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技术本身,才让我们无法学会如何与人亲密,才会在亲密、关怀、面对面的关系中,感觉到不自在。这个容易搭讪的时代,似乎带来了更多的网上亲密关系,甚至更多的性行为,但并不是实际的接触性关系。正如特克所说的那样,更多的人在“一起孤独”。
所有伟大的爱情故事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亲密会擦出爱的火花,但分离会点燃爱,让爱变得浓烈。想一想那些经典的浪漫爱情的结局,不管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罗密欧与朱丽叶、斯嘉丽和瑞德,还是里克和伊尔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他们认识和信任对方的短暂而微妙的时刻建立起来的,遇到的障碍反而会为浪漫爱情和激情推波助澜。
换句话说,障碍可以制造浪漫。障碍有可能是环境造成的:误解、时机不好、身体剧变、以往的承诺、缺少互惠、地理距离或者已婚身份。障碍的重要性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婚外恋中,“欲擒故纵”可以让第三者的情感升温;为什么对某些人来说,一段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情感上都没有未来的浪漫爱情,反而会产生最为急切的情感。
障碍和亲密通力协作,一个推,一个拉,可能让迈向亲密联盟的两个人错过机会、发生性关系、走进婚姻的殿堂,等等。虽然亲密的简单的定义是“熟悉或友谊”,但它通常只是“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个复杂的概念,尤其是在当今技术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和恋爱的媒介的时代。
那么,亲密关系或性关系发生了哪些改变?两个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包括借助网络摄像头、通过应用程序寻找附近的人、发短信、色情信息和社交媒体。但这些辅助工具会让事情变得更好、更让人满意、更有益吗?本章将探讨网络效应是如何改变求偶方式和浪漫爱情的。所有的故事都很曲折。虽然在网上寻找爱情比较容易,只需滑动屏幕立刻就能找到,但这样的爱情是真的吗?
火车上的陌生人综合征
早在1996年,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通信专家约瑟夫·沃尔瑟(Joseph Walther)就创造了超人际交互这个词,指的是个体在线交流的一种方式。沃尔特认为,人际关系之所以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得如此亲密,是由于缺乏视觉线索,这是隐身效应的另一种说法。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网上认识的两个人一开始看不到彼此,所以他们的关系一开始就与众不同。隐身的影响非常大。在网上,你会把自己隐藏起来(要么部分隐藏,要么完全隐藏),尤其是在没有Skype或实时流媒体的时候,你们在一个缺少视觉感受的平台上交流。那时,信任几乎全靠自我表露来实现。
在亲密关系中,信任至关重要。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知道如何判断他人的诚信。所有的信息,从握手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声调、姿势和语言,可以结合在一起,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的整体看法。我们会接近自己觉得有吸引力的人,然后用笑话或奉承来测试他。通过他的反应,我们可以快速地了解他,如果他有兴趣了解更多信息。
一开始,在速配网站(Match.com)以及和谐网(eHarmony)这些传统约会网站上,见面和打招呼的过程非常烦琐。你需要填写一张表格,提供个人信息:工作、年龄、出生地、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甚至你最喜欢的书籍和电影等细节都要填上。在约会网站上创建完个人档案后,接下来是一个相对平静的相互核实的过程。这时,有一种算法可以把人们放在一起,判断他们会不会被对方个人档案中的照片所吸引(约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有“火花”,这事儿就成了。
“火花”这个词描绘得非常形象。在人们尝到爱情的滋味时,通过核磁共振扫描,可以看到人脑的许多重要区域居然在发光。在“爱情科学”的研究中,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不仅左背侧前扣带皮层(dACC)变得活跃了,脑岛、尾状核、扁桃腺、伏隔核、顶叶交界处、后扣带回皮质、内侧前额叶皮层、顶下小叶、楔前叶、颞叶也都很活跃。
实在太令人印象深刻了!虽然我必须承认,我是对科学家的印象更深刻,而不是对崇尚浪漫的人。
在网上谈恋爱时,人们还会继续通过短信、电子邮件、聊天室邮箱保持联系。...
不过,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差别:网上的亲密关系几乎可以一步到位,而传统的恋爱可能需要发展几个月,才能达到网上的亲密程度。
让我们停下来想一想。这个升级和放大后的求偶舞蹈,其实是在向你不认识的人暴露你的灵魂。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有时被称为火车上的陌生人综合征。研究证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跟那些永远不会再见的人吐露心事时会觉得更舒服,因为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再次见面(对间谍、反间谍特工、调查记者、急诊室医生、牧师和骗子来说,大有裨益)。当然,带来影响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那就是在线去抑制效应和匿名性。我们觉得,现实生活中不认识我们的人伤害我们的概率会比较小。因为迫切希望建立联系,所以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透露自己生活中的亲密细节。
但透露这么多细节,明智吗?
