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绥德魏家人

追溯绥德魏家人

首页角色扮演道途沉浮更新时间:2024-06-11

追溯绥德魏家人

文/李强国

当我写好高家沟高姓人一文后,我又想写写小村的魏姓人,在高家沟里,魏姓人占有全村一半人口。村里的人说,魏家世耕之地在相邻的魏家墕,那里有魏家的栖身土窑洞。住在山墕的魏家人,占有许多土地,但出路艰难,吃水不便,这给魏家人的生活造成了许多的不利。从明代到现在,魏家墕人不停地外迁。因此,如今魏家墕生活的魏姓人少于高家沟生活的宗亲。

魏家住在山上,高家住在靠近水源的沟里,魏家祖先占有的土地大都在山上或者小块的塬地,当年为了便于管营田亩,筑穴安身于山崾墕口的向阳处。到了明初,祖先们为了解决吃水难的问题,采用驴驮牛拉的办法,但耗时费力,便有了另寻居所的想法。

清朝初期,魏家人想在折家崄寻找出路,因此,便和那里世居的折家人走近了一些。康熙四十八年九月所立的折家崄重修关圣帝君庙的施财发心善士是魏家墕的魏士魁及其妻子马氏儿子魏国定,魏家纠首有15人,折家纠首只有折文强兄弟二人及其子孙共8人。施财魏家11人,折家6人,相互比对,无论从人口上或者从财力上魏家都高于折家一筹。而庙主是折家人,主办香烟会的却是魏家人,说明人口稀疏资财贫乏的那个年代,魏家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殷实农家。不过,魏家没有在折家崄安家并改变处所环境,是没有置买下宅基土地,还是其他原因,就不知道了。

大约到了嘉庆至道光年间,高家沟高姓人由半读诗书半耕耘的文明世家变为只读诗书不耕耘的纯粹儒业家庭,以为一篇好文章就能为官,就能光耀祖宗,成为富贵人家,显赫一地。不曾想坐吃山空,再加上官府腐败,朝中无人,做官比登天还难。即使花几个钱,也只能弄得个监生候铨某职的虚名,没有公差也没有俸禄,逐渐变得意志消沉,而后部分人又沾染上抽大烟的恶习,富裕人家由此走向败落。

魏家墕耆宾魏曰瑶的次子魏发财,不仅买了高家的大量山田土地,还买了高家的居所。村访时,村民们笑着说,魏发财当年可以用两个窝窝头买来高家的一孔石窑洞,虽说这是句笑话,但从侧面可以说明当年百姓生存是多么的艰难。

高家人的式微颓败,不仅仅是人不作为造成的,本来他们拥有大量的山田,可以靠收租金养命存身。同时与自然灾害、瘟疫也有关系,“嘉庆十一年,旱,饥;道光二年秋,大疫,瓜果盈野,无收食者”。这也是高家颓败不振的另一个原因。

魏发财生有六子,分别为登霄、登岸、登科、登榜、登相、登台,次子登岸出嗣与大门魏守财。相继又有魏曰璜的后人迁入高家沟,这是魏家人在高家沟立足发展、人口壮大的起点。

那么,这支魏姓人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到绥德呢?

我查阅过绥德州志,在明代初期,有岁贡魏侃任过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县知县。除此之外,再没有发现有本土魏姓入册的人,但也不能说明魏家就没有出现过毓秀人才。五里湾李家有总兵、参将等都未载入州志中。

四十里铺镇三十寨村有一通成化二十三年佛祖庙的创建碑记,碑阴题名人有魏思隆和他的弟弟魏思鉴以及儿子魏做,还有信士魏彬、魏完。说明明朝早期绥德这块土地上就生活着魏姓人。

遍访绥德域内,张家砭镇有个自然小村,人称玉家沟,解放前写作蔚家沟,而村里关帝庙在道光年间所立的纪念卧碑,上书魏家沟,很显然,小村叫魏家沟。这种以讹传讹而致使原有小村村名中含有的信息尽失。我家邻村穆家楼,原住穆家人,绥德高佛寺、合龙山庙碑中都有穆姓信士,今人写作木家楼。

