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我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副总编辑,负责审阅语文及其他教材书稿。当时正是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时候,我们把苏联的小学语文课本(叫阅读课本)都翻译出来,认真研究,发现他们的课本,内容非常丰富,长课文也多。四年制小学课本就有七八十万字(以翻译出的汉字计算),而我们当时六年制小学的课本才只有二十多万字。我和小学语文编辑室的主任蒋仲仁同志研究,为什么他们的儿童能学那样多的东西,而我们的儿童却只能学这样少的东西呢?这绝不会是他们的儿童比我们的儿童聪明,一定有别的原因。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用的是拼音文字,学生半年内便可初步掌握拼写工具,以后三年半就可开展阅读,只要内容是儿童能理解的,课文长一些也没关系。而我们的课本用的是汉字,汉字是方块字,一字一音,不能拼写。汉字不识到两千以上,很难开展阅读,而识两千多字,按一般课本的编法,就需要近四年时间。这样,识字拖住阅读的腿,不能及早开展阅读,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我们得到启发:语文教学要大幅度提高,应进行两项改革:一是小学低年级应力求多识字,争取两年识到两千字左右,对其他教学要求不妨放松一些。二是三年级以后,在已识两千字的基础上开展阅读,力求多读些课文。这样去做,小学阶段语文课本的字量可增至五十万,比原先增加一倍是可能的。
关于丰富阅读教材,我提倡“精讲精读”与“略讲略读”相结合。所谓“精讲”,不是讲得多、讲得细、讲得高深,而是要讲在点子上,讲得简明扼要。学生在精讲的基础上,认真钻研、熟读,也就是精读。精读才能把书本上的语言化为自己的,用到时得心应手。这是我国历来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行之有效的经验。
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光凭精讲精读一些课文还是不行的。从来没有一个有学问能写文章的人是单从课堂上听老师精讲课文、自己精读课文学成的;恰恰相反,他们都是大量阅读书刊学成的。我国传统的文论,也是把大量阅读和写作看作息息相关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代表了这一观点。但是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是忽视大量阅读的。要使学生能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堂教学中就应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兴趣和习惯。这就需要课内教学的“略讲略读”了。“略讲略读”的作用在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能力和习惯。“略讲略读”的课文可长可短,只要内容生动、对学生有吸引力,深浅大致适度,写法上有某些优点即可,课文长一些没关系。教师讲时只着重讲其特点,不必面面俱到,什么都讲,学生也不必熟读、精读,读一两遍即可。
——摘编自《我与语文教学》,载于《陇上学人文存·辛安亭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9日 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