不明智,而且这一点被一次又一次证实。告诉陌生人你生活中的隐私细节,会让你更容易遭到批评、自恋指控,让自己陷入麻烦。更糟糕的是,会让你成为一直潜伏在网上的骗子和罪犯的目标(很抱歉,我不得不这样说)。他们会寻找新的方法来利用你。此外,我们之所以会通过自我表露的方式来建立联系,是因为我们受到了人类本能的驱使。但在网上,本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结局。我们觉得有必要坦白和多分享一些,但在网上,带着潜在的恋爱目的,透露太多的个人信息,对于判断与对方是否合适毫无用处,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有用。
另外一个原因是,沃尔特所谓的在线超人际沟通,就是参与者在急切地寻找共性与和谐的过程。了解他人的过程会让人失去平衡。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实际上是在寻找相似之处,而不是建立更加安全的联系,因为安全的联系需要的是开诚布公或透彻的了解。这就是为什么在线互助组可以起到治疗和抚慰作用。在网上,评价会被暂时搁置,因为人们是带着和谐生活、助人为乐的利他目的加入互助组的。所以在网络空间维持关系会更容易一些。为什么?因为在现实生活的互助组中,我们会按捺不住根据现实世界的线索(面部表情、姿势、裙子、肢体语言、气味、语气)对他人进行评价。因为我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会警惕他人的评价,所以我们会隐瞒真相。但是,在网上,因为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脆弱,不会被他人“审判”。这才是真正的解放。
但对于在线约会网站或应用程序的用户来说,类似的情况可能会带来麻烦。相似之处会被放大,不同点会被忽视,这种曲解会一直持续下去。沃尔特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人们在以技术为媒介的环境中相遇时,如果第一印象是正面的,那么后续交流(未知变量、缺乏信息或分手)中的一些空白会被自动填充上一些相对积极甚至完全理想化的信息。在我看来,这种现象与人类眼睛的功能类似,可以把视野中的空白自动填充上,弥补自然盲点。以这种方式,把点点滴滴连接起来就是所谓的顺接完形原则。你在网上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也在做这样的事情。为了让陌生人变得更加立体、容易识别,你会在心里补充他们的个性细节、外貌和性格。
如果你熟悉弗洛伊德或精神分析,那么你可能知道移情和投射的心理影响,就是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把以前熟悉的人的特征或个性附加到他人身上。你肯定知道,“填补空白”的过程有多么强大(因此就有了这句著名的感慨,“听你说话的语气,很像我母亲”)。人类通过想象力,会把过去的记忆和印象结合起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伟大小说中的人物,通常有部分来源于作家认识或者曾经认识的真实的人。在网络空间,移情会被放得更大。
这是否意味着,在本质上,你在网上认识的人是假的,有一部分是你自己幻想出来的?恐怕就是这样。现在又有了约会网站,甚至有可能见面和约会的并不是两个“真实”的自我,而是两个“虚拟”自我、两个网络假象。它们是为了特定的效果,不自觉地构建和设计出来的,因此真实性严重缺失。戴安娜王妃曾经说,她的婚姻“有点拥挤”,因为有三个人。网上的标准约会甚至可能包括4个人,两个真实的自我和两个网络自我。
两人在网上尝试建立关系时,会通过现实世界的本能来决定是否可以信任彼此。这必将导致他们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甚至导致自尊崩溃(突然感觉到,你每天都在使用的本能,不管在哪方面都错得离谱,这种感觉很不好)。更糟糕的是,依靠现实世界的本能,会让脆弱的人遇上真正的危险。如果一个女人在酒吧里遇到一个男人,可能永远不会考虑搭乘仅见过一面的人的顺风车。然而同一个女人,与她在约会网站认识的一个男人通过几天的电子邮件和短信互动后,就会主动透露她的家庭住址,因为她觉得与他有了一种强烈的联系。
这个说法对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进行了部分解释。英国国家犯罪署(NCA)2016年2月进行的一项统计显示,在过去5年,网上约会时发生的强奸增加了6倍。有一个团队对已经发现的潜在解释进行了分析。人们觉得,在网上,自己的抑制解除了,所以开始与他人对话,但这个对话很快就会变成本质上的性关系,从而在第一次约会时出现“误导预期”。71%的强奸都发生在第一次约会,要么在受害者的住所,要么在罪犯的住所。这份报告最让我震惊的是,这些行为发生了明显的突变。这些在线约会强暴罪的每一个猎艳者,似乎与通常的性犯罪者(有犯罪史或犯罪前科的人)的心理画像都不吻合。这说明,我们对在线约会和有关的性侵犯的复杂程度还不完全了解,但网络的联合和去抑制化效应显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英国国家犯罪署还为网上约会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在公共场合见面,千万别离开。
?了解本人,而不是个人档案。
?不顺利时,找借口离开。
?如果你受到了性侵犯,要立即寻求帮助。
既然有这些风险和危险,我们该如何解释在线约会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流行趋势?网上约会的驱动力与结果有关:在网上认识人更快、更有可能结婚。遇上好的,就是好的。因为参与网上约会的人如此之多,所以找到合适伴侣的概率一定会增加。在2005—2012年结婚的人中间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互联网上认识的人描述的婚姻关系,比在线下开始恋情的人更美满、更稳定。
约会网站和应用程序成功的另一个迹象是:行业盈利立竿见影。截至2007年,在美国,在线约会带来的收益每年有5亿美元。2015年,速配网站(Match.com)成立20周年时,这个数字已升至22亿美元。那时,该网站声称,已经帮助建立了51.7万对恋爱关系、9.2万桩婚姻,生下了100万个婴儿。
网络环境中的即时信任感,或“瞬间亲密关系”,在未来很可能还会增加。到时,虚拟约会技术将采用完全传感的虚拟现实耳机、基因筛选和其他微妙但重要的信息进行速配。“智能”眼镜或隐形眼镜的跟踪功能,可以帮助鉴别哪种类型的人对他特别有吸引力,然后将这个因素加入匹配技术中。据说这种技术马上就会被开发出来,也许只需10年。换句话说,未来更看重科学,而不太看重爱情。
成功滑屏
