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紫 点评
编者按:特殊的二零二零,特殊的高考;考场内外,我们都是答题人。澎湃评论连续第四年邀请评论员同写高考作文,为千万考生加油、鼓劲。今年,我们继续请到上海市某示范性高中语文高级教师苏紫,站在语文老师的专业角度对这些作文“批阅评分”。
1、纠结是人生的日常(浙江卷)
作者:张明扬
22年前,当我参加第一次大学班会,老师让我们举手,“选择中文系作为第一志愿的有多少人?”我举了手,同时也吃惊的发现,只有三分一的同学举了手。
这并没有什么可以自豪的,当我挑选大学专业时,选择中文系的主要原因是分数没那么高,而相对历史系和哲学系,据说未来的就业形势要好一点。至于兴趣,恰恰相反,我最大的兴趣是历史,我那时候就清楚的知道。经济我也有兴趣,我担心分数高考不上。
我想,太多人和我一样,在人生选择的很多关口前,个人兴趣和自我期许的权重并没有那么大。有多少人能够选择自己最想上的那个大学专业呢;有多少人能够从事自己最想从事的职业呢?
只有生活的幸运儿才可以如此声称吧。
总有两种声音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一种是,你得忠实自己的内心,特立独行,不能被外部的“杂音”所困扰,向庸常的生活投降;另一种是,你不能成为一个过于自我的人,不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要学会倾听,学会与别人共处,不能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属性的人。
你要问我这两种声音哪种对,正经的说法自然是都对。但更真实的人生是,其实我们始终在这种声音中寻找平衡。
像这样的讨论和纠结,自孔子时代起就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人生命题。刀尔登曾说过,《论语》的精华不是政治,而是合理的个人生活、德行的个人实践,“如何与世风对抗而不陷入激烈危险的情绪”。
怎么说呢,你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但当你发现这个坐标让你身边的人变得不快乐甚至无所适从,你就得开始进行一定的反思。
比如,你选择从事一份收入不高但很有兴趣的工作,并且没有任何变动的想法。如果你是单身,也没有太多赡养父母的压力,这当然没问题;可是,如果你已经结婚生子,你必须要考虑你配偶的合理感受,并不是一切物质需求都是“物质主义”,以及,养家糊口已经成为你的责任,兴趣与责任孰轻孰重,我无法回答,哲学和道理无法解决家务事,但至少,我们似乎都承认可一个前提:兴趣与责任是同样应该被考量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都有自己无法逃避的社会属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做大多数决定之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或许这些年有太多道理教你如此行事,教你只忠实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别人做事必须考虑你的感受,但你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这可能么?
当然,对于天才而言,他们可以不尊重以上的人生戒律,他们对这个世界有别样的特殊责任,他们也可以脱离地心引力而超然的生活,如果每个人都按照“伦理”和“日常”生活,这个世界的确会缺乏活力和创新。
但我们讨论的道理,永远只都是针对大多数人的。苏格拉底说,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我们对生活和人生坐标的纠结,就是这样的一种考察。
这种纠结和考察将永远萦绕的我们的生活中,这不是人生的烦恼,只是人生的日常。
点评:个人兴趣与现实的妥协,个人期许与家庭社会期盼的落差,成年人对这一问题有着真切的感受和思考,文章表达非常清楚。20年与19年浙江卷的作文题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作者去年也选写了浙江卷,此处化用了部分段落,有重复。不要小瞧阅卷老师的记性哦。(满分60分,一类下,55分)
2、投向未来,改变自己就是最美的存在(上海卷)
作者:陈禹潜
小说家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给文学界传达了一种理念,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并没有最终解释权,读者对于作品的解读才最重要。
这听上去很伤感,世界知名的大文学家,连自己孕育的精神产品都做不了主,更别说社会中的芸芸普通人,好像更没法决定自己在世间的去留。这么一想,个体的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场景切换、社会变迁更是完全无能为力,时代的“微尘”下,每个人都很卑微。
真的是这样吗?
