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钟山文明史源流考证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摘要】:贺州钟山古属于南越,有悠久的文明。传承了祝融部落后裔楚国的灿烂文化,又因有“秦瓯之战”的主要战场地都庞岭、萌渚岭两大天然屏障,保留的语言形成广信白话(粤语)的母本语言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沿袭西瓯、乌浒、俚獠文化中的祭祀文化、崇拜神灵的传统以及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歌舞韵调。全国少有的多惯节的庙会源于远古的祭祀文化;二哥的称呼源于古俚僚人的自然信仰,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祝融重黎、昆吾、苍梧、西瓯、俚獠
1:楚国文明的由来
从《包山竹简》等出土文物清晰表明,楚人的祖先“三楚先”是老童、祝融、鬻酓(熊),其实,都是祝融的不同称呼。《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而后,说“祝融子孙环附夏,至今楚越有神主”。 上博楚简《容成氏》两次出现的“又吴迵”应当读为“有虞迵”,即帝吴。帝吴,又称为“天吴、大吴、吴回、吴雷、有虞回、康回”。“吴刀”就是铜刀、吴钩、吴戈,吴回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军之祖”和新的“火神”。帛书中有楚人先祖“女童”的记载,女童即老童为祝融部落,古时”童、重、董、东”通假,又演化为“中、钟(如钟离)、终(如陆终)、章(如卷章)”。《左传》记载董父“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这“鬷(音钟)、鐘、重”三者音同字异乃文字书写造成。
《大荒北经》曰:“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管子·五行》则曰:“(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使为司徒” 祝融部落先在炎帝部落联盟,后又在蚩尤部落、黄帝部落联盟效力。重黎与其的弟弟吴回(回禄)都是楚国的先祖,楚国在此前叫“昆吾国”,鬻熊是周文王之师。
1.1:史料记载楚国的先祖是祝融季连、吴回、昆吾、参胡
《国语·卷第十六》“荆蛮,芈姓之蛮,鬻熊之后”。又载:公曰:“‘南方不可乎’?对曰:‘夫荆子熊严生子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季紃是立,薳氏将起之,祸又不克”。荆,楚也。熊严,楚子鬻熊之后十世也。伯霜,楚子熊霜。季紃,楚子熊紃也。仲不立,叔在濮。高辛,帝喾。黎,颛顼之后也。颛顼生老童,老童产重、黎及吴回,吴回产陆终,陆终生六子,其季曰连,为芈姓,楚之先祖也。季连之后曰鬻熊,事周文王,其曾孙熊绎,当成王时,封为楚子。”;《路史卷二十六》:“舟人:秃姓。楚地。昔常寿过克,息舟城而居之者。”。《国语·卷第十九》郑语曰:“芈姓夔越。”世本亦云:“越,芈姓也。”。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曾说过“昔我皇祖伯父昆吾”; (《十三经注疏》上册第627页),楚国在此前叫“昆吾国”); 《续汉书 ·郡国志》 东郡濮阳:“古昆吾国,春秋时曰濮。”;《史记· 楚世家》正义引《括地志》:“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濮阳西三十里。台在县西百步,即昆吾墟也。”;《左传·桓公二年》孔颖达《正义》引《世本》云:“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 。
《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琇氏,居丹阳。……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国语·郑语》云:“姓夔越,不足命也,蛮蛮矣”。韦昭注:“蛮,谓叔熊在濮,从蛮俗”。《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楚国别封之君夔子因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以为大逆不道,举兵灭夔。《史记·楚世家》:“齐桓公七子皆奔楚,楚尽以为上大夫。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 昭公十九年(公元前156)记“楚冒玢于是乎伐濮”,“楚子为舟师以伐濮”。
《郑世家》“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于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尽十一年》“传言楚强,吴、越服从。[疏]:《外传》曰‘芈姓归越’,是越本楚之别封也,或非夏后之后也”; 《国 语 卷 第 十 九》郑语曰:‘芈姓夔越。’世本亦云:‘越,芈姓也。’
《通志。氏族略》:“‘臣谨按。陆终氏娶鬼方之。女孕而不育。十一年。开其左胁而出三人焉。又开其右胁而出三人焉。长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于卫墟。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今河南新郑华阳故城一带)。周时为胡国。楚灭之。三曰彭祖。名翦。彭姓。封于韩。大彭之墟。即彭城也。四曰会人。妘姓。封于郑墟。五曰安。曹姓。封于邾之墟。六曰季连。芈姓。其后为楚’。”;《路史》记载:“‘廖有叔安,异封于董(山西鬷夷今闻喜)。董甫(通‘父’)以豢龙事虞,封于鬷川,别为鬷夷。更为关龙’。《左传》“晋太史蔡墨曰:‘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甚好龙,能求其嗜欲,饮食之,龙多旧焉。乃扰蓄龙以服事帝舜。帝赐姓董氏,使豢龙,封诸鬷川’”。 《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晋改蒐于董”。杜解:”河东汾阴县有董亭”。参胡与昆吾同期,参胡为董,昆吾后裔董父为董。河东,载董父所在豢龙地,非参胡居住董邑河南新郑华阳故城。董姓部落祝融八姓就存在山西鬷夷今闻喜的昆吾后裔董父与河南新郑华阳参胡居的“董邑”两地记载,陶丘、滑之韦城、鬷邑、临颍之长葛、汝之龙兴、长垣之龙城皆为董姓豢龙地。
《春秋左传正义· 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尽十一年》“传言楚强,吴、越服从。[疏]:《外传》曰‘芈姓归越’,是越本楚之别封也,或非夏后之后也。”;《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尽十九年》“东北,木之始,故融风为木也。木是火之母,火得风而盛,故融为火之始。‘禳火于玄冥、回禄’,《周语》云:‘夏之亡也,回禄信于黔隧。’先儒注《左传》及《国语》者,皆云回禄火神,或当有所见也。二十九年传‘修及熙为玄冥’,则玄冥祭修、熙,不知回禄祭何人。楚之先吴回为祝融,或云回禄即吴回也”。
《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这位天神的形貌是老虎的身子却有九条尾巴。“人面而虎爪”珂案:此神即海内西经之开明兽也,见海经新释卷六‘海内昆仑之虚’节注2。其又叫开明兽,样貌为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化为虎形,湖南,古属楚地,楚语称虎为“于菟”,按虎缓读为“于菟”,促读为“土”。《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为于菟”。于音为乌,“于菟”、‘读如乌浒,或乌武。这是由楚国方言称虎为“于菟”的缘故。
1.2、祝融与祝融八姓
1.2.1、祝融的记载
《春秋左传正义· 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尽十九年》“夏,五月,火始昏见。”火,心星。○见,贤遍反。“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东北曰融风。融风,木也。木,火母,故曰火之始。[疏]注:东北曰融风,东北,木之始,故融风为木也。木是火之母,火得风而盛,故融为火之始”。
《国 语 ·卷 第 十 六》“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 并载“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注:淳,大也。耀,明也。敦,厚也。言黎为火正,能理其职,以大明厚大天明地德,故命之为‘祝融’。祝,始也。融,明也。大明天明,若历象三辰也。厚大地德,若敬授民时也。光照四海,使上下有章也。”;
《春秋左传正义· 卷五十三 昭二十九年,尽三十二》火正曰祝融,祝融,明貌,其祀犁焉。○犁,力兮反。[疏]注“祝融”至“犁”焉。○正义曰:杜不解祝,则谓祝融二字共为明貌也。贾逵云:夏,阳气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气为之名耳。《郑语》云:“黎为高辛氏火正,以焞耀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彼以其官掌夏,德又称之,故以夏气昭明命之耳;
《春秋左传正义· 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尽十九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疏]注“炎帝”至“百官”。○正义曰:《帝系》、《世本》皆为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谯周考古史以为炎帝与神农各为一人,非杜义。《晋语》云:炎帝以姜水成,为姜姓,是为姜姓之祖也。火之为瑞,亦未审也。
《山海经· 海外南经》:“‘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云:祝融‘火神也。’珂案:吕氏春秋孟夏篇云:‘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与鬼神相似。以此“人鬼”可以证实祝融部落善于祭祀、占卜、巫术。
《淮南子》时则篇云:“‘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则祝融者,南方天帝炎帝之佐也。传为炎帝苗裔之祝融,复可归于黄帝。”;《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诱注:“炎帝,以火德王天下,是为炎帝,号曰神农,死托祀于南方,为火德之帝。祝融,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楚帛书有:“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奠,安定,建立。三天,指日、月、星。意为炎帝命祝融遣四神降于人间,安定日月星辰,建立四极以承天覆。);罗泌《路史·前纪》卷八中说:“祝诵氏,一曰祝龢,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左 传·昭公二十九年》曰:“火正曰祝融”, 《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墨子·非攻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祝融部落曾经成为炎帝之一,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在黄帝、少昊、颛顼、尧舜以及夏朝,都有祝融部落或祝融部落后裔的存在。
《山海经· 大荒西经》: “有人名吴回 ,奇左,是无右臂。”郭璞 注:郭璞云:‘即奇肱也。吴回,祝融弟,亦为火正也。’郝懿行云:‘此非奇肱国也。说文(十四)云:‘孑,无右臂也。’即此之类。吴回者,大戴礼帝系篇云:‘老童产重黎及吴回。’史记楚世家云:‘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是皆以重黎为一人,吴回为一人。世本亦同。此经上文则以重黎为二人,似黎即吴回。故潜夫论志氏姓云:‘黎,颛顼氏裔子吴回也。’高诱注淮南(时则篇)亦云:‘祝融,颛顼之孙,老童之子吴回也;一名黎,为高辛氏火正,号为祝融。’其注吕氏春秋(孟夏篇)又云:‘吴国回禄之神托于灶。’与注淮南异也。王符、高诱并以黎即吴回,与此经义合。重、黎相继为火官,故皆名祝融矣。”上文载,“《国语》者,皆云回禄火神……楚之先吴回为祝融,或云回禄即吴回也”。《吕氏春秋》:“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老童之子吴回也”
1.3、祝融、重黎、九黎的关系
《郑语》云:“黎为高辛氏火正,以焞燿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 大荒北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风俗通义》:“颛顼有子曰黎,为苗民” 文十八年《传》亦以梼扤(即“讙兜”)为颛顼之子,昭二十九年《传》则曰:“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
