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5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道源圣地”和“西镇奇观”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动植物1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 《庄子 · 在宥yòu》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四登崆峒;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jié、铭文。崆峒武术独树一帜与少林、武当、峨眉、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接上一篇《徒步崆峒山(一)——中台、东台、北台》内容。10点59分,在中台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登临处,沿着指示牌所指方向,前往——朝天门,行走大约4分钟,11点03分到达朝天门。
为通绝顶之要衢q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牌楼式建筑,称一天门,内塑四大天王。清末曾修葺qì,后圮pǐ废。民国年间重建穿廊灵官殿。1992年重建阁楼式拱形山门,顶端为逥huí廊殿,殿内主祀王灵官。殿后南北增建砖木结构厢房各一处。前侧置石羊九只驮砖、石,昭示古建运输之艰辛。——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11点03分到达朝天门。朝天门前有一石碑,上刻:普济三界。
下山返回时拍摄的照片。
下山返回时拍摄的照片。
下山返回时拍摄的照片。
朝天门上悬挂横匾两块,自上而下分别是:朝天门,崆峒山。大门两侧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阙;雾海浮槎chá诣yì道门。
道源圣地。
朝天门二层供奉的是道家的护法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原名王恶,被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与金鞭。
殿门两侧楹联:三眼分明遍观大地;一鞭威武永护南天。
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建,民国期间曾修葺qì洞内塑药圣孙思邈“坐虎针龙”像。1993年春,在左右两侧新开凿面东石洞各2孔,分别塑有扁鹊、华佗彩塑,环洞口接明柱走廊,洞顶建面东大殿3楹,殿后建面北临崖厢房3间,上下浑然一体,颇具气势。在药王洞东南处有孤峰,三面皆为悬崖,名为蜡烛峰。——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自朝天门行走大约5分钟,11点08分,到达药王洞。
药王洞里面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中)、扁鹊(左)、华佗(右)。中间联为:神针妙药医龙虎;灵丹奇方济世人。外侧楹联为:几味君臣药;一片圣贤心。
站在药王洞远眺凌云塔。
留影。
沿着石阶继续向上爬行。
亦称玉真宫,明代仿武当山创建,旧有大殿3楹,主祀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另有厢房6间,1964年拆毁;1992年重建面北一明两暗歇山式飞檐大殿3楹,内彩塑无量祖师、太乙真人、妙乐救苦天尊像,殿左侧建厢房3间。再攀上天梯,过三关,直达绝顶皇城,亦可攀至南崖宫,绕过一线天抵棋盘岭,再经雷声峰诸殿赴皇城拜谒崆峒道教圣地,领略崆峒名山之全貌。——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继续行走8分钟,11点16分,到达遇真宫。遇真宫大门两侧楹联:神通妙应传三宝;光耀乾坤映九天。
崆峒山色。
远眺香山混元楼。
上天梯源于宗教通天之意。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由崆峒山的开山祖师仁智禅师主持开凿,最初为378级台阶,都是依山傍势在山体上凿出来的脚蹬和脚窝,是非常艰险的一段路。古人有一首诗这样形容上天梯:“一步仅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这足以证明上天梯是多么的艰险。
下山返回时拍摄的照片。
下山返回时拍摄的照片。
天梯经明、清两代修缮和改革开放以后三次维修而形成现在的规模,台面宽为2.5米,石阶的坡度在45—75度之间,台阶总数为369级,代表“三星高照”、“ 六六大顺”、“ 九九归一”之意。这也是登临皇城的唯一通道,也是考验游人体力和耐力的一段路,人们说“走完三六九,想啥啥都有”。
遇真宫旁边就是上天梯处。11点20分,自上天梯处开始爬山。
崖壁上刻有:天门铁柱、崆峒仙山。
图片源自网络。
上天梯石阶两边的锁链,早已被游人的手磨得光滑,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扶着锁链,一步步沿着石阶攀爬而上,总有一种登上天路的感觉,古老的崆峒山为游客架起了一座“上天之路”。
