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周恩来写小说《巾帼英雄》,却意外断更,网友:去拯救中华了

16岁周恩来写小说《巾帼英雄》,却意外断更,网友:去拯救中华了

首页角色扮演飞飞物语之复兴更新时间:2024-04-26

2022年1月9日,一位网名叫作“xizuosanmei”的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组纸制小说的照片,小说的名字叫《巾帼英雄》。

照片中能看出小说有些岁月,是当时一个笔名叫“飞飞”的16岁少年所写,故事以一老、一少、一青衣女子自远处走来拉开帷幕,讲述了一段家国情怀的侠义史。

该网友的发文因为这篇小说迅速爆红,几个小时内便突破了200万的阅读量。

网友们也纷纷称赞这位16岁的少年是天才,小说无论是文笔还是气氛营造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只是可惜小说未完结就停更了。

有的网友便在下面留言说:

“作者前去拯救中华民族了,小说自此无限期停更。”

“拖更理由:对不起,读者们,我要去拯救天下苍生了。”

……

这个 “飞飞”才16岁为何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网友们又为何会说他是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和天下苍生才断更小说的呢?

说出来可能吓你们一跳,这个“飞飞”正是*总理16岁时的笔名。

(网友所发周总理小说)

一、周总理的小说

网友“xizuosanmei”是周总理忠实的“粉丝”,他在网上特意找到了一套有关总理的旧书。

其中有一本《*早期文集》,是九十年代的时候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南开大学*研究中心共同编纂而成的。

该文集分为上下两卷,收入了周总理从1912年10月至1924年6月的所有文学作品,共计有303篇。

这些作品涵盖了总理学生时期写的日记、作文、书信、诗词、论文、记事、宣言、通告、小说、演说、启事等,是在当年收录周总理年轻时著作最多的一部文集。

该网友在翻阅文集的时候发现了这篇《巾帼英雄》,他万万没想到总理还是少年的时候居然写过这么好的侠义小说。

伟人的形象在他的脑海里一下子变得更加和蔼可亲,就忍不住把这么有意思的事情发布在了网络上。

总理的小说很快为该网友吸引到了巨大的流量,在互联网上迅速引起网友热议和转发。

这个让中国人民人人爱戴的伟人果然才是真正的国民男神啊!

“寂寂荒郊,茫茫旷野。时则晨星隐隐,晓雾沉沉。几处烟云,一湾流水……”

周总理16岁那年刚好是1914年,新文化运动直到第二年才开始,所以当时周总理还是用半文言文的文体来书写小说。

这篇小说主人翁是一位叫洪飞影的侠女,也就是标题中的“巾帼英雄”。

她常常穿青色的衣裳,所以大家都叫她“青儿”。“青儿”的父亲是镖师,负责保护他人安全与押运货物的工作。

他武功高强,行走于山东一带,由于他为人慷慨好义,劫富济贫,有大侠的风气,深受山东群雄和百姓的敬仰。

(《巾帼英雄》开篇)

虽然小说只写了一部分就没有后续了,但我们不难猜出后面的剧情发展,想必是“青儿”受到父亲的影响,将来成为一位武功高强、救国安民的女豪杰。

对周总理生平颇有研究的“*纪念馆” 副馆长施春生讲,周总理在学生时代就很有艺术天赋。

1913年8月,15岁的*考入南开大学,并在第二年3月份与几位兴趣相投的同学在校舍东南角的一间平房内组织了“敬业乐群会”的社团。

少年*把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于会务,他也渐渐成了这个团体的核心人物和实际领导者。

在担任“敬业乐群会”智育部长期间,*亲自主编了会刊《敬业》,他在会刊上以“飞飞”、“翔宇”、“恩来”等署名发表了大量的小说、诗歌、译作和时事评论等作品。

《巾帼英雄》正是在那个时候创作的。

(*主编会刊《敬业》)

你敢相信周总理还曾男扮女装过?

南开大学的话剧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不仅本校师生喜欢,还得到了京津许多观众的瞩目,其声誉甚至越过了专业剧团。

许多学校和专名人都到南开大学看过话剧,其中就有鲁迅先生,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

*除了主持“敬业乐群会”的工作外,还是话剧布景部副部长。

他不仅懂得布景还是非常活跃的表演分子,曾多次上台扮演角色,其中有许多反串的女角色:如《仇大娘》中的范慧娘、《一元钱》中的孙慧娟、《恩怨缘》中的烧香妇、《华娥传》中的华娥、《千金全德》中的高桂英等。

*扮演的女角色那可是“美艳动人”,惹得台下观众无不欢呼,真不愧是拥有“民国四大美男”之称的盛世美颜。

此外,他总结了学校话剧创作和演出的经验撰写出了《吾校新剧观》等文章,,成为我国早期话剧理论的文献。

(《仇大娘》话剧中*(左二)饰范慧娘)