历史上以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有的说是重,该、修、熙)。《书·吕刑》:“乃命重、黎。”《国 语· 卷 第 十 八》“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 注:育,长也。尧继高辛氏,平三苗之乱,绍育重、黎之后,使复典天地之官,羲氏、和氏是也”。 《尚书·孔氏传》:“重即羲,黎即和”;那伏羲四子其实就是他作为大部落酋长的时候部落分工。而主要的工作还是重、黎。《史记·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成为:“重、该、脩、熙”,《礼记衣疏》郑注:“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尚书吕刑》郑玄注:“苗民即九黎之后,颛顼诛九黎,至其子称为三苗。”,《说文》:“亥为豕,与豕同。”段注:“二篆之古文,实一字也。”《论衡··物势篇》:“亥,豕也。”《吕览·察传篇》记有“三豕”即“己亥”之故事,均可为证。《古本竹书纪年》及《山海经·大荒东经》并作“王亥”。《史记·律书》:“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释名·释天》:“亥,核也,收藏万物”,与杜注“蓐收”义同。亥与豕古本一字,豕、耆、黎、夷,段玉裁并系于十五部,故例得通转。在甲骨卜辞及《山海经》的一位西方之神:彝(夷)。“西方曰韦,凤曰彝。”(《甲骨文合集》14294);“贞,帝于西方曰彝,凤曰韦。” (《殷虚文字缀合》261),《山海经》神名有彝夷之异,但二字古本通作。《礼记·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夷。”郑注:“夷,读为彝。”,《魏元丕碑》“彝戎宾服”,彝显即夷。《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名曰嘘。……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嘘,郭注:“言嘘啼也。”王念孙校作“音唏”。孙诒让云:“嘘当为噎。下文‘下土是生噎’,即承此文而纪其代系也。”袁珂师注:“此噎即上文之嘘。”观此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与《大荒西经》中之石夷“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显为同一传说之分化。噎、唏(从王念孙校)并为石夷之音转。噎,疑当作(原字为日右加壹),因形近致讹。“噎、夷、石夷、耆、黎”音近义同,都为西方太阳神。犁、黎、离、雝通假,《大荒南经》“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大荒北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苗民厘姓。”《海内经》:“有人曰苗民……名曰延维……伯天下。”郭《注》:苗民即“三苗之民”。黎通虎通狸,又讹转为李、厘、雷、厉。雝音“融”,与夷、石夷、耆、黎音近义同。“耆,老也。”,黎音离,离与雝通假,雝音“融”。离即离朱。帛书中有楚人先祖“女童”的记载,女童即老童;楚之先祖女禄的禄字在先秦前和鹿字、黎字通假。根据古字通假,也得出“禄、陆、老、黎、犁、厘、离、雝、離、噎、夷、石夷、耆、禄、鹿、老、佬”同一,为“融”; 依据三国东吴太守万震《南州异物志》“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为“俚”所在地,又顾炎武引《南裔异物志》指出: “俚在广州之南,俗呼俚为黎”,故与祝融重黎的“黎”关联。
重黎,记载为钟离,有记为“终黎”、 “鐘離”。 《世本》云:“颛顼娶于滕〈王贲〉氏,谓之女禄,产老童也。”,“老童”、“陆终”、“重黎”都是不同时期的同一称呼,“吴回”、 “回禄”为倒转的称呼。颛顼则为入赘婚。 “融”字占读如“黎”,“祝融”的重黎的黎之称演变“九黎”。后来也有演变:“烛”字与“祝”同音,“龙”字读音则与“融”相近,“烛龙”可以视为“祝融”的谐音词。
《竹书纪年》“王季伐西落鬼戎,获十二翟王。”翟、狄二字古混而不分。
《正义》又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并明,并明生自犬。白犬有二,是为犬戎。”《说文》云:“赤狄本犬种”,“故字从犬。”又《毛诗疏》云:“犬戎昆夷是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昔高辛氏(注:高辛,帝)有犬戎之寇”, 《大荒北经》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札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 名曰戎宣王尸(平璞注:犬戎之神名也)”。 《后汉书.南蛮传》:“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祝融吴回)首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盘瓠死,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裁制皆有尾。其母白帝,赐以名山,其后滋蔓,车曰蛮夷。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玄中记》作“盘护”。后盘瓠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证明瑶族祖先盘瓠实际从祝融部落分化。《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69引《广州通志》云:“广州府五仙观。初有五仙人,皆持谷穗,一茎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衣服,与羊同色,五羊俱五色,如五方。既遗穗与广人,仙忽飞升而去。羊留,化为石,广人因即其地祠之”。“五羊神话”源出先秦南方盘瓠神话 ,“五羊”实为“五色犬” ,即“盘瓠”。瑶族先民在隋唐之前、秦汉之际已居住岭南之北,与(俚僚)有密切关系。
1.4、祝融八姓的记载
《国 语· 卷 第 十 六》“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附注:指昆吾分化的董父部分)。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八姓,祝融之后。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也。侯伯,诸侯之伯。”;《国语·卷第十六》即《国语·郑语》:“秃姓,彭祖之别”、“斟姓,曹姓之别”。
《潜夫论》云:“‘祝融之孙分为八姓,己秃彭姜妘曹斯莘。’莘、斯、姜从字形上看似为芈、斟、董之误。东汉王符著《潜夫论笺校正· 志氏姓〔一〕第三十五》:郑语“秃”作“董”,“姜”作“秃”,“斯”作“斟”。按史记楚世家索隐引世本“斟”亦作“斯”。……“黎后有斟姓”,盖以祝融即重黎也。又在《氏族略》宋注云:“参胡国,斯姓”, 昆吾国,始祖,昆吾(樊),朝代,夏,封地立国于今山西运城一带(即原“董”部落范围内)后又迁到今濮阳。因此,炎帝的“姜”也好,昆吾(己)、秃、斟也一样,八姓“己(樊,昆吾)、董(惠连,参胡)、彭(篯,彭祖)、秃、妘(莱言,刽人)、曹(安,曹姓)、斟、芈(季连)”。然上文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则姜姓,实际为炎帝祝融(董)部落分化。“董”由天文仪“重”(中)和四游表(”扶桑”日表)构成,是最早管理火种和观测的称呼。昆吾国夏封地立国于今山西运城一带(即原“董”部落范围内)后又迁到今濮阳。故“昆吾”与天文观测“董”部落有关。上文载:“董”部落祝融八姓就存在山西鬷夷今闻喜的昆吾后裔董父与河南新郑华阳参胡居的“董邑”两地记载,陶丘、滑之韦城、鬷邑、临颍之长葛、汝之龙兴、长垣之龙城皆为董姓豢龙地。
《史记》明确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 (宋)郑樵着、(明)陈宗 校《通志·氏族略》:“臣谨按。陆终氏娶鬼方之。女孕而不育。十一年。开其左胁而出三人焉。又开其右胁而出三人焉。长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于卫墟。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楚灭之。三曰彭祖。名翦。彭姓。封于韩。大彭之墟。即彭城也。四曰会人。妘姓。封于郑墟。五曰安。曹姓。封于邾之墟。六曰季连。芈姓。其后为楚”;《大戴礼记·帝系》记载:“吾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馈氏,产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云刽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日季连,是为芈姓。”。《世本》:“陆终第二子参胡为董姓”。宋衷注注《世本·.卷上》“参氏·董姓·陆终第二子参胡之后.又见姓氏书辩证.”、宋衷注注《世本卷第三》:“参氏·董姓·陆终弟二子参胡之后”,《氏族略》宋注云:“参胡国,斯姓”,《 路史》澍桉辩证引云:“参氏·陆终弟二子参胡之后;参姓祝融之后.广韵.” (宋)郑樵着、(明)陈宗 校《通志·氏族略》“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楚灭之……”。
《通志·氏族略二》云:“彭氏,即大彭之国,在商为侯国。古祝融之后,有陆终氏,六子,第三子彭祖建国于彭”,彭祖是烹饪鼻祖、 气功祖师、中华武术文化的鼻祖, 房中始祖,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
《国语·晋语八》:“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 ,在周为唐杜氏。”,汉应劭 《风俗通·皇霸·五伯》:“及殷之衰也,大彭氏、豕韦氏、复续其绪,所谓王道废而霸业兴者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在商为豕韦氏 。” 杜预注:“豕韦 ,国名,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 ”。
1.4.1、祝融部落管理天文与火为“董”与“董”部落范围
祝融火神最早是管理火其后是观测天文等的部落,掌握远古的文明。
《春秋左传正义· 卷十九上 文五年,尽十年》董之用威。董,督也。注“董督也”。正义曰:《释诂》云“董、督、正也”。俱训为正,是董得为督,谓督察之也。
《春秋左传正义· 卷四十二 昭二年,尽四年》而辱使董振择之,以备嫔嫱,寡人之望也。董,正也。振,整也。[疏]注“董正”至“妇官”。○正义曰:“董,正”,《释诂》文也。振为整理之意。言正整选择,示精审也。
从“董”管理火到“东”的认识,“东”是日在木中。到“重、墓”的认识,就是东西方位的认识,观测天文的发展,人的方位也发生改变。人类从管理火种,到天文观测,观测太阳太阳的影子落在建木天干时,落在中间为两影子重合,变成的“重”、“东”为一义的影子重合处的观测部分。东,《韩非子·说疑》作“董不识”,古时候:“蕫、董、东、重、童”通用。“董”由天文仪“重”(中)和四游表(”扶桑”日表)构成。“重”为主表居中,四隅方置四游表。“童”,从“董”,重省声;中,上下贯通;“重”,厚也,从东声,凡重之属皆从重。重也是观测仪器的太阳影子的重合;日在树下,太阳下山,为“墓”,日在树下为“杳”,墓通莫(日在草中),阳光映入丛林草野,日落而天地不分;太阳西沉为“昏”,安定入睡为“冥”……可见,董、童、重,与“东”读音基本一致,以“董”为最相似。”蕫、董、东、重、童、中、终、章”与其他有观测天文的姓如陈、潘等字,有管理意思当属于“董”。
《路史》:“廖有叔安,异封于董。董甫(通‘父’)以豢龙事虞,封于鬷川,别为鬷夷。更为关龙”。《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 昭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疏]“明其布候”。○正义曰:贾、服、王、董皆作伍候。贾、服云:五候,五方之候也,敬授民时,四方中央之候。王云:五候,山候,林候、泽候、川候、平地候也。董云:五候,候四方及国中之奸谋也。杜作伍侯,故云“使民有部伍,相为候望”。彼诸本盖以上多云四,故误为五也。《通典·.职官·.封爵》上载: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王国维《鬼方、昆夷、狁考》:“鬼方、昆夷、薰育、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是为后来的匈奴。亦有人加以修正:认为鬼方、畎夷、荤粥、猃狁并非匈奴;黄盛璋先生著文认为狁与荤粥皆当为羌族的一支等等。
上文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则姜姓,实际为董姓。因此,祝融八姓为“董”部落的分化,祝融为部落联盟。同时,昆吾国夏封地立国于今山西运城一带(即原“董”部落范围内)后又迁到今濮阳。故“昆吾”与天文观测“董”部落有关。
从《大荒西经》“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包山楚简第217号简“童”作“獞”)误作“卷章”),卷章生重黎”对比《大戴礼记·帝系》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氏,产重黎及吴回。”,《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三个世系差异明显不同,实际不是世系。《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勾芒、祝融之类,皆是五行之名号,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何故与之同称乎?’答曰:‘此五子能著其功,施于人,与鬼神相似,故得与之同称也。亦犹皇帝天神,王者德同于天,故 亦得称皇帝,此其义也’。”, 《左传·文公六年》:“晋改蒐于董”,证明祝融部落的文化发达。《尚书·孔氏传》:“重即羲,黎即和”,伏羲来源于重,女娲来源于黎,炎帝世系是重黎的首领的名称变化;黄帝世系说明是把早于黄帝的炎帝祝融重黎列为黄帝后裔世系,其实不是“世系”,其生,为管理下的部落联盟主要首领及其天历的变化而已。《史记·三代世表》:“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山海经·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又同书《大荒西经》载:“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不是真的世系,而是日历、月历的变化以及管理部落的变化。黄帝、少昊、颛顼时期,其实,就是祝融重黎、昌意(常羲)、羲和,其实都是重黎部落进行观测天文。祝融在伏羲女娲前就存在,也就不可能重黎是黄帝或颛顼的后裔,董父辈赐氏,应与性区别,姓是对自然力量繁衍的崇拜,并非皆冠以女生冠以“女”字旁。祝融六子参胡董姓,居董邑,参胡早于董父,参胡在董姓部落,而董父从昆吾部落再分化,董姓部落祝融八姓就存在山西鬷夷今闻喜的昆吾后裔董父与河南新郑华阳参胡居的“董邑”两地记载,并且多地豢龙。如此,董父安排作为董姓部落的董氏首领,证明舜帝时期才开始进入父系社会。当然又以董父为姓鼻祖不适合,然以董父为董氏开先河是准确的。
