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故,源自《庄子·外篇·秋水》。
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凤凰是世间美丽神奇的鸟,雄鸟名为凤,雌鸟名为凰,它们是天上的生灵。凤凰在天地间轮回转世,唯一的爱侣就是自己的对偶。所以,每次凤凰重新投胎转世,就会去寻找一只对偶,这个过程就叫做“凤求凰”。
这个典故比喻了人类中同心相爱的夫妻,传达了爱情至高无上的价值。在古代文化中,凤凰也被视为幸福的象征,寓意吉祥如意、美好永恒。
“凤求凰”是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时所唱的一首恋歌。旧时以“凤求凰”常比喻男子向淑女求爱,多用于赞诵男女自由婚恋结合之事。
拓展资料:唐.欧阳询等编修《艺文类聚》卷四十三引汉.司马相如《琴歌》:“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间见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通凰)。有艳淑女在此房,何缘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字尾永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