魏家沟距三十里寨近,可能成化碑记题名魏家人就来自魏家沟。

十几年前,魏家墕村人殡葬老人,请我为指礼先生。在白事上,我结识了主土阴阳先生,他是高家沟人,大家叫他魏双,和魏家墕魏姓人同宗。他告诉我,他们这支魏姓人来自山西的巨鹿。这显然是个错误,巨鹿在河北。

2006年12月,魏家人出了一册《魏氏族谱》,谨以此书留于魏氏后裔。魏尚礼第十五世孙魏国光在谱序中写道:“考陕北魏氏始祖于明代中叶由晋东之钜鹿移居秦北古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距绥德县城四十里魏家墕村。”说明他们魏姓人是来自钜鹿的,但没有佐证资料,可能是相传而已。

万历三十一年,合龙山《山地粮碑记》中有魏家墕分会,分会会首是魏大相,还有他的侄男魏汝学、魏汝英,而后是高世荣,高世荣也可能是高家沟人。同时,万历年间,蒿泉山庙碑题名的唯一纠首是高世福和他儿子高焕,而信土题名越百人,却没有魏家人。

魏家人有信仰,却舍近求远,这其中必有缘由,那就是魏家和李家有一定的特殊关系,这是我的猜想。

洪武建元冬十二月,徐达、常遇春二总兵征西,山东莱芜许多年轻有为志士归附二总兵,其中李德靖乱有功,授陕西西安后卫镇抚,他的儿子李璇改授绥德卫中所镇抚,并在绥德安家,其后人载入州志中的有总兵李杲、参将李勋、指挥李东、总兵李芳等。李璇生有李通、李达二子,李达及其后人埋在绥德城西南二里地的黄家塔。李勋分守延绥,素娴将略,知险要,恩威并著。虽娶两室而没有子息,死后葬于五里湾村井子湾的前坪,遗产分散给当年五里湾李氏家族中的穷人,墓地被后人称之为明葬坪,就在大路边,便于村人烧钱挂纸。后来李东承嗣。

由此可知,五里湾李氏祖先与李德家族有一定的关系,或同乡,或同宗,或是李德的后人,只是缺少佐证材料。

其实,李德本姓魏,山东莱芜山口村人,入赘李氏,沿李姓。后人墓志铭中,都有交代。李达儿子李旻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十六日立石《明故明威将军中山魏公墓志铭》:“公姓魏氏,讳功,字世勋,中山其别号也。其先本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人”。李达儿子李升明隆庆三年二月二十二日立石《诰封昭勇将军 陕西都司都指挥佥事李公 配太淑人史氏合葬墓志铭》:“公魏氏,讳正,字时恩,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马鞍山人”。

魏家墕魏姓人助力合龙山庙事,从古碑留存的许多题名人分析,凡与庙主有亲缘关系的家族,都会出现在助缘人的题名中,给亲戚增光,给自己增荣。今天村庙纪念碑上,大都有本村人的外甥女婿毑家人的题名。可能魏家墕魏家也是来自山东的。

我翻阅了魏氏家谱,是以尚礼、尚义、尚智为第一世人,揣摩一下,这名字来源于仁、义、礼、智、信五常,可能所谓的第一世人就有失考的;二世是大相、大科、大举;三世五人,只有汝厚生守昌、守强二子,而汝兵、汝英、汝全、汝的失考;五世入谱的有士美、士堂、士芳、士魁四人;六世有国才、国祥、国林、国定、国良五人。

细查绥德庙碑,未入谱系的魏家人还有:三世汝学、汝元;四世守艾、守禄、守仓、守义、守印、守福;五世士友、士琯、士雨、士礼、士茂、士亮、士云、士正;六世国珍、国玺、国瑞、国芝、国宝、国治、国龙、国选、国新、国表、国贞、国金、国彦、国安、国甫、国奇。未收入谱系中的人约莫比入谱的人多。碑记题名人多数为纠首或施财人,还有一些宗亲中的穷困贫寒人,无钱助力,没有留在碑记中,应该是有的。客观地讲,如此家族,即使有绝门,也应该有承嗣的宗亲,这是传承千年以来的古俗。“文革”之前,家族中承嗣香火不绝的习俗依然盛行。