2020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将人类社会置于危难之中,很多人的命运轨迹被改变。有稳定工作的人突然失业,猝不及防下面对中年后的再就业;有信心满满创业的小商户遭遇重大打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有莘莘学子无法回校,遗憾中结束了大学生涯……很多事情往往给人一种命运的悲观感和生活的无力感。但在面对惨淡的洪流之时,总有人在自不量力地还手。
身患重病,仍在疫情期间每日休息不到3小时“连轴转”的张定宇医生;面对复杂雷场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的杜富国战士;把论文写满高原,高山瓦砾中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钟扬教授……发现没有,他们从不强求对事情的掌控感,面对人生中的意外转折总是选择点燃自己,尽力而为,能起多少作用,就做多少事。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现在的社会是功利的焦虑社会,每个人都处在“剧场效应”之中,一旦有人要“站起来看戏”,就会引发群体效仿,竞相竞争。家长比孩子,学生看成绩,职场较进步,每个人都在焦虑的莫比乌斯环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大可不必如此,提一句形而上的建议,请在自己的诗意里栖居。
王阳明一生多次被贬谪,数次被发配到当时的“世界边陲”,但他的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是怎么思考困难的,王阳明觉得“仁心无外”自然能够“涵盖乾坤”。说到底,社会中漂泊,每个人都要“不假外求”, 我们的意义都不在改变世界,而是为了改变自己。
萨特曾言:“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小小星辰,在天体物理的世界里渺若尘埃,面对星轨运行只能随波逐流。但是在自己的星球里,每个人都是巨无霸,一束小小的星光也可以照亮一片黑暗。
只要志存高远,永无止息,就可以说一句“仁在其中矣”,努力的过程,奋斗的经历才是意义所在。至于外界的毁誉、评价,最终的失败、成功,应该看作清风拂面,不需要去在意了。
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转折,请不要悲观,不要放弃,更不用执念于必须做到什么。只请一猛子扎进自己的理想,向前奔跑,不用回头。你做的所有努力,不一定结出一颗香喷的果实,却一定开出一朵特美的花。
点评:入题较慢,关于疫情的两段扣题较紧,后半部分转论“改变自己”,有些偏离题旨。(满分70分,三类卷上,51分)
3、中国面孔(天津卷)
作者:韩浩月
我是山东人,长着一张山东脸,走到哪儿都容易被认出来,就算偶尔没被认出来,只要一开口说话,就有人说,“您是山东人吧?”每每听到,总忍不住想找面镜子照照看,自己还是不是山东人。
前不久的一天,我真的勇敢地站在了浴室镜子前,我保证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如此认真地看自己,就是想弄清楚,山东人的面孔有什么特别之处。得到的结论是,除了国字脸、颧骨稍微有些高之外,也没什么特别的,继而想到,看脸,其实是次要的,主要人们还是想透过面孔看到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的人的性格吧。
我有几位河南朋友,或是因为同属广义上中原的缘故,见到这几位朋友,总是让我觉得亲切,去河南旅游,更像是到了老家一样。河南口音里带着一种戏剧化的“哭腔”,每每听到河南话、看到河南面孔,都忍不住想到,这都是历史与文化啊!自豪与苦难掺杂在一起的文化,积淀成面孔上丰富、细腻的表情,让人一目了然。
我辨认山东、河南、东北面孔在行,基本不会认错,但其他省的人长什么样,还只停留在模糊的概念上,如果问我“中国面孔”是什么样子,还真给不出清晰的描述。
山东卫视做过一档名为《中国面孔》的综艺节目,用两个思路来呈现“中国面孔”,一是提取了曾在纽约时报广场播出的中国形象宣传片中出现的人物面孔,他们是刘翔、姚明、邓亚萍、袁隆平、杨利伟等,二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800名与秦俑相似的面孔拆分组合……最后通过荧屏给出来的“中国面孔”,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但我没法说服自己,接受这一张通过技术合成出来的脸。
究竟什么才是“中国面孔”?前两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一组照片,照片拍摄的是一些坐在不同角落里的人,有摆摊的锁匠,有卖西瓜的摊贩,有坐公园一角闲聊的中年人,有无所事事靠着商店橱窗休息的人……这组照片让我觉得震撼,震撼的原因是,图片里每个人的表情都极平静,通过他们的面孔,不用再有任何讲述,我都能看到他们的故事与生活。
记忆里最深刻的一张“中国面孔”,是1991年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就是希望工程的代言人,那个名字叫苏明娟的小女孩。后来几乎没有任何一张面孔,能像《大眼睛》带来如此震撼的冲击力了。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后来的这些年,时代实在过于波澜壮阔,信息更迭得实在太快,容易让一个人的面孔变小、变模糊,容易被遗忘?
