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徐以玦,高中在读,喜欢文学喜欢红楼,想做一个温暖干净的人,想要有初心也守住始终,表面风平浪静阳光自由,心中也有江海澎湃。一个正直,想要不断接近诗意,与诗词,文学相伴的俗人。
作者
徐以玦
我们都太渺小了,那么容易湮灭于彼此的殊途。但六道中流转的众生,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各自独一无二的鲜活形象,一颦一笑,热烈或消逝,每一段静谧美好,或轰轰烈烈的故事,都动人。
最风流不过木石前盟。一棵仙草,一位侍者,甘露之惠,一生的泪来还,这是多灵巧别致的情节。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他不知她为何每每枉自嗟呀,不知她为何总因他落泪,更不知她的出现,她存在的最初意义,便是还尽欠他的眼泪以报灌溉之恩。他不知道这是她欠的,他只是义无反顾地爱着她。黛玉是宝玉的知己,她从不劝他念书做官,她只是跟他一起对抗所有的封建。宝玉亦是黛玉的知音,一句“你放心”让黛玉恍若五雷轰顶,情真意切。他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亦一心