这样多才多艺的周总理,在16岁写出这样优秀的小说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我们可以从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看出,里面反映了周总理的一种精神,就是有一种英雄的情结。

他希望出现英雄,希望英雄能够乐于向同胞伸出援助之手,能够帮助平民并伸张正义。

这都是因为周总理所处的那个时期,正是中国“风雨飘摇”的阶段。

二、写侠义小说原因

1914年,虽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但当时旧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对外,中国仍是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对内北洋政府腐朽不堪、中国遍地租界。

少年*面对国家这种状况,内心是非常忧愤的。

他希望中国能够好起来、强大起来,要想强大必须有能人站出来,就产生了一种英雄情结。

实际上,周总理自幼便有和同龄孩子不一样的远大志向。

周总理不满一岁的时候就过继给了自己的叔叔,叔母是书香门第出身,在他刚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叔母一起读书写字。

虽然年龄尚小,但我们的周总理已经是饱读诗书了。

(少年周总理)

他也常常跟着亲生母亲去排除家庭纠纷,亲眼目睹了母亲是如何办事公道的,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想要做一个公平公正的人。

后来上了私塾的*开始大量读中国的传统小说,他第一本读的就是《西游记》,之后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

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梁山好汉的路见不平、贾宝玉的追求自由、镜花缘世界的天马行空,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内心。

可惜好景不长,正当他孜孜不倦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时,两个母亲先后过世了。

亲生父亲长年在外谋生,自己的叔父还是偏瘫,作为家中为长子的*不得不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老家居住。

他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强装笑脸靠典当借债维持生计,只是为了让两个年幼的弟弟吃饱饭,年纪轻轻就养成了少年老成的稳重性格。

总理12岁的时候离开家乡,跟随伯父到东北求学。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从中国的传统私塾进入到新式小学堂,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让他大开眼界。

(周总理的小学)

他在这里也是第一次知道书本上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知识,竟然还有体育课。

想要窥探新世界的“火苗”正在这个少年的心中燃烧起来。

但也有让他疑惑的地方,因为伯父指着沈阳繁华的街道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那个地方自然是外国人在中国的租界,中国人去了会惹麻烦。

*当时并不知道租界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

伯父只能告诉他:“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但*对租界充满了好奇心,他和同学相约一起闯入了租界。

两人很快被租界内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所吸引,还有一群长着黄头发、大鼻子的外国人。

这时,他们看到警局门前好多围观群众,上前一问才得知,是一个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开车轧死了,就来报警。

谁知道警察局非但没有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这个妇女惹麻烦。

围观的中国人都愤怒地握着拳头,却没有任何办法。

(青年周总理)

洋人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肇事逃逸,竟然能逍遥法外?看着这个可怜的妇女,*似乎明白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这年,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吞并中国的邻邦朝鲜,很快就会染指中国的领土。

这些天,*也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些时事新闻以及一些爱国人士的评论,他知道国家已经到了破旧立新的关键时刻了。

当校长在课堂上问各位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的时候,其他同学回答说是“为了赚钱”、“为了做官”、“为了明事理”……

而*却振聋发聩地喊出那句触动我们心灵的名言:“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校长听到一个12岁的孩子能有如此铿锵有力的发言,忍不住为他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此时此刻,*已经立志振兴中华,不让中国人再受外国人的欺辱了。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本插画)

辛亥革命后,他也是学校里面第一个带头剪掉鞭子的人。

他开始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同盟会的杂志,还有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

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升华。

也难怪在他16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巾帼英雄》这样充满侠义精神的小说。

三、断更的理由

不过很可惜,《巾帼英雄》在《敬业》上登了两期之后就没有再连载了。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1915年,也就是总理17岁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5月9日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政府提出的 “二十一条”修正案。

一旦北洋政府接受了这个修正案,那中国就名存实亡了。

全国上下爱国人士纷纷上街游行组织“反袁运动”,*也义无反顾参加到了抗争当中。

他组织同学演讲、募捐,积极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活动中,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已经展露无遗。

为了能真正找到振兴中华的途径,*在南开毕业之后选择到了日本留学。

早在国内,*就了解到日本当初和中国一样封建落后,但是经过明治维新后却一跃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这次远渡重洋*就是要实地了解日本的发展情况,以考证中国是否可以走日本的社会模式。

(青年周总理)

不过日本灯红酒绿的城市和机器一样地“上班族”让*很快打消了学习日本的念头,在他看来“军国主义”是救不了中国的。

也就在*再次陷入迷茫之际,偶然间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一篇篇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所创作的充满激情和正义的文章。

