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丨非遗里的山东④传统舞蹈:文化精神的千姿百态

有理数丨非遗里的山东④传统舞蹈:文化精神的千姿百态

首页角色扮演棒男人副市更新时间:2024-07-13

编者按:

山东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山东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86项,位居全国第二位。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山东文化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海报新闻有理数工作室解码山东非遗的出圈秘笈,看这些熠熠生辉的匠心传承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早在原始社会,舞蹈就已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初见雏形。相较于诗歌,舞蹈能更直接地表达人类情感。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滋养着成千上万种舞蹈。截至目前,山东省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录入在册的传统舞蹈已有13项。

按照山东传统舞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评定的年份划分来看,分别为:2006年3项;2008年7项 ;2011年2项 ;2021年1项。

秧歌(鼓子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商河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韵味独特。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是表演的主体,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场”和“武场”。

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场子队形极为丰富,有“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六六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等百余种。

秧歌(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

胶州秧歌有膏药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

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鼓子”的动作有“丑鼓八态”,韵味奇特。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小戏秧歌原有72个剧目,现存135个。

秧歌(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包括指挥者——药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或戏曲杂扮者。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秧歌(济阳鼓子秧歌)

济阳鼓子秧歌历史悠久,相传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朝年间就已普及,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

济阳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有两种:“街筒子”和“跑场子”。“街筒子”是秧歌队走街串巷在行进中表演,前面是鼓队,后面是秧歌队。秧歌队分为三路和五路纵队,伞在中间成一单行纵队,两侧为鼓、棒、花相间的二纵队或四纵队。在街筒子的表演中既有集体舞,又有交叉于其中的对舞,所有变化都以伞为中心。

“跑场子”是秧歌队到达场地后的表演。秧歌队根据锣鼓队的位置,面向大鼓,以一伞、四鼓、二棒、二花为一组,成单行依次排列进行表演。

济阳鼓子秧歌锣鼓铿锵有力,舞姿粗犷豪放,气势恢弘磅礴,情感纯朴热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方风格。

秧歌(阳信鼓子秧歌)

阳信“鼓子秧歌”是山东代表性民间舞蹈“鼓子秧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流传在阳信县洋湖乡、温店乡镇、流坡坞、劳店乡以及附近周边县。

由于舞蹈主要是跑出各种战阵队形,因此组成一个秧歌队不能少于32人,多则上百人到几百人。舞蹈全过程基本上也是典型化了的古代军事演练过程,即“阅兵、点将、布阵、开打、收兵”。据老艺人讲,鼓子秧歌所表演的就是古代军事家孙膑与庞涓打仗的故事;第一个武伞所扮演的就是孙膑。

鼓子秧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大鼓和大锣、手锣、钹、大镲、小镲等。其中直径一米的大鼓是整个舞蹈的伴奏核心乐器。鼓点主要有节奏较快的“三点子”、节奏缓慢的“五点子”和节奏中速的“七点子”,这些与山东其他地区鼓子秧歌有所不同,也造就了阳信鼓子秧歌独具一格的舞蹈风格。

龙舞(龙灯扛阁)

龙灯扛阁流传在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村,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

龙灯扛阁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这种传统舞蹈,在过去通常用于祀神和求雨。龙灯扛阁的“彩龙”总长25米,舞龙者为青壮年,分两组轮番上场,每组10人:一人擎珠,另9人分执龙头、龙身、龙尾。4副扛阁由8人表演,8副扛阁由16人表演,其中,8个成年人为“下扛”,每人身扎俗称“铁背心”的底座,各自扛起一个扮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男童或女童。

表演时,彩龙在擎珠者的引导下按既定套路舞动;扛阁以“走场”为主,龙舞动作激烈时,扛阁在一侧交叉变换队形;舞龙舒缓时,扛阁即插入场中龙队中穿行回旋。

伴奏主要用大鼓大锣大钹等打击乐器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风】两种,表演进入高潮时,有专人在场外“打口哨”,以渲染气氛。龙灯扛阁的表演粗犷奔放、气势宏大,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高跷(独杆跷)

高跷也称“高跷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因表演时多用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参演者十数人至数十人不等,多扮演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演出中常用的道具包括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高跷有“踩街”和“撂场”两种表演形式,其中“撂场”又分“大场”和“小场”两种。“大场”由舞队集体表演,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小场”由两三人表演,多为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

鼓舞(陈官短穗花鼓)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全世界。中华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种类千差万别。

陈官短穗花鼓由一人打镲说唱,一人击鼓表演,动作舒展、奔放,讲究“打场脚微颠,八字腿弓箭。击打头略晃,跑鼓轻如仙”。击鼓有三四十种套路,如张飞骗马、苏秦背剑等。现突破为一人唱或两人对唱,多人以锣、镲等伴奏。代表曲目有《串九州》、《枕头记》等。