近年来,火种(Tinder)约会应用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外貌和第一印象的作用。火种应用可以将约会选择中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距离的远近和吸引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网上的约会技术中,基于位置的服务在任何方面都是富有成效的一个进步,也是节约时间的虚拟捷径。
在火种应用中,与其他信息相比,你会对个人档案中的照片最感兴趣。在设置应用程序时,你可以让程序在距离你最近的地方寻找潜在的目标。根据你提供的位置,应用程序会提供潜在目标的照片。如果你喜欢看到的这张图片,就可以向右滑动,了解更多的信息。
到2016年,应用程序发布三年多后,火种应用声称已经生成了90亿个速配,比地球上的人口还要多。这个数字表明,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约会应用,其实是因为有些人实在太活跃了。统计数据令人印象非常深刻:196个国家,14亿人每天都在刷,每天有2600万对速配。在火种应用的主页上,满屏都摆放着年轻的超级帅哥的照片,还有一些用户的支持言论。他们表示,多亏火种应用,自己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他告诉我,因为我是个女孩儿,他会开车两个半小时来见我……乘直升机离开后,他建议……没有火种应用,就不会有我们见面的机会。”
有人认为,往右滑动屏幕表示同意的动作(知道自己的照片被他人滑到了右边),会“上瘾”,甚至会带来神经上的奖励。但是,火种应用的承诺却是,应用程序会帮助你实现真爱和冒险的愿望。在首页上,火种应用还把浪漫推销成了一种变革:“我们见到的人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朋友、约会对象、爱情甚至邂逅都可能永远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火种应用让世界各地的用户有机会建立新的关系。不用这个应用,就永远不会有机会。我们的产品可以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2015年,我和火种应用首席执行官肖恩·拉德(Sean Rad)参加了在都柏林举行的网络峰会。会场上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耐心等待拉德演讲,想听一听各种“搭讪”逸事,娱乐一下。没想到他的演讲平淡无奇,特别是从素材的潜台词来看。他的演讲是个标准的产品介绍,而不是在用煽动人心的说辞,盛情邀请听众加入到求偶仪式中来。不过,他的确谈到了求爱的话题。他的建议很直接,但并不深刻。“我给用户最好的建议是,做你自己。”他说,“在看照片上的细微差别时,我们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只要你没有坚持做自己,人们就会发现。”
我们进入的这个以技术为媒介的关系时代,人与人的联系只是昙花一现,存在的时间只有滑屏的时间那么长吗?如果人们发现滑屏的动作可以带来精神上的奖励,他们真正喜欢的原因,可能不再是寻找伴侣或爱情。一些调查表明,人们面对面的接触(不管浪漫不浪漫)在慢慢减少。还有一些证据表明,约会应用程序和色情信息,以及其他虚拟接触,实际上可能会对人们的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当你在火种应用上爱上了一张脸,你会喜欢脸上的什么?正如拉德暗示的那样,人们真的是通过细微差别(或者网络心理学把它称为“嵌入图像的行为线索”)做出选择的?心理分析学家罗伯特·阿科雷特(Robert Akeret)博士撰写了如何分析图像和深入了解静止画面的书籍——《照片语言:照片如何展示我们生活中的趣事》(Photolanguage: How Photos Reveal the Fascinating Stories of Our Lives and Relationships),他在书中诠释了“隐藏的*和恐惧、心照不宣的爱与恨、人们在公众生活中大费周章地伪装自己,以及他们在不知不觉间透露出来的希望、梦想和困难”。
透露出来的信息,说的就是这个。爱的语言没什么关系,那么透露出来的信息呢?
突角拱
火种应用的成功证明了在选择约会对象和伴侣时,除了距离,外表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在浪漫关系中能否建立联系,外表的作用尤其重要。显然,外表很主观、个人化。情人眼里(真的)出西施。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被他人与自己的相似点所吸引。这意味着有吸引力的人,也可能会吸引另一个同样有吸引力的人。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约会时,如果把外表和其他特征(如智力、温暖或幽默)相比较,外表总会脱颖而出。
这并不是说人类很浅薄,只关心外表。吸引力在配偶的争夺战中是个强大的武器,部分原因来自光环效应。如果人们认为一个人有吸引力,就肯定会慢慢影响对他的其他印象。这就是为什么有吸引力的人看起来快乐、温暖、友善,甚至更善交际、可爱、成功、聪明。吸引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事实证明,吸引力还会给人带来巨大的优势。
光环效应的作用是这样的。例如,你听说一个陌生人把一位老奶奶的猫从树上解救了下来。一个坏人会不会拯救这位老奶奶无助的宠物?当然不会。这个信息从积极的层面让这个人拥有了一切。这种情况也适用于某些职业,如急救人员、消防队员和其他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抢救人员。很难想象一个自私、麻木不仁的人会从事这样的工作。这种想法是理性的吗?不。根据概率规则,不太优秀的各种人也在从事着带有正面光环效应的工作,这些职业会给人带来正面光环。
吸引力的原理也是如此。有吸引力的人会自私、愚蠢、不成功吗?当然会。但人类会感性地把吸引力当作积极向上的整体标志,这可能是因为外表很容易判断。事实上,在你第一次遇到某人时,注意到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外表。相反,许多特征,如诚实、正直、可靠和忠诚,很不明显,因为这些特征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确定。
快速判断一个人有吸引力不仅简单,而且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还很有效。通常,具有吸引力很可能预示着一个人不管内在还是外在,都比较健康,而且强壮。仅便于判断这一项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外表如此重要。