这些文章中的新思想、新文化犹如排山倒海般激荡着他的心灵,令他豁然开朗。

自此*对《新青年》爱不释手,每日早晚必读。

没过多久,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他在报纸上看到了李大钊先生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也开始接触并研究马克思主义。

*先后阅读了《社会主义精髓》、《震动环球的十日》、《贫乏物语》等作品,深深被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吸引,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找到了能拯救中国的新道路。

正值国内时局动荡,*再也无心读书,便离开日本国道国内,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五四运动”当中。

这场运动原本是北京的爱国学生自主发起的,但很快由北京迅速扩展至全国,也从学生扩展到了工人、商人等群体。

马克思主义通过这场运动,在中国开辟了广阔的传播道路。

*也积极参加了天津学生组织的示威游行。

(五四运动油画)

为了发动更多的群众力量,他重回南开大学,和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吃住在一起,做演讲、发传单。

他还以南开校友的身份创办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为舆论造势,还随时报导运动形势鼓舞士气。

他在文章中大声疾呼:“国民啊!黑暗势力排山倒海的来了!我们要有预备!要有办法!要有牺牲!”。

越来越多的学生得到*文章的号召,也都携手加入运动当中。

山东人民爆发了更为激烈的爱国斗争,*与天津各界人民代表为了支援山东人民到北京总统府门前进行示威。

期间,他负责宣传报道示威行动,给团队做后勤供应。

北洋军阀用武力逮捕了天津学生代表,反而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学生反抗,最终也只能向学生们妥协,释放了被抓的学生。

在这场运动中,*结识了他今生永远的伴侣邓颖超。

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组成了“觉悟社”,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

*毫无疑问成为了“觉悟社” 的中坚力量,在正式成立会上亲自起草了《觉悟宣言》。

(*与邓颖超)

此刻,*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拥护者,向更多的有志之士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周总理后来回忆起那段时光说道:“我从事于革命事业,正如中国一般知识分子一样,经过了从封建家庭转到受西方学校教育,然后变成社会主义者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正如广大网友所留言的那样,《巾帼英雄》的作者去拯救华夏了,再也没时间写小说了。

四、小说的后续

虽然我们都知道周总理是为了救国才停更了小说,但网友们还是很遗憾没能看到小说的全貌。

不过施春生副馆长却告诉我们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见到这篇小说的完整版。

施春生认为以他对周总理的了解,总理应该不会停笔,很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外部因素没有来得及刊登在《敬业》第三期上面。

因为总理不是喜欢半途而废的人,以往他刊登在公共刊物上的作品都会完成,所以这篇小说的后半部分也许是遗失了才没被找到。

总之,施春生是坚信总理已经写完小说的了,他相信未来有一日会让它重见光明的。

(*纪念馆)

有的时候或许遗憾也是一种美好。

就像一位网友所讲的那样,“周总理没有停更,而是去填一个更大的坑了”。

所谓“更大的坑”,正是周总理用自己的侠义精神去拯救了国家,这篇小说的意义似乎更大了。

为寻求救国真理,*与国内其他热血青年一起赴法勤工俭学。

法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地方,*在认真辨析了当时比较流行的行会社会主义、工团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派思潮后,最终认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21年初,在接收到陈独秀先生的信后,*与张申府、赵世炎、陈公培、刘清扬五人共同组建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最早的发起组之一,*也光荣地成为党的创建人之一。

随后,有着丰富宣传工作经验的*经常奔波于德、法两国之间,向来欧洲留学的中国青年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路线方针。

(留法时期的*)

在*的努力下,法、德、英、比四国的留学生有三百多人都加入了革命队伍,其中一百多人成功入党。

后来经过中共中央的批准,*在法国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他亲自担任“旅欧之部”*。

在国外工作三年后,*奉调回国。

当时国民党已经改组,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方针,与共产党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

*凭借旅法期间的卓越表现,被委任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在这期间*一手开创了中国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先河,为我党发展并培养了许多军事方面的人才。

1925年,*率领革命军进行了两次东征,他制定军纪“不拉夫,不筹饷,不强占民房,不用军用券”。

北伐战争期间,*在上海领导工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起义胜利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代理中央常委职务,由此成为中共中央的主要*之一。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周总理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他领导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正式拉开。

遵义会议期间,周总理极力支持*主席,对我党确立以*为核心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成为了中央军委领导之一。

今后数十年,他成为了*最亲密的战友,最佳的搭档。

周总理主持外交工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一手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全民抗日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革命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之后游走在世界各国之间,为新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赢来了更多的“朋友”。

《巾帼英雄》的后半部分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找到,但我们都已经知道结局。

周总理他以自身对国家无私地奉献为我们书写了更为传奇的篇章。

他永远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总理千古!

编辑:托马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