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写错,是煤山七圣。
《封神演义》第87回,以袁洪为首领的梅山七怪出场,一直活跃到第93回。其中袁洪跟杨戬一场大战,更是惊动了女娲娘娘出马方才收服。这当然是《西游记》中众所周知的第6回的翻版。
梅山七怪又称梅山七圣,经《封神》渲染,已成为经典的文学形象。但他们并不是封神作者的独创,至少在《西游记》中,二郎神的身边便有梅山六兄弟。这两个团体到底有何关系,最初又从何而来,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
据《中国神话传说词典》1985年版第346页“梅山七圣”条目: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记》:‘二郎喜驰猎之事,奉父命而斩蛟,其友七人实助之,世传梅山七圣’……四川民间传说,谓是猎户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称为煤山七友。二郎擒孽龙所在之灌县玉垒山一带,均产煤之山,七友盖古代采煤工。
怎么样,想想孟津战场上威风无比的梅山七圣,竟是七个采煤工,是不是超级辣眼睛?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妨重新追寻一番七圣的足迹。
首先,就从这位二郎神开始。
影视作品中二郎神及梅山兄弟形象
《西游》中二郎神姓杨而无名,《封神》中名叫杨戬。但杨戬之名,原本是北宋徽宗朝一个大太监的名字,李天飞先生在《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第十讲中说,两者发生联系,是因为《醒世恒言》中的《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不过李先生这个说法并非独创,起码比他早得多的、2003年出版的一本叫《<封神演义>的文化批评》中,我也看到了这个考证。
那个故事描写一个庙祝孙神通,假扮二郎神骗奸正在杨戬杨太尉家养病的韩娘娘,后被公差捉获。因为发生在杨戬府上,又和二郎神有关系,慢慢以讹传讹,二郎神的名字就变成了杨戬。
两者就此挂上钩,先经宗教典藉《二郎宝卷》申定神位,再因《封神演义》风靡天下,遂成定局,至今不易。
但二郎神传说产生之初,当然并不姓杨。南宋时有本《朱子语类》,卷三有一条说:
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是因李冰凿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二儿子……
这是提到二郎神或二郎庙较早的记载,朱子即朱熹,言语中很明确地提到了李冰二儿子和二郎的关系。
与梅山兄弟相关的这位二郎神,却姓赵名昱。在隋末为嘉州太守,因*蛟有功,州人顶戴,奉为神明。后来人们便在灌江口立庙祭祀他。
无论是李二郎抑或杨二郎 ,两个故事都出现了一样的关键词:二郎神、灌口(或灌江口)。
元人根据赵昱的故事,写了两本杂剧,一曰《灌口二郎斩健蛟》,一曰《二郎神醉射锁魔镜》,可以当成连续剧来看。除主角赵昱之外,首次出现了眉山七圣。
是的,是眉山、而不是梅山七圣。
《灌》中,老大首次登场就自报家门:
小圣乃眉山大圣是也,俺七位神祗神通广大,法力高强,今投降在二郎尊神部下为将。
七人法力高强,曾得二郎神亲口夸赞:
你是那眉山七圣,显耀英豪,你那神通广大知玄妙,更那堪武艺绝高!
七圣也颇自豪,赵昱令其斩蛟,四圣道“觑蛟神有如儿戏也”,七圣也说“去必然破了健蛟也”。不过虽说得起劲,而且此剧又名《眉山七圣擒妖怪》,其实七圣并没出手。原来健蛟神直接冲二郎神叫阵,七圣只好沦落为摇旗呐喊之辈了。
《醉射锁魔镜》中,七圣更是连场也未出,全凭二郎神一言带出:
我亲身仗剑入水,斩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级,右手仗剑出水,见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圣。吾神自斩了健蛟,收了眉山七圣,骑白马白日飞升。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赵二郎
还有一本《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的元人杂剧,可以当成二郎神系列的第三集,二郎神仍旧是赵昱,身边亦有七圣,其大圣亦自述来历,道是:
小圣弟兄七人,神通广大,变化多般,独占此梅山之境,怒来摧山断岭,喜来风静天晴。上帝因小圣七神勇猛正直,镇压梅山之境,随二郎真君听其神号,斩妖除邪。
在这里,眉山七圣猛然间就摇身一变成了梅山七圣。这其实也好解释,毕竟民间故事本就是以讹传讹,眉、梅谐音,这个改变可以说太正常了。故事也变了,之前七人是协助二郎斩蛟出场,现在是天帝直接命令归附二郎神。
由剧名不难发现,这个故事和《西游》中小圣施威降大圣一回相当相似,可以说就是蓝本。《西游》作者肯定参考过这本杂剧,才写出了第六回的精彩故事。我甚至怀疑花果山的原型就是梅山,因梅而想到花果,由花果而想到桃子,由桃而猴,而基于某种非常重要的原因,最后索性将梅山大圣与齐天大圣溶为一体,这可能就是《西游》中本该是梅山七兄弟却少了一人的原因。
《西游》第63回,孙悟空猪八戒大战碧波潭,请二郎神及梅山兄弟协助降妖,梅山兄弟称二郎神为大哥,而称孙悟空为二哥。二郎与梅山兄弟名虽兄弟,实则主仆,称大哥既是兄长、也有主人的意思;而孙悟空呢?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境界等齐,却又曾败于二郎之手,自然该退而居其次。
可是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别的意思么?
是不是吴承恩老先生(李天飞先生说,吴承恩未必是西游作者,但因为找不到别人,所以这个名字先用着)在这里故意打破的谜团,告诉大家孙悟空与梅山兄弟的内在联系呢!
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
您可能会说,这不废话吗?他本来就是花果山一只猴子啊?
