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著名作家吕向阳:扎根西府乡土,勾勒关中风骨

宝鸡著名作家吕向阳:扎根西府乡土,勾勒关中风骨

首页角色扮演宝鼎传奇资源版更新时间:2024-04-16

从关中老宅走过,你可能会注意到门楣上的题字:“耕读传家”“地接芳邻”“和为贵”“君子攸宁”……这些匾额读之,似乎能体味到那曾经飘荡在关中传统村落中的诗雅风韵和温情画意,中国的乡村文化由此可窥一斑。

城市发展的背后,农村越来越冷清,乡村故道上曾经传统的风雅和民俗文化去了哪里?在宝鸡,有一名作家,他从农村走出,笔尖耕耘数十载,挑起了关中乡土民俗写作的大旗,他关注乡土乡愁,为民俗文化树碑立传,向“农村”“农民”诉说着绵绵情话,他就是宝鸡著名作家吕向阳。

为上大学,绿色军营里他埋头苦读

1961年,吕向阳出生于宝鸡岐山脚下的京当镇衙里村。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始之地,凤鸣岐山始于此,武王伐纣从这里出发,留下了多少人文典故。“岐山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周公是儒家的元圣,尔后有孔子、孟子。所以说,箭括岭是儒家心中的仁山,而周公庙内的润德泉则是智水。”在吕向阳的著作中,他这样介绍家乡。

吕向阳的父亲是一名文化干部,喜欢听戏、写作,曾在报纸上发表过很多文章,深受当地人尊重,这让吕向阳从小就有了一种念头:搞文学还是很光荣的。吕向阳从小在县文化馆的院子里成长了四年,经常在馆里看书,心中也播下了文学种子。

由于家庭负担重,高中还没毕业,吕向阳就想去当兵,既能吃国家饭,还能想办法上大学。抱着这样的想法,1979年,吕向阳参军来到了腾格里沙漠边的军营。部队的生活“掉皮掉肉”“流血流汗”,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来跑步,雪一尺厚的时候还要趴在雪地里举枪训练……尽管再苦再累,训练间隙,吕向阳还是会抽空看书学习,甚至经常熄灯以后他还偷偷打开手电筒蒙在被子里看书。当时的他只有一个想法:我要上大学!

有一次训练时,吕向阳在旁边看书,班长走过来把书抢了过去,问:“别人都在训练,你为什么在这里开小差?”并组织全班开会批评他。而当班长说要把书撕掉时,吕向阳的眼泪刷一下就下来了:“你咋样批评我都行,这本书撕不得呀。”

那次事件对吕向阳震动很大,难道军队就不需要知识了吗?光是训练就能打胜仗吗?并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做一个新时期的文化兵”!而就在这时,吕向阳又听到一个噩耗:部队战士不能报考社会院校,而部队院校都是理工科,没有他一直钟情、一直努力复习的文科。“当时就觉得五雷轰顶,感觉我的人生、理想都这样完了!”

厚积薄发,走上关中乡土民俗写作之路

受到打击后,吕向阳在看报纸的时候,萌发了发表文章的念头。19岁时,吕向阳利用在师部烧砖的间隙,在砖机房写出《沙坡鸣钟》《周公庙喷井观赏记》《牛首山》等20多篇散文,连连在《人民军队报》《解放军报》发表。当时,《人民军队报》的一位编辑老师,欣赏吕向阳的文笔,还寄来6封信鼓励他好好创作。

1982年年底,吕向阳从部队复员,回到岐山县一座乡村小学教书,他没有放弃文化和学习,两年间,苦读了大量历史、哲学等书籍,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看书,下午放学后,看书又到晚上12点,他就这样沉浸于书籍的海洋,难以自拔。

当时吕向阳听说宝鸡日报社招聘记者编辑,在他看来,新闻与文学是孪生兄弟,就赶紧报名参加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入。成为记者后,吕向阳几乎跑遍了宝鸡每个村落,同时受贾平凹影响,开始坚持散文写作。2006年,吕向阳创作的报告文学《三十六个挖宝人的命运》出版,聚焦何尊、毛公鼎等青铜重器的民间挖掘保护故事。随之,《感受臊子面》《西府贩子说》《润德泉探秘》《麦收时节》等文章接踵而出。

出生成长于关中农村,长期又走村入户采访,让吕向阳对关中农村充满了感情,他慧眼独具到这一片包容并蓄的土地上,决定把“耕读传家久,诗*事长”那充满温情和诗意的乡村还原给普罗大众。就这样,《小人图》《神态度》《老关中》《陕西八大怪》等著作层出不穷,翻开他的书,新颖的文风里夹杂着关中大地炽热而丰沛的阳光,带着浓烈乡土气息的生活扑面而来,为宝鸡乃至陕西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流。