脚踩着石阶,不由得遥想历朝历代的人们在崆峒山上凿石铺路,肩扛背驮石条、木料在绝顶修建道观是何等的艰辛。其实登山的过程与古人开山凿石远不能相比,登山仅仅是一次体能锻炼而已,古人长年累月愚公移山的精神,才是令人所敬佩的。我仿佛在登山的过程中接受了一次身心的洗礼,登山之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庄子·在宥yòu》中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故往见之”。左上有1处天然洞穴,洞深和高均为3米,宽2米,洞内塑有广成子、轩辕黄帝以及玄鹤童子,称为南崖宫;右侧峭壁上有广成子墓及“鹤飞龙翔”回文字,都是这一事件的印记。——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向上爬行4分钟,11点24分,到达黄帝问道处。黄帝问道处位于上天梯中段,是为了纪念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这一千古盛事而建。
崖壁上红色的木阁为广成子的悬棺,里面供奉的是广成子和他的仙友赤松子,以及跪拜着的轩辕黄帝。
悬棺下面有清朝末年任平凉知府的王学伊题写的四个回文字:“鹤飞龙翔”,不论从左或从右读,均可读通。旁边的纪念碑上雕刻有轩辕黄帝教老百姓耕种、筑屋、狩猎、织布、骑射的场景,充分展示了轩辕黄帝对人类文明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山返回时拍摄的照片。
下山返回时拍摄的照片。
下山返回时拍摄的照片。
上天梯景色。继续前行不远,就有一路标,往左边行走160米就是四海龙君殿,行走250米就是棋盘岭。我们选择沿着上天梯的路继续行走,下山返回时从棋盘岭下山,然后再经过黄帝问道处,沿着上天梯的石阶下山。
南崖宫位于上天梯中段之南,有一石洞约8平方米,里面供奉的是在崆峒山修炼千年的上古仙人——广成子,相传当年广成子就是在这里修炼成仙的。
继续行走2分钟,11点26分,到达南崖宫。
南崖宫内悬挂横匾:黄帝问道处。殿柱楹联:山灵并神灵到此必清必净;求福定获福就在立念立诚。
黄帝问道。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国有熊、蚩chī尤暴虐天下,帝于之战于逐鹿之野,擒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代神农。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闻广成子居崆峒,遂西至崆峒登笄jī头山,得闻至道。山中有广成洞、广成丹穴、广成墓,山下有问道宫。黄帝命仓颉jié为吏使治六书,风后衍握奇图始至阵法。命隶首定数而度量衡以成。命令伦定律吕而始有五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始有医药方法,人得以尽年。凡宫室器用,衣服货币之制,皆始于黄帝,在位百年而崩。今陕西有黄帝陵,岁时祭祀。——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南崖宫大门外的崖壁上刻有:陇东灵腾,黄帝问道处。
古称玉女洞,祀女娲,为仅能容一二人的石洞,后改祀赵公明,洞口塑黑虎坐骑,因赵公明为四大护法灵官之一,故现称黑虎灵官洞,亦称财神洞,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单体明代建筑。《封神演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并将赵公明的铁鞭悬挂在前方“洞天”之上,名为“镇山鞭”,意在惩恶扬善警示世人。——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行走大约2分钟,11点31分,到达黑虎灵官洞。
黑虎灵官洞,旁边塑有一只老虎,据说这只老虎非常灵验,若游客哪里不舒服,就去摸摸老虎相应的部位,身上的不适感就会逐渐消失。
沿着石阶继续向上行走1分钟,就经过——洞天。
站在洞天处回望——上天梯。
摇摆石:白垩è系地层局部呈砾lì岩、砂岩互层,砾岩坚硬抗风化能力强,而砂岩较软,抗风化能力弱,往往形成蘑菇状或平顶的石柱,蘑菇石进一步风化剥蚀形成摇摆石。——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继续向上3分钟,11点35分,到达揽云亭,亭旁有磨针石。
揽云亭位于磨针观下方,亭内供奉的是北方镇守之神真武大帝。这里是观景、拍照的极佳之地,站在这里可以俯视饱览崆峒山的山势山形,风格迥异的崆峒美景尽收眼底,使人心爽神怡,不胜陶醉。
远眺崆峒山色。天行玄鹤地映丹秀;气接五岳道传华夏。
此处为黎山老母铁杵chǔ成针,点化无量祖师修成正果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称磨针岩,清光绪年间重修后改称磨针观,为六角形重檐建筑,1982年进行了修缮,加宽回廊并设护栏,内彩塑黎山老母磨杵教化无量祖师神像,壁间彩色悬塑山水人物,强化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意蕴。1999年,在磨针观下方建观景亭(亦称揽云亭),远可视泾河、太统,近可细辨中台等诸景,这里也是观日出、云海、夜景的最佳之地。——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继续行走3分钟,11点38分,到达磨针观。弹丸之地,乾坤世界!