把一个国家的人的面孔具体到一个人的面孔上,这太难了。相对而言,记住一群人的面孔就简单些,比如那组“角落里的人”图片,我觉得,那就是一张张真实的“中国面孔”,看到他们,也就看到了所有人。
点评:从山东面孔,到河南口音,从综艺节目,到媒体照片,作者对“中国面孔”的认知,最后落到了真实生活的平凡人普通人的身上。可惜题目材料中的提示和“走过2020年的春天”,“新的思考和感悟”,在文中没有体现,也算审题上有偏差吧。 (满分60分,三类上,44分)
4、一条信息(北京卷)
作者:任大刚
7月7日早晨6点过,我从睡梦中醒来,下意识地伸手去床头摸手机。
我反复挤了几下眼睛,想看看微信上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整个晚上,每个小时总有几个朋友在发布信息。这很好理解,他们有的是夜猫子,有的在不同时区。不过这些信息,大多是边看边忘。
但还是有一条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CNN: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宣布全部课程转为在线教育的国际学生将需离境。
之所以会关注到这条信息,是因为好几个朋友的孩子因为疫情,要么在美国上网课,要么已经回国在家上网课,如果真有这条规定,他们的学业必定大受影响。其实受影响的,何止几户人家,完全可能是千家万户。
但在今天这个信息的汪洋大海里,遍地垃圾,真假莫辨,孤单的个人对这些信息往往无能为力,无从判断。你愿意相信什么,你就看到什么。
这条信息不是微信公众号发出来的,而是从一个不知名的网站转发进朋友圈的。我不知道这条信息的真假如何,一大早也不好向转发者打听。既然不知真假,也不敢贸然转发到朋友圈里。
拿不定主意之际,我试探性地将它转进一个对美国和国际事务有较多关注和议论,同时也有孩子因疫情从美国回来的小群里,一来是求证真假,二来是通报一下涉及切身利益的最新信息。
恐怕是因为时间太早,抑或是被这条信息搞懵掉的缘故,还是没有人回应这个异常重大的信息。
也罢,我想这么重大的信息,等到记者上班,终归有人去核实一下,那就等等看吧。我继续翻看其他信息去了。有聊无聊的信息,冲淡了对这条限制网课留学生的信息,渐渐有些把它遗忘了。
起床后,大概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再次看到有个朋友转进来一篇自称是“一个美国教育学博士候选人、一个媒体人”主持的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非常重要!美国留学生,非全网课必须返美;全网课必须转学或离境。在文中,还配发了英文版的官方文件。似乎坐实了信息的可靠性。
又过了大概一个小时,一个移居新西兰的朋友转进来美国国土安全部官方网站上的相关信息,我想信息应该完全可靠了。这位朋友的点评很有意思——美国的逻辑很难理解:秋季学期完全在线上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将不再被允许留在美国。
到9点过,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转发了澎湃新闻的报道,证实了这条消息的可靠——美国:如果大学转为网上授课,国际学生或需离开美国。
新闻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记者告诉我发生了什么;现在,记者告诉我,某条信息是真的,或假的。
点评:通过一条信息真假的确认过程,看当下的时政,新闻的变迁。切入点小且巧妙。就一篇高考的记叙文而言,在生动形象和情节起伏上略有不足。(满分50分,二类中,40分)
5、求同证明生命本能,存异才显人类珍贵(江苏卷)
作者:宋金波
但凡是人,总要“求同”的。
你大可以把上面这句话当做是人世间的定理,因为“求同”来自生命最原始的本能。地球上生命诞生的标志,就是一个分子结构对同类结构做出寻求、接受,有能力复制一个新的同类。
这种原初本能,驱动人类完成各种创造。大至国族命运共同体的黏合,小到曲觞流水的雅集。所谓“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原是人之常情。
你喜欢NBA,同样的球迷多半愿意与你亲近,你习惯吃火锅,自然别人愿意跟你聊麻辣话题。一个人的影响力很大,他(她)的偏好对外界的影响就更明显,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古代的君王早就知道自己的人性经不起过分试探,稍微明智些的,都会留两位魏征这种“直臣”。其用意,无非避免大家都揣摩自己的心思说话,让自己陷入“世界让我随心所欲”的假象。
古人为此造了一个成语,叫“求同存异”。听起来,既不违背本性,又很宽容,够得体。