1.4.2、祝融昆吾部落
古丘名。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 旸谷 ……至于 昆吾 ,是谓正中。” 高诱 注:“昆吾邱 ,在南方。”因此,也传承了观测天文。昆吾国,始祖,昆吾(樊),朝代,夏,封地立国于今山西运城一带(即原“董”部落范围内)后又迁到今濮阳。故“昆吾”与天文观测“董”部落有关。
《春秋左传正义· 卷二十五 成元年,至二年》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疏]注“夏伯”至“晋文”。○正义曰:《郑语》云:“祝融能昭显天地之光明”,“其后八姓”,“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阳山)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郭璞云:‘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珂案:昆吾亦人名,见海经新释卷十‘有国曰颛顼’节注3。昆吾山特产--赤铜,赤铜色彩鲜红,如同赤火一般。用这里生产的赤铜所制做的刀剑,非常锋利,切割玉石如同削泥一样。周穆王伐昆戎,昆戎献昆吾之剑,昆吾剑就是由这种铜打造的。 唐 崔融 《咏宝剑》:“宝剑出昆吾 ,龟龙夹彩珠。”
《山海经·西次三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人面而虎爪”珂案:此神即海内西经之开明兽也,见海经新释卷六‘海内昆仑之虚’节注2。其又叫开明兽,样貌为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化为虎形,是为了获得老虎的威严和力量,“帝之下都”郭璞云:‘天帝都邑之在下者。’珂案:郭注天帝即黄帝,见海经新释卷‘海内昆仑之虚’节注2。《中次三经》“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郭璞云:‘天帝曲密之邑。’珂案:例以西次三经‘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语,此天帝盖即黄帝也。
《逸周书·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 孔晁注:“昆吾,古之利冶。” 卢文弨 校引 谢墉 曰:“昆吾乃掌冶世官”。
1.5、祝融部落的迁徙,冶炼技术在岭南出现
正因为祝融部落从管理火种到先进的陶瓷工艺、驯化野生动物养殖、冶炼技术、音乐技艺等的发挥,形成了先进的文化部落,《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座芒山。有座桂山。有座榣山,山上有一个人,号称太子长琴。颛琐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长琴,于是太子长琴住在榣山上,开始创作乐而风行世间。郭璞云:”世本云:‘颛顼娶于滕〈王贲〉氏,谓之女禄,产老童也。’”郭璞注:“耆童,老童,颛顼之子。”,《山海经》:“又西一百九十里,曰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锺磬。其下多积蛇”,《西次三经》云:”騩山,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记载音乐的技艺杰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三十二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 证明祝融部落驯化野生动物技术极大提高。祝融部落成为炎帝、蚩尤、黄帝等不同时期部落联盟的中坚力量。炎帝后期祝融部落从陕西一带迁徙到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在山东推广了小麦的种植技术、冶炼技术和天文技术,推动蚩尤部落联盟的强大。《史记·五帝本纪》集解:“ 蚩尤,古天子。”《正义》引孔安国:“九黎元君号蚩尤是也。”《国语·楚语》注:“九黎,蚩尤之徒。”《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蚩尤,九黎民君子也。”《逸周书·尝麦篇》载:“九黎宇于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也成为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的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在这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河南、山东、河北交界处地区被称为“九黎之都”。祝融部落的迁徙,造就了黄帝、少昊、颛顼时期观测天文的进步,《史记·历书》记载:“黄帝考定星历”。同书《索隐》引《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管子·五行》:“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廪者;奢龙辨乎东方,故使为土师;祝融辨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辨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为李”又《小学绀珠·名臣类·黄帝六相》:“蚩尤为当时,大常为廪者,奢龙为土师,祝融为司徒,大封为司马;后土为李”,《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这一祝融部落首领变化的记载,多证明后土也好,司马也罢,都属于祝融部落;大常,属于常羲,即常羲、羲和、是祝融部落占月日的;奢龙、祝融声音的转化;可见,都与祝融观测天文有关。《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孔氏传》: “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周礼疏序》:尧典郑注云:“四岳,四时之官,主四岳之事。始羲、和之时,主四岳者谓之四伯。至其死,分岳事置八伯,皆王官。”;《圣贤群辅录注》又云:“尧既分阴阳为四时,命羲仲、和仲、羲叔、和叔等为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为四岳。”。尧典孔疏引郑答赵商云:“先师以来,皆云火掌为地,(按:“掌”乃“当”字之误,“地”乃“北”字之误。)当云‘黎为北正’”。迁传臣瓒注云:重、黎司天地之官也。唐、虞谓之羲、和,则司地者宜曰北正。《史记·五帝本记》:“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少昊时期,“少昊氏有四叔:重、该、脩、熙。”,《左传·昭公二十九》曰:“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所谓“四叔”,其实,“和与该、脩与黎、羲与熙”的变化,也是如同伏羲时期“重、和、羲,黎”一样。都是祝融部落的文化促进作用。
《山海经》:“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些始浴之”, 《山海经·大荒南经》上说:“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又同书《大荒西经》载:“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是说常羲创造了十二月历法。《吕氏春秋》说“……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常羲根据观察表木晷影长度变化和月亮圆缺规律而推算出来的。她认为每年十二个月更符合自然规律,而且十二个月正好与十二地支相配,创造了十二月的开始。《史记·三代世表》:“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不是真的世系,而是日历、月历的变化以及管理部落的变化。黄帝的《老黄历》是昌意创造的,昌意(常羲)还创造月历,到颛顼时期,祝融部落又创造《颛顼历》。也就是《老黄历》---《月历》----《颛顼历》是变化过程。
《国 语 ·卷 第 十 六》:“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此中的“灭”,为灭国或灭首领。不是灭姓氏。
《诗·商颂·长发》记载:“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毛传》也有记载:“有韦国者,有顾国者,有昆吾国者。”郑玄笺:“韦豕、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十三经注疏》上册第627页),楚国在此前叫“昆吾国”。
《春秋左传正义· 卷十 庄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正义曰:《国语》:“内史过曰:‘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黔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宣王于镐。’”是夏、商、周之所有也。
《国 语 ·卷 第 十 八》“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曰‘重寔上天,黎寔下地’。遭世之乱,而莫之能御也。不然,夫天地成而不变,何比之有?”注:“九黎乱德”其后,高辛氏之季年。三苗,九黎之后。高辛氏衰,三苗为乱,行其凶德,如九黎之为也。尧兴而诛之;育,长也。尧继高辛氏,平三苗之乱,绍育重、黎之后,使复典天地之官,羲氏、和氏是也。”
《尚书》云:“窜三苗于三危。”《尚书吕刑》郑玄注:“苗民即九黎之后,颛顼诛九黎,至其子称为三苗。”,《礼记衣疏》郑注:“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
《诗经· 长发》中说:“苞有三蘖(niè)”苞,即苞本,牢固也。蘖,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一本生三蘖也,本则夏桀,蘖则韦也,顾也,昆吾也,皆桀之”朱熹说,韦国(大彭国分支)、顾国、昆吾国为夏桀的死党,被“三蘖”。
《白虎通义》曰:“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也”,《四书章句集注》注云:“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谓之五霸。’”。《史记·殷本纪》说:“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 旸谷 ……至于 昆吾 ,是谓正中。” 高诱 注:“昆吾邱,在南方。” 汉 张衡 《思玄赋》:“跻日中于 昆吾 兮,憩 炎火 之所陶。” 南朝 梁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诔》:“风生阊阖,日去 昆吾 。”。昆吾国,始祖,昆吾(樊),朝代,夏,封地立国于今山西运城一带(即原“董”部落范围内)后又迁到今濮阳。《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杜注: “卫有观,在古昆吾氏之墟,今濮阳城中。”,《国语·郑语》韦昭注:“昆吾卫是也,其后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观,卫地,今濮阳市境内。《汉书· 地理志》东郡濮阳: “故帝丘,颛顼虚。”,《续汉书 ·郡国志》 东郡濮阳:“古昆吾国,春秋时曰濮。” ,《史记· 楚世家》正义引《括地志》:“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濮阳西三十里。台在县西百步,即昆吾墟也。” 后迁旧许 (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顾栋高 《春秋大事表》 卷5:“今河南许州府治东三十里故许昌城是。”。
《史记· 五帝本纪》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云:“窜三苗于三危。”
《春秋左传正义· 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尽十一年》传言楚彊,吴、越服从。[疏]:《外传》曰“芈姓归越”,是越本楚之别封也,或非夏后之后也。
《国 语· 卷 第 十 一》唐尚书云:‘晋蒐于夷,舍二军。’昭谓:初,晋作五军。鲁文五年,晋四卿卒。至六年,晋蒐于夷,舍二军,复成国之制。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阳子至自温,改蒐于董,使赵盾将中军,射姑佐之,射姑怨阳子之易其班,使狐鞫居*阳处父而奔狄。
昆吾人善于制陶、琢玉、冶金和占卜,昆吾人发明了陶瓦,以代替茅草房,与奚仲作车、仓颉造字、后稷作稼、皋陶作刑、夏鲧作城,被称为我国古代六大领域创始人。夏太康时,昆吾组织勤王之师,联合诸侯国,自为盟主,以尊王室。夏桀时,昆吾集团对桀发动造反。《史记·殷本纪》记载:“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自把钺以伐昆吾。”。昆吾国亡后,到了商末周初,《逸周书·大聚解》记载:“(武王)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孔晁批注:“昆吾,古之利冶”。
