有的作品或多或少都给过我一种需要大力来轰开场面的印象。不知是不是DITA认为自己的塞子主要面对的用户群体只会是资深发烧友,而不是一些轻度发烧的用户,所以对用户手头所持有的前端类器材的档次充满自信。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问题以前确实是存在的。记得前些年DITA刚发布TWINS系列耳塞的时候,FEALTY和FIDELITY两款我都持有,但是在搭配一些入门级随身DAP比如海贝R3或者山灵M3之类的时候,前者的声音问题主要表现在较为平面化,有一定情感和氛围,但还不太够,而后者的情况则和PM有点类似,尤其是便携直驱初听结像较为纤细且厚度还差点意思。所以当年我的解决方案就是在DAP后面挂一个AROMA的A100耳放,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FEALTY的声音会变得厚实而饱满,FIDELITY则在声音密度高低频两端的信息量,还有结像距离上都有较大程度的加强。不过现如今捆绑的玩法早就不适合当下的新生代发烧友。那么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自然是有的,而且比以前还更多。毕竟现在平板单元甚至静电单元越来越多的被用在便携式耳塞上,而这类塞子一般都会比传统的动圈动铁单元类耳塞对前端驱动力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加上用户层面这块,数字流媒体音乐的盛行,对于前端类厂商们在产品的设计思路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类HIFI大尾巴,砖头机甚至背包机也慢慢地开始取代过去封闭自制系统的便携DAP,随着这类前端类器材体积的增加,以及去除了屏幕和系统等交互部分的设计,可以使得这类厂商们把更多宝贵的电力资源用在放大这一块,所以理论上现今这类器材会更加符合DITA这些耳塞的搭配需求。我从实际搭配上也验证了这点,PM在搭配诸如乾龙盛的MUB1以及ONIX的Mystic时,原本略微细碎的中高频以及量感偏少的低频被一定程度的压制。在这套搭配的发挥之下,虽然整体声音的走向上仍然是略倾向于中上盘,不过其各频段的表现变得更加平衡,中高频细碎而刺激的听感弱化了不少,乐感得到相当程度地加强。中频较纤细的结像虽然还到不了肥厚的程度,但是细节的交代和密度上来了不少,至少在聆听人声类流行曲目的时候已经不再会有性别的倾向性。低频方面原先量感偏少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弥补,结合其本身不俗的低频质感和弹性,或许除了受限于产品定位,下潜不那么深的唯一问题实际感知不太明显以外,几乎已经没有什么短板。细节这块由于PM本身走向偏中上盘的特性,且结像又具有一定的线条感,很容易给人一种解析度很锐利的表现。虽然总体来说细节表现是还可以,但和主流的同类竞品相比优势并不算明显。关键的问题在于,PM的解析力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处理方式和同类的一部分“润FI”塞子有些不同的是,如果打比方按显示器的标准来说,PM的分辨率是足够高的。如果PROJECT 71能够达到4K60HZ,那么PM大概介于4K30HZ和4K60HZ之间的一个水平,存在些许颗粒感,考虑到一部分人声的表现,这很可能是DITA有意为之。动态方面,PM在合适的搭配下还是给的很足的,至少就这个价位的竞品比较之下PM的表现还算是亮眼的一类。声场规模若是和自家XLS亦或者Perpetua之类的旗舰比起来自然是收敛了一些,但场面还是挺规整的,不管是拿来聆听流行,还是现场小编制室内乐,空间感营造得还是相对敞亮的。以上反映在主观听感上来说,PM并没有把整个氛围渲染的多么浓郁,和PROJECT 71比起来处理手法截然不同。如果这方面也硬要打比方的话,倘若广义上的所谓女毒塞是傲娇少女的话,那么PM会显得知性一些。甭管推得好推不好,甚至PM所反映出来的调性和final的A8000我都认为是有那么点相似的,属于那种既会撒娇卖萌,在正经场合又登得了大雅之堂的富家千金。味道上在乐曲的风格适应性层面,虽然PM与前辈FIDELITY也有些许风格上的共性,但是她比FIDELITY更具流行氛围的营造,且也比FEALTY更为鲜活。所以你不能把PM简单的定义为流行版的FIDELITY或者器乐特化版的FEALTY,不过如果你对DITA之前的这两款TWINS系列本身就抱有一定的好感,相信PM是能够给你带来惊喜的。

然而说到底,PM在大陆区2588的定价也说明了其定位就是2k级别的塞子,也是迄今为止DITA发布的耳塞类器材中定价最亲民的一款。关于值不值这点我觉得要放平心态去看,千万不要有诸如“听你说这塞子集TWINS之所长,那我买个PM是不是就可以作为TWINS的平替,买一个等于买了两个”之类的念头,不存在的哈。在我看来,进口和国产品牌有一个本质的差别就是----他们不卷,不管是卷别人还是卷自己。2k档作为随身HIFI耳塞各厂商的主战场,国产厂商一个季度上一两款甚至两三款新品现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国外品牌这种情况则几乎看不到。所以有经验的用户可能会发现这么个情况:同样是定位2k档的塞子,一些动辄一个季度出两三款新品的国产型号,一耳朵的素质和听感是挺出挑,但听久了很容易发现多半类似一种流水线甚至快餐化的声音处理方式,所以风格上几乎大差不差。但进口品牌在该档次的各型号即便声音风格差异较大,素质层面则几乎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虽然这个事你完全可以归结于大陆的产业链齐全,但往深里讲原因其实更复杂一些。不过作为发烧友来说,我并不认为国产品牌的这种路数就一定存在什么问题,更多的选择对于发烧友来说总归是好事。好的HIFI器材在我看来就是一件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对于开发者而言,当然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磨。而DITA能够给到的则往往与他们的整活精神是相当契合的,而PM不过是刚好又一次验证了这一点。如果你偏偏被PM的颜值所吸引,且对自己手头的前端水平比较自信的话,我建议不妨直接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