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之国、神灵信仰,从神话传说入手,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多灾之国、神灵信仰,从神话传说入手,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首页角色扮演刀神纪更新时间:2024-05-05

古人一直有一种“天人感应”的观念。这种观念将日月星辰,山川河海的异动都与人事相对,日食,月食,地震,海啸都是上天降下的惩罚,定是人民做了不敬的事,引来上天神明的警告,需要忏悔自身。

《出云国风土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神话,贺毖礼高峰住着一位天神,名叫立速男命。这位神虽然非常威严,但地方居民,却常常朝天神所在的方向大小便。这种不敬神灵的行为,当然会遭到天神的惩罚,大小便的人常常会遭灾,身陷疾苦。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表达了百姓认为不敬神灵是灾害时常发生的原因。

一、须佐之男命斩八岐大蛇

灾祸神须佐之男命去天上时,山川都开始摇晃,土地都开始震荡。 据此,在神话中,须佐之男命可能并不是单一自然灾害的神格化,而是集合火山喷发、地震、干旱等众多自然灾害形象的神。事实上,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也是连锁性的。

须佐之男命被众神驱逐后,降落在出云国淝河的鸟髻地方,降落之时,正有年迈的男女神围着自己的女儿哭泣。须佐之男命上前询问原因,老年男神告诉他:“我有八个女儿,其中七个都被高志地方的八岐大蛇吞吃了,大蛇每年都来,现在又是来的时候了,我们的小女儿因此也将性命难保了。”

神话对八岐大蛇的表述,十分怪异,“一条蛇身,却长着八个脑袋和八条尾巴”,“身长横亘八个山谷,八个山峰”“它的腹部常流血,皮肉糜烂”,从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推断,八岐大蛇象征着山洪,泥石流等灾难,而老年神面对灾祸,却无克服之意,只知道哭泣,由此可以窥视出古代日本人无法阻止或防范自然灾害/死亡发生的无奈。

须佐之男命对着老人说:“你们不用怕,我是天照大神的兄弟,我会帮助你们。”他吩咐两位老年神,酿八坛浓郁的酒,然后把住家的周围用篱笆围起来,并开八个入口,每个入口放上一个酒槽。大蛇将要来临之时,便把酒倒入槽中。大蛇嗅到浓郁的酒香,大蛇的八个脑袋伸进酒槽里痛饮起来,酒饮尽了,蛇也醉了。这时须佐之男命手握利刃将八岐大蛇切成数段。须佐之男命斩大蛇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表述了古代日本人和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

二、古人“神化”的灾害意识

日本自古就是一个多灾之国。由于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软弱无力,开始认为在自然界中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它主宰着自然界的喜怒哀乐,喜悦的时候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愤怒的时候暴雨雷霆,寒雪霜降。于是主神造日本列岛的神话诞生了。人们同样认为神灵能影响人类的命数,庇护可以一帆风顺,诅咒会厄运缠身。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们过于依赖自然的给予。认为花草万物有灵,心存敬畏,伐木要先祭拜树神,表示敬畏,请求宽恕。信奉山川草木,祈求给予更多赖以生存的食物。

传说在5世纪,常陆国行方郡有一名叫箭括氏麻多智的人,他看中了郡西边一块水泽地,想将它开辟成水田。但在开垦的时候,惊动了长久占据此地的夜刀神。夜刀神十分凶恶,常常祸害周围的居民。为阻挠麻多智开垦水泽,夜刀神率众蛇神盘踞与此。但其开垦遭到了“夜刀神”的反对。箭括氏麻多智设立神社祭奉夜刀神,于是得以继续开垦耕田。

上述民间传说生动地描述了古代日本人对周边自然环境不断开发的场面,这些情节描述显示出古代日本人已经朴素地意识到人类的开发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可能会受到自然的报复,进而引发自然灾害。

三、神话传说中灾害意识的变化

传说,在根国,大国主神与须佐之男命的女儿须势毗卖一见钟情相结合,并通过了须佐之男命给他的蛇、蜈蚣、蜂、大火等考验,与须势毗卖二人偷了须佐之男命的大刀、弓矢和天沼琴逃出根国,回到苇原中国,成为苇原中国的统治者。大国主神具有农耕神的性质,因此他所经历的种种灾难大概是古代日本农耕社会所遇到的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体现,而大国主神一一度过险境,反映出古代日本人已经意识到虫害、火灾等灾害固然可怕,但也是可以战胜的。