碑铭中六世的国治、国彦、国选、国贞、国宝,在谱系中却出现在十二世人中,这些六世人名刻于康熙四十八年折家崄村重修关帝庙的纪念碑上。其上有三代人的大名,如魏士友、男 魏国玺、魏国瑞、孙 魏世荣。在谱系中,魏国治是魏登岸的次子,魏国彦是魏登霄的次子,魏国选是魏登科的儿子。登岸、登霄、登科大约生于嘉庆末年与咸丰年间,而魏家旧的家谱毁于陷城乱乡的同治年间,这些人是见过家谱的,当年也有神主,墓地纪念碑,甚至撰有碑表,与祖上出现如此多的重名,让人不明所以。

四十里铺镇黄家沟村于同治十三年创建了灌口二郎庙,存有半截残碑,上有介宾魏加益、武生魏登霄、贡生魏登仕、监生魏登岸,这些人都有头衔,是平民群中的佼佼者。说明魏家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有的从事儒也,有的习武,家族中人文武兼备。哪怕他们是用钱买来的冠戴,也能说明魏家资产殷实于普通百姓,这让我想起在高家沟村访听到的那段秧歌词:

家有黄金用斗量

不如送子进学堂

当官不用拿钱买

全凭一篇好文章

我之所以说魏家那时有些冠戴可能是用钱换来的,是因为清朝末期,政府国库吃紧,就让富户拿钱来买官。我写张家沟村的文章里,有六七百垧土地的土财主张乃贞,是位石匠的他就拿钱买了个监生;我们五里湾村的李崇德,也曾拿钱买了个武生。这种士民向政府捐纳钱物以取得功名官职的方式泛滥的结果是官员腐败,贿赂公行,贪污成风。因此,产生了无数“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隐形贪官。

魏家人从道光年间开始发富,不仅捐官,而且人口倍增。据家谱所载,魏曰瑶三子九孙,魏荷恩两子四孙,其中长子魏喜财失考。十世人取名趋向财富,十一世人取名趋向仕途。这些名字看似庸俗,却是魏家人的意志表达,他们向往荣华富贵,希望未来达人盈门,旗杆高树。

从追溯魏家祖先历世人物分析,魏家向外迁出的人要比留守故土的族人要多。那么,他们去了哪里呢?

魏双告诉我,更早的历史他不太清楚,先辈们传说,不知是明末还是清初,魏家部分人去了横山多地。他曾去过横山县响水的韭菜沟,那里的魏姓人亲口告诉自己,先祖来自魏家墕的韭菜峁。魏家墕确实有叫韭菜峁的地名,那里有人住过的痕迹。古人背井离乡,异地安身,会沿用故里地名,是一种怀乡念旧的情感表达。

20世纪80年代,我赶集在魏家楼曾住过一夜。我二爸解放前安家到石湾,一生在供销系统工作,魏家楼的人都认识他。因此,那夜我和魏姓的老人谈话很上劲,我喜欢盘古,无话不说。他告诉我,听先辈说绥德有自家人,只是没有往来过。传说明朝正德年间,魏家兄弟多人,有外迁的人,只是社会复杂,道途遥远,浮沉多变,也谈不出个子午卯酉来,也不知道祖先是在什么时候到魏家楼的。

后来我想,魏家和我们李家一样,当年都是屯田户。我们李家部分人被派往今天子洲的李孝河、李家河;而魏家也是屯田户,也许有部分人屯田到了魏家楼。我们李家屯田在大理河、小理河,魏家屯田到平水岸上。军户被优待,多数屯田驻守在沿河的川道上。