那么,作为一种网络效应,原理是什么?人的天性就是要争夺配偶和伴侣、要打扮、努力美化自己的外表,以便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尤其是在约会的时候。这是进化产生的一种现状。
正如在前一章介绍青少年时我所探讨的那样,网络空间的规范是更注重外表,以及在社交平台上如何展现外表,所以这群人才会有更大的压力关注外表和自我表现。火种应用的秘密排序算法虽然被称为“愿望分数”,但其实是一种反馈循环模式。这个算法比较复杂,又比较独特,它基本上是在对网络自我(经过有意识地设计、过滤、编辑等之后的自我的一个增强版,现在网上有很多人都在这样做)进行排名。
在网络空间,几乎所有人的美丽都可以达到超级名模的标准,尤其是在只捕获脸部1/4的照片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美貌的基因博彩中,技术才是最终的平衡器。现在的网络规范是让人看起来更瘦、更高,以及拥有完美无瑕的棕色皮肤。这就意味着,为了更有吸引力,人们开始了一场更加激烈的技术革命竞争。现在的适者生存原则,需要专家级的图像编辑技能。毫无疑问,这种状况还会延续下去。
随着网络规范变得更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光环效应在网上也升级了。部分原因在于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以及制约第一印象的一些法则。其中的一个法则叫作首因效应,就是指,你见到的人身上的某个迷人的特征或特性会脱颖而出,吸引你的注意力,然后把其他特征全部掩盖。“哦,我的天啊,他的眼睛是蓝色的!”“哇,她的嘴唇像安吉丽娜·朱莉!”想想你自己的外表,最突出的特性是什么?那就是你的首因效应。如果你要去网上约会,就应该知道这个效应。
网络心理学中还有两个概念,专门描述网络印象的作用。例如,当你看到速配网站个人档案中的照片,就会想象这个人的样子。这叫印象形成。而你在速配网站上过滤、修复和设计自己档案中的头像,叫作印象管理。在选择哪张图片(活泼、微笑、毫无瑕疵或怀旧)放到约会网站上时,你需要想一下你想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加强这种印象。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见面的可能性不大,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有理由这么做。因为如果人们发现你的个人档案中的照片很有吸引力,就会对你有更好的印象,而且随后在他们对你的其他方面做评价时,这个印象还会发挥持久、强大的影响。
但在线约会网站不一样。个人虽然需要与有吸引力的人交流,但不会把个人档案中的照片改到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认不出来的地步。同时,在约会网站或应用程序中,个人档案中的照片给人留下印象大约仅需42毫秒,而且这个印象会产生偏见。
科学就是科学,因为在约会网站上,人们对自己的外表非常沉迷,于是就有很多很好的研究,专门探讨什么样的个人档案照片会给人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这属于科学和数字媒体的交叉研究,虽然听起来是个严肃的话题,但我觉得很有意思。把目前最优秀的研究中的一些发现向前推进,不仅没有一点儿危害,还会带来实际的好处。
个人档案照片的印象管理技巧:
?穿深色的服装。
?发一张半身照。
?确保下颌的轮廓有阴影(头发或眼睛不能有阴影)。
?不要遮挡眼睛(不要戴太阳镜)。
?性感不能太明显。
?微笑时露出你的牙齿(不要大笑)。
?突角拱(squinch)。
等一下。
什么是突角拱?
就是轻微挤压下眼睑,有点儿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在电影《肮脏的哈里》(Dirty Harry)中说“去吧!让我开心一下”之前的样子。突角拱不完全是斜视,你不必闭上眼睛,也不会露出脸上的鱼尾纹。如果你想寻找相关的教程,教你做出完美的突角拱,我会推荐专业摄影师皮特·赫尔利(Peter Hurley)制作的“突角拱宝典”,YouTube上就有。
网络中的身份和性格欺骗
也许不用说你也知道,网上约会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有些人非常擅长在网络空间给人留下美化过的印象。他们有自己的突角拱微笑,一开始甚至会让你陶醉其中。这些骗人的把戏,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有些人可能会通过网络约会的方式,尝试新的自我、新的行为或新的性别。其他一些人还喜欢撒谎,欺骗陌生人。在他们的实验中,这不是“诚实的错误”或误解,而是欺诈和欺骗。
网络心理学中有一个身份欺骗的著名案例。这个案例发生在互联网兴起早期的一个女子论坛讨论区。论坛的一位参与者琼自称是个哑巴,需要坐轮椅,所以不能出席见面会。她在网上介绍了自己,表示想要寻找爱情,并且赢得了论坛中其他女性的信任,她们中的一些人还帮她介绍对象。琼把认识的这些女性热心地介绍给了她的一个身体健全的朋友,名叫亚历克斯,是个心理治疗师。亚历克斯不仅赢得了论坛中女性朋友的信任,最后还与她们发生了性关系。不幸的是,人们发现,这个亚历克斯其实就是琼。据他自己说,编造琼这个网络角色,是为了深入了解自己的病人,但是因为他演得太投入了,竟然无法停止扮演琼这个角色。
网上的另一种欺骗叫网络自夸。音乐电视台(MTV)的真人版电视连续剧通过戏剧的形式呈现了这种现象:在网上恋爱的两个人,使用假名字、假年龄、假性别。这个术语是在2010年备受关注的纪录片《网络自夸》(Catfish)首播时创造的。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内乌·舒尔曼(Nev Schulman)(现在是音乐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与他在脸谱网上结识的“朋友”陷入爱河的故事。他的朋友是个漂亮、活泼的女孩,来自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他们的联系持续了好几个月。当他与旅行纪录片摄制组出发,打算一起去见她时,才发现她在撒谎。事实是,她是个40岁的母亲,有三个孩子,过于肥胖,并且成天闷闷不乐。她说,自己只是心情不好,并不会伤害任何人。但是,她的确伤害了他人。