苇原中国平定神话是《古事记》、《日本书纪》的神话体系中的重要政治神话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苇原中国平定神话中,天神讨伐的对象不仅有被称为“邪神”或“邪鬼”的天神,还有“能言的草木”或“草木石类”。

若从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拓展生存空间的视角来看,那么天照大神派其子孙统治苇原中国,将其势力范围从高天原拓展至苇原中国的神话,可以说是人类开发自然环境的行为的反映,所谓的“邪神”、“邪鬼”则是指人类开发时所遇到的自然界的困难或灾害。而高天原几番派天神平定苇原中国的荒暴神的叙述,似是表现人类开发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对峙意识。

在人与夜刀神分界共存、相安无事多年以后,人类的开发再次导致与夜刀神的对峙。行方郡的地方官壬生连麻吕下令在山谷处筑造池堤,其时,夜刀神聚集池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离开,拖缓了池堤工程的进度。于是,壬生连麻吕大声命令造池堤的民众,看见杂物、鱼虫之类,不要惮惧,可以“随尽打*”,没有任何神邸能不听从天皇的教化。此令一出,蛇神隐避,筑池堤工程顺利完成。

前文提到的箭括氏麻多智、壬生连麻吕二人都是在对自然环境开发过程中战胜蛇神的英雄人物。但两者在对待神灵的态度上却是有区别的。

然而,对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可能带来灾害的认识,在7世纪的壬生连麻吕身上几乎看不到,相反却可以说是毫无畏惧。壬生连麻吕的态度非常明确:筑造池堤事业是利民的水利工程,因此自然神必须顺服于天皇的权威之下,对于妨碍工事进程的包括蛇神在内的鱼虫之类的生物神,都可以无所畏惧地*死,并不担心报复。

从箭括氏麻多智到壬生连麻吕对自然神的敬畏程度的变化,一是由于随着时代的推移,古代日本人对自然界的认知逐渐加深,对于有能力克服灾害性自然现象,古代人的敬畏感不断弱化,这些灾害影响能力在社会进步的条件下也逐渐减小;二是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性因素使然,《风土记》是根据和铜六年中央朝廷的命令开始编纂的地方志,其编纂方针是从国家统治的立场出发的,因此在壬生连麻吕传说中,偏向于表现地方的自然神服从天皇权威,淡化人们对自然神抵抗的畏惧。

四、古代日本人灾害认知的特点

日本的神话传说中传递出的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地震、火、雷等自然现象的神格化。在日本列岛起源神话中,强调诸神的威力、威胁,人类要敬畏自然、敬畏神灵,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体现古代日本人对日本列岛灾难频发自然大环境的认知。

第二,祭祀神灵是应对灾害的有效手段。《古事记》,《日本书纪》的须佐之男命神话,通过自然灾害神的须佐之男命的破坏行为,强调神灵的不可侵犯性与破坏性,提醒国家群众敬畏自然神灵以及祭祀神灵的重要性。

第三,朴素地意识到在开发自然环境为国家所用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对峙关系以及开发自然环境的行为可能会招致自然灾害。古代日本人应对灾害、克服灾害态度积极,但抛开政治神话中的天皇权威胜于自然神的意识,古代人对自然神灵、灾害神灵的畏惧依然存在,这一特性也是日本神佛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石。

第四,明白自然灾害是永久存在的。日本神话中,无论是神还是人在应对灾害时,或是将灾害神驱逐到另一个世界或空间,又或灾害神自身威势减弱退回,都体现了日本列岛与自然灾害共存的认知。

以上的灾害认知使古代日本人在直面自然灾害时,往往积极应对姿态与消极无奈意识交织在一起。

五、总结

古代,人们对于昼夜更替,四季轮转,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地震山洪以及生老病死的无法理解,对自然界灾害的恐惧,以及对自然界衣食住行的需求,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情感复杂。在认知有限的古代,人们开始将自然现象神化,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产生崇拜,这组织成了古代日本人灾害认知的重要部分。在开发自然环境的同时,与自然灾害对峙,强调了古代日本人对自然灾祸的乐观态度

参考文献:

1、《日本人的原始信仰》

2、《日本古典文学大系》

3、《日本灾害史》

4、《古事记》

5、《日本书纪》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