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热播,通过这部剧人们又回到了春秋战国那激烈征伐的时代。而白起,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将星之一。据梁启超估计,战国几百年战死200万人,白起就贡献了一半。这么一个*星,最后却没有死在战场,而是被自己的老东家秦昭襄王赐死,是秦昭襄王老糊涂了吗?仔细研究资治通鉴史记记录,你会发现,你当秦王你也会*白起,白起必须死,让我带你深度解读白起之死。
研究白起会发现,他和其他名将一样的战无不胜。不一样的是,他特别擅长打歼灭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长平之战,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从上面史记简单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武安君所到之处,除了战无不胜之外,就是*人不留情。秦军之所以被称为虎狼之师,白起贡献不小。所以,长平之战前,上党的百姓都不愿意投降秦国,宁愿投靠赵国,除了秦国法令严苛外,怕被秦虎狼之师的名声吓坏了。
绝世凶兵白起
但白起这样的做派,正好符合了秦国利益:最大程度上给六国放血,摧毁六国战争潜力:
伊阙之战,韩、魏的有生力量被消灭殆尽,一代精兵魏武卒彻底葬送。
几次伐楚之战,楚国被打得国都都没了,彻底丧失曾经霸主的荣光。
陉城之战,韩国被斩首五万之后,只能苟延残喘。
长平之战,赵国被歼灭所有有生力量,一蹶不振。
白起通过三十多年的征战,使秦国疆域扩大到了新的境界,六国在他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秦国疆域
所以,白起从踏上历史舞台到长平之战,扮演的角色就是一把“锋刃为天下冠”的绝世凶兵,给六国持续放血。
2、秦昭襄王是个什么人?秦昭襄王其实是个自卑又渴望得到认可的人。他当了四十年的傀儡大王,秦国在这四十年开疆拓土,战无不胜,可惜朝政一直被宣太后芈八子和以相国魏冉为首的四贵把持着,大家一致把这些归功为宣太后和相国的功劳。白起就是魏冉提拔起来的。直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年近60的秦昭襄王才在范睢的帮助下,罢退四贵,收回芈八子干政权,真真正正当了大王。借用网友评价他的一句话:最有发泄*的永远是那些压抑太久的人,最想自我证明的永远是那些曾经说话不管用的人。
秦昭襄王
所以秦昭襄王是极度渴望建立功勋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的。而范睢不但帮他夺回权位,还献上了远交近攻之策,让他迅速打开了局面。他对范睢是信任的。而白起,是四贵提拔上来的,他是不得不用,但又怀着戒心使用的。
3、割地论——成熟后的赵王反忽悠理论长平之战后,第二年,白起卷土重来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六国惊骇欲绝。经长平之战后终于成熟起来的赵孝成王,派苏代去当说客反忽悠范睢,这段游说的话简直是值得千古传颂的游说宝典。
可以反忽悠老油条们的赵孝成王
苏代先从应候范睢的个人利益说起。再从秦国的战略出发,给出了秦国武力攻伐外的另一个选择:逼六国主动割地。抛开范睢的个人利益不提,这种割地论秦王和范睢都是乐见其成的。为什么?上面第一节说过,白起所过之处基本上寸草不生,*百姓、灭俘虏。所以百姓很抗拒秦国大军,没有啥喜迎王师的想法,而六国都虎视眈眈,你灭了赵国,国土被其他国家分食,百姓都逃亡到其他国家,秦国出了力,能得到的却不多,而用军事作为威慑,用政治手段逼迫六国和平割让城池,不费刀兵,百姓也不会跑。
这其实是对秦国传统军国主义路线的一次改进建议。秦国历次靠军队占领得到的城池,百姓被白起*了不少,逃亡也很多,劳师远征,拿下一些空城,还要奖励将士,这生意划不来。而靠着这种和平割让的方式,既不费成本,又得到了实惠,还让六国摘不到桃子,对秦国整体利益是最大化的,这个建议听起来着实不错。
虎狼之师
但这种说法动了秦国武将的蛋糕,大家当兵打仗*人立功受赏,这一整套流程多好,直接割地,这挡了我们财路和官路啊。作为秦国武将的代言人,白起肯定不开心。可架不住秦王和范睢坚持,白起无奈撤兵。白起和范睢秦王之间有了裂痕。
随后秦王和范睢很快被无情打脸了,赵王在经过长平之战后,迅速成熟为一个老油条。(具体见我历史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tem/6901373482852991492/)。这个割地论只是他只当做缓兵之计抛给秦王的诱饵。见秦王上当撤军,找到援军的他立刻反悔。让秦王既丢了战机又没拿到城池,威信大跌。
4、白起之死面子、里子全丢光的秦昭襄王为了挽回自己的威信,只能再次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这次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一校约为8000人)秦军。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只要出马就一定能胜的白起就是不出马
白起说的全对,为何秦王不听?他是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的:你痛快带兵证明你对我忠诚,撑我夺回面子,挽回威信。而你不去,就代表你不想和统治者保持一致。你本来就不是我的人,我在你后台倒台后继续重用你,你回报我的就是在我遇到难关时还拿腔摆调,你在教我做事?同时,白起不仅是代表自己,他还代表了秦国军方。他这种表态,代表了秦国军方对秦王政策的不支持和失望。
秦王只能继续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这句话说出来,一是证明白起政治智慧基本为零;二也是将秦昭襄王逼到了一个很尴尬的角落:攻赵的失败验证了他的错误,他的威信跌落到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而白起公然嘲讽,代表了军方对秦王的不满达到极致。
范睢访白起
秦昭襄王毕竟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放下面子,亲自到白起府上拜访白起,请他出山挽回败局。白起不为所动。秦王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举动:他派范睢去请白起。这代表什么呢?代表了秦王认错,承认自己前期的战略失误。派秦王的代表,曾经得罪过你的范睢去,一是去道歉,为之前的战略错误及冒犯请罪;二是请白起开价码,到底怎样你才能同意带兵?这既是秦王最大程度的让步,也是对白起最后一次服从性测试。很遗憾,白起根本不懂这一切政治含义,看到范睢这个老仇家(当然范睢这次可能也没很好执行秦王意图,毕竟是仇家),怒从心起,继续称病不起。这和政治白痴战神韩信嘲笑樊哙“生乃与哙等为伍!”(具体分析见我历史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tem/6903438839977640459/)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至此,秦王和白起彻底决裂。
走投无路的秦王选择了用另一种极端方式挽回自己的威望——*掉武安君,震慑秦国武将集团,从而维护自己威望地位。
5、尾声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
白起直到死之前,还不知道自己为何被*,但他好歹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了长平赵军四十多万降卒。这一辈子,*孽太重了。
白起
这把“锋刃为天下冠”的绝代神兵,在流尽六国鲜血后,也终于被摆上了祭坛。只留下无尽的故事,任后人评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