《续汉书 ·郡国志》东郡濮阳:“古昆吾国,春秋时曰濮。”;《史记· 楚世家》 正义引《括地志》:“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濮阳西三十里。台在县西百步,即昆吾墟也。”;《左传·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选 ,将伐楚 。” 杜预 注:“百濮 ,夷也。”,《国 语 ·卷 第 十 六》“叔熊逃难于濮而蛮”继而《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夔子因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以为大逆不道,举兵灭夔”;《通志·氏族略》:“董姓,封于韩墟(今河南新郑华阳故城一带)。周时为胡国。楚灭之。”,迁徙至古蜀国、楚国、南越等地。《史记·楚世家》(卷四十):“楚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于是南平百越”。随着濮人迁徙、楚国人南下扩大疆域,形成不同风格的三星堆文化遗址遗迹、岭南的青铜冶炼技术的变化。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秦始皇灭六国迁徙豪富入蜀,以冶铁致富的卓氏从赵国迁居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2020年2月越南定义出土的玉璋与三星堆玉璋如出一辙,其他石器、玉器与三星堆文物保持了高度近乎完全的相似度。也证明祝融后裔迁徙:昆吾国最擅长用昆吾石冶炼成铜铁,据考古材料,春秋时期,楚人向南开发仅限于湘西北及古“洞庭”泽周边平原;五岭以北的九疑山及今衡阳以南还主要为越文化分布区。进入战国以后,湘水上游及邻近粤北、桂北地区,楚文化逐渐取代了越文化。在广西桂东平南县石脚山和桂东北灵川县新岩两处出土制铜石范的遗址(其中,灵川在古属百越之地。战国属楚,灵川出土了五件铸铜石范,有单面和双面的钺范、斧范,还发现冶炼于铜残存的铜渣。),广西恭城、平乐,广东清远、广宁等地均发现有战国楚墓群,出土器物与长沙楚墓以及河南、安徽楚墓的器物,有诸多相同之处。西瓯骆越青铜文化是在当地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萌生于商末周初,开始以接受中原青铜文化为主,春秋晚期,南越文化注入青铜文化成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在广东境内青铜文化遗址约三四百处,墓葬100多座,出土各类青铜器八九百件,经有关方面科学鉴定,它们在铸造工艺、成分配伍,铸后加工及热处理等方面,均达到很高水平。这些铜器除具有中原文化风格以外,有的还与江淮、楚地相近或相同。例如肇庆、罗定出土编钟与湖北随县出土的基本一致;肇庆松山战国墓出土的铜GFEC1、壶、足、盘、剑、戈、矛、镞等兵器来自楚地中或深受其影响,显示西江文化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在德庆栏马山战国墓出土一把青铜剑上刻有6个汉字铭文;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地形圗”上,在今广东境内,标出“桂阳”(连县)和“封中”两个地名;铜鼓只流行于骆越地区,但在越过西瓯中心地区,在偏东的贺州龙中又偶有一见(鼓为尧时的巫师所发明,为中国最早的祭祀、军事乐器。《秦王点兵》作为古典鼓乐中的经典,最早产生于山西董国鬷川,一直流传至今。《辞海》上说“锣鼓杂戏起源于山西绛州(今新绛县))。钟山县同古镇实际取名“铜鼓”,在贺州在沙田河流域及其附近,广泛分布着城址、墓葬区、窑址等东周青铜文化遗存。墓群已发现六处出土物了青铜器,广西贺州沙田龙中村一处东周岩洞葬曾出土青铜器一批,包括鼎、鼓、牺尊、兽首盉、罍、钺等18件。其中一件铜牺尊已全然不同于中原牺尊的风格,尊的牺首为有犄角的怪兽,尾部立有攀附虁龙作尾,背部的盖上有浮雕盘蛇,以突出高昂蛇首作为盖钮。而“贺” 取名于当地多锡矿,便于青铜冶炼。
2、“百越”与祝融部落的关联性
宋衷注《世本·卷下· 王侯大夫谱隋书经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越 越、芈姓也,与楚同祖。赵世家正义,案此指南越”;宋《路史》“越 芈姓,古南越。盟会图疏云:‘南越,广州。’按:南海、桂林、象郡皆是,非姒姓之越。东南二越,诸儒皆一之踈矣。”。
《国 语 ·卷 第 十 六》“荆蛮,芈姓之蛮,鬻熊之后”。又载:公曰:“老童产重、黎及吴回,吴回产陆终,陆终生六子,其季曰连,为芈姓,楚之先祖也。”;《国 语·卷 第 十 九》郑语曰:‘芈姓夔越。’世本亦云:’越,芈姓也。’;《通志·氏族略》:“季连。芈姓。其后为楚。”;《说文》:“蛮,南蛮,它种,从虫,man声。”。《国语·楚语》:“三苗复九黎之德。”,《战国策·魏策》:“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史记正义》:“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后汉书·南蛮传》:“楚师既振,(蛮)然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
《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有许多支系,其中于越、扬越、山越、东瓯、闽越、南越等几支百越。“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另一种说法是百越通“濮越”,为内陆部落“濮”与沿海部落“越”的合称。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其中“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 (福建一带) 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广东一带),而“西瓯”(广西一带)、“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交州分属南越、西瓯、骆越三个部族 。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而广东地区人口稀少、政治实体较为松散。
《太平环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濮,“周国名,在湖北石首县南”。《续汉书 ·郡国志》东郡濮阳:“古昆吾国,春秋时曰濮。”;《史记· 楚世家》 正义引 《括地志》:“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濮阳西三十里。台在县西百步,即昆吾墟也。”;《国语·郑语》云:“姓夔越,不足命也,蛮蛮矣”。韦昭注:“蛮,谓叔熊在濮,从蛮俗”。 “濮国”, 濮人之国,第一任国君是“叔熊”。 《伪孔传》说:“庸、濮在江汉之南。”《逸周书·王会解》说:“卜人以丹沙”,孔晁注:“卜人,西南之蛮。”,武王克商以后,“巴、濮、楚、邓,吾南土也。”濮,又称百濮,部落众多,《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左思《蜀都赋》:“于东则绵巴中,百濮所充”。杜预《春秋释例》说:“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
古代的濮和越、百濮和百越,在一些文献中所记载析濮和越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华阳国志》载:“越嶲郡会无(今四川会理县)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又载:“夷濮阻城,咸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以及“兴古郡……多鸠僚、濮。”;《国语·郑语》云:“楚鼢冒始启濮”、《史记正义》说濮在楚西南。《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逸周书·王会》:“正南, 瓯邓 、 桂国 、 损子 、 产里 、百濮 、九菌”孔晁 注:“六者南蛮之别名”、《左传·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选 ,将伐楚 。” 杜预 注:“百濮 ,夷也。”孔颖达 疏“濮夷无君长揔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春秋战国时,受到楚国挤压的濮人开始溯长江而上、定居在巴蜀盆地(四川、重庆)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区。《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史记·楚世家》:“齐桓公七子皆奔楚,楚尽以为上大夫。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广西在商朝周代称为濮或僰,晋至隋唐称为俚僚,宋始称为獞,沿用到1958年*总理改为现在的壮。云南的“浊龙族”与祝融读音相吻。
《史记·西南夷传》有“僰獞”,《礼记·王制篇》作“棘”字,所谓“屏之远方,西方曰棘”,“ 有罪贬远方,以棘围之”。“僚”的称谓《博物志》“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僚子”。《华阳国志》屡纪之,如当中的蜀志有”滇僚口僰”,”帝攻青衣,雄张僚僰”。《南中志》有”永昌郡,兴右郡下有鸠僚”。《北史· 卷九五》(僚传)“僚为南蛮之别种”。旧唐书卷一九七南平僚传:“南平僚者东与智州(今广西玉林),南与渝州(今四川巴县)接,部落四千余户……”,《旧唐书·地理志》邕州宣化条:“水本在县北,本牂牁河,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明代欧大任《百越先贤志》也说:“牂牁西下邕、雍、绥、建,为骆越。”。
《山海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她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这是仅仅描述牙齿而已。而对昆吾的描写,就是形状了。
《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珂案:此神即海内西经之开明兽也,见海经新释卷六‘海内昆仑之虚’节注2。其又叫开明兽,样貌为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化为虎形,湖南,古属楚地,楚语称虎为“于菟”,按虎缓读为“于菟”,促读为“土”。《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为于菟”。于音为乌,“于菟”、‘读如乌浒,或乌武。这是由楚国方言称虎为“于菟”的缘故。乌浒人,《南方异物志》说:浒,地名,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即地从族或人而得名。宋《舆地纪胜》卷一O三说:桂北“阳朔县,有夷人,名乌浒,在深山洞内,能织斑布。”,有些文献又载:桂南横县有乌浒滩。《太平御览》卷786引裴浦〈广州记〉:“晋兴(今邕宁附近)有乌浒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灵帝建宁三年(170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粘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这是乌浒之名最早见于史*载。乌浒以异地而别称,或由译音不同而异名,故《新唐书》卷二二二下,以乌浒为乌武。乌浒、乌武,乃是同一族称无疑。
南越的西瓯、骆越的第一个族称是东汉时出现的乌浒,乌浒后来也称俚人或里人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然后是魏、晋、隋、唐时代的俚僚、黄现璠著《壮族别称乌浒人之探讨》、《壮族通史》宋代以后的獞、俍、沙、侬以至今天的壮族。《漳州谕舍》一文中,云“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瑶、曰黎、曰娏蜑,在漳者曰畲”。宋人朱辅《溪蛮丛笑》的叶钱序中存五溪之蛮“沅其故壤、环四封而居者,今有五:曰苗、曰瑶、曰僚、曰獞、曰仡佬”。嘉靖《广东通志》:“獞,性质粗悍。自耕而食,又谓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后稍入广西古田等县,佃种荒田,聚种稍多,因逼胁田主,占据乡,逐蔓延广东。其初来,尚以听招名色,佃田纳租,与猺人种类不同,时相仇*,有司及管田之家,颇赖其力,以悍猺人,及后势众,亦与猺人无异。”,《永宁州志》明确记载,“今之里獞,非其土著也。先是柳庆岁大饥,有奸民者,招诸猺(獞),就栗千计,继而种落蕃衍,逐驱屠居民,雄踞其境”。
地名有“罗”(如罗定、罗镜、罗孔、罗沙)、“六”(禄、渌、绿,如德庆有六冲、禄滚,云浮有禄源,“六”绝不能作数字解),与上文论及的祝融部落的“黎”、“老”、 “豕”、“ 耆”、“ 黎”、“ 夷”,、“禄、陆、厘”通假。《隋书·地理志》载:“尉陀于汉,自称‘蛮夷大酋长、老夫臣’,故俚人犹呼其所尊为‘倒老’也。言讹,故又称‘都老’云”。 《南裔异物志》“俚在广州之南,俗呼俚为黎”;同样,“佬”的称呼也与居住岭南的民族獠(音老)关联。
3“苍梧”地名的南移与祝融三苗迁移的关联性
3.1、昆吾、昆仑与苍梧
《集韵》“昆仑,天形”;清代毕源注《山海经》“昆仑者,高山都得名之”。这是以龙祭日于高山得名,《括地志》记“昆仑在溺水中,非乘龙不得上”、《水经注·河水》说“东海方丈,亦有昆仑之称”。屈原《离*》云“朝发韧于苍梧兮,夕余至于悬圃”,“朝吾将济亍白水兮,登阆风而羁马”。与《楚辞》中的昆仑相呼应,最早以苍梧为神山,是古“昆仑”,又称“昆吾”即与“苍梧”、“苍龙”音义同转。
