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缪其浩:原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
编 审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
摘要:本文为读《芯片战》一书的随感。试图从几个方面回答为什么是张忠谋:书中提到芯片战舞台那么多“演员”,为什么单挑张忠谋来说事?芯片行业两次重大战略转移,为什么张忠谋都把握住了?同样是技术背景的企业家竞争,为什么张忠谋能够胜出?
不断升级的芯片战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2022年10月初出版的《芯片战》恰好凑上这个热点,从早年的美苏、美日竞争,讲到最近几年激化的中美芯片战。本书出版伊始各大报纸媒体便纷纷发表书评,成为媒体焦点。有的甚至描述此书是“非虚构惊悚作品”,这个评价其实要两面看,一方面赞扬了其可读性强,另一方面也提示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证,比如全书提供了不少Notes,而非格式完整的Citation。
“演员表”:谁是演员?开卷有异(益):没想到目录页之后居然出来个“演员表”。其中有安迪·格罗夫、张忠谋和任正非,却没有发明半导体的三位诺奖得主,可见芯片之争主要不是基础理论的科学家之争,而是工艺技术加上一系列外部条件的企业家之战。粗粗看下来本书确实以诸“演员”为线索交叉展开,说它是惊悚作品没有太离谱。
半导体技术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书中提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半导体刚刚从实验室进入应用领域,美苏之间就已互相窥探,力求从竞争对手产品中通过逆向工程掌握对手水平动向。1956年起,美国就开始设法获取苏联半导体器件以测试其性能,根据1959年一份美国中情局CIA的报告分析,当时苏联落后美国也就2-4年。而稍晚在60年代一位在美国学习的苏联学生,在归国行李中也带了一台德州仪器的SN-51器件。对于这样的器件,苏联拿来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部门负责人下令三个月时间内原模原样地“复制”。苏联在半导体理论方面其实并不弱,去美国听半导体诺奖得主课程的苏联交换生们,感觉并没有比他们在苏联学到的多。苏联物理学家茹雷斯·阿尔费罗夫 (Zhores Alferov) 与美国物理学家Bob Noyce因在半导体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同获2000年物理学诺奖。
实际上按照本书作者观点,早期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苏联而是日本。书中对日美技术竞争也做了详尽的展示和分析,只是这一章已经翻过去了,我也没去细读。
由于芯片的战略价值,它带有国与国竞争的属性已是明显的事实。
但仅仅从地缘政治来看芯片战可能是不够的,核心技术甚至基础研究这些当前热词也不足以解释芯片战的现实逻辑。理论证明了做得成、工程实现了做得出,而产品到产业又是另外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化学、材料科学和精密制造等很多领域的知识进步,更需要的是企业家的贡献;也当然还要受制于国际环境的约束。本书列数的那些历史事实教了我们观察当前芯片战的另一个视角:国家竞争舞台上的企业家“演员”。看清了这点,才能真正理解芯片战,也很自然会引出本文主要涉及的一个人物。
为什么张忠谋“演员表”一共列了13位,为什么单挑张忠谋?表上虽然他排名第一,但排名按姓氏字母,不过是凑巧;我查了全书中13名“演员”姓氏的出现频率,提到张忠谋(Morris Chang)的次数遥遥领先,只有读完这本书才能充分理解为什么。
张忠谋进哈佛读的是英国文学,后来发现难找工作而改行为电气工程。毕业后进了一家电子器件公司,白天沉浸在钻研工艺技术之中,晚上攻读晶体管之父肖克利等人的半导体经典著作。
三年后张忠谋进入了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第一份工作就是负责IBM定制的芯片。开始没有人知道如何对付如此精细的产品,张接手前的成品率竟然接近零。此时是张忠谋细致入微的技术禀赋发挥了作用。通过试错他发现了产品瑕疵的奥妙,比如各种化学品在不同温度气压下混合之后,就会发生细微变化。几个月后,张忠谋将成品率提高到了25%。
第一炮打响,张开始了顺风顺水的发展,他在TI做到了第三把手,本来应该就任CEO,然而阴差阳错被冷落,最后迫使他另起炉灶。可以说,没有TI的失策也就不会有台积电的神话。
张忠谋无疑是有技术背景的企业家。他对某些关键技术的把握、对竞争对手的无情打击,以及危机期间的反周期操作,都充分显示出这点。然而在半导体行业,这样的企业家也有很多,但在行业重大战略变化的前夕,唯有他能做到敏锐觉察果断布局直至结出硕果,一次又一次占据了先机。
顺应设计与制造的分离趋势芯片行业第一次重大战略变化是1980年两个美国人首先提出芯片设计的概念革命,使设计可以与制造分离。这对芯片产业意义巨大,以致被称为Gutenberg moment(堪比古腾堡印刷技术)。张的竞争对手曹兴城嗅觉同样灵敏,甚至抢先提出了策划书。然而,最终只有张忠谋的台积电把这个概念真正做到了成功。