远眺雷声峰上的建筑。
俯瞰揽云亭、中台、北台、东台及弹筝湖景色。
拍照留影。
亦称十二元帅殿,明代称二天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几经补葺qì。1994年重建,殿内塑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所封的八位雷门元帅和四位护法灵官12尊彩塑“元帅”像,都是保平安的护法神。左右依次为刘甫、辛环、马岗、赵公明、温琼、岳胜、苟张、邓忠、陶荣、张节、庞洪、毕环。——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自磨针观向上继续行走5分钟后,11点43分,到达十二帅殿。殿门上悬挂横匾:东瞰五岳。殿门两侧楹联:谨遵道旨统百万神将护三界;授命雷霆兼赤胆忠心佑四域。
站在三教洞前拍摄的——十二帅殿。崆峒雄姿笑迎南来北往客;西镇奇观奉送五湖四海宾。
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顾晴沙(光旭)任平凉知府后,曾登山至此,见洞前有棵如蛇盘曲状的枣树,观赏称奇,谓之龙枣,遂令人于崖壁开一洞穴,名枣龙洞,石洞呈半圆形,深约6米,宽约4米,顶部为弧形,咸丰六年(1856)整修;民国4年(1915)重修,次年又增建东楼、面北厢房、耳门及后门,1985年重修厢房及山门。洞内祀儒、释、道三教始祖,老子位居其中,释迦牟尼、孔子分居两侧,后上方悬塑金童骑龙、玉女跨凤并积垢妨拂尘像,称为三教洞。三教洞原是道教场所,后演化为儒、释、道三教共存,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本土文化和外来佛教文化从冲突到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事实。——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沿着十二帅殿左边,行走10米,11点45分,到达三教洞。
崆峒山三教洞景色。儒、释、道三教共尊,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万物、雍容大度的和谐气氛和兼收并蓄的传统。
亦称太和宫。宋乾德年间(963--967)时在绝顶创建太和宫,元代时改奉释迦牟尼佛,称为崇佛阁。明代嘉靖年间,驻藩平凉的韩王和他的妻子郭氏捐资再次扩建,成为崆峒山道教最主要的建筑物。皇城占地约2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殿上建殿、殿内有殿、殿后藏殿,仿照中国宫殿建筑建造,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峻极于天”的牌坊之后左右两侧为钟鼓楼,皇城的殿门上方有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皇帝亲笔题写的“敕赐崆峒”四个大字。皇城共八间大殿,入口处为灵官殿,殿上为太白殿、献殿,献殿后为真武殿,真武殿后从左至右分别为老君楼、药王殿、玉皇殿、天师殿。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定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自三教洞行走4分钟左右,11点49分,就看见一座三门四柱三重檐歇山顶木牌坊——“峻极于天”牌坊(亦称“三天门”)。至此,自11点20分从上天梯处开始上山,共用时29分钟到达“三天门”。
玄鹤于天归太古;丹崖犹自锁灵龟。
牌坊正面上书“峻极于天”,背面上书“诞先登岸”。牌坊正面两侧有两只俊秀的石狮子,雄狮脚下踩有一个圆球,表示一环流宇之意,雌狮脚下踩一只幼狮,表示子孙可以绵延万世。过牌坊后,两边分别是钟楼、鼓楼。
万里云天涵鹤影;一山元气入清虚。
牌坊后是皇城正门,俗称灵官洞。为明代创建三孔砖拱城门,该门位于皇城面东墙下。灵官洞洞内正中神龛置彩塑王灵官。
站在牌坊处拍摄的皇城正门(灵官洞)。正中洞外墙上方镶嵌明熹宗亲题“敕chì赐崆峒”石刻。两侧楹联:秉正缉邪一方恒资保障;降魔卫道千万永镇玄门。
从峻极于天牌坊处,向上就可直达皇城,往右,就是天仙宫、西台。我们选择先去天仙宫和西台。
俗称子孙宫,系四合院式建筑,面南者为轩辕殿,面北者为紫霄殿。为据碑记,此宫初建于明代,紫霄殿内主祀“送子娘娘”,两侧有十二生肖像,乃民间信众求子之所。——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紫霄殿。殿柱楹联:圣母鸿恩来遂弄璋之喜;麒麟送子永保龙凤呈祥。