但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求同存异”的难度正在指数性增长。当你在今日头条上点开一个新闻时,甚至当你在拼多多上点开一个瓜的时候,AI都在分析你的偏好,然后拣你喜欢的信息塞给你。具体的过程不是这么简单,但当你点开过一个瓜时,你看网上全世界的商户都是卖瓜的,却也不是很夸张。
有句俗语:“当你手里有把锤子,你眼中的事物全是钉子。”智能互联网的能耐在于,它真会让你看到的都是钉子。这当然只是比喻,但AI足以强化人的刻板念头,比如某地的人都是骗子,或者某个地域的女孩如何不正经。
传播学上,这类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或者“信息同温层”。不是多么新鲜的概念了,让人难堪的是,概念虽然老旧,一点也不耽误人类在一次次惺惺相惜的点赞、转发、赞赏中,反复踩到坑里。
智能互联网强化了“信息茧房”的威力。“求同存异”变得愈发难能。要“存异”,首先得知道“异”的存在。如果都不知道有“异”,何谈“存异”呢?
无论“求同”有多么正常,有多少好处,必须看到,“求同”的另一面,始终是“排异”的。人类对不合意的事物本能地趋于排斥。被“信息茧房”改造过的“求同”所产生的“排异”,更容易具有破坏性。比如说,对网上的不同意见产生应激性的愤怒,甚至转化为多数人的网络暴力。
智能互联网时代,仅仅是被动的“求同存异”,恐怕已经不足够让人保持清明。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需要付出更多的主动努力去了解和包容。也许可以算作智能互联网时代人类为了不会变得比古代君王更傻,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知道这一点可能会让你好受一点:“求同”固然是生命原初的动力,但“存异”却是生命进化的路径,如果不是某只存疑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宽容接纳了入侵“异端”,就不会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更不会有今天的人类。
换句话说,“求同”的点赞证明你没有失去生命的本能,但打破信息茧房的“存异”甚至“求异”才能证明你作为人类的可贵呀。
点评:互联网时代,求同太易,存异太难。只是“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侧重点略有不足,可惜可惜。(满分60分,一类上,58分)
6、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全国III卷)
作者:韩松落
有部希腊电影,名叫《狗牙》,是个寓言式的电影。
故事里有一家五口,父母和三个孩子,父亲控制整个家庭,他为全家人的生活定下铁律,家人必须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宅院里,不得外出,而他是唯一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发明了一套语言,把这套语言灌输给孩子,塑造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例如把橘子叫做苹果,把大海解释为沙发。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以及外来者的入侵,他们的封闭世界逐渐被打破。
现实中有类似的故事。一个男人,因为在社会上受挫,就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关在家里,由自己教育。终于有一天,孩子被解救出来重返社会,重新进入学校,他们被一个生活细节惊醒了,同样吃苹果,同学是把苹果切成片来吃的,而他们的父亲告诉他们,苹果只能啃着吃。
我们也是这样被塑造出来的,被社会,被家庭,被封闭和半封闭的环境,被父母有限的认知塑造的。这种封闭生活,还有被强化的趋势。以前的社会,家庭是半开放的,父母的权威还是有可能会被打破的,孩子有更多机会了解别人的生活。父母要打孩子,隔壁邻居就看不过眼了,他会说,啊,不能打小孩,要跟小孩好好说话,然后小孩就会知道,哦,打孩子是不对的。但随着家庭越来越原子化,越来越封闭,了解别人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你已经没有机会知道,别人家的父母是不是打孩子了。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如何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被哪些因素塑造的,这些因素里,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哪些是需要纠偏的,哪些是需要舍弃的,都要从现在开始。