陈官短穗花鼓用鼓声歌声来表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独具当地的乡土风情,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鼓舞(柳林花鼓)

柳林花鼓是“鼓子秧歌”的一种,其最初表演形式为“地秧歌”,后逐渐发展演变成“走街秧歌”。柳林花鼓约起源于清朝初年,所演绎的故事起源于《水浒》,百姓将宋江、吴用等化装成花鼓艺人劫法场救卢俊义的故事与本地流传的鼓子秧歌结合,变成固定表演形式延续下来,最终发展成“柳林花鼓”这种独特的民间舞蹈。目前,它仅存于山东省冠县柳林镇,演出范围及于周边的临清、聊城的数十个乡镇和河北馆陶等地。

柳林花鼓原来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表现梁山好汉一路载歌载舞、化装进城的情形;第二部分表现他们劫法场营救卢俊义的战斗场面。现在保留下来的仅是第一部分。

鼓舞(花鞭鼓舞)

花鞭鼓舞表演使用的是一般的腰鼓,同时以小锣、小镲伴奏。舞者头系白毛巾,身着短衣,左胁下斜挎腰鼓,双手各持一鞭,鞭杆长22厘米,鞭条长50厘米,鞭梢系成疙瘩。表演时两条鞭上下翻飞,甩至背后,在胸前和胯下准确地击打鼓面,鞭飞鼓鸣,独具一格,引人入胜。

花鞭鼓舞有前八步、后八步、鹞子翻身、鲤鱼跳龙门、古树盘根、张飞骗马、苏秦背剑、二龙吐须、金丝葫芦、菊花盖顶、黑狗钻裆、就地十八滚等三十余种动作,表演时花鞭翻腾似金蛇狂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鼓音咚咚若战马奔腾,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鼓舞(八卦鼓舞)

八卦鼓舞是山东省唯一归属于道教文化的广场舞蹈,主要流传于山东省栖霞与福山交界的庙后镇一带,现只有庙后镇上林家村有传人。传统的道教斋醮仪式需以鼓乐配合,八卦鼓舞由是而产生。栖霞独特的地理形态和文化根基造就了与道教文化联系密切的八卦鼓舞,这种民间舞蹈与传统武术相融合,以祭祖、祈福、避邪等为目的,反映了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的理想和愿望。

八卦鼓舞以男女对舞形式演出,表演中步法、手势、队形都要求走八字,显示出轻、飘、蹲、转的特点。舞队一般由八男八女组成,男队员腰前挎八卦鼓,左手扶鼓,右手持鼓槌,女队员双手握圆形平顶古铜色伞舞蹈。整个表演以鼓为主,以伞为辅,鼓伞配合,相得益彰。八卦鼓舞队形变化较为简单,常出现“八条街”、“双龙吐须”、“单串花”、“圆”中见“转”等样式。

商羊舞

商羊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它发源于山东鄄城县北部地区,流传于李进士堂镇、旧城镇一带,而以李进士堂镇的杏花岗村最为突出。据考证,此舞起源于商周时期,至春秋战国趋于成熟,宋明时期达于鼎盛。它最初是古代人模仿商羊动作进行的一种求雨活动,久而久之,求雨活动与传统祭祀仪式结合在一起,经过鄄城先民的升华和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模式,自商周世代相传至今。鄄城县旧城镇杏花岗村的杏花岗上有座三关庙,内塑尧、舜、禹像,每到天旱缺雨的年头,人们都要聚集在三关庙前跳商羊舞,祈神求雨。除天旱时用以求雨外,商羊舞一般固定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进行表演。

商羊舞是一种集体舞,舞者以12至16人为宜,男女各半。演出时,表演者头顶柳枝圈,赤足挽裤,脚腕手腕部位戴着串铃圈,在乐队伴奏下起舞,边模仿商羊鸟的动作,边执响板有节奏地撞击,发出脆响,舞蹈风格古朴典雅、欢快明朗。

阴阳板

阴阳板,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传统舞蹈,俗称“打阴阳”,是流传在山东省邹城市的一种民间祭祀求雨舞蹈。阴阳板兴起于明朝万历年间,繁盛于清朝康熙年间,已有400年的历史。阴阳板将民间风俗、音乐元素、传统文化、舞蹈特点、宗教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鲁西南一代农耕民族对神灵的崇拜、祭祀文化以及当地人们特有的生活习俗和艺术审美。

“歌以叙志,舞以宣情。”这些非遗里的传统舞蹈,或清丽,或厚重。它们与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构成了生活的万花筒,描绘出绚烂的精神图景。希望更多的民间舞蹈也纳入我们的保护视野,让传统舞蹈成为时代的文化象征、民族的精神家园。

策划:魏鹏 冯世娟

文案:王锦川

设计:高文

资料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海报新闻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