轩辕殿。殿柱楹联:昔日帝王访仙问道于崆峒;今朝将相来往琳宫谒圣绩。
海拔高1932米,元代时建有古佛殿,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后称四方三圣接旨佛殿。1980年重建,称栖云寺,殿内供奉彩塑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栖云寺下约500米处有石泉1口,黄帝问道广成子时,曾饮此泉水,故得名黄龙泉;此处还有登皇城的捷径舍身崖,又称鹞子翻身,道教相传为无量祖师舍身救难的地方。——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经过天仙宫后,沿着石阶行走,不一会,就步入奇险之路,也是崆峒山最为险峻的一条路——舍身崖,又称鹞子翻身。我们手抓铁链,脚踩着石窝,十分费力的开始向下。
沿着铺设的木栈道下山。
11点53分自天仙宫开始往西台行走,用时19分钟,12点12分,到达西台。由于西台一带地形复杂,林木茂盛,因此,秋天云雾飘荡经久不散,故有“栖云”之称。路之左侧崖壁刻有清末平凉知府王学伊题书的“栖云”二字。
元代时建有古佛殿,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后称四方三圣接旨佛殿,现在看到的建筑是2000年重修的殿宇,殿内供奉西方三圣。
栖云寺内景色。从栖云寺继续往山下走,有一条路可通至药王洞。
网上搜索的一张照片。
这张图片可以清楚了解西台所处的位置。在此篇行记中行走路线如下:朝天门→药王洞→遇真宫→上天梯→黄帝问道处→南崖宫→黑虎灵官洞→洞天→揽云亭、磨针石→磨针观→十二元帅殿→三教洞→皇城(灵官殿)→天仙宫(子孙宫)→西台(栖云寺)→天仙宫(子孙宫)→皇城(太白殿、献殿、真武殿、老君楼、药王殿、玉皇殿、天师殿)→净乐宫。大约12点18分,开始自栖云寺原路返回。
在攀登中,因路径变化,时左时右,登山者需攀铁索而左右上下互换身位,象空中飞翔的鹰一般,所以人们就将这段险路称做“鹞子翻身”。
《登舍身崖》谁言天无路,云中一练升。金阙访玉帝,拨虹听鸣筝。青云绕膝舞,惊雷足下升。回首环宇小,顿觉豪气增。
用时12分钟,大约12点30分又爬上了这最险要的一段路,先下山,再上山,十分耗费体能。路旁有一平台,于是一边休息,边开始午餐。
午餐时拍摄的苍松。
休息了大约20分钟后,继续行走,经过天仙宫,12点57分到达马鬃峰极顶——皇城。
十分高兴,先在皇城城墙垛口处来一张照片。
皇城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道教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天上的反映,神仙住所应与人间帝王宫殿相似,所以,皇城所建殿宇在建筑风格上仿照中国宫殿建筑,金碧辉煌,庄严肃穆。从东台至皇城这一中轴线上,每座庙宇都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方正严整、中轴突出、纵深成串、左右对称、主次分明、高下错落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道教宫观建筑以神殿为主,以道众居室为辅的特色。专家们评价崆峒山的建筑是“奇险灵秀、古朴精巧”。
灵官洞即皇城券洞门上的单体殿——太白殿。太白殿,回廊式大殿三楹。殿内面东祀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坐像,面西太和宫(献殿)祀太白金星化身三尊。
站在太白殿旁边的城墙垛口处,极目远眺。此处海拔2035米,古人题咏崆峒:“遥看华岳峰三垤dié,俯视秦川弹一丸”,如果不登临皇城,很难体会这诗句的妙处。天气晴好,从这里可以远眺整个平凉。
皇城内的一组明代古建筑群,布局紧凑,疏密有致。自前向后分别是:太白殿、献殿、真武殿。真武殿后从左至右分别为老君楼、药王殿、玉皇殿、天师殿。
侧面看献殿、真武殿。
另一侧面看献殿、真武殿。道高龙虎卧;德重鬼神尊。
站在灵官殿前拍摄的献殿。献殿又称太和宫,建于北宋乾德年间,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由韩藩王夫人郭氏捐资维修扩建,为崆峒山道教主要建筑。献殿面阔七间两滴水歇山顶建筑,两侧有明代修建石台阶供趋步登殿,两边有石雕护栏,中部为石灰岩刻制“五龙奉寿海水朝阳”浮雕。殿内正中供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万范天尊,混元老祖、轩辕黄帝等诸位大仙的牌位。
