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棚屋、纹身和荒原雪山,这些元素会让你想到什么?那么在这之上还附加了机械生物、破败的实验室、人类文明遗址等根本不搭边的要素,是不是有一种误入《阿凡达》的既视感。
没错,《地平线:零之曙光》就是这样落后与科技互相交融的后启示录风格游戏。与以往断代文明不同,这款游戏中的末世后文明更加古老,人类会使用长弓对抗敌人,而相对的,人类面临的威胁也更加强大,那些会使用激光充能的“机械野兽”,对人类也是毫不留情。
游戏初期展示的北欧风情场景,古老的试练,尚未开化的封建祭祀都营造出了一种故事背景:处于“蛮荒文明”的错觉,只有玩家在洞窟中,偶然看到了配电箱和各种操作面板,亦或是看到游荡于荒原的“机械野兽”时,才会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中大部分生物都被替换成了机械,人类也早已经历了一次灭亡。
此刻的玩家就如同主角Aloy一样,在新奇和想要了解真相的心情下,迫不及待的准备踏足这个奇异的开放世界。
充满未知的荒野,复杂的地形,无论是丛林、草原、雪山、荒漠,开放世界中常见的场景都被这款游戏全部纳入其中,但是眼前所见的这一切,并不只是停留于表面。
在“拥有强悍台式机性能的未来PC”ALIENWARE AREA-51M 2020版的加持下,拥有第十代i9-10900K处理器,以及RTX 2080 SUPER™ 8GB GDDR6显卡构成的“双强芯”配置,玩家可以轻易的将游戏画质调节为全特效且1080P。
通过精细的植被贴图,地形纹理与水面的反射效果,外加画面本身偏暖的色调,游戏中的一草一木都会呈现出独特的细腻感,通过游戏自带的照片模式,玩家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远近景下的建筑细节和阴影效果也十分拟真。
游戏中机械动物的骨架、外壳、机械纹路等细节也在超高品质的画面下被赋予一种真实的质感,外加游戏在骑乘时会模拟出不同重心带来的厚重感,会让玩家产生真正在骑“机械野兽”的错觉。
虽然本作由主机端移植而来,但之前锁30帧的诟病也不复存在,玩家也能在移动画面的时候感受到帧数的明显提升,在开启FXAA抗锯齿效果后,游戏画面中的“狗牙”明显减少,帧数也保持在近150帧左右。
对于ALIENWARE AREA-51M 2020版300Hz刷新率的显示屏来说毫无压力可言,即使玩家在进行射击、攀爬、翻滚等高速运动时,画面也依旧保持平滑感,并无撕裂的现象,一些瞬镜狙*和转身的动作也可以行云流水的释放出来。
《地平线:零之曙光》的游戏玩法与传统第三人称开放世界一样,游戏中存在大量需要玩家探索的遗迹,需要攀爬的鸟瞰点和众多收集要素,游戏也十分友好的为玩家提供了诸多传送点,玩家因此也会频繁读盘。奈何游戏本身几十个G的容量,让机械硬盘在读盘时苦不堪言,好在ALIENWARE AREA-51M 2020版最高可支持2x2TB M.2 SSD,巨大容量帮助玩家轻易储存游戏,将游戏读取庞大地图的时间压缩至几秒钟,大幅缩短了玩家等待时间。
最后要说明的是,《地平线:零之曙光》作为一款3A级别的游戏,精良的画面和丰富的游戏容量自然而然的带来了不能忽视的散热问题,ALIENWARE AREA-51M 2020版配备的蜂巢形复合结构散热通风孔在物理层面优先提供最佳的散热手法。
内部经过全面升级版的CRYO-TECH V3.0外星人超级散热架构,在双进气口和双排气口通风设计下,新增加了VC(Vapor Chamber)真空腔均热板,于CPU和铜质热管之间更快速、更均匀的导出热量。
超高效电压调节(Voltage Regulation)工程技术,可对GPU提升至12相电压调节,可对CPU进行8相电压调节,在保留了强劲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散热性能,使玩家在游玩《地平线:零之曙光》时不仅可以体验到优质的画面,更可以获得清爽的游戏体验。
当然除此之外,ALIENWARE AREA-51M 2020版也搭载了PerKey RGB单键变色键盘,支持约1680万色彩自定义单键变色,让游戏中的色彩绽放于现实之中,而全键无冲、防止鬼键科技键盘,确保玩家的精准操作,无论是在战斗还是场景交互,都能为玩家提供精良的触感,让玩家从视觉到体感,享受真正的沉浸式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