我认识的第一个魏姓人叫魏菊兰,高家沟人,是我高中同班同学,小名有玲。后来我走定边贩羊皮时,有一次在客车上遇到了她,知道她在定边加工服装。2004年,她投资300万人民币注册成立了定边县魏兰服装厂,她还是定边县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今年5月16日,我给在定边的魏兰(她到定边改名了)留言,说我想去高家沟走走,写写那里的高家人。她说自己家哥哥都在门外,自己刚刚在清明节回过娘家,每年都回去几次,到祖坟看望长眠地下的父母爷爷奶奶,这是自己唯一的念想。回老家住在老窑洞里,许多往事就会涌上心头。老先人们说,八十老也想娘家这话确实不假。她本想回来陪我到高家沟走走,看到村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觉得很亲切。但她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忙得像个捻线陀,老是停不下脚步来。叨叨絮絮中,向我略表歉意。

记得六年前,我随市诗词学会到定边采风,住在定边的五洲大酒店,那次我去了魏兰的服装厂,厂里的加工间布局井井有条,使我感到特别慰慰,又十分惊讶。

和魏兰短暂的见面,她的话绕不开对家乡的念旧情怀,包括同学时期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她每年回老家的事,使我想到一个极具深层文化意义的词来,那就是乡愁。历史上有多少人用诗表达过乡愁,如唐人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最近我读到了文友孙惠的诗,她那句“一个被岁月削薄了的人”是每个思乡者自言自语时的真实写照。因此,我想从魏兰的祖上写起。

魏家谱系未见墓志铭、坟图、墓表碑记,文字少有前序后记,也是简而言之,信息量很小。

魏兰祖先尚义为始祖,属谱系始祖行序二,就是兄弟排行中的老二。尚义生大科,大科生汝厚,汝厚生守昌、守强,守昌生士美,士美生国才,国才生汉龙、行龙,行龙生克孝、有福,克孝生曰瑶、曰琚、曰璜、曰玺、曰瑜,曰璜生守富,守富生登高、登科、登第,登科生国选,国选生锡高、锡官、锡权、锡和,锡权生成业、平业,成业便是魏兰的老父亲。村里的故知佬们告诉我,魏成业是村里的能人,有远见,多年担任高家沟村的党支部*。他和妻子刘建英生育有二子五女,他们的儿女出生在解放前后,国难家贫的艰难岁月里。魏成业勤劳本分,是农民中的智者,刘建英勤俭持家,在家大人多的情况下,日子紧紧巴巴,大孩子拉扯小孩子,甚至大人在田里劳作,把孩子带到地里,可以说,那时的孩子是吊打拉扯大的。老人们举了许多例子,我听后很感动,因为我是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

一头是我

一头是饭罐

母亲挑着爱上山

把正午的太阳踩在脚下

去温暖父亲

母亲接过父亲的锄

开始挥汗

像美丽的精灵

不停地穿梭

给伏天的庄稼解渴

夕阳羞红了脸躲在山后

母亲一头挑着我

一头挑着羊草

将忽长忽短的影子和脚

印在乡村的小路上

我用这样的方式剪取一段那时的生活景象,既是对逝去的父母长辈们的怀念,也想告诉今人,前辈们是怎样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才迎来我们今天的风光日子。

老人们告诉我,当年魏成业老人很辛劳,忙了庄事忙家事,即便少吃没喝,却让孩子们都去上学,他没有想孩子们将来能当官发财,只企盼孩子们大了能过上好日子。

魏成业的儿子魏崇玉、魏崇林分别去了新疆的精河县和博乐市,那里有他们的叔父魏平业。拿老人们的话说,人家在那里有腿胯的,这是乡下人比喻有血缘关系的口语词,意为有门路,含有走后门的隐意。但是,这种情况往往是长者出面,长者会对另一方人说,我把孩子托付给你了,全仗你照顾他们了。因此,魏成业的二女儿魏荣、三女儿魏芝兰、四女儿魏玉兰都在新疆成的家,小女儿魏兰也是亲戚介绍嫁到定边的。只有大女儿魏有兰嫁到周家桥村。这种人为选择栖身之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古人外迁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古人外流是出于养命,今人外迁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为了详尽了解魏家旧事,我再次去了高家沟,而没有去魏家墕。因为魏家墕魏氏人口少于高家沟魏氏人口,另一原因魏家墕村留守人少,可获信息少。