去了解别人,去观察别人,去看社会新闻,去看看别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把别人当镜子,不要对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哪怕是吃苹果的方式,脱毛衣的方式,说话的方式,甚至习惯性的动作,身上的气味,不下任何结论,不急于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去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去理解他们为什么成为他们,而自己如何成为自己。让自己知道父母的更多样貌,家庭的更多样式,苹果的更多吃法。
有了这些坐标,有了镜子,有了对照,你才可以为自己画像。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吃苹果,自己对世界有哪些认识,这些认识的根源是什么。
知道之后,如何塑造自己?如何让自己的画像,变得更好?把自己当人工智能来训练吧。你读的每一本书,浏览的每一个网页,看的每一个电影,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你选择的朋友,你说话的方式,都在成为你。都在吸引更多的书、网页、朋友,在向它们发出讯息,让它们走在奔向你的路上。
而最终,你才能成为你想描绘的那个自己。
点评:花了漫长的五段才引出问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如何为自己画像,回答得如何?了解观察别人——材料“以人为鉴”的观点;把自己当人工智能训练——表述有些随意,潦草收尾。另外,题目要求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信的格式和语言表达,也没有体现。(满分60分,三类中下,40分)
7.齐桓公的几次选择(全国Ⅰ卷)
作者:易之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更是之首,他是第一个霸主。但今天梳理他的功绩,似乎找不到一场淋漓痛快的胜利。牧野之战、垓下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就过历史的巨人。但齐桓公,似乎找不到一个“代表作”。
所以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九次会盟诸侯的功绩,靠的不是武力。孔子还有一句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孔子大概要披着发穿左衽的衣服了。披发左衽,这是当时中原人眼中“夷狄”的装扮,如此穿着,意味着华夏文明衰败了。
从孔子的话也能看出,齐桓公与管仲的尊王攘夷,功绩不在于刀光剑影、武功赫赫,而在于捍卫了文明。孔子相距齐桓公与管仲,隔了一百多年,提起他们,着眼点却是发型与衣服,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是文明的象征物,映照着华夏的延续。
虽然孔子把功绩归美于管仲,但显然的,这是齐桓公与管仲共同成就的霸业。而且在我看来,齐桓公的故事更值得玩味。在关乎文明存续的重大历史进程里,起点或许就在于齐桓公的几次选择。
须知,管仲最早是作为齐桓公的对手出现的,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他还射了齐桓公一箭,让桓公险些丧命。桓公继位后,对与他有生死之仇的管仲,他选择了原谅;不仅原谅,他还对管仲委以重任,管仲在齐国的改革更张力度非常之大,对与他有生死之仇的管仲,他选择信任。
我常想,在这些关口,齐桓公如果小心眼一点、多疑一点,心理状态发生点变化,历史会不会改写?孔子会不会就真的“披发左衽”了?华夏文明的进程,会由此产生什么走向?
推而广之,是不是多少崇高、显赫、荣耀,挫折、失败、堕落,其根源都在个人的闪念之间,在一次内心纠结后的选择?大历史的画卷,点睛之笔与败笔,或许就在于些微点墨。
从历史记载看,春秋五霸里,齐桓公不算有特点的:晋文公颠沛流离,大器晚成;勾践卧薪尝胆,心机尤深。倒是齐桓公,个人资质似乎平平无奇,也无甚出格举动,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信任管仲。但反过来想,为了信任管仲,他需要克服多少猜忌、忐忑、惶恐?他管控自己的“情绪成本”,其意义未必小于横刀跃马、顾盼自雄。
儒家经典《大学》从“正心”,一路推导到了“平天下”的高度,或许有它的道理。对于个体成功的实现、人类文明的书写,那心里的细微波动,往往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人的磨练,不只在星辰大海,更在于内心方寸。
点评:中学生写齐桓公,多半重点会放在宽宏大量,知人善任上。而本文的视野开阔,视角新颖,史料丰富,说理分析也很清晰。一点小问题,题目的“几次”选择,究竟有哪几次呢?选择原谅和信任,落实得更清晰一些就完美了。或者索性去掉“几次“。很喜欢最后一句:“人的磨练,不只在星辰大海,更在于内心方寸”,赞。(满分60分,一类上,59分)
