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这里搬来了“百变神兵”,接力守护方舱里的每一份需求

普陀这里搬来了“百变神兵”,接力守护方舱里的每一份需求

首页角色扮演百变神兵更新时间:2024-04-26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一点,在普陀区跨采方舱医院里的一群工作人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入舱的惶惶到出舱的喜悦,“舱民”们的一封封感谢信,就是对方舱医院开舱一个月来的坚守,最好的肯定。

感谢信

摸着石头过河

两千多人的舱内生活不容出错

来自中环集团的徐雪炜,从三月底跨采方舱医院筹建时就来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他,对跨采中心的设施设备十分熟悉。“跨采打地基的时候我就在这里,眼看着这座大楼拔地而起并运营至今,如今,这里被征用做方舱,我应该留下来,这里的设备运行、后勤保障的工作没人比我更熟悉。”徐雪炜说。

凭借着对跨采中心的熟悉,徐雪炜担起了方舱医院的副院长,成了这里名副其实的“百变神兵”:日常供餐、舱内水电、环保消*、物资流转、安抚阳性感染者等工作,哪里有需要,他就哪里上。

“我们这里日均容纳了2200多位阳性感染者,人数中高位运行的同时,意味着这里每天的水电供应、基本民生物资供应动辄都是成千上万的大体量。”跨采方舱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刻的后勤保障压力大,而且不容出错。

对此,徐雪炜也感同身受。这一天,气温逼近30摄氏度,是舱内桶装水送来的日子。他穿着“大白”,开着叉车,卸货、运至舱内,往返了十几次,才将12升一桶,总计1500桶的桶装水全部运送完毕。搬完看看手机,大半天已经过去了,他只能匆匆扒几口午饭,因为下午他还要进舱做常规巡舱。

徐雪炜在用叉车运送物资

“这批水,大概够舱内人员喝3、4天,明天又要来几万卷卷筒纸了。还好我会开叉车,比起人工搬运快多了,也能及时供上舱内的生活。”脱下“大白”的徐雪炜,早已全身闷得通红,但他挺开心,“说实话,人手有限,后勤保障的压力挺大的,就好像一个酒店里,原先工程部、客房部、餐饮部的工作都汇总到一起,我们不能犯错,但看着码放齐整的物资,我也很有成就感,舱里的物资到位了,大家的心就安了。”

事实证明,徐雪炜的后勤保障让这里的临时“舱民”们很安心。“生活物品一应俱全,一日三餐可口营养,准时且有温度,还有徐副院长在得知我生理期临近后送来的关怀物资,让我真诚感激。”4月25日入舱的林小姐(化名)在出舱时留下了感谢信。

哪里需要哪里上

特殊人群的需求总有人关注着

在跨采方舱医院里,这样的“百变神兵”时刻在线,哪里需要哪里上。

“入舱的人群有老人也有孩子,他们的需求各不相同。”跨采方舱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针对孩子们,舱内的“大白”们开启“宝贝计划”,为入舱的孩子们送上牛奶、巧克力;而针对老年人,舱内的“大白”们则着力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用自己的手机帮助他们联络在外家属,打视频电话报平安。

为舱内小朋友发牛奶、巧克力

还有更多的特殊需求、突发情况在这个聚集了两千多位临时“舱民”的地方不断产生。

舱内刘老太(化名)因脚趾剧烈疼痛化脓感染求助医生,当班医生庄义徐和陈一奕立即开展诊治工作。“他们很专业,很快就判断出我老伴儿是急性甲沟炎,二话没说,穿着“大白”就蹲下来开始处理脚趾,切开排脓,老伴儿这才减轻了痛苦。我真的感激,他们辛苦了。”刘老太的老伴十分感激,给方舱医院送去了感谢信,他说,疫情无情人有情,方舱里的人情他会一直记在心中。

舱内医生在为刘老太的化脓脚趾做应急处理

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这一天,徐雪炜在常规巡舱中,发现有一位刚出月子的产妇。“跨采原来是会展中心,所以我们的三层病区都是大通铺,她刚出月子时不时地就要吸奶,在大通铺里十分不方便。我想着这样的特殊人群有着特殊需求,我们应该尽力帮助她,就调拨了一间可以隔出来的‘单人房’给她住。”徐雪炜介绍说,产妇很感激,保护了个人隐私,为她解决了舱内生活起居的大麻烦。

舱内,每一位阳性感染者的需求都应该被重视,这群“百变神兵”们正在身体力行,24小时接力坚守着。

记者:丁婉星

编辑:黄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