是的,我们中间一直都有骗子,他们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其实,是技术让行骗变得容易了许多。你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申请一个新的电子邮箱地址,编造信纸的信头、名片、电子邮件和联系人列表。你可以在一天之内与脸谱网上数百人成为朋友。你可以创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个人档案,从谷歌图片搜索或脸谱网中找一张图片作为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头像(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内容的安全很难得到保障)。曾几何时,欺骗是需要技能的(我讨厌这样说),甚至是艺术水准的。现在,你不需要有托尔斯泰或狄更斯的想象力,就可以创建一个完全可信却虚构的身份。这只是个复制、粘贴的问题。
网上的另一种骗子非常恶毒。正如在之前的章节中所讨论的那样,恶意破坏者之所以行骗,是为了获得快乐、引起争议、给人带来惊吓。对于那些约会网站的用户来说,恶意破坏者才是真正的问题。在约会网站上,恶意破坏者有能力做任何事情,从性*扰、下流的评论、骂人、网络暴露癖到威胁,无所不为。他们的动机和网络自夸很类似。通常,这些人很无聊,想引人注意、报复、得到快乐,甚至希望带来破坏和伤害。这些行为显然有攻击性,而且有时还是反社会的,而受害者通常是女性。
2016年投入使用的约会应用程序布鲁姆(Blume)提出了一个解决网络自夸问题的聪明方案。这个方案要求用户通过“实时自拍照”来验证身份。
另一个新的约会应用邦卜(Bumble),致力于解决在线约会中的恶意破坏问题。这个应用是火种应用的创始人惠特尼·沃尔夫(Whitney Wolfe)离开火种后开发的,她本人曾经对恶意破坏者提起过性*扰诉讼。邦卜应用的工作方式与火种应用类似,就是通过检测个人档案,在同一座城市的单身人士中进行配对。但在这个应用中,女性必须率先采取行动。匹配后的24小时内会发送信息提醒,这时女性必须响应,否则配对就会消失。沃尔夫强烈地感觉到,女性在约会网站中是弱势群体,所以决定把权力交给她们。这个灵感来源于赛迪·霍金斯(Sadie Hawkins)的舞蹈。
“我们绝对没有性别歧视,那不是我们的目标。”沃尔夫说,“我知道,男人对每次都要率先迈出第一步很反感。为什么女人觉得自己应该坐下来等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准,作为女人,你可以得到梦想的工作,却不能主动跟一个男人交谈?让我们把约会变得更现代一些吧。”
在任何时候,脆弱的人群都可能成为被标记、被利用的对象,所以网上存在身份欺诈现象,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但我对他们傲慢的态度深感不安。人们讨论恶意破坏时的轻松,暴露了人们腐蚀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对诚实缺乏应有的尊重。对真正无辜的人受到的伤害和欺骗,他们居然会表示赞成,甚至欢呼(这不是电影,朋友们)。这说明,如果有太多的人对此视而不见,甚至鼓掌,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异常、无情的行为很快就会变成常见的行为。这种现象早在1996年就被美国文学评论家诺曼·霍兰德(Norman Holland)提出来了,并且被命名为“互联网回归”。
如果在网络狂热者眼里,在某些科技文化中,恶意破坏被认为是很酷的一种行为,那么类似的看法就会使攻击性网络欺凌升级。从什么时候开始,伤害他人已经成为一项竞技运动,或者一个玩笑?在所有发展中的行为规范中,这种行为真的令人担心。让人担心的不仅是受害者的感受,还有罪犯的心理。
加拿大的心理学家研究团队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要求在网上频繁发表评论的人填写一份人格量表,调查他们的评论风格。结果令人十分不安。研究显示,经常发表评论的人、享受恶意破坏的人和自认为是“恶意破坏者”的人,这三者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享受恶意破坏的人和在所谓的黑暗四分体人格(以集群方式聚合在一起的一组特征:自恋、虐待狂、心理变态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占了三个的人,这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研究人员把恶意破坏看成是“每日施虐狂”的一种表现。现在,需要避免这样的网上行为。
最后,我还要讨论一个看似很亲切的人格类型。上网时,需要当心这种类型。“自恋者”一词被使用得太频繁了,最近简直在满天飞。部分原因在于,在总体上,对自恋的认识和讨论似乎有点儿多。与性格的其他方面一样,自恋是个持续的行为。但是,还有一种诊断疾病,名叫自恋型人格障碍。如果你打算在网上约会,最好了解一下。以下是梅奥诊所对该障碍的描述:自负、自夸、自命不凡、独揽谈话、认为他人低一等以及权利意识。如果他们没有得到特殊待遇,就会变得不耐烦、生气。只要觉得受到了批评,他们就无法接受。原因可能是父母过度地批评或表扬,也有遗传、心理学、生物学上的原因,先天或后天或两者兼而有之。男性多于女性。通常始于青春期。
自恋者对成功的幻想非常专注,对如何找到完美的伴侣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找到真爱。他们真正想要的其实是陷阱里的猎物或奖杯,以此增强自负感,让他们看起来更好。为此,他们需要很多的搜索和约会,需要频繁地刷屏。因为自恋者很难保持一段恋情,再加上他们可以熟练地使用社交媒体,所以与线下约会相比,他们出现在约会网站上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另外一个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自恋者不受人欢迎的品质(自私、自大、自我、需要在任何方面都要比你优秀的感觉),到了网上会让他们占据一定的优势。他们在现在的求偶选择过程中更有竞争力,因为建立起来的网络规范需要展示你的成就——豪华汽车、豪宅的照片,以及在世界各地的美妙旅行中记录每顿饭,让所有网友都看到。最重要的是,发布很多自己的好看的照片。
自恋的人需要赞美、奉承和大量的关注,需要观众。这就是为什么网络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他们最高兴的时刻,莫过于有人爱上了他们。但问题是,根据他们透露出来的信心和网络魅力,我们可能很难发现他们很自恋,不知道该如何离开他们。为了给你提供帮助,你可以回答下面的迷你量表中的几个问题:
?从照片来看,他们看起来总是很迷人吗?
?他们出现在几乎所有的照片中吗?
?在集体照中,他们站在中心位置吗?
?他们不断地发布或改变个人档案中的照片吗?
?在他们发布的更新中,总是关于自己的吗?