扎根故土,吸吮沃土风俗营养

中国作协党组原副*、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曾评价吕向阳:“他扎根关中大地,吸吮地域沃土和民间风俗的营养,相继写出《神态度》《老关中》《小人图》《陕西八大怪》等五十万字的系列长篇散文,这在城市化的车轮即将碾碎老关中背影之际,无疑有着继绝存亡、留住民间烟火的担当。三万字的《小人图》是作者从凤翔木版年画中觅得的一组‘异类’和‘怪胎’。”

2012年,吕向阳在凤翔采访时发现凤翔木版年画中的“小人图”,年画艺人把小人伎俩刻成了“扶上杆儿抽梯子”“得风扬碌碡”“见了旋风竟作揖”等八幅版画,这是民间艺人为关中小人物构建的镜像,吕向阳把这八幅木板年画再创造,这些妙趣横生的小人物处处彰显人性弱点,时时惊世骇俗,难免人们在掩卷之后,想象世间小人之丑恶嘴脸时,不禁会心一笑。 “小人图”以强烈的反讽意味、夸张的戏谑味道,让我们看到吕向阳思想中直逼人灵魂之处。

《小人图》一经发表,就在散文界引起轰动,获中国报人第三届散文奖,《美文》将其连载。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穆涛评论:“《小人图》写得好,语言扎实,生动畅快,又直指人心。”

更绝妙处还在于其作品《神态度》,毛鬼神、阴溜神、醋坛神、日弄神、狐狸精、倒包客……这些词汇是经常出现在西府方言中的,那它们到底都是些什么神神怪怪?这种文化现象背后又暗含了哪些社会问题?吕向阳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并形成了一部有着独特审美追求的精心之作《神态度》。

吕向阳笔像是姜子牙手上的照妖镜、杏黄旗,魑魅魍魉都现了原形,穷形尽相。饿死鬼、扑神鬼、等路鬼、短见鬼、屈死鬼、毛鬼神、日弄神、夜游神、醋坛神、土地神、阴溜神、狐狸精、倒包客、嘴儿客,吕向阳笔下的“鬼”,是面目迥异的关中社会怪象,是民间藏污纳垢、阴冷诡异的一面。吕向阳下气力写这些“神神鬼鬼”,如钟馗捉鬼,将这些鬼魂统统捉了来,对他们进行审判,然后加以痛打,以此可见其思想的深刻性。

文以载道,继续勾勒关中风骨

吕向阳的作品总是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彰显着来自民间的生命酣畅。他在“文以载道”的写作之路上跋涉,他吮吸历史、采风民间,寻根刨底、解释精准,敢从老民俗里寻觅新发现,擅于地域风格中展现家国情怀。对外省人而言,是旅游、文化介绍手册;对本地人来讲,则是家乡故土的传记。

提起“陕西八大怪”,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谁能洋洋洒洒写出近十万字而气势磅礴的散文,这就是一般人身在宝山不识宝的缘由。而对于行家里手的吕向阳来说,他却从中发现了宝藏,在审清题意动笔写作时,努力做到了“以我驭题,不为题缚”。

在《老关中》里,他以书法《望秦岭》表现关中浩然正气,以妙笔丹青为关中大地画像。正如别人评论说,自古以来,我们有“以诗证史”“以图证史”的传承,吕向阳勾勒出数幅关中风俗图、人物画,一个作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文字已经了不起了,又能在图与文的“互文”中显现出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这让我们不得不为之叹服。

近年来,笔耕不辍的吕向阳又在创作长篇小说《本报记者》,这也是一部抨击丑恶、颂扬英雄的正气之作,不久将与读者见面。另一本书作《宝鼎传奇》也在准备阶段,旨在借助文物故事,歌颂一群悲壮的护宝人,弘扬民族精神大主题。“我是岐山人,一生爱作文,想着周文王,吃着臊子面。”他深信,只有不断地勾勒关中风骨,才能守住关中乡村的根和关中人的魂。( 宝鸡新闻网记者 黄河)

吕向阳艺术名片

宝鸡岐山人,宝鸡市文联党组*、主席,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出版著作:报告文学《三十六个挖宝人的命运》,散文集《小人图》《神态度》《老关中》《陕西八大怪》。作品荣获第四届报人散文奖、第七届冰心散文奖、首届丝路散文奖,十余篇散文获中国报纸副刊金、银奖。散文作品入选文丛《中国当代最具实力作家散文选》,并在《光明日报》《中国报告文学》《北京晚报》《西安晚报》《延河》《美文》等报刊杂志连载、选登,累计发表散文、报告文学作品80余万字。

编辑:王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