8、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诗章通达世界(全国Ⅱ卷)
作者:朱月萌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诗章通达世界》。
提起诗章,在这个新冠疫情突发的疫情年头里,最动人心的莫过于那一句句跨越万水千山的温暖话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寥寥数语,寄付绵绵的友好情谊,表露携手抗“疫”的危难同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早已进入“全球化”阶段,世界各国累计确诊病例数达千余万例,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也已超五十万。
疫情面前,环球同此凉热。
派遣医护,援助物资,分享经验,合力研究……在世界疫情战场上,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不断展现国际担当,分享防控有效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用助力国际抗“疫”的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自提出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由美好蓝图逐渐实现为中国写入国家宪法的对外交往国家意志。它立足于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宽宏视角,象征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和平发展、走向复兴的友好态度。
而如今,站在共话社会发展、共论世界走向的论坛此刻,站在由“各国抗疫”走向“全球抗疫”的节点上,作为中国青年代表,我自觉有着世界青年的责任和世界公民的义务,将来自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带到这里。
在可见的过去与未来,无论疫情走向如何,病毒总是不分国界的。
全球化时代,世界互通的“地球村”秩序给了狡黠的病毒可乘之机,疫情波及的经济震荡和社会风险也伴随全球化的触角深入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舆论场上,极端民族主义和阴谋论论调更是在不断腐蚀和平话语,助长对立情绪,以偏见、歧视的衍生病毒消解疫情防控的全球战果。
全球共发展的脚步因疫情的到来滞缓不一,全球同命运的形势却因疫情的迫切而更加明确。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再被束之高阁,而是以实际行动的形式由中国青年播撒到世界各地。
而今天,站在共话社会发展的世界青年论坛中心,我也想呼吁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代表们,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共情胸怀和青年担当铭刻心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融汇激荡,携手书写通达世界的和平诗章。
至暗总会过去,光明终自盎然。
无论未来为何,书写世界诗章的笔都将握在我们青年人的手中。字句寄情最暖,但世界青年意志的书写才最坚定、最深刻。为了同一世界,共携手,同命运,创未来。
点评:演讲稿扣住题旨,富有激情,对疫情下人类面对的困境与合作,有着清晰的阐述。后半段关于现状的内容有重复,构建共同体的意义和方法,如能再推进几层,就更好了。(满分60分,一类中,55分)
9、打破日常各种圈,我命由我不由天(江苏卷)
作者:白晶晶
回溯历史长河,古人想要觅得一花一世界易,想要求得一生一知己难。正因如此,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才显得分外珍贵。
伯牙琴声婉转,忽而志在高山,忽而志在流水,却唯钟子期一人能听出“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一旦少了这份知遇的默契,没了同声相应的感动,伯牙有了破琴绝弦的决绝,终身不复鼓琴。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拥有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我们,与古人相比,是知音更易得?还是知己更难求?
智能互联网时代,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我们的思想可以搭上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快车道,乘风破浪抵达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在网络空间里,任何细小的表达,都能得到呼应。任何微弱的声音,都可能引起回声。
或许,我们有幸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必像困在谷底的蝴蝶,一旦大山里找不到同类,就终其一生,无谓盘旋。
可换个角度看,过分追求同气相求,容不下不同的声音,画地为牢、划圈为界也给我们这代人打上了不该有的思想钢印。
我们胆怯于和别人不一样,沉溺于同质信息饲养,满足于时时刻刻有人点赞的廉价认同感……活成别人眼中该有的样子,比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似乎更为重要。
00后,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Z世代”。这代人习惯于社交工具带来的交往便利,在日常交往中,更愿意借助网络寻找知己,更喜欢与被视为圈内的小群体沟通交流。
饭圈、二次元圈、游戏圈……只有大人想不到的圈,没有孩子们围不出的圈。走不出的圈,更像是长不大的童年。如果只在圈里存知己,就会错过天涯比邻的视野和眼界。
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不拘泥于信息茧房里的作茧自缚,才能乘着知识的翅膀,飞向无限可能的未来。
当然,挣脱同质信息,逃离舒适圈的过程,注定会有阵痛,但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唯此,才能不断超越圈文化的桎梏,拓展人生的外延。
打破日常各种圈,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给人生画圈,不给命运设限,是比找“知己”、求认同更难的人生选择题。
点评:前四段入题太慢,第七段才踩到点上,渐入佳境。可惜仍浮在面上,碎碎的段落如蜻蜓点水。 “同质化信息”对“塑造自我”的正负面影响,没有深入展开。语言加分。(满分60分,三类中,43分)
10、最浪漫的“各司其位”是做时代的针脚(北京卷)
作者:马纯琪
诗人王哲在《得道阳》中曾这样写道:“饭熟须知薪趁火,衣成不离线因针”,前半句,影射的是时代,后半句,映衬的是个人。
北斗组网,能张罗成遍布全球的庞大系统,靠的是55颗卫星的各司其位,有效运转;而今,当个体早已不再是孤立的原子,而是相互连接成各居其位的社会网络。
当疫情来袭,“社会的螺丝钉”们,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前有钟南山院士连夜奔赴武汉前线,后有方舱医院中辗转于病患间的医护人员;而社交媒体上,金句频出的“张爸”的那一句“你呆在家里,不是隔离而是战斗”,又何尝不是大灾之下,对个人微薄力量的一句肯定。
当社会机器骤然停摆,却仍不乏个人“摆渡”着众人的生活:2020年3月19日,外卖小哥高治晓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在这张抗疫群像中唯一的华人面孔上,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欢欣,显得尤为灼眼。
狄更斯有言:一个人自吹自擂是没有用的。诚然,个人价值还需嵌入时代的语境,找到与时代的交叉点,只有当这些细密的针脚百川汇海,才能编织出家、国、集体这些更大概念集上的共同体。
电影《无问西东》中,当日寇来侵时,沈光耀曾振臂高呼:“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那个年代有了胡乔木、乔冠华的投笔从戎;有了清华南迁,与北大、南开共同组成的西南联大;有了将个人与家国兴亡同构的“命运共同体”。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抗战军兴的时代已然远去,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于“世界的良心”巴金先生而言,自我之功用在于挥毫写下《随想录》,用文人的武器对周遭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先生曾说:“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而于“天眼”之父南仁东而言,自我之功用在于献身科研,通过建成射电望远镜,让国人获得对宇宙的惊鸿一瞥;在南老也留下的铿锵有力的时代余音中说到:“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知识。”
而于新一代的青年而言,时代的考题又已不同:疫情的考验、经济的回暖、民族的复兴……无论个人的价值以何种方式得以彰显,且各司其职,也勿忘将自身织入时代的针脚,密密缝之,这亦是最浪漫的价值观。
点评:从天网的卫星到时代的螺丝钉,从抗战到疫情,对“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的联想和思考,丰富深入,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上在加一些笔墨思辨,就很完美了。(满分50分,一类上,47分)
11、有一种力量,叫看到彼此(全国新高考Ⅰ卷)
作者:吕京笏
对于距离与联系,鲁迅先生的两句名言广为流传,一句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另一句是“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前者被无数人奉为圭臬,甚至成为“抬杠”神句;后者虽然也广为流传,却大多存在于网络鸡汤,止于唇齿,不及心灵。
确实,当赛博空间中的“信息茧房”搭起昏昏欲睡的温室,钢筋森林造成“原子化”的分离,纷繁的社会景观加深着公共领域的鸿沟。我们与他人、与世界之间,多了无数个接口,看似连接更方便了,距离却渐行渐远,墙壁也越来越厚。
化用泰戈尔的一句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的紧密相连,你却看不到我。是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彼此,感受到了那种心贴着心的零距离。
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当14亿国人与这个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联结,没有人能在这张大网之中置身事外,武汉封城、足不出户、高考延迟……我们在见证历史中打下时代的烙印。曾有人统计过,在疫情期间的各类媒体中,“共克时艰”“同气连枝”等表达团结精神的成语的出现频率名列前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都在告诉我们,当疫情来临,世界是一个共同体,我们休戚与共,我们呼吸相通。
疫情,让我们留意到很多平凡的微光。外卖小哥、快递员,他们都曾是我们生活中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工作角色,可能是因为太过习惯了,往往忽视了他们的重要意义。当疫情让生活停摆,让城市暂停,是他们,冒着感染的风险,完成一笔又一笔订单,做好城市的“摆渡人”。 广大一线医护、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等默默无闻者,同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得到了人们尊敬。
疫情,让我们站在更远处理解生活的秩序。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生活的惯性被打破,被迫赶出舒适圈,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知生活的脉络,感受“联接”的深度涵义。
我们常说,“宅在家中也成为了为社会做贡献”,一句玩笑话,便足以让我们重新认知群己界限,感悟现代社会的内核,理解世界的原始动力;有人说,当今社会的一大危机,就是社会信任的消解,而在疫情期间,信任几乎成为了生活得以运转的轴心,当保护自己也成了保护他人的时候,如果失去了对他人的信任,我们将寸步难行。好在,大家对于健康码信息的诚实、出租车司机对于消毒的认真、归国人员的自觉隔离……都在告诉我们,你看到的彼此,值得信任。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中,推迟了一个月的高考如约而至,阳光明媚,熟悉的一切仿佛都回来了。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当冰雪消融,万物都会破土而出。当绿树成荫,百花绽放,我们应该看到的不止是漫山遍野的生机,更应该看到那一缕一缕努力发热的阳光,正如,看到我们身边的彼此。
点评:开头三段扣题很紧,指出了当下“联系”方便却“距离”遥远的状况,过渡到“疫情”期间的变化:距离拉近心贴心。可惜“疫情”之后的几段有些随意,离题略远。(满分60分,二类上,52分)
12、你想成为谁(全国III卷)
作者:胡不归
我八岁的时候,总是在幻想以后考清华还是北大,而那时,我的名字将被学校表扬,母亲骄傲地站在所有人面前。后来我十八岁,看着镜子里那个长着雀斑的女孩,绞尽脑汁算着立体几何的表面积,摇头晃脑想着二战到底是1937还是1939年开始时,我终于承认自己还是逐渐走进了平庸的人生。
在往后几年里,“我想成为谁”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少年少女的年代里,谁不曾羡慕过别人的人生。幼年时我崇拜儒勒·凡尔纳,他笔下奇妙的科幻世界让人永远心生向往,也嫉妒过邻居的女孩,可以不用坐在书桌前抄几十遍英语单词,可以穿着漂亮的裙子吃甜甜的雪糕。但人只有长大后才会明白,所有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所有的迷茫都不是浪费,我们在别人身上寻找的“标准”,见到的那面“镜子”,只是悬空的。你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是未来的蓝图。
即将来到高一的你们,正值十五六岁,生活的大门才刚刚打开,将会在这里经历最刻骨铭心的三年。是的,从梭伦改革到明治维新,你将会了解它们之间重叠又偏离的一切;从赤道到南北极点,你也要认识地球上我们赖以生存的山川湖海——但永远不要忘记,在书本之外的“你”,才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有人想成为科学家,有人想做超级英雄,也有人只想做平凡而快乐的众生,这些种种对未来的期待,都构成了人生而为人的意义。“我将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是每个人一生都在反复面对的。
在《西西弗神话》中,加缪开宗明义地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在实现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对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期待,一旦世界不按照这种方式存在发展,就会形成人与世界的某种对立,造成荒谬。而将光鲜亮丽的外在和幻象剥夺掉以后,世界便呈现出它的荒诞本质。坦然面对原本无意义的生命,欣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将“人类”——这一生灵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才是一种积极的处世哲学。
当我们在谈论“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说些什么?十五六岁的你们,对人生的设想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需要你们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细细思索,更需要你们在接下来的一生里慢慢实现。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在成为所有人之前,先成为你自己吧。
点评:如何自己画好像≠你想成为谁(你自己)。前者侧重方法,后者侧重成为的对象。而材料中的“寻找镜子”“绘制自画像”,则被作者忽视了,一笔带过,使得本文的题旨跟材料主题有些偏差。另外,信的格式和语言表达,也没有体现。(满分60分,三类中下,36分)
责任编辑:李勤余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4009-20-4009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