《山海经》:“苍梧在昆仑西南。”、《海内东经》“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也就是苍梧国在白玉山国的西南面,都在流沙的西面,昆仑山的东南面。昆仑山位于西方胡人所在地的西面。总的位置都在西北方。白玉山,郝懿‘三国志注引魏略云:‘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西有西王母。’今案大山盖即昆仑也,白玉山、西王母皆国名。艺文类聚八十三卷引十洲记曰:‘周穆王时,西胡献玉杯,是百玉之精,明夜照夕。’云云。然则白玉山盖以出美玉得名也。”;苍梧:郝懿行云:‘此别一苍梧,非南海苍梧也。’。
《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大戴礼记·少间篇》云:“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抚交趾”。《史记》:虞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反汉书·南蛮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读史方舆纪要》引孔颖达曰:“九嶷即苍梧山也。”,《吕氏春秋·召类》卷二十中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淮南子·修务训》高秀注:三苗之国在彭蠡,舜时不服,故往征之,舜陟方乃死,时舜死苍梧,葬于九嶷山。《淮南子·修务训》(卷十九):“南征三苗,道死苍梧”。《水经注》记,“舜却苗民,更易其俗”。《孟子·.万章上》记日:舜*三苗于危。《禹贡》记:道黑水,至于三危,入南海。《墨子·.兼爱下》载:“禹之征有苗,非以求重富贵。克有三苗。”,《尚书·吕刑》载:“三苗,九黎之后。盖黎与苗,南蛮之名,今日犹然。”。《礼记·檀弓上》(卷三)::“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二妃未之从也”。《前汉书》云:“苍梧……有漓水关”;“有漓水东南至广信”。《林邑记》也说:”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 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结合,屈原《离*》云“朝发韧于苍梧兮,夕余至于悬圃”,苍梧为神山,则以九嶷山为古“昆仑”,又称“昆吾”、“仓吾”、“苍梧”。 郭沫若考证,周代青铜器铭文中已有“仓吾”一词。晋代的孔鼎《周逸书注》云: “仓吾,蛮也”。
3.2:苍梧郡的变迁
3.2.1、苍梧郡是历史的变迁
上文记载,大山盖即昆仑也,白玉山、西王母皆国名。苍梧:郝懿行云:“此别一苍梧,非南海苍梧也。”,因此,昆吾的迁徙,也形成不同时期的苍梧。
由虞夏之际至周初,随着南裔之域的扩展,苍梧之名遂南移至巴、濮、邓、楚之间的“南土”,荆西群蛮散居的山林之地衍有此称,汉水中游的“沧浪之水”与此有关。
春秋时期苍梧郡:据考古材料,楚人向南开发仅限于湘西北及古“洞庭”泽周边平原;五岭以北的九嶷山及今衡阳以南还主要为越文化分布区。《逸周书·王会解》(卷七):“成周之会……禽人管,路人大竹,长沙鳖,其西鱼复鼓钟、钟、牛,蛮扬之翟,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说明在成周之时已存在方国仓吾。《战国策》:“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里耶》秦简:“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根据湖南龙山出土的里耶秦简以及湖北张家山出土的汉简,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在汉武帝设立今梧州的苍梧郡之前存在更早的苍梧郡以及苍梧(仓吾)古国,随着楚国向南扩展,楚国在此地设立了楚苍梧郡,秦吞并楚国后相应地设立了秦苍梧郡。
楚国苍梧郡:进入战国以后,《史记·楚世家》:“楚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于是南平百越”。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楚国境内的人也向邻近粤北、桂北地区迁徙,楚文化与越文化融合。广西恭城、平乐、贺州,广东清远、广宁等地均发现有战国楚墓群,出土器物与长沙楚墓以及河南、安徽楚墓的器物,有诸多相同之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据徐少华、李海勇先生考订楚苍梧郡治所,其地位于今湘南九疑山附近、江华县桥头铺镇一带的老屋地城址。战国晚期楚国当已设有洞庭、苍梧二郡。其中,楚苍梧郡在洞庭郡以南,苍梧郡南界不会越过五岭的汉代谢沐县(有谢沐乡、龙虎关)。
秦攻百越的“秦瓯之战”。西汉初年的张家山汉简记有"苍梧守",与秦苍梧郡有关。《奏谳书》“御史书以廿七年二月壬辰到南郡守府,……初视事,苍梧守灶、尉徒唯谓隼:利乡反,新黔首往击”、“苍梧守已劾论□□□□□□□鬌及吏卒不救援义等去北者”又“隼视狱留,以问狱史氏,氏曰:苍梧县反者,御者恒令南郡复。”,《奏谳书》中的“廿七年”(前220年)与里耶秦简所见苍梧“输甲兵”之事发生在同一年。简文则为秦始皇二十七、八年事,为汉初人追述。虽为汉初文书,但张家山汉简和里耶秦简中的"苍梧"都指秦苍梧郡。简除记有"苍梧守"外,还记有"苍梧县",也与秦苍梧郡有关。
“秦瓯之战”后,没有在南越建立苍梧郡,而是建立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3个郡。《太平御览.周郡部·卷十八》《十道志》曰:“富州,开江郡。秦桂林郡地。二汉属苍梧郡”。
汉代苍梧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苍梧郡郡治在广西广信县(现今苍梧县),领十县:交州地图广信(《读史方舆纪要》梧州府广信条, 记载广信城“在今府治东, 汉置, 自三国吴以来, 皆因而不改。城邑考, 府旧城在大云山麓, 东北跨山, 西南两面皆临江。”)、谢沐(今江永县西南部、恭城县东北部及富川县北方小部分) 、高要、封阳(今贺县南部)、端溪(今罗定、信宜和德庆市地) 、冯乘(今富川瑶族自治县北部和湖南江华县一部分) 、富川(治所钟山公安牛庙西岭尾自然村一带,《水经注》中“灵溪水,出临贺富川,北符灵岗,南流经其县东” 今思勤江古称的富川、富江、富水,《太平寰宇记》则记有:“富水在富川西四十里,源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川,思勤废县,其水灌注田畴,居民丰赡,故名。”。县域范围今钟山、富川、恭城、平乐)、临贺(今贺县中部、昭平) 、荔浦、猛陵(今藤县、岑溪地) 10个县。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湖南江永、江华以南,广西藤县、广东信宜以北。
3.2.2、“秦瓯之战”的主要战场地发生在汉代汉苍梧郡境(谢沐、冯乘县)
“秦瓯之战”共有三次,主要是秦军和雒越军的战争,这三次统称为“始皇三征岭南”秦。 三次战争之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是第一次战争,既不在桂林灵渠、也不在今桂林恭城范围,毕竟汉武帝元鼎六午(公元前111年),置苍梧郡,临贺分置为临贺、富川、荔蒲三县。恭城属苍梧郡之富川县。实际的战场就是在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萌渚岭属于五岭之一。主体从今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向南延伸入广西贺州市的钟山县、贺县(现名八步区)的北部, 呈东北-西南走向,而都庞岭山脉为五岭之一,处于湘桂交界处,跨广西桂林市的灌阳县、恭城县和湖南永州市南部的道县及江永县。山岭作东北-西南走向。因此,由萌渚岭与都庞岭之间“一军守九嶷之寨”进入苍梧郡沐谢县富川县,属于决战主战场。
秦朝运输采用水运,有现成的水道,北连潇水、湘水和长江,南结富水,连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不必要修建灵渠;其次是避实就虚,不可能在战场地常年修建灵渠,故战场不在灵渠周边;况且灵渠是在的兴安县以及全州县、灌阳县,早在春秋以及战国时期,就属于荆州、楚国之地。因此,主要战场不在灵渠周边。主要战场在“一军守九嶷之寨”,即今日的湖南的江永、江华以及广西的富川、恭城之间,为汉代苍梧郡的谢沐县、冯乘县之间。乾隆版《富川县志》记载: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归义侯田甲就是率军由富川取此古道南下苍梧,其一部曾于谢沐关与当地衬军激战;湖南边境白芒营(白芒岭)是通往南越的门户,原属于冯乘县。娘子岭顶居高临下,是扼守交通要道的咽喉。可将五庵岭及周边十几里远的村镇情况尽收眼底。《江华县志》记载:“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尉屠睢率兵50万分五路进攻南岭,其中一路戌于白芒岭(今白芒营)而位于白芒营近郊的五庵岭村自然成了秦汉时期白芒营驻军的首选位置富川驿道。《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新广。属交州。有离水关。户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万六千一百六十。县十:广信,莽曰广信亭;谢沐,有关;高要,有盐官;封阳;临贺,莽曰大贺;端溪;冯乘;富川;荔蒲,有荔平关;猛陵,龙山,合水所出,南至布山入海。莽曰猛陆。”明确标注谢沐有关。《晋书·地理下》说:“自北徂南,入城之道,必由岭峤”。宋人周去非在《岭南代答》卷一《地理门》中说:入岭南之途有五 “自道(道州)入广西之贺(临贺)四也”。清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书方舆纪要》卷八十一中,说秦末尉佗如不在桂岭拒防,其后果必然是,北兵“从道州而风驰富川、临贺之郡,则西粤之藩篱尽决矣”。
汉元鼎六年(前111),在湖南江永县西南置谢沐县,因境内有谢水、沐水,故名,属交州苍梧郡,县治于今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县域相当于现江永县西南部、恭城县东北部及富川县北方小部分。隋开皇九年(589),谢沐县、营浦县合并,永阳郡撤消,置永阳县;冯乘县西汉初置,属交州苍梧郡。史载为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地图表明建置时间不迟于汉文帝时期。唐武德四年(621),析其北境置江华县,江华县治于今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北宋开宝四年(971)废,东境归江华县,西境入富川县。
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灵溪水,出临贺富川县(南朝的县治在今钟山县公安镇牛庙西岭尾自然村一带,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富川县治已经迁移到今公安里太一带、宋开宝四年(971)富川县治迁徙到钟山镇。),北符灵岗,南流经其县东,又南注漓水。”;北宋初期的《太平寰宇记》则记有:“富水在富川西四十里,源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川,思勤废县,其水灌注田畴,居民丰赡,故名”。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自四川出兵两湖击败梁帝肖铣,乾隆版《富川县志》记载:“由夷陵(今湖北武昌)抵富川度至桂州(桂林),驻师黄沙岭”,与梁军血战于谢沐关。为何从富川“度至”桂州,这就是打下该关隘则有两个关则一马平川。
谢沐县汉时有龙虎关、谢沐关(又叫世睦关、莫邪关,雄关、凤凰关、)(位天今富川县朝东镇小水村附近,关分东西两个隘口,东隘口叫牛塘隘,是天然的山形隘口,西隘口叫小水峡隘,是人工筑成的夯土墙。关内有谢水、沐水两河汇流,故称为“谢沐”,当地土著也有人将其关名倒置,称为“沐谢关”,它西连龙虎关,东接宝剑寨。宋开保三年八月(公元970年9月),“潘美伐南汉,自道州进,次白象” ,“进克富川(当时县治在今贺州钟山县内)” ,谢沐关亦战之(见道光《永明县志》卷十、道光《永明县志》卷十),《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传》记载“二年(指宋绍兴二年),贼曹成拥众十余万,由江公历湖湘,据道、贺二州”;《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杨再兴传》“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莫邪关”记载为“莫邪关”。明代,谢沐关被称为“雄关”,在关的东西进口分设岩口营和白象营,驻兵守关。明末张献部将曹志建拥兵关上,更其名为“凤凰关”,清雍正八年(1730年),时任雍正王朝云贵、广西两省总督的鄂尔泰,上疏给雍正帝在麦岭设同知职司都府,添设守备、千总、营汛,重兵驻守。雍正帝批准了鄂尔泰的建议创建了平乐府知暑衙、麦岭营守备(后改为都司)署衙、千总署衙,建有骑讯、兵库和粮栈。随着文武官员、步骑兵丁、车马辎重的浩荡开入,麦岭街升格为麦岭府,清同治十三年的修路碑及两块刻于民国十九年的修路碑述修古道建雄关。清《富川县志》称之为“小水固西北之金”汤)
明朝初年,富川县划为油塘、灵亭、奉政三个乡(清朝称为上、中、下三乡),共辖全县五个都:即七都、八都、九都、一六都、二五都,此期麦岭街属油塘乡八都所辖。明末清初,当局又以"团、排、寨"划分县内汉族居住区,这样八都又被划为六大寨,即:宝剑寨、黄石寨、涌泉寨、牛岩寨、石密寨、秀山寨。此时麦岭隶属于宝剑寨。
3.2.3、“秦瓯之战”发生在汉苍梧郡境北的主战场