网络出轨
在过去,婚外情需要侥幸、运气。为了不让人知道,把婚外情掩盖起来,人们希望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或者撒谎说要参加工作会议或周末休闲活动,以便神不知鬼不觉。在入住陌生酒店时使用假名、支付现金,然后在日出前溜出房间,但这样的借口并不适合每个人。
对于那些一直挣扎着保持一夫一妻制的人来说,技术让诱惑变大了,并且大多了。你可以在舒适的家里与外面的人接触,还可以在不愉快的时候穿着浴袍跟人调情。在一个小时之内,你就可以在网站上创建一份新的个人档案,申请一个新的电子邮箱地址,编造一个假名,然后在网络摄像头前跟人约会。没有人会知道,除了你和你的网络情人。
对于那些已婚却希望有秘密婚外情的人来说,网络约会是一场社会变革。现在,正在运行的约会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数量正在增加。在它们主页上的常见问题,如“为什么要发生婚外恋?”的回答中,还有一些诱人的合理性。在成为网站的会员之前,必须同意一些“条款和条件”,外遇中常见的一些不言而喻的规则往往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讨论大多数人眼中不道德和欺骗的行为时,人们的语气如此平和。这实际上是让这些行为常态化,或为其辩解的另一种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你不是唯一没有仔细阅读这些条款和条件协议的人。2014年,在伦敦的一家有无线网络热点的咖啡馆里,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6名用户点击接受了条款和条件。只不过,这样做之后,他们同意“在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把孩子无限期地交给我们”。不用说也知道,这个条款是不会被执行的。
在一些人看来,拥有一段网络恋情是一种实践和“假装”出轨。你可以幻想背叛你的婚姻,但只局限在网上,你会感觉到自己与实际行为和欺骗还有一段安全距离。“嘿,这压根儿不是我!”把网络自我单独划分出来,是匿名游离的一种类型,是让自己没有负罪感的借口。
众所周知,在军事心理学中,人们认为从远处*人比近距离*人更容易一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可以轻易按下按钮,把一个机器人或智能炸弹发送给远处的人,而不愿面对对方,让他见证自己的攻击行为带来的影响。距离你要伤害的人越远,你的良心就越容易过得去。
这就是为什么我怀疑在网络恋情中,爱人之间的感知距离会使他们失去人性,不会替他们伤害的人着想。
当网络出轨停不下来时,就会出现出轨的升级效应,与所有的欺骗(下坡路)一样,当出轨行为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你不会觉得脸红心跳。现在的应用,如枢纽(Hinge)、熔岩生活(Lavalife)、基达(Grindr)、见面欺骗(meet2cheat)、外遇俱乐部(Affairs Club)和阿什利·麦迪逊(Ashley Madison),都是专门为随意搭讪和外遇而设计的。你如果想出轨,可以在网上轻松地找到同盟军。网络欺骗并不是没有风险的。2015年,阿什利·麦迪逊的网站被黑客攻陷后,3000万通奸者都面临一场灾难,但与此同时,这些无主的宝藏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数据。流行科技网络杂志(Gizmodo)的安娜莉·纽威茨(Annalee Newitz)报道说,在婚外情中,性别差异很大。她指出,有2000万男性查看了网站上的消息,而女性只有1492人。阿什利·麦迪逊网站否认了这些数字,认为还有很多妇女在使用这个网站。一个有意思的网络变化是,似乎是由于人们使用了女性聊天机器人,才造成了数据解释时的混淆。
在地域和文化上,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分析数据。“最有可能寻找短期恋情的是意大利用户,”根据《连线》杂志的报道,“德国和奥地利用户会首选长期恋情。中国用户常常选择把恋情局限在网上,表示更倾向于‘网络恋情’,而日本和韩国用户表示对网络恋情不感兴趣。”
因为黑客事件,不计其数的人离婚和分手,但还有更严重的后果。由于这些私人信息被公之于众,现在,成千上万的人面临敲诈,而且还有两人因此自*了。阿什利·麦迪逊在巴基斯坦有8000名用户,而在那里,通奸是违法的。不过,加入网站的人肯定都知道,通奸是有风险的,但总有一些诱惑让他们想参与进去,感官的匿名性会产生强大的网络效应。正如我们所知,风险从网络迁移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幸的是,在巴基斯坦,这可能意味着用户将面临牢狱之灾。正如一个表情包所暗示的那样,阿什利·麦迪逊网站应该把它的口号从“人生短暂,偷情无限”改成“人生短暂,雇个律师”。
性爱就像是一种药物,浪漫也是。技术把那些让电影明星、摇滚歌手和职业运动员烦恼(或开心)的症状(唾手可得的东西和不断的诱惑)重现了出来。他们可能想要继续保持一夫一妻制,做到忠贞不渝,但他们毕竟不是超人。对于那些正在与冲动或强迫行为做斗争的人来说,这些让外遇变得更容易的应用程序,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早在2009年,英国《卫报》就报道说,在英国的家庭法律实践中,脸谱网外遇或网络出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夫妻离婚的原因。同年,媒体还报道了几个事件:一个女人发现丈夫与另一个男子有虚拟性关系;一个女人发现丈夫在脸谱网上有外遇;一对英国夫妇在离婚时,发现丈夫背着妻子,与《第二人生》游戏里的一个角色有婚外情。
在法律中,网络出轨的道德问题的相关规定取得了蓬勃发展。不同的国家,进展不同。在英国和加拿大,发送色情信息、耸人听闻的脸谱网帖子和其他不忠的表现本身,并不构成“通奸”罪,因为他们在现实世界没有发生性关系,尽管这可能是结束婚姻的一个理由。在美国,在线时间过长,无论是网络恋情还是玩游戏,在法庭上都可以用来证明不良家庭教育的历史,将会影响到对孩子的监护权。
虽然不能称之为通奸,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出轨不是严重的背信弃义。这些轻率之举的后果是真实存在的。人们如果为了追寻在线爱情,或者只是为了虚拟性关系,而背叛了自己承诺的婚姻和家庭,会让他们的伴侣和家人觉得遭到了抛弃,成为受害者。在《治疗和预防杂志》(The Journal of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的一期特刊上,刊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题为《真的是欺骗吗?》。文章讨论了虚拟干扰和出轨带来的感情结局,让我相信这种背叛会造成心灵创伤。
自从现实世界的情感迁移到了网络上,网络出轨、猜忌便层出不穷。于是,一些“自救”网站为配偶提供在网上寻找伴侣出轨迹象的服务。有几个研究表明,社交活动的确能够引发和增强用户的嫉妒心,这让我想起一个激情*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意大利人朱塞佩·卡斯特罗(Giuseppe Castro)因为怀疑妻子在网上有外遇,一时没能控制住自己的网络猜忌心,把妻子的头割掉了。
“她总是跟其他男人聊天,”他告诉警察,“我再也忍受不了了。”
虚拟女友