这次很巧,村里魏家人办白事,宗亲从四面八方回乡赶白事。人生大事,莫如亲丧,凡是近门宗亲必须回老家襄事助力。家族人之间的亲和力,不单是建立在血缘上,红白大事庙事都起着聚族互助的凝聚力作用,也是礼数之中的事。

我见到了老相识魏双,其实他大名叫魏崇珍,父亲魏祝业,祖父魏锡忠,曾祖魏国宝,他是魏曰璜的后代。他告诉我,他的祖父魏锡忠粗识字,在民国年代立了一个族谱,对家族历来人物有所记载。因此,我在他家看到了老谱,都是手抄的,但能看到新谱没有的信息。

比如族谱三世魏汝厚,字封山,妣李氏,明朝人,葬于背井湾。他有四个儿子,长子守昌;二子守强,字忠宇,妣蒋氏;三子外迁;四子失考。有“神主”,墓碑由其后人立于康熙五十五年。

魏锡忠所撰家谱是以坟头纪念碑为根据的,他在谱序中写道,“考魏氏始祖,由晋东之钜鹿于明之中兴移居秦北古上郡,距城四十里魏家墕村。代远年湮,世为望族,支派繁多,载古宗谱后经同治年间回匪猖乱焚毁殆尽,后人不慎神主失火,无由稽考。至此每年清明、佳节、群集坟中,畅叹古今未详。因此,开会公议,略失数辈宗讳,悲叹前人之未详,勿使后人怨今人不周。于是重新建立家谱,有能考讲典册,庭宇坟墓碑详载者,载于谱中。启迪后人,光祖耀宗,子孙登载亿万。祈年简勤数语,后之继者云众。是为序言。”

可惜,魏锡忠老人有意撰写家谱,无力完成一向怀有的心愿。虽然撰写家谱简稿,因为年代远,简谱便稿抄写在有字的文稿背面,多处纸片破碎遗失,有些祖上人名以一、二、三、四数字代替,未有大名出现。后人无法确定其大名字号,有的抄写潦草无法辨认,对其内容多了失考。

可以知道的一个是,今谱一世并非魏家迁入绥德的第一世人,因为原序有“略失数辈宗讳”之语。

魏姓堂号钜鹿郡、钜鹿堂都在河北,说明绥德魏姓人最早的祖先是从河北迁出的,但绥德这支魏姓人未必直接来自河北。

在村访中,高家沟有句俗溜话:“高家人袍袍褂褂,魏家人骡骡马马。”什么意思呢?村里人说,在旧社会,高家人秀才多,魏家人武生多。也就是高家人以儒为业,魏家人习武传世。也许,当年魏家人祖先就是军户来陕北戍边,更有可能,他们就是当年山东莱芜李德的宗亲或后人。因为李德后人李达这一支派人后来弃李改魏,复回原姓,后人也没有返回山东,在绥德功成名就难道就没有后人留守绥德吗?

旧谱一页记有冠戴的魏氏人名:农官士芳、庠生国定、增生世明、文生国林、文生克敬、岁贡荷恩、文生世官、县佑堂守财、武生嘉益、武生登霄、武生登云、贡生登仕、介宾登朝、文生国祯、武生国选、武生海宴、武生锡柱、武生锡福。在支派中看到曰瑶是乡饮耆宾,国子监太学生,字郡武,又是议叙九品,室人刘氏、安氏。记录了许多人的妣氏和埋葬地。

举个例子,魏守财,生于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吉时,卒于同治七年五月初二日子时寿终,享寿八十一岁。这些信息来自何处?还有魏发财和他的室人薛氏、李氏都有生死时间。很有可能,当年坟场立有墓表,更说明魏家属于大户。

当鸦片侵入内地城乡,处于僻壤的高家沟吸食鸦片的不仅有高家人,魏家也有人沾上吸食鸦片的恶习,不过晚于高家人。因此,光绪宣统民国时,魏家也有人出卖田亩家产,还有卖婆姨的。

