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霸业:助力大秦帝国安内攘外、开疆拓土的三位水利专家

水与霸业:助力大秦帝国安内攘外、开疆拓土的三位水利专家

首页角色扮演大秦霸业正版三职业更新时间:2024-06-08

古代行军打仗,往往一场千人级别的战争已经是大仗,为何?因为战争的消耗非常之大。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两者的消耗同样巨大:征兵的粮饷、民夫的人工费和犒劳,军备的支出和维护,军械的损耗补充,往往一场大战就能将一国的国库消耗干净。然而还有一样经常被忽略,到行军作战才会被想起,那就是粮食。"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一支军队的粮食一般由征召的农夫运送,不只运输费用极高,运粮路上也会有所消耗,若是一支"十万"大军,粗略估计需要三十万劳苦人民为他们运粮,在交通不便,天灾频发的古代,其艰难可想而知。然而自战国起,秦国与山东六国开战,基本都是万人规模的大战,而且大部分都是秦国以一敌二或是以一敌三,若非这三位水利专家所制造的三大水利工程,秦国很难消耗得起。

1、 天府之国,始于李冰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巴蜀战乱,秦惠文王想要借机拿下巴蜀之地,然而韩国的军队侵犯秦境,在伐蜀还是伐韩上,将军司马错和秦相张仪起了争执,张仪认为"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韩国是四战之地,攻韩没有毛病。但司马错认为伐蜀更好,"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最终秦惠文王听取司马错的建议,秦军灭亡蜀国,秦国吞并蜀国以后,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秦国吞并的巴蜀原本是后来的"天府之国",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还是真的,四面环山的盆地地形让蜀国易守难攻,但洪涝灾害频发,百姓饱受水患灾害。攻下蜀国后,秦惠文王确实头疼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秦昭王时,蜀国的洪涝水患依然频发,直到李冰的到来,才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打下坚实的基础。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详,仅有关于"蜀守冰"、"蜀守李冰"的记载,对于他的事迹也只有寥寥几笔,"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但李冰所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极其重要。都江堰是李冰为蜀地太守时,为解决水患问题所造,都江堰枢纽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组成,互相制约、互相调节。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此外,李冰还采取了一系列治水措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从沿岷江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势等情况,到后来的都江堰建成,李冰不仅解决了蜀地的水患,为秦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钱财,还让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都江堰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 疲秦之计,万世之利

秦王政九年(前238),在解除长信侯嫪毐、秦相吕不韦的威胁后,秦王嬴政亲政,表现出兼并六国的熊熊野心。为了达到疲秦而存韩的意图,韩王命有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的郑国入秦游说,建议秦王政引泾水东注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政应允,并任命郑国主持开凿工程。后来秦国察觉到这是韩国疲秦之计,欲*郑国而亡韩,郑国丝毫不惧,坦言对秦王政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说服了秦王政,让郑国继续主持完成这项工程——郑国渠。

郑国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韩王以为秦国修渠需数年,可以拖延秦灭六国的步伐,甚至可以因此削弱秦国实力。但他没想到的是,此举不但没有拉垮秦国经济,反而让秦国的实力又得到了提升。郑国利用泾水含泥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功效,还使得粮食大大增产,"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名曰郑国渠",郑国渠和李冰主持建设的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使得"虎狼"之秦得双翼相助,东出势在必得。

3、 南征百越,莫非王土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早在灭六国以前,秦始皇就已经把百越之地作为统一的目标,现在六国已灭,打百越虽然无利可图,但在秦始皇心中是一块不可或缺的帝国版图,南征百越是必须的。南征大军针对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的特点,分兵五路,遇有大敌再合兵进击的行动方针。秦军先开始势如破竹,顺利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地区,但没过多久却因为运输困难、粮草不济、水土不服、两广各部的顽强抵抗等问题停滞不前。

为了尽快结束对百越的战争,秦始皇任命史禄建造灵渠,"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史禄本名不详,只有"监御史名禄"的记载,灵渠的建设同样困难重重,在没有测量工具,没有开挖机械,没有爆炸火药的秦朝,难以想象史禄及其同僚是如何完成精确测量,开山凿石的。但灵渠的建成,连接了两条水系、两个区域,不仅解除了秦军行军不畅、粮饷不济等种种困难,还促进了北方与南方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华大地各民族的交融,史禄之功传颂千秋。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孕育了靠土吃饭的农耕文明,在技术不足、工具不足的古代,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用他们辛勤的双手来驯服凶猛的洪水,让温润的河流灌溉田地。但不可否认的是,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的建立,不仅助力秦国统一天下,还沿用至今,造福后世,李冰、郑国、史禄功不可没,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