日本电子游戏《爱相随》(LovePlus)及其续集为任天堂公司的手游操作系统(DS)或苹果操作系统(iOS)提供了虚拟爱情。这些游戏被宣传成了“约会模拟游戏”,可以帮助人们学会人际交往,甚至学会如何爱别人。自2010年推出以来,《爱相随》吸引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玩家。不管是中学时期的男孩和女孩,还是成年人,都喜欢游戏提供的三个甜美的虚拟女孩——伦子、真中或内妮的陪伴,而与实际的人在一起相处时,他们会头痛不已。
伦子、真中、内妮不仅可爱,而且忠诚。她们的性格可以在设置中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与网络情景剧《云端情人》(Her)不一样的是,根据程序,她们永远不会抛弃你,因为在她们的代码中,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设置。
有玩家宣称,他们对这些虚拟女友的爱感觉起来很真实。这种爱能够让人得到安慰、支持和抚慰。我们从研究中得知,人们可以与虚拟人物形成真正的、真实的情感依恋。虚拟化身能够体现创造者的某个特征,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自己有意识制作和设计的自画像更能体现创造者的特征。
有的人在分手的时候会把视频游戏当成避难所。“我想说的是,与《爱相随》中的角色之间的感情是一段真正的感情。”专门研究日本流行文化的人类学家帕特里克·加尔布雷斯(Patrick Galbraith)说:“人们真的被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但是在这种爱情中,我们真的没有任何损失吗?会有人给伦子、真中或内妮专门写一首歌吗?如果人类习惯了无条件的机器爱情,对于他们分手后的情绪恢复能力,这将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如果人类开始喜欢端庄、忠诚的日本动漫人物,而不喜欢真正的女人,这对人类的未来意味着什么?诺曼·霍兰德写到,这种爱情与科幻故事《复制娇妻》(The Stepford Wives)很相似。这是男性对各方面都令人满意的女性的一种幻想,因为她们温顺,没有自己真正的需要,她们是机器。
为了让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人们需要与人交配,不能是幻想中的伦子、真中和内妮。在日本,这个问题不再是纯粹的猜测。最近政府公布的一项调查估计,在20岁和30岁的日本男性和女性中,将近40%是单身,他们不仅对人际关系不积极,对寻找情侣也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人际关系往往“令人讨厌”。
另一项调查发现,在30多岁的日本男人中,四个当中就有一个还是处男。30多岁的单身处女的数量略少一些。真吾酒诘(Shingo Sakatsume)在“性辅助”工作中,为中年处女提供建议时观察到,“在日本社会,除了爱和性,我们还有很多娱乐方式。我们有动画、名人、漫画、游戏、体育……你为什么要选择爱或性,而不选择没有潜在痛苦的其他有趣的事情?对完美人际关系的幻想,再加上日本人对失败的恐惧,带来了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60年,日本人口将减少30%以上。
网络独身主义
不要以为处女的急剧增加只局限于日本。有许多在线因素(首先是优越感),可能会让人对现实世界的失败产生恐惧,所以为了避免痛苦,人们希望把接触限制在虚拟的人际关系中。如果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实践得太少,他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可能会表现得很糟糕,他们的弱点就会被放大。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素,在日本发生的事情很可能在任何地方发生。
对某些人来说,亲密不但有风险,而且可能很困难。对于那些在早期的人际关系中有痛苦经历的人,或在发展阶段出现困难的人来说,亲密关系太危险、太冒险了。在《一起孤独》一书中,雪莉·特克对科技的魅力以及科技在阻止或减轻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感中发挥的作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最近,因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有不安全感,害怕亲密的关系,所以人们开始在技术上寻找一种方法,既可以建立人际关系,同时又可以保护人际关系中的自己。”
不过,我怀疑,正是因为技术本身,才让我们无法学会如何与人亲密,才会在亲密、关怀、面对面的关系中感觉到不自在。有些调查显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邂逅(不管浪漫不浪漫)在持续下降。还有一些证据表明,约会应用程序和色情信息以及其他虚拟接触,实际上可能对人们的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最重要的是,会对我们通常所谓的人类亲密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技术本身会让我们害怕亲密关系。对此,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家克雷格·马尔金(Craig Malkin)博士提供了证据:
奇怪的是,我们的大脑似乎不介意刺激是来自美好的性爱、毒品,还是来自《魔兽世界》中史诗般的胜利。它们都会刺激一种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大量分泌,然后传递到大脑的奖励中心。而作为神经系统原动力的多巴胺,往往会让我们不计后果,一次又一次地追逐同样的刺激。所以游戏或色情永远无法治愈我们的孤独。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成为一种安慰剂,让人深度上瘾。正是这些安慰剂让人轻易远离人群,最后回到网络空间。
最终的结局是,就像很多人借酒消愁一样,网络独身主义者会滥用技术,依靠技术来提供安慰、放松、自我安抚、兴奋甚至联系(虽然有限),就像他们从生活中的人群那里得到的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网络独身主义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个问题。我们都有点儿害怕亲密关系,不是吗?有些研究者甚至提出,技术带来的孤立,是婚姻和承诺长期关系减少的一个影响因素。
换句话说,尽管我在第一章说了那么多,而且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我们可能处于一场性革命当中,这个容易搭讪的时代似乎带来了更多的网上亲密关系,甚至更多的性行为,但并不是实际的接触性关系。正如特克所说的那样,更多的人在“一起孤独”。在科技时代,这就是性亲密的一个新定义。
恐怖谷
浪漫爱情从来都得来不易。我相信,你不会责备他人寻找一些更简单的解决方案,或让技术帮助他们设计一段爱情。为了寻找与真实的爱情和友谊类似的感情(但没有与实际的人相处的问题),技术人员和技术行业开发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设计了各种目的的机器人,可以提供包括安慰、治疗在内的任何服务。
网恋和机器人学的范围在扩大。现在,为了尽量让机器人变得跟真人一样,性关系机器人行业吸收了大量的资金、创新技术和高水平的艺术。事实上,它们真的非常逼真。有一款可爱的人形机器人,是日本制造商生产的社交伙伴,有着小狗一样的眼睛,名叫胡椒(Pepper)。制造商不得不采取不寻常的紧急措施,创建了一条用户使用“条款”:设计这些机器人的目的是让它与人类一起生活,因此“机器人所有者的任何性行为或其他不雅行为”不得针对该机器人。一位不满意的主人,因为酒后大发雷霆殴打机器人胡椒而被捕。