20世纪80年代,我们五里湾小学来了一位公派老师,她叫魏正兰,时间长了,她的大名在村里家喻户晓,拿农村人的话说,魏老师是好老师,教得好,她就是高家沟人。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前,高家沟的魏锡章就从北京大学毕业;1972年,村里的魏都清华大学毕业。我统计了村里魏家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近50人。

两次高家沟之行,觉得小村的文化氛围浓烈。在乡下,闹红火唱秧歌,庙会红白事上,都离不开老五件,两人吹唢呐,一人捣鼓,一人拍擦,一人敲锣,尤其是唢呐吹奏,在高家沟里,魏高尚、魏高贵唢呐传承已有五代人了,并享有盛名,一直给当地人提供着精神食粮。兄弟俩的师傅叫魏考长,传承人有米脂县印斗乡的常氏、子长县王家湾的麻生高、米脂县杨家沟的李秉林等,高名远播。

据我调查,魏家人以鼓乐唢呐为业时至今天大约还有十几人。我还记得在旧时的剧本里有这样一段唱词:

前边乐人吹唢呐

后边彩轿花似花

惊动婆娘女子娃

来看热闹笑哈哈

我是非遗传承人,也认识国家级秧歌传承人魏建明老人,他是魏家墕人,在文化馆工作几十年,为绥德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大贡献,他七十余岁,老骥伏枥,将传统秧歌中的一招一式热心地传授给下一代。

高家沟村在大山深处,是一条小山沟的后沟掌。随着村办学校的撤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人口城镇化,农民涌入大小城市,成为农民工、多种经营的个体户。今天走出家乡的魏家人,若干年后,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根在绥德,根在高家沟,根在魏家墕。

从魏家墕走出去的魏家人,不仅在高家沟,武家崖窑,上马川,而今在西安、延安、内蒙、深圳、延川、银川、新疆博乐、延安川口、新疆精河、甘肃张掖、山东烟台、榆林、渭南、山西河津、山西山阴、黄龙、兰州市、华阴、府谷、五家渠市、奇石县、常德市、南泥湾、洛川、新疆奇台、安塞、太谷、子长、铜川、定边、太原、黑龙江等地。

其实,据我所获信息,绥德城南薛家峁镇魏家峁村、崔家湾镇的魏山、文山村都有魏姓人,他们也都来自魏家墕,大约是在道光年间离开魏家墕,至于祖先叫什么,今人大都不清楚。

在台湾,有魏登朝的儿子魏国光。民国十年,他从榆林中学毕业,民国十五年毕业于北京电报专校,他的妻子是米脂县望族杜家人。魏国光子魏锡政,民国二十九年陆军军官学校十五期毕业,曾任连营长、参谋、大队长等职,为上校。他的妻子延光珠,是延家岔财主家的女儿。魏锡政的八子魏鸿福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

对于高家沟这一代的后人来说,这个大山深处小村的记忆慢慢会变得模糊不清,他们从小在城市长大,成长为与农业毫无关系的新生市民。农业文明几千年的农村,将会变成一个陌生的词语,特别在陕北这个特殊环境地貌的地域,曾产生了无数接地气的生活语言,将会推陈出新,这不是坏事,却也不能认为全是好事。

我在高家沟村转了个遍,在半山坡一家街畔的石桌上,坐着一位老大娘,她的眼光跟随着路人,我反复两次在村路走进走出,她一直保持着那个样子。我不知道她的儿女们去了哪里?她的孙孙们又在哪里?望着几处荒芜的院落、山径,再望望那位老大娘,我想用一首小诗作为拙文的结束语。

日暮的沧桑

辉映古老的石墙

老太太

是一面春秋的古铜镜

端坐在岁月的石道上

将牵挂

托付于祥云

凝望成一条线

她有神圣的后方

装着太阳

装着月亮的石窑洞

炊烟如丝丝的焦虑

她的子孙们被春风

吹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她的头上落了一场雪

滋润大山的犁沟

她守望

犁沟中长出的一片片大树

2023.6.11

本文作者李强国先生近照

作者简介:李强国,男,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五里湾村人,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七日生于乡下,农民,喜好诗文,偶有作品面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