五岭指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赣粤间,腹地在江西大庾县)。《淮南子·人间训》载:“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带),一军守九嶷之寨(今九嶷山一带),一军处番禺之都(今广州),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军结余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
战争从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4年结束,共历时五年。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率领五十多万大军分五路平均一路十万,南下攻击闽浙与岭南,秦军分一路攻浙闽;一路由南昌经大庾岭(为南岭中的“五岭”之一,《南康记》说横浦关离“南野县大庾岭三十里”就是称要塞部分。)入广东北部;一路由长沙经骑田岭(中国南岭山系里的五个历史名岭五岭里最小的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的北湖区-宜章县。古代名称不一:秦名阳山)抵番禺;其余两路进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与都庞岭之间进入苍梧郡沐谢县富川县,一路经越城岭取广西桂林及其以南地区。出兵当年就攻下闽浙,另两路也未经什么挫折即取胜;秦人南伐之初即占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另外三十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在西瓯人的顽强抵抗也就遭到惨败;屠睢被拜为国尉为主将,面颊与身子中了两支毒箭。坠地死亡。后秦始皇派任嚣接替他与赵陀平定岭南。副将赵佗,率领三万兵马先行出发。并动用二十万刑徒,输送辎重粮草。率军平定岭南地区。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岭南,该战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极大增地强了岭南人民与岭北人民的交流,秦始皇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赵佗攻瓯骆地区。
4、西瓯人的称谓变化
4.1、先秦之前为“蛮夷”、 “百越”、“越人”、“西越”
古越族是生活在上古时代的一个古老民族,说古越语。
《吕氏春秋》称岭南一带“百越”,“ 越”或“百越”都只是一种泛称,并没有形成民族,泛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古代部落。上文载:《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有许多支系,其中于越、扬越、山越、东瓯、闽越、南越等几支百越。“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淮南子·人间训》“而越人皆入丛薄中。”就沿袭这一称呼。
《史记》称为“南越”,《汉书》“南粤”,泛指五岭以南一带地方。宋 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本纪》:“粤有天皇,古越族,姓望名获,号中天皇”。
4.2、商周时期又称呼“濮”或“僰”
古代的濮和越、百濮和百越,另一种说法是百越通“濮越”,为内陆部落“濮”与沿海部落“越”的合称。在一些文献中所记载析濮和越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左传·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选 ,将伐楚 。” 杜预 注:“百濮 ,夷也。”孔颖达 疏“濮夷无君长揔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逸周书·王会》:“正南, 瓯邓 、 桂国 、 损子 、 产里 、百濮 、九菌”孔晁 注:“六者南蛮之别名”;《华阳国志》屡纪之,如当中的蜀志有“滇僚口僰”,“ 帝攻青衣,雄张僚僰”。广西在商朝周代称为濮或僰。
4.3、先秦时期多称呼“ 瓯越”、 “西瓯”
瓯、或写作“沤”、“ 区”、“ 欧”,是较早时期对越人的族称。周秦时代,人们常称东南沿海的越人为瓯人、且瓯、沤深、越沤。称岭南的人为路人、瓯邓和骆越。瓯越地域名称,始见于《战国策· 赵策》“断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按属南越,故言瓯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百越先贤传序》:“南方之国越为大……东海王摇都永嘉,故瓯越也”,《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九江南东道十一记温州风俗云:“俗为淫祀,有瓯越之风”,《光绪永嘉县志》 引《方舆胜览》:“当瓯越之衔,负山海之隘”。
《汉书》记载:“蛮夷中,西有西瓯,众半公式,南面称王”;《百越先贤志自序》也载:“译吁宋旧壤,湘漓而南为西越也”。郭璞注《山海经》:“瓯在闽海中,郁林郡为西瓯。”
《山海经·海内东经》说“瓯居海中。”《逸周书·王会解》说:“东越海蛤,瓯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且瓯文蜃。”“越沤,剪发文身。”《战国策·赵策》说:“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是闽浙的瓯人; “秦瓯之战”的《淮南子·人间训》“*西呕君译吁宋”其中的“西呕”,也就是西瓯部落。
广西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逸周书·王会》其中提“路人大竹”,《吕氏春秋·本味》“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越骆Daex Roeg,国名”。郦道元旧本《水经注》:“盖藉度铜鼓即越骆也”。《史记·南越列传》载赵佗上汉文帝书曰:"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骆裸”二字实是“鸟田”的壮语汉译字)亦称王。”;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七叶榆河条引《交州外域记》说:“交趾未立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随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雒民。”,雒与骆通。骆民,即骆越之民。《旧唐书·地理志》邕州宣化条:“水本在县北,本牂牁河,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明代欧大任《百越先贤志》也说:“牂牁西下邕、雍、绥、建,为骆越。”;桓谭《盐铁论.地广》也有“荆楚罢于瓯骆”。
西瓯,具体点,就是现在广西的今广西的贺州、钟山、富川、梧州市、陆川、博白、玉林、贵港、灵山、合浦、广东的茂名一带应是西瓯,以平乐银山岭战国墓为主体的遗存属西瓯文化,它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半部。
西瓯更多的是接受楚文化影响,骆越则受滇文化影响较大。《吴书·薛综传》“今日交州虽名初定,尚有高凉宿贼,其南海、苍梧、郁林、珠官四郡界末绥,依作寇盗,专有亡叛逋逃之”。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古富川县、临贺县地属南海郡。西瓯部落联盟,在“秦瓯战争”后彻底解体了。西瓯,已经成了一个历史符号。
4.4、"秦瓯战争"后称呼为“乌浒”
岭南百越部落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与中原华夏部落是大不相同的。《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实行“和辑百越” 的政策,尊重岭南人的风俗,赵佗带头尊重和顺从岭南风俗习惯。
汉代以后西瓯、骆越,为但、乌浒等称呼所取代。《南方异物志》说:浒,地名,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据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贵州》记:“连山数百里,有俚人,皆为乌浒。”;宋《舆地纪胜·卷一O三.》载:“阳朔县,有夷人,名乌浒,在深山洞内,能织斑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灵帝建宁三年(170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粘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 《南史·荀匠传》载。荀匠之兄荀裴于502年(南梁于监元年为郁林大守时,因征俚赋,死于练。乌浒人亦称俚人,为乌浒蛮的另一名称。古富川,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属南越国桂林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古富川县属交趾刺史部苍梧郡。
4.5、魏、晋、隋、唐时代的称呼俚僚
“俚”与“獠”源出一族,而 “獠”则依山而居,陆次云《峒溪纤志》载:“獠人处于岭表海外,射生为活,吞噬昆虫”。宋代《广韵·里》“俚,赖也,聊也,又南人蛮属也”。黄佐《广东通志》峒獠卷谓:“峒獠者,岭表溪峒之民,故称山越。”;阮元:《广东通志》“山獠:峒獠不可羁縻者,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亦无年甲姓名,以射生为事。《(桂海)虞衡志》所谓蛮之荒忽无常”。《隋书·地理志》说:“岭南俚人,尽力农事。”;《说文》:“獠,猎也,从犬,尞声”。
俚人在史籍中,一开始写作“里”。东汉三国以后,文献称为“乌浒”“ 俚” ,开始出现“俚”的记载,而少了“越”的记载。三国时吴人万震作《南州异物志》也说“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今广西横县)、高凉(今广东阳江等地)五郡皆有之,地方数”;《南裔异物志》“俚在广州之南,俗呼俚为黎”;汉末《异物志》“俚在广州之南,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有村,各有长”;三国东吴太守万震《南州异物志》“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北宋《太平御览》卷 785《四夷部六·俚》引用);《粤西偶记》载:“俚人者,粤西诸郡,处处有之”。
晋《博物志》“交州夷名曰俚子,俚子弓长数尺,箭长尺余”;
关于獠人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晋初年的《华阳国志》“及讨恶獠、刚夷数千落,威震南方”,并记载东晋建宁郡谈槁县(今云南富源县与贵州盘县)“有濮、獠”,兴古郡(今云南东南部)“多獠、濮”,永昌郡(今云南西南部及缅北)“有闽、濮、鸠、獠、僄、越、裸濮、身毒之民”。
《博物志》“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僚子”。《南中志》有“永昌郡,兴右郡下有鸠僚”,《北史· 卷九五》(僚传)“僚为南蛮之别种”。旧唐书卷一九七南平僚传:“南平僚者东与智州(今广西玉林),南与渝州(今四川巴县)接,部落四千余户……”,南梁《益州记》载:“ 李雄据蜀,李寿从牂柯引獠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獠居。”;南朝宋《后汉书》在记述“夜郎”时,把“夜郎”也当成“獠”,曰:“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柯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北朝齐《魏书》载:“獠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
《隋书.南蛮传》说:“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日蜑,日襄,日俚,日僚,日拖,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隋书-食货志》所载:“而江南之俗,火耕水耨,土地卑湿,无有蓄积之资,诸蛮陬俚洞,沾沐王化,各随轻重,收其赕物,以裨国用。又岭外酋帅,因生口翡翠明珠犀象之饶,雄于乡曲者,朝廷多因而署之,以收其利。历宋、齐、梁、陈,皆因而不改。”;《隋书》载:“开皇末,桂州俚李光仕聚众为乱,诏稠召募讨之。……稠至五更,掩入其洞,悉发俚兵,以临余贼。象州逆帅杜条辽、罗州逆帅庞靖等相继降款。”,又载“谯国夫人者,高凉洗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有亡叛。”; 《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八·.南蛮传》:“仁寿初,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玄既到官,时獠攻围大牢镇,玄单骑造其营,谓群獠曰:……夷、獠攀恋,数百里不绝。……因与之诀,夷、獠各挥涕而去”。《全隋文·卷九》的《隋书·梁睿传》:“幸因平蜀士众,不烦重兴师旅,押獠既讫,即请略定南宁”。
姚思廉 《陈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岭南俚、獠世相攻伐”、《陈书·卷十二列传第六》:“梁世仕至武陵国侍郎,东宫直前。出番禺,征讨俚洞,广州西江督护”。
《北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有亡叛。夫人遣长史张融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罪状。上遣推讷,得其赃,竟致于法。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至皆降。”