天下皆知孙悟空是猿猴成精,但这个梗(共识)是怎么来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事实上,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孙悟空的原型。我在以前说过,孙悟空的原型就是一只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跳跃而来的猴子,千古大圣,其实也不过就是几篇小说而已。
猿猴盗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的一本书叫《易林》,所谓:南山大玃,盗我媚妾。玃,便是大猴子。唐传奇有一篇十分有名的《补江总白猿传》,把猿猴盗妇的故事写得引人入胜。里面的白猿武力值恍若神仙,剑术高强,飞行如电;而且身躯强大,浑身铜筋铁骨,刀剑无用,最后是找到了罩门才被*死。
这个故事发生在桂林附近的长乐,其地属岭南,即五岭之南。具体来说,约在越城岭。
宋元时期又有一个话本叫《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讲的依然是猿猴盗妇。里面的猿精直接就自称齐天大圣,他:
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各洞山魈,管领诸山猛兽,兴妖作法,摄偷可意佳人,啸月吟风,醉饮非凡美酒,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
这其实已完全具备了孙悟空的特征、诨号和能力,只有一点不好,嗜色。
这个故事发生在广东和江西交界之处的梅岭,其地亦属岭南,虽然跨越千里,但仍是五岭之南,具体来说,约在大庾岭(即梅岭)。
越城岭和大庾岭都是五岭之地,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无论写的是五岭中的哪道岭,事实上我们都可以认为在梅岭。梅岭即梅山。可梅山这个地方实在是个抢手货,本文限于篇幅是说不清楚的,只能等下篇文章了。
不知是话本影响了老百姓,还是老百姓影响了话本,不知从何时起,在猴子多的地方,尤其是福建、两广一带,当地人都称这些猴精为“某某大圣”,如通天大圣、齐天大圣,丹霞大圣等。
当吴承恩老先生创作《西游记》的时候,或许作者本身便是这一带人,或许作者听过这一带的传说,或许他看到了那篇《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当他写到孙悟空的时候,理所当然就给了他“齐天大圣”的外号!
白猿
关于孙悟空的原型,我从来不觉得有印度神猴哈努曼或淮涡水怪无支祁什么事,上面引述的几篇小说已经足够解答。其灵感起源,其实就是综合了杂剧、话本、民间传说而创造的形象,大抵就是如此了。
他的来源既然有很大可能是抽离自杂剧中的梅山七圣,且又成了妖怪,那么让剩下的六圣也变成妖怪,实在是再顺理成章不过。
《西游记》的作者放过了这个灵感,而《封神演义》的作者将它牢牢地抓在了手心。
《封神》实是《西游》的模仿之作。
其作者至少有五说:
1、“前明一名宿”说;
2、王世贞说;
3、许仲琳说;
4、李云翔说;
5、陆西星说。
我们常识所认为它的作者为许仲琳,其实只是孤例而已。王世贞、李云翔及陆西星等说,无关本篇主旨,也略过不谈。让我们看看第一种说法。
清道光年间学者梁章矩(1775~1849年)在《浪迹续谈》卷六“封神传”中记:
忆吾乡林樾亭先生,尝与余谈《封神传》一书,是前明一名宿所撰,意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立而三,因偶读《尚书·武成篇》“惟尔有神,尚克相予”语,演成此传。
又在《归田琐记》中云:
吾乡林樾亭先生言,昔有士人,罄其家所有,嫁其长女者,次女有怨色。士人慰之曰:“无忧贫也。”乃因《尚书·武成篇》“惟尔有神,尚克相予”语,演为《封神传》,以稿授女,后其婿梓行之,竟获大利云。
由这两则记载可以看到写作者巨大的野心。
先是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书稿未出世时,他便笃定此书足使其婿家“无忧贫”。我们知道明朝的商业非常成熟,资本主义萌芽就在明朝,在当时要靠一本书实现致富奔小康,其难度肯定大于今天靠一本小说实现财务自由。
再是要取得文学地位的成功。从最开始立意构思,就是要跟风行天下的西游、水浒并驾齐驱。
一言以蔽之,《封神》就是作者扬名立万之书。要达到这个目的,蹭当时大热的神魔领域NO.1《西游记》的IP,确实是条捷径。
这就是我们读到《封神》时,总觉得它是《西游》前传的原因。
西游中有玉帝、元始、老子等诸圣,封神中也有,且还自创了个最高神鸿钧老祖压在诸圣头上,这已显露出超越西游的野心;
西游中有李靖、哪吒,封神中也有;
西游中有杨二郎、梅山六兄弟,封神中便替二郎命名杨戬,把梅山七圣拉来跑片场;西游中有小圣施威降大圣,封神中便也有杨戬哪吒收七怪。
孙悟空姓孙,乃是指身为姓,“狲”者,猢狲也,猢狲即猴类动物;梅山大圣便要姓袁,也是指身为姓,“猿”者,猿猴也。
梅山六兄弟本是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无论是姓还是名都能看出来是寻常人家,封神中自然也要改。改成什么呢?很好办,既然都是妖怪,那自然也跟袁洪一样指身为姓。因此我们看到了,蛇精常昊,因为蛇是长虫;蜈蚣精吴龙、猪精朱子真、杨精羊显,都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狗精为何姓戴、牛精为何姓金(或与五行有关)?这个我还没搞懂,希望有心者指正。
不管怎样,两个长篇故事虽然不同,但一样精彩绝伦,而梅山七圣的探究过程也是如此令人激动。这就是名著的魅力。
封神彩图
引用资料:
《封神演义》、《西游记》,市面常见版本;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神魔国探奇》,刘逸生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清平山堂话本》,洪楩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李天飞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封神演义>道教文化与文学阐释》,刘彦彦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图片来自电视剧截图及网络,侵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