中间悬挂横匾:纲维清教。两侧楹联:开玉章演灵文光辉天地;颂真经谈道德泽润民生。
网上搜索的一张照片。
献殿后面是真武殿。真武殿亦称无量祖师殿,是皇城的主殿。殿内奉祀着北方的镇山之神玄武大帝,为避讳宋真宗圣祖赵玄郎,而改为真武大帝。真武殿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968年),元代改为崇佛阁奉祀释迦牟尼佛。现存建筑为明嘉靖年间韩王夫人郭氏捐资扩建为五楹。殿内神龛kān供真武金身坐像,其左右金童玉女彩塑侍立。神龛前左右立龟蛇二将。殿内楹联:头上无冠天作冠冠映日月星斗;足下少履地为履履凭社稷山川。
真武殿后最左边的建筑——老君楼。老君楼,明嘉靖年间修,殿内正中彩塑有太上老君坐像,左右壁有明代彩绘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
殿门楹联:八十载老须眉历穷甲子;五千言真道德理极天人。
药王殿。初建称二仙殿,奉祀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通妙真人吕纯阳。清康熙年间改建成二层五间楼,中三楹为殿,余为厢房。光绪年间修葺qì时增祀妙应真人药王孙思邈,相传三仙均到陇东说道解厄救人疾苦。三丰曾隐居崆峒五年,雷声峰存清代重刻张三丰避诏碑,铭曰:一叶扁舟出离尘,二来江上独称尊,三上蓬莱寻伴侣,四海滩头立姓名,五湖浪里超生死,六渡江边钓锦鳞,七弦琴断无人续,八仙闻我也来迎,九霄自有安身处,十载皇宣不负恩,烧丹炼药归山去,哪得闲心捧圣文。——摘录药王殿旁边一块断裂石碑上的介绍文字
药王殿楹联: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医俗病;王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
玉皇殿。明代建玉皇阁,清初祀圣父圣母,同治二年(1863)毁于兵焚,1981年由信教会众募资重建大殿五楹,殿内奉祀彩塑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台前塑金童、玉女。两厢分列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yóu仁执灵福真君、翊yì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摘录自玉皇殿旁边介绍牌上文字
玉皇殿柱楹联:道极尊德极贵巍巍万天圣主;教至广法至大荡荡诸仙神恩。
天师殿。原称黄箓lù殿,建于明代。2022年由崆峒山道教协会重修,殿内奉祀彩塑天师张道陵、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神像各一尊。——摘录自天师殿旁边介绍牌上文字
天师殿柱楹联:至尊圣号不思羕;降迹人间显化机。
在皇城参观游玩大约10分钟后,13点07分左右,开始自皇城前往净乐宫。
亦称静乐宫。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与“笄jī头胜概”六角亭并立,废于清末。民国2年(1913),陕西督军兼省长陈树藩游至笄头,慨然出资,嘱太和宫道士赵至浚主持重修,后因资金不足功亏一篑。民国21年,道士李成顺复募资续修,时断时续,直至民国35年全面告竣。建有圣父圣母殿3楹,面北大殿3楹,山门楼房3间,茶厨库房俱备。后毁于“文革”。1989年,平凉人李守甲、汝延善、李富甲等会众募资重修,历经6载,建成歇山式大殿3间、厢房8间,凿挖窑洞2孔,彩塑5尊。1996年春,由李宝甲等创修观音亭于净乐宫前,翌yì年4月竣工,亭为清式单檐六角形,占地近200平方米,高3丈,内彩塑观音菩萨等全身像3尊。——摘录自景区景点介绍牌上文字
自皇城大约行走6分钟后,13点13分到达净乐宫。
殿柱楹联:金阙化身静乐宫中留圣像;玉虚师相元和府里掌天枢。
净乐宫全景。
净乐宫后的“笄jī头胜概”六角亭。13点15分,开始自净乐宫前往崆峒山最高峰——香山。
远眺香山。
至此,自7点45分进入崆峒山东门开始算起至13点15分自净乐宫开始前往香山,已经全程徒步行走5小时30分钟。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一篇《徒步崆峒山(三)——香山混元顶、雷声峰、南台、弹筝湖》。
就以明·马文升《游崆峒》一诗作为本篇的结束语吧!
偶上崆峒万仞山,恍疑身在碧云端。遥看华岳峰三垤dié,俯视秦川弹一丸。雨后苍龙归石洞,夜深元鹤下瑶坛。何须更问蓬莱岛,此地令人欲挂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