《旧唐书》载: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驰至京,请讨之。……俄而罗窦诸洞僚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李延寿《南史》卷七八《夷貊传》“广州诸山并狸獠,种类繁炽,前后屡为侵暴,历世患之”;卷五一《萧励传》“萧励为广州刺史,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未几降附”。
唐初以高州冯氏为代表的俚僚与泷州陈氏为代表的俚僚战争,开始分化成黎僚和瑶僚。粤西部分俚僚跟随高州冯氏的民族迁移,分化成黎僚即黎人。成为俚獠民族分化的临界点。顾炎武引《南裔异物志》指出: “俚在广州之南,俗呼俚为黎”,元代官员刘鹗《惟宾集》“户口数十万,徭,獠半之”;
《宋史·蛮夷列传一》卷四九三:“ 蛮僚者,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于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纡千余里。蛮居其中,不事赋役,谓之徭人。” 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有南方“洞民”“有五:曰苗(hmong)、曰瑶(yeuz)、口嘹(raeuz)、曰獞(ndoeng)、曰仡佬(ga raeuz)”。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清人李绂修的《广西通志》说:“撞者撞也,粤之顽民,性喜攻击撞突,故曰撞”《富川县志》载:“僮即旧越人,来自古田,散居于花山西乡诸村,俗与瑶同。”康熙《荔浦县志》说:“平乐府境内,瑶僮十居七八,自滨江至昭平,夹岸置堡数百里。”清雍正《广西通志》说:“獠獞诸族自巴蜀汉中移来。”
4.6、明代分化出峒(或洞)、獞、猺、民等族称,有“民户”、“瑶”、“狼兵”
董姓的南宋董槐右丞相后裔董芝兰元末自桂林府临桂县董家里东乡村至富川厚主坊(钟山回龙)开基,并以其子董文坤里长开始以民户立籍奉政乡第三都第四甲。以水流弯曲复回建回水庙,后有回龙之名。后裔董俊庸与遇到其他新到的董姓人氏,言及族兄族弟。遂以董俊庸为序,钟山以此排序为董氏第一代。董维景泰七年举人;董显字华禄成化四年贡生,入国子监,栓选礼部春官;董鼎崇弘治五年岁贡;董元瑀任湖广辰州府通判;至十一世祖董意公(字爱宇)清顺治乙酉科副贡(广西乡试中试副榜第一名)……明朝以来,董氏仕宦突起、人口众多,成地方望族,共建同心寺祭祀,遂以董家峒(或洞)俗称流传至今。钟山开始有董家洞、西乡洞(指红花两安一带)、花山洞等称呼。
明嘉靖《广东通志》载:“獞,性质粗悍。自耕而食,又谓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后稍入广西古田等县,佃种荒田,聚种稍多,因逼胁田主,占据乡,逐蔓延广东。其初来,尚以听招名色,佃田纳租,与猺人种类不同,时相仇*,有司及管田之家,颇赖其力,以悍猺人,及后势众,亦与猺人无异。”;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杨芳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撰写《殿粤要纂》,插有129幅地图,具体记录和描绘了当时广西11府、48州、53县、14司的地形关隘、民族分布、兵力布置、军饷供给、交通联络等。明富川图标记:白竹塘、莲塘、大土壩、逢田墟、下罗山、隘竹?、金关、大窝塘、木港桥、望星桥、璜鱼洲、鱼骨洲、白虎头、仙姑塘、猪仔洲、?家寨、黄泥塘、水口铺、马鞍山,在富川县城多民村、西北多“猺”。
嘉靖二十五年巡抚广西御史冯彬尚在《粤西丛载》卷二十六说:“广西省,狼人(壮人别称)居其半,其三瑶人,其二居民(汉人),以区区二分之民,介蛮夷之中,事难猝举。”《粤西偶记》载:“俍人者,粤西诸郡,处处有之”;《天下郡国利病书》:“以其多俍人,亦日俍兵。”;《粤西溪蛮琐记》说:“陆川县东三十里,民多土俍,额设耕兵戍守。”
清光绪《永宁州志》载:“古田(今广西永福县)旧无獞,明初,柳、庆岁大饥,有奸民者,招诸夷就栗,数以千计,种落日繁,遂屠居民,而雄据其地。”;民国27年《信都县志》记载:“贺县南乡獞族,语言历世不改,人鲜能辨,然皆习官话,与汉人通”。马君武和徐松石等民族学者称“僮人”; 清康熙《荔浦县志》载:“荔浦(今广西桂林)獞五、猺三、民二,其所属咸亨、通津、青香各里,古皆民村,后为獞人屠*净尽,据其两天沃壤而有之。”;清道光《南宁府志》载:“自元至元间方入省地(广西),近日编入版图者,谓之熟獞,性略驯。其远者谓之生獞,性硬化不制服。”;清道光《义宁县志》载:“义宁(今广西临桂县、灵川县)有獞里,本柳州狑人,于元时应募垦田。”;清乾隆《马平县志》载:“狑人即獞人,柳州狑人,于元时应募垦田,遂别置「獞里」以居之。”。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溪峒分猺、獞,二种乃蛮荆,獞则旧越人也。”
4.8、壮族来历
民国《岭表纪蛮》:“吾(汉)人从前贱视蛮族,于其种族名称文字,从「犬」从「虫」从「草」从「豸」以辱之……”。
根据档案资料显示,公元1951年7月,中央访问团深入广西做社会历史调查时,把自称为“布僮”(獞人)的群体确认为“獞族”,但因“獞”字的“犭”旁含有歧意,遂改“僮族”。公元1953年以后,自称为“布伊”(犭伊人)、“布羊”(犭羊人)、“布偏”(猵人)、“布光”(㹰人)、“布岸”(犭岸人)、“布姜”(犭姜人)、“布敏”(敏人)、“布锐”(锐人)、“布思”(犭思人)、“布生”(狌人)、“埃门”(埃门人)、“艾混”(艾混人)、“杜叔”(杜叔人)、“布欧”(欧人)、“布俚”(狸人)、“布红”(侬安人)、“布雄”(黑衣人) 、“布侬”(㺜人/天保人)、“布雅伊”(猀人/土獠人) 、“布但”(狚人)等二十多个群体陆续归入“僮族”。公元1965年,“僮族”在*总理的建议下更名为“壮族”。 壮族族称明显取自“布僮”(獞人)。
《姓氏寻源》:“《姓纂》云:童氏出颛顼子老童之后。澍按:童一作僮,即也。《路史》云:出童律。又按:汉之童恢碑作董,盖董姓也,而谢承《后汉书》作僮,《东观汉记》作种,姑幕人也,皆非。”
5、西瓯的历史、语言、风俗
5.1、考古西瓯
岭南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活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12.9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的古人类“马坝人”; 2011年1月18日发现的10万年前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化石;依据铀系法测定的结果:柳江人的生存年代最小值为距今约6.7万年,柳江人头骨有明显的原始黄种人特征,是分化和形成蒙古人种的早期类型。基于黄种人祖先的地位。广东英德发现了1.4万年的稻作物,广西隆安遗址有1万年前的石磨、石杵等稻谷脱壳工具,证实农耕文明起源于岭南。大约距今5万年以前柳州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煮熟食物;桂林大岩遗址出土的最原始的12000年左右陶器,再桂林有72处类似大岩的遗址; 2006年在钟山县的北部白马村古村落出土了一批古人类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2009年钟山县钟山镇龙马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洞穴遗址;2012年日柳州市兰家村遗址共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6000年的祭祀坑三个。1991年7月出土于广西贺州市沙田镇龙中村红珠山出土为春秋战国时期大型青铜酒器麒麟尊又名铜牺尊,1996年是在贺州沙田河流域出土周代的鼎、罍、甬钟、斧、矛、镞、钺、剑等青铜器。证实:岭南有灿烂的文明史。
5.2、语言、风俗的传承
“秦瓯之战”的主要战场地发生在汉代汉苍梧郡境(谢沐、冯乘县)。钟山也就是古富川,有着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两大天然屏障,保留传承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依据三国东吴太守万震《南州异物志》“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为“俚”所在地,又顾炎武引《南裔异物志》指出: “俚在广州之南,俗呼俚为黎”,故与祝融重黎的“黎”关联。
粤语并不是古已有之,它不属于中原语言,而是以古越语为母本,经过赵佗割据在长达九十三年的时间里在苍梧郡广信融合中原语言形成新的语言。“秦瓯之战”前,西瓯就有部落语言。也就是今日从粤语中听到“土话”声的平话。《后汉书·南蛮传》说:南蛮人“言语侏离”"。《魏书》载:“鸟声禽呼,言语不同,猴蛇鱼鳖,嗜欲皆异”;唐韩愈《送区册序》:“小吏十馀家,皆 鸟言夷面。” ;《新唐书•柳宗元传》:“楚越间声音特异,鴃舌啅噪,今听之恬然不怪,已与为类矣。”,粤语并非从中原而来。
《史记·南越列传》载“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以越人为官,《交州外域记》载:“诸雒将主民如故”,“中国人相辅”,“ 以其党为假守”。施行“以其故俗治”、施行“与越杂居”、“和辑百越”, 《隋书·地理志》载:“尉陀于汉,自称‘蛮夷大酋长、老夫臣’,《史记·陆贾传》载“反天性,弃冠带”,依从诸越之俗。使得西瓯的语言、风俗、祭祀、巫术得以传承,一些文字也留存。
岭南“九嶷山”周边的贺州清远韶关一带方言丰富,近年来已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粤语中可以听到“钟山土话”( 贺州本地话的代表)的声,贺州本地话与粤北连山话、玉林白话、台山话相似度较高,广东连山话与广西桂岭话、昭平话、 蒙山话、贺州话、大宁话、梧州话、岑溪话、苍梧话极为相似。富川白沙、莲山、古城、富阳、柳家、城北等乡镇,以“梧州(苍梧郡)人”的“梧州(苍梧郡)话”为母语的人群, 桂北的临桂和湖南的宁远、道县、通道等地自称平话。
平话人群分为四支,即桂北、桂南、五岭和玉林人群。平话在各地的名称不。灵龙平话,包括桂北的灵川、龙胜、富川、贺县、钟山和湖南省南部各县的平话,平乐叫土话,保留着古代语言的一些特点 ,与贺州市北部桂岭、大宁一带的本地话也极为相似,其显著特点是入声韵全部消失,阳声韵多变为阴声韵,属桂北平话系统。当然,包括富川苍梧人的“”瑶歌每段最后的一句 :“依拉咧”与“俚獠”声音比较相似。
平话人主要居住于广西,在地理分布上散居于南方原住民族之中。历代移居广西的汉族人口相对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原住居民来说毕竟太少,他们最终未能取代原住民族,音系复杂,声调有10个,是广西汉语方言中声调最多的一种。
5.3、钟山县节日与祭祀的“多、密、广”有古代的礼乐祭祀文化
钟山节日与众不同,有“多、密,广”的特点,是周边乃至全国仅有的。多,在于周边除正常的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外很少有过节,erect钟山县几乎每村都有、每月几乎都有。而且庙也比较多,如钟山镇龟石、龙井、升平、笋塘(有灵山寺)、大木根、乌洞、虾井、葫芦糖、护塘(宗祠祠堂)等都有庙或祠堂,有神仙庙、五通庙等,而且有三十多个村子轮流抬神祭祀的“水源庙”。保留有浪古村的“秋社”过节;回龙董姓同心寺,明清时期都要等到最先开基的桥背村(元末为厚主坊)读祭文后,各村开始祭拜供奉神灵。
《书·洪范》: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桓谭《新论》: “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
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礼, 吉、凶、军、宾、嘉。”《隋书‧礼仪志一》:“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这历史传承,使得钟山县的过节俗称“”比较频繁和密集,如回龙桥背村、万安村、珠玑村以及钟山镇护塘村、马山村、茶亭厂等村,为贡生董显(字华禄)被朝廷选为礼部春官祭奠董显的诞辰农历六月第一个卯日也成为节日;护塘村有为在乾隆年间为供奉董显的家庙(宗祠)而每年正月十三日为花炮节;正月二十日为水源庙的“还炮节”,六月份的“接神节”……
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太平寰宇记》云:“俗为淫祀,有瓯越之风。”,道光《永明县志》卷三·风土志上记:土人“信巫好鬼,俗多淫祀,每岁八、九月间,远招瑶壮,桴鼓笙笛,绕行罗拜,大类带林之戏。”、“每岁秋,巫师前导,弄與者十数人,跳鼓者十数人,酒醴肴馔,极其丰腆,已而跳小鼓者起而跳,已而跳大鼓者起而跳,巫师亦随而跳,或超跃,或伛偻,忽先忽后,忽左忽右,忽离忽即,忽纵忽横,忽急忽缓,跳鼓者唱瑶歌声。”。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久而久之,“庙会” 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回龙镇东寨村的狮子庵农历八月二十八日是进佛日;回龙镇鸟塘村惯“大社”和“冬至”; 原始社会的农耕时代,人们对土地十分崇拜,每年都举行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社“”是土地之神,祭祀社神的日子叫“社日”。春天举行时叫“春社”,秋天举行时叫“秋社”。 至今钟山县护塘然有一个荒废的“四陇社”的祭祀场所。“公社”这一称谓起源极早,据《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这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天子所举行的祭祀,祭祀而“劳农以休息之”。 社日,是中国古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日是定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回龙街则惯二月初二开春节。……