现在知道设计与制造的分离是大势所趋,而且张忠谋并非趋势的最早发现者。芯片行业公认的老大曾经是英特尔,它到现在还坚持研究、设计、制造和终端统吃,张忠谋带领的台积电没有去“对标”,而是敢于尝试还没有人走过的路。微笑曲线似乎告诉人们制造环节是产业链低端,台积电作为代工企业却没有遭遇受制于人的低利润困境。目前台积电的制造不再属于 “低端环节”。供应商和客户很难找到更优质的替代者,它已经拥有强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设定标准,业内大多数企业乐意接受。这正应了一句中国古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与智能手机共结生态圈另一次重大战略机遇,则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台积电真正独步世界是借了苹果智能手机之威。iPhone12销量上亿,其每部A14处理器芯片就有118亿个晶体管,各主要功能都有单独芯片操控。本书作者曾感叹道,当媒体聚焦Facebook的小扎那样的年轻技术巨头时,77岁的张忠谋却看到移动装置将颠覆芯片行业,推出后PC的新一轮高潮。正是此役,恪守制造的台积电与苹果牢固结盟,将PC时代的霸王英特尔彻底拉下“神坛”。
台积电的强劲产业优势来自于被称为“大联盟”(Grand Alliance)生态系统。供应链是芯片产业的关键词,而“大联盟”则可以看成是一种供应链的升级版,更精确地说,是“与其共荣的半导体上下游生态系统”。自己只做代工,决不把手升得太长。这样保证了代工企业与客户以及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信任以及随之而来的相互依赖。可以在研发设计端充分灵活多样的同时在制造端实现规模效应,足以支撑其巨大的成本。根据本书作者说,早在“全球化”这个词流行以前,仙童(Fairchild)牵头几乎所有美国半导体企业都已在亚洲多国试水制造外包。但难点非常突出,那就是源自传统产业的供应链概念,如何应对芯片产业的特殊性。芯片极大的应用渗透性滋生了各行各业的广泛用户,而由于摩尔定律,芯片设计必须既要高度多样化又要快速升级。同样,芯片制造也越来越复杂精细,设备越来越昂贵、对原材料要求越来越苛刻。线性的供应链已经难以支撑制造环节巨大的成本和风险,一个基于信任而非简单的经济成本、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应运而生,诸多上游研发设计企业和下游覆盖广阔的产品用户像蛛网那样共同支撑着中间的制造“蜘蛛”。那是现阶段台积电在芯片战中成为独特赢家的密码。
战略型企业家因为看到有人呼唤战略科学家,所以我曾把张忠谋称作为战略型企业家。战略视野可能使他在众多企业家中鹤立鸡群。
仅在台湾就至少有两位曾经接近他的竞争对手,他们都比他年轻十几岁。一是台湾联电(UMC)的曹兴诚,联电,此人嗅觉灵敏敢于冒险,Entrepreneurship特质鲜明,成立更早的联电一度是与台积电短兵相接的“冤家”,它自称在美国专利申请曾超过台积电。
另一位Richard(张汝京)与Morris(张忠谋)不仅同姓Chang还同出TI一门。他有着丰富的国际经验,后来在大陆创办中芯国际,被认为挑战台积电。张汝京和曹兴诚最后都在Morris无情打击下败下阵来。但这并非狼和羊的善恶童话。从经历看或许能部分回答Morris为什么能赢。
首先Morris少年就遇战乱,辗转多地历经坎坷,多了一份人生阅历;幸运的是受到最好的高等教育,其它两位读的大学都要差不止一个档次。他本科作为唯一中国人进了哈佛,一年后又跳到MIT,最后在斯坦福拿到电子工程博士。书中说起这段经历是带点调侃味道的。不过进哈佛攻读莎士比亚绝不比进MIT或斯坦福容易。名校不过是个筛选器,但它们精英汇聚的氛围和校友圈,却可能是培育全局观念战略视野的土壤。当然名校毕业不意味着一定成功,Morris毕业后直接去研发第一线啃技术上的硬骨头,真正去解决了核心技术难题。能同时拥有这两方面经历的人可能非常罕见。
Morris在美国TI被打入冷宫(用他自己的话是“put out to pasture”,纸质版165页)。被时任“经济部长”的李国鼎招募到台湾担任了五年多的半官方“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我觉得这个经历可能也非常重要,可以想象既有美国先进企业高层的经验,又担任过这个数千人员、十多个研究所的机构负责人,这让他能比一般企业家更具全局观。
相比之下曹兴诚基本上是本土人才,仅在工研院下属研究所做过技术性的副所长;而Richard在TI层级较低,主要优势则是在很多国家披荆斩棘设厂。所以在全球化发展的大势之下,这位不同寻常的Morris最终胜出被推到巅峰。不过我觉得台积电有Morris既是幸运也暗藏危机,其实他早已让位给自己指定的接班人,但世界金融危机爆发,那位接班人显得不堪重任,Morris只好78岁重出江湖。
然而企业如果命悬一人,即使是战略型企业家,也会是危险的。去年年底,台积电非常不情愿地赴美建厂。张忠谋讲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这是)the end of beginning,这难道是对地缘政治下芯片行业又一次洗牌的咒语?“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笔者认为台积电终将回归平凡,或许就在这一轮。
后记十几年以前我已关注张忠谋其人。
张忠谋曾在上海读了几年高中,我有一位从事科技情报的前辈朋友与他曾经在圣约翰附中是同学,当然这不足以构成我关注他的理由。
传统科技情报工作眼睛一直是向外的,但欧美以外通常不在国内研究者的视野之中,连韩国三星恐怕都看不上眼。笔者关注台湾IT产业,一直是属于业余兴趣。我早就知道台湾信息产业的那个市场情报中心(MIC)。30年前我曾在英国电视节目上目睹“台湾制造”是如何被羞辱的,直到如今台湾其它行业似乎仍乏善可陈。然而台湾IT产业,却一直是世界上独树一帜。好奇心驱使下我跟踪多年,还曾订阅联合报系下的几份资讯技术产业邮件简报。这样,张忠谋和郭台铭等人的名字,自然不能疏漏于眼。
不曾想到芯片战打响,有机会读到新鲜出炉的《芯片战》,发现台积电和张忠谋居然受到如此关照,也就顺便发了点议论。仅此而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