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历史?剧中的姚广孝身穿一袭黑衣,有事没事喜欢走走钢丝锻炼身体,活脱脱一副超脱世俗的高人风范。有人说走钢丝是为了给他增加神秘感,也有人解读出另一种意思“只要我保持平衡,朝堂上下我可无虞”。
那么历史上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魏征在写《谏太宗十思疏》时,曾写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
由此可见,多读史能够让人明智,我们可以从历史更替兴衰中去总结经验教训,也可以在感叹英雄垂老美人迟暮的时候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最有骨气的朝代——大明天朝明朝之所以被后人评为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原因是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它没有用和亲去换得边境的和平;没有过割地赔款和屈膝投降;即便兵临城下统治者也没有落荒而逃,反而是选择以身殉国,这样的骨气是其他朝代所缺少的。
群英荟萃的朝代真实的明帝国的历史,要远比影视剧来得深沉与厚重,读过明朝历史的都知道这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朝代时。
明朝著名的人物数不胜数,南平倭寇、北御胡虏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十年巡案、保卫北京的民族英雄于谦,七下西洋的郑和,平定宁王之乱、创立“阳明心学”的著名思想家王守仁(别号王阳明)、写下巨著《本草纲目》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牡丹亭》作者、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等等。不得不感叹一句,这真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大明风华啊!
阴谋家不搞阴谋之前的人生言归正传,下面来讲讲的这位神秘高人。他出家以前,也曾饱读诗书,历经坎坷,满怀报国之志却无处容身。他的名字叫姚广孝。生于乱世的他从小好学,擅长吟诗作画,是个颇有才华的人。也不知发了什么疯,十四岁那年出家当了和尚,取名道衍。他善于交际,当时的名士如杨基、宋濂等人和他关系都不错。
他当和尚不是因为看透了这纷扰的凡尘,而是为了能够有一天振翅高飞。
不务正业的和尚,不务正业的道士他所学习的不是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和经世之道,这就算了,和尚总得念经念吧?结果他连佛经也不学,让人惊掉下巴的是,虽然他是和尚,却跑去拜道士为师!这放哪个朝代也算奇闻。
他那位道士师傅也很不简单,身为道士,不炼丹修道,却专修阴阳术数之学。道衍跟着他,也是为学这些。阴阳术数之学来源悠久,算卦、占卜、天文地理、权谋机断等。这些在当时都被人看作旁门左道,君子之流往往不屑一顾。
实际上,阴阳学中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分析,是前人对社会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一个不炼丹的道士,一个不念经的和尚,一支旁门左道之学,道衍就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成长起来的,阴谋家的成长史也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他读了很多书,见过大世面,了解人性的丑恶,掌握了权力斗争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他所学的东西好像在和平时期也派不上用场,有才,却不能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处于郁闷状态。生不逢时啊!他不甘心,他想要名留青史,即使是遗臭万年!于是,他蛰伏在寺庙里,继续潜心修习,只为等到那一天的到来。这一等便等到了他五十多岁。
有人惊叹到底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强大的毅力,其实驱使他的不过两个字——抱负。
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是阴谋家洪武十八年(1385年)蛰伏已久的姚广孝抓住了那个时机,朱元璋从民间挑选十位僧人给诸王讲经,姚广孝经人举荐进入了燕府辅佐当时的燕王朱棣。据说二人初次相见时,朱棣曾询问姚广孝为何会选择他,姚广孝回答“因为我会送王爷一份大礼,一顶白帽子。”这是一个野心家与一个阴谋家的第一次相遇。
生则荣华富贵,死则遗臭万年!姚广孝进入燕王府后,极力说服燕王起兵。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朱允炆忌惮藩王的护卫兵力对皇位的威胁,开始削藩。本就对皇位有觊觎之心的朱棣怎甘心就这样束手就缚,姚广孝深知朱棣内心的想法,因而以占卜的方式鼓动朱棣起兵。一个野心勃勃,一个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两个人一拍即合干起了高风险高收益的生意——谋反!
就这样谋反集团董事长朱棣借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发动战争,这场内战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建文帝)不知所终。过程是无比艰险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至少这两个危险分子是这么认为的。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多谋多智的姚广孝,终使朱棣夺得皇位,他的抱负也得以实现。
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再授为太子太傅,复其姓,赐名广孝。
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在朱棣取得皇位后,作为第一功臣的姚广孝,可以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可他什么也没要。他光着脑袋去上朝,回到寺庙后换上僧人服装,住在寺庙里,接着做他的和尚。
他造反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抱负实现了,也就别无所求了。此外,他也十分清楚功高震主的下场,所以他隐藏了自己,只求平静的生活下去。
晚年的姚广孝,既厌倦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其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明宣宗朱瞻基)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姚广孝——一个争论极大的人。你说他是坏人,可他并不是一个贪财好色,也非大奸大恶之人;你说他是好人,但是他阴谋造反;你说他是坏人,他却只是为了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
或许,他只是一个心怀理想的和尚……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