《周礼·大司徒》云:“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郑玄云:“社稷后土及田正之神,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诗人谓之田祖所宜木,谓若松柏栗也。”是在野则祭为社也。此野田之社,民所共祭,即《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人社”。是也。钟山县的村子有二月惯初二和春社,三月惯三月三,四月惯初八,五月惯端午,六月惯初一、六月六,七月惯七月七、七月半,八月惯中秋和秋社,九月惯重阳,十月惯十月初一和十月双,十一月惯冬至,十二月小年、除夕夜等等。如红花镇同盆片惯四月八的耕牛节,回龙镇鸟塘村惯“大社”和“冬至”,回龙街则惯二月初二开春节,农历正月份从初一到十五,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村寨,一个姓氏或者几个姓氏的人过节,董家垌人称之为会期。
每年正月过节前,都在家家印“米饼”和“酥条”,用于祭祀和作为拜访亲戚的礼物。《广东新语》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竟作,弥日不绝。"宋《寰宇记》说;"窦州"(广东信宜)、"昭州"(广西平乐)"谷熟时,里闬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
5.4、钟山“董家洞”二哥,因敬奉神灵为大哥而形成
古俚僚人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周围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灵的。如树神源于古俚僚人的自然信仰。《郑语》云:“黎为高辛氏火正,以焞燿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土正曰后土。土为群物主,故称后也,其祀句龙焉。在家则祀中霤,在野则为社。○霤,力救反。正义曰:后者,君也。群物皆土所载,故土为群物之主,以君言之,故云后土也。贾逵云:句芒祀于户,祝融祀于灶,蓐收祀于门,玄冥祀于井,后土祀于中霤。《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 ,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 ,土正曰后土 。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汉蔡邕《独断》: “五祀之别名:法施于民则祀,以死勤事则祀,以劳定国则祀,能御大灾则祀,能捍大患则祀。”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 郑玄注:“五祀,门、户、中溜、灶、行也。”、“仲春之月,择元日,命人社”。是也。刘炫云:天子以下俱荷地德,皆当祭地,但名位有高下,祭之有等级。天子祭地,祭大地之神也。诸侯不得祭地,使之祭社也。家又不得祭社,使祭中霤也。霤亦地神,所祭小,故变其名。“在家则祀中霤,在野则为社”。祭有大小,《郊特牲》云:“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取财于地,教民美报焉。家主中霤而国主社,示本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故有五行之官,是... 门、户、中溜、灶、行也。”;汉王充 《论衡‧祭意》:“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溜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溜,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门神》:“夫门为五祀之首,并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 。
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昭平知县柯寿恺在其所著的《夷情志》中提到: “自府江七月十四则是鬼节,洗甲之后,几无遗种。纵有漏网素封之家,招之开垦,乐耕输租,已四十年矣”。钟山“董家洞”传承西瓯风俗,神为大,自己次之。门神、灶神、土地神等诸神为“大哥”,自己贬称“二哥”。
5.5、钟山“董家洞”的庙宇风俗流传至今
《汉书·地理志》记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与鬼神相似。
汉蔡邕《独断》:“五祀之别名:法施于民则祀,以死勤事则祀,以劳定国则祀,能御大灾则祀,能捍大患则祀。” ,故孩童从顺利出生、健康长大、成人成名,父母要为其执办“解卫酒、三朝酒、满月酒、对岁酒、成名酒、婚庆酒”等酒庆活动;为祈盼孩子无灾无病、平安幸福,要为其举行“剃头出月、祈安寄名、消灾还楼、绣花......”等民俗礼节。
也因此各种风俗,为答谢亲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烹调佳肴,如大肚糍(又称“猪肠糍”)、粘米糍、铜瓢糍、三角糍、绿豆板栗肉粽、芝麻花生叶(指竹叶)包糍、冬豆猪婆菜包、芋头糕、玉米糕、高粱糕、发糕、油冒粑、糯米白糍、淀粉煎饼、木薯粉煎饼;腐竹、豆腐、豆腐酿、豆腐煎(肉)饼、灯笼椒酿(钟山地方独有品种,其他辣椒品种为现代培育,原来其他辣椒难以做辣椒酿)、熏腊肉、腊肉炒竹笋、腊肉炒慈姑、荷叶粉蒸肉、红焖猪肉、白切鸡、荷叶焖鸡、紫苏鸭、清香烧腊鹅、爆炒牛肉、大肠酸、辣椒干泥鳅、姜蒜田鸡、辣椒黄鳝干、刀豆酸、芋头扣肉、芋头焖五花肉、清蒸草鱼、清蒸塘角鱼、甜酸辣鱼、豆豉排骨、酸豆角猪蹄、荷包鸡蛋、葱花蛋饼、酸辣红薯粉丝、莲藕猪脚煲、爆炒花生、鸡菌鲜肉汤、董家洞“牛红汤”、猪红汤、粳米粉丝、酸辣萝卜片……各种特色的传统美食,一般先招待客人吃糕点、糍粑,再喝酒品佳肴、送客人的时候,都要送糍粑作为回赠礼物。婚宴前有“猪头宴”拜谢媒人、婚嫁女子楼上绣鞋学哭嫁等习俗。
祭祀中,少不了猪头、生公鸡和蒸煮锅的鸡了。需要三腥。节日则需要到“土地神”、“社”、“泰山(石)”、“佛子”、“门神”、“ 灶神”、“ 寺庙”、“宗祠”、“神台”供奉,或“还愿”。 以铜鼓为尊的"俚獠", "俚鼓"是祈年禳灾等宗教祭祀工具,"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有的祭祀活动需要“巫师”,那些“巫师”敲锣打鼓,唱着远古流传下来的乐调。悠扬动听的山歌,保留着远古历史的遗风。
同时,《宋史·蛮夷列传一》卷四九三: “ 蛮僚者,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于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纡千余里。蛮居其中,不事赋役,谓之徭人。”;宋、元之际,官府发现江永瑶族千家峒,派官差入峒征收粮饷,瑶民热情款待,久留不归,官府误以为官差被*,于是派兵围剿,而谢沐关一带关隘,重兵把守,历代防卫极严。从千家峒迁徙,不可能从谢沐关直接过来,必定有一部分翻越韭菜岭,到灌阳县一带,暂时定居,一样沿袭称呼千家峒。后从灌阳顺着恭城县而下,到富川、钟山两安、花山、红花等地,富川自明初便形成了瑶汉两族为多数的民族聚居区。明清就流传歌谣:“民人居中央,瑶人住两旁。”划分为“日七都瑶、上九都瑶、一六都瑶、畸零瑶,皆来自黔中五溪、散处三十六源”。钟山两安、花山瑶人在山区为抵御瘴气潮湿形成的喝油茶的习俗,并每年十月十六日都有为祭奠盘瓠的诞辰的节日,对照瑶族十二姓:“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冯与奉谐音,又“盘瓠”即“盘古”的谐音,而“盘”与“汤”、唐谐音同义互假,盘、古、胡、汤由此而来,有的潘姓从盘改变而来。沿富江(古临水)而下有黄、李、周、赵、胡、雷姓的出现。有龟石姓周、上乌石姓蓝、白马姓邓、周;榕木洲(赵、周)、水口洲(有周姓)、板坝(有黄姓)、金竹(有李姓)、黄石(黄姓)都有瑶族姓氏;沿江而下,独柳(宋、陈)、白虎头(杨)、桃子洲(刘)、水口洲(有周姓)、榕木洲(赵)、上东车(苏、何)、板坝(有黄姓)、柏坝(马)、柘木(毛)、金竹(李)、黄石(黄)、西湾上宋(蒋)几乎都过十月十六日;这首先与瑶族姓氏或者婚姻沿袭的过节,这一带曾经有九洲十八寨的称呼,现在都已经成为汉族。两安沙坪、花山宝鹿、板观都延续盘王节,瑶族居住区两安、花山瑶区,一直盛行入赘婚,却不再有多少村子过该节日(如红花乡鼓楼原来过盘王节,今没有过此盘王节);燕塘的玉波(廖)却是隆重的节日。都在或多或少找到瑶族有关痕迹。
南宋刘克庄《漳州谕畲》指出:“然炎昭以来常驻军,于是岂非以其壤接溪峒,菀苇极目,林箐深阻,省民山越往往错居,先朝思患豫防之意久远矣。凡溪峒种类不一:曰蛮、曰瑶、曰蛋、曰黎,在漳曰畲。”。嘉庆十三年(1808年)徐旭曾《丰湖杂记》首次提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卷一一《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剽劫,累政。”,《丰湖杂记》描写客人迁徙:“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全家覆灭、全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天不祚宋,崖门蹈海,国运遂终。”属于文天祥时期。史载: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文天祥进攻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后败退广东,旋于五坡岭被俘。至元十五年(1278年祥兴元年)四月,宋帝赵昰卒,张世杰、陆秀夫又拥立赵昺为帝,徙至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从文天祥十四年(1277年)进攻江西到十六年(1279年)宋朝灭亡不足两年。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初宋军被全歼。从元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畲民起义“拥众十万”。清朝时期客家人迁徙广西,并至钟山。
多民族文化,构成钟山一个风情万种的民族文化家园,自然与人文的结晶,华彩非凡,为传统的南越书写平添了独特的文化意蕴。
【主要参考文献】(不详细标注):
(1)、《左传》……《左传·昭公十二年》《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三十二年)》、《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左传·桓公二年》、《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左传·宣公四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左传·文公六年》、《左传·文公十六年》
(2)、《国语》……《国语·卷第十六》、《国 语 卷 第 十 八》、《国 语·卷 第 十 九》、《国语·郑语》、《国语·晋语》、《国语·楚语》
(3)、《史记》……《史记索隐》、《史记· 五帝本纪》、《史记·殷本纪》、《《史记·秦本纪》、《史记· 楚世家》、《郑世家》;《史记·南越列传》、《史记·陆贾传》、《史记·历书》、《史记西南夷传》;
(4)、《山海经》……《山海经· 大荒西经》《大荒南经》《海内经》《山海经·西次三经》、《山海经·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三经》、《山海经·海内东经》
(5)、《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卷十九上 文五年,尽十年》、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尽十一年》、《春秋左传正义· 卷二十五 成元年,至二年》、《春秋左传正义· 卷四十二 昭二年,尽四年》、《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尽十九年》、《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 昭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春秋左传正义· 卷五十三 昭二十九年,尽三十二》;
(6)、《通志· 氏族略》……《通志·氏族略二》、《潜夫论》、东汉王符著《潜夫论笺校正· 志氏姓〔一〕第三十五》
(7)、《尚书》……《尚书·孔氏传》、《尚书·尧典》
(8)、其他文献……《包山竹简》;《诗经· 长发》;《逸周书·大聚解》;《逸周书·王会》;《周礼疏序》;《管子·五行》;《礼记·月令》;《礼记·王制篇》;《吕氏春秋》;《战国策· 赵策》;《路史·前纪》;《墨子·非攻下》;三国东吴太守万震《南州异物志》;《竹书纪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汉应劭 《风俗通·皇霸·五伯》;《路史》;《大戴礼记·帝系》;《续汉书 ·郡国志》;《淮南子》;《白虎通义》;《汉书· 地理志》;《汉书·五行志上》;《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太平环宇记》;《南方异物志》;《华阳国志》;《太平御览.周郡部·卷十八》;《读史方舆纪要》;《陈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北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宋史·蛮夷列传一》;《溪蛮丛笑》;《殿粤要纂》;《粤西丛载》;《隋书.南蛮传》;《隋书·地理志》;《礼记‧月令》;王国维《鬼方、昆夷、狁考》;(其余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