至于爱情和陪伴这样的真正的关系,有一天会像电影中看到的那样——当虚拟化身和机器人模仿人类时,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让真正的人类死心塌地爱着它们。不过,目前在设计上,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技术问题没能得到彻底解决。1988年,这种现象在电影业中首次出现,并且被记录了下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在放映一部名叫《锡铁小兵》(Tin Toy)的电脑动画短片时,测试了观众看到恐吓玩具的那个逼真的人类婴儿时的厌恶程度。因为反应实在太强烈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决定,在今后的动画片中创造的人物看起来不能太像真人。为什么一个动画人物如果“太像”真人,会被观众排斥呢?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认知科学家艾塞·萨伊琴(Ayse Saygin)在接受《科学美国人》杂志采访时说:“我们仍然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你可以习惯这种事情,但人们就是无法接受它的存在。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我们对这种现象的了解才刚刚开始。”
有些人认为,完美的复制品是可以接受的,但无限接近人类实在是太恐怖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从《锡铁小兵》中吸取了教训,”达特茅斯学院的心理学家塔利亚·惠特利(Thalia Wheatley)说,“我们必须做成完全一样的人形,否则千万别做。”。
电影,特别是动画,越来越依赖电脑成像技术(CGI),生成无限接近人类的复制品。但在电影《阿凡达》中,这些虚拟化身因为某种原因是蓝色的,观众发现这些虚拟化身看起来很美。观众和评论家对《极地特快》中的列车长和其他人物反应不太积极(里面是不是有汤姆·汉克斯?)。这些复制品不仅没能复制人类,似乎还让人觉得恶心或者不舒服,这种反应很像一些人看到整形手术失败时的感受。
不仅没有赞美,很多人对太像人类的复制品的反应甚至是排斥的。
这种现象甚至还有一个名字,叫“恐怖谷”(Uncanny Valley)。这个概念是东京工业大学的机器人学教授森政宏在1970年首次提出的。
已经80多岁的森政宏在大约50年前就参与了机器人研究。那时,机器人或机器人学这样的术语还没有应用到他研究的领域。他设计的第一个有三根手指的人工手,作为工业工具用于处理放射性物质。后来,这个人工手被开发成了残疾人的假肢。
在研究机器人手的时候,他第一次体验了自己描述的“怪异感觉”。为了科学地说明看到人工手的情感效应,他绘制了一张图表,一个轴代表“亲和力”,另一个轴代表“人形”,用来映射人们对各种机器人原型的反应。这张图表显示了人类对原油工业机器人(看起来不像人类)的亲和力分数较低,玩具机器人(从机器的角度看,很可爱,就像《星球大战》中的R2-D2或C-3PO)的亲和力得分适中。但当机器人变得太逼真以后,亲和力却在急剧下降。于是,在森政宏的图表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凹地,被称为“恐怖谷”。
如果你想知道这种厌恶现象是不是由文化原因造成的,答案是否定的。甚至猴子看起来也有恐怖谷反应。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猴子看真正的和假的猴子脸时,比它们看仿真的合成脸的时间更长。这意味着这种感觉是原始的、根深蒂固的。但是,原因是什么?
森政宏的观察很快便广为人知,虽然这个话题在技术圈引发的讨论持续了几年,但他的洞察力穿越了时空。“我认为,这种下降说明,这个秘密藏在恐怖谷的深处。”他写道,“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怪异的感觉?这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吗?我还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我敢肯定,这是我们本能的自我保护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推测的原因是:“我们可以密切接触到的尸体、不同物种的成员和其他实体都是一些近端危险。”
森政宏带给科学研究的贡献与众不同。他不仅听从了自己内心的直觉,还关注了记录在案的其他一些人的神秘反应。毫无疑问,他认为,这种感觉普遍存在是有原因的。但科学却希望人们做与之相反的事情。除非有研究和探索的证据支持,否则我们不应该假设任何事情。
但是,森政宏在说别的事情。他告诉大家:关注人类的感受。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他建议,我们应该追求非人类的设计,尊重人类对虚假所产生的直观而神秘的反应。否则,为什么我们会有(正如他所说)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受?
在有确凿的研究证据之前,有没有可能,有些人类必需品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这正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我认为,在技术肯定会超越科学的时代,这个观点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研究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常识。
而且还要尊重人类。
机器人和电脑成像行业的有些人把恐怖谷作为设计上的挑战,决心解决它。一旦他们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会发生什么?想象一下,当人类变成了人工智能制造商生产的对象,未来会发生什么?就像人们逐渐开始使用和喜欢游戏与约会应用程序一样,为了获取娱乐、快乐和亲密感,机器人对于人类来说很可能会非常诱人、不可抗拒。开始的时候,它们会很亲切,你会抑制不住喜欢上这些可爱的机器人或者虚拟化身。人工智能,不管是嵌入一个机器人身上,还是嵌入火种算法中,都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人类不会再寻找亲密的伴侣了。那时,我们会被网络的自然选择淘汰掉。
就技术而言,是不是因为我们可以做到,就可以超越人类的本能去尝试设计?我怀疑,恐怖谷是进化的红色标记,是给我们的警告。人类对蛇和蜘蛛、高空和密闭空间(以及尸体,正如森政宏所说)的恐惧来自本能。这些恐惧不是没有原因的。它们是原始的惧怕,是自我保护和物种繁殖的本能反应。这些恐惧之所以进化,是为了保护我们。从与史前穴居人的接触,到与智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恐惧都能为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也许,我们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森政宏提醒我们的事情——小事情。当然,还要关注一些大事,比如爱。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