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典解说
老子
两个世界的关系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
老子认为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既然已经知晓了这位母亲,那么就可以依据这位母亲的特点来了解天地万物,当然也包括人。
换句话来说,天地万物都是道的子孙后代,那么必然就会继承道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天地万物和人的特点来认识和了解道。
这段话也就回答了老子道德经第47章的内容: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我们自然就会明白圣人为什么不需要远行、不需要向外看、不需要向外求,就能够知晓天地万物的道理。因为圣人知道:人本身就是道,通过了解探索自身就可以修成道,何须劳师动众地向外索求呢?
所以,修道之人就要先认识到两个世界的关系,即一个“我”和一个“物”。“我”指的是修道者本身,更准确地说就是人的心,而“物”就是除了“我”以外的所有总和。
一个是自身的内心世界,另一个是外部世界。
而两个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正如老子说的“大制不割”。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万物一马也”,他认为天地万物都可以归结为“一”。又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万物是浑然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这与老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这里的“一”就是“道”。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被外部世界的名利财权等等蒙蔽,沾染了俗尘,心中有了妄念,而再也看不到心中的“道”。
既然知道了万物和道的关系,那么关于怎么修道就很明确了。接下来老子用一句话做了概括。
庄周梦蝶,物我两忘
两个世界交互融合就是修道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老子简明扼要的指出,既然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那么如果反过来通过万物和人自身,来合同于“道”,也就可以抓住作为万物根本的“道”。若是按照“道”的无为自然来行事,那么最终结果就会圆满无缺,这就是道果。
怎么形容这种“没身不殆”的状态呢?
这里可以用《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说明。它表达了一种物我不分,也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是一种浑然一体,浑然忘我、而又微妙难言的美学状态。
比如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时的“目无全牛”、工匠倕塑造器物时的“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吕梁丈夫能踏水自如的“与齐俱入,与汩偕出”。
又如一些艺术家沉浸在创作时,体现出的创作者自身和被创作的作品之间,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
再如有些人在思考问题时或想念某人时的“凝思之极”、开车时的“人车一体”等等都是类似的状态。
这种状态富有一种难喻美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是存在的。
这里可以用有诗佛之称的王维来说明一下。
他的一首《使至塞上》中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写的极妙。
诗人将自身受排挤的孤独寂寞之感融入到了大漠中的一缕直上孤烟之中,形成了第一次情景交融;与此同时,又从黄河边上的圆满落日中得到了一丝安慰和解脱、实现了灵魂的净化和升华,形成了第二次情景交融。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变化与自然景色融合在了一起。所以情即是景,景即是情。这就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和状态。
好了,既然已经点明了两个世界的关系,那么接下来老子就和我们讲修道了,它的3个要决具体如下。
王维
要诀一:从“身和形”上的感官限制,从而向“道”靠近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老子认为应该首先从形式上入手,减少感官刺激和限制自己的*,做到清心寡欲,并且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应该坚持不懈地养成习惯,一点点向着“道”靠近。
同时又从反面提醒我们一旦放纵妄为,迷失在物质的追逐当中,就会受到物质*的牵累而与“道”渐行渐远。
我们现在,在武侠玄幻小说等里面看到的闭关修炼就是脱胎于上面一段话,通过坐忘、心斋等方法,减弱或消除外界事物、信息对自己产生干扰,让自己更快进入入定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简单的说成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这与庄子的“至人无己,圣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念相符。
而这种状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不仅难以达到,而且很难坚持,孔子在《中庸·第七章》中也说:
“那些贪图名利之人犹如落入罗网陷阱当中的禽兽一般,愚昧而不自知。而又有一些人却不能坚持走中庸之道,没有恒心,也是不可取的。”
这与老子的说法不谋而合。同时也和佛家提倡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六根清净类似。而且也讲究修持守戒,坚持不懈。
这一段讲的是,从感官等“形”上加以限制或控制,且要持之以恒,以期达到清心寡欲的状态。这是修道的第一个要决,也是第一步。
孔子
要诀二:从“心和神”上与“道”合同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老子认为,通过第一步的心斋,初步达到了清心寡欲的状态。然后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修道,即从外部转向内部。通过“涤除玄览”达到心如明镜的目的。
如此,自己的直觉就会得到极大提升,从而能够察见细微,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叫做“强”,也就是老子说的“弱者道之用”。
这种状态可以描述成“致虚极,守静笃”,此时,心与“道”初步合同,相当于出世修行。
要诀三:形神与道交互合一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老子认为在完成心神与“道”合同之后,产生了明心之镜,再运用玄镜之光,去观察体悟外部世界,与自己的内心所得相互印证参照,又把心神收回体内反照自己,从而进行不断地完善。
这种“复归其明”就相当于第15章中说的“复命曰常、归根曰静”。这就是一种入世修行。
只有不断进行,出世和入世的循环往复之反照,才能真正进入归一合同之境,或者说是“物我两忘”的真逍遥之境。同时也可以说是佛家讲的佛性境界。
庄子
佛是什么?佛者,拂也,拂去俗尘,空明灵静者也。
只有进入这种超凡脱俗的高妙之境,才能不惹尘埃,脱离俗尘牵绊,内心清净光明。这种境界下,内无思想之患,外无形劳之倦,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自然没有灾祸。
这才叫做真正的得道,也就是《楞严经》说的“明觉”,也就是《金刚经》说的“佛法非佛法”,也就是《心经》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做到“究竟涅槃”,自己将自己度化,那么就能到达了心的彼岸,获得真正超脱。
注意这里的“涅槃”并非指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死亡,而是心的重生和超脱。死去的是我们的凡心、俗尘之心,重生的是我们的觉心、明心、大自在心、超脱之心。
佛
老子首先通过讲述天地万物与道的关系,让我们认识到人与道不可分割的关系,即物和我这两个世界其实是一体的。然后引出修道的三个要点,即形与道同、神与道同、形神与道合同,这三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前两者是出世修行的方法,最后一点是入世修行的方法,通过出世和入世的结合归一,最终证道。
有些朋友会说,证道太难了,有没有更加实用、接地气的方法呢?
我觉得可以学学从“形与道同”入手。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像达摩一样面壁十年、像苦行僧一样漂泊无依、过着艰苦的生活。因为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其实老子说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这些都是物质*给人带来的伤害,从而掩盖了我们本来的清净之心。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平淡的生活,知足常乐,将会受用无穷,合同于道的“用之不足既”;饮食清淡,合同于“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耳根清净,少听闲言碎语和一些不良信息,合同于道的“听之不足闻”;少向别人那里看、看一些不良信息,眼不见心不烦,合同于道的“视之不足见”。
先撇开什么功名成就不说,至少你可以获得更好的身心,正如《黄帝内经》所云: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很多时候,都不是别人害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害了自己,被自己不合理的*害了。所以人这一辈子,从稀里糊涂中生出来,但不要被物质牵着鼻子走,因外物劳心费神,动不动就给自己加戏,在稀里糊涂中结束。
如果有人问我,你有什么成就?我就会告诉他,我最大的成就,就是我自己,健康快乐、平淡知足的自己。因为活成了想要的样子,这人间大梦没有白做。回归简单,我证得了自己的道。
老子传道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经典解说,专注国学经典就说,欢迎留言讨论,转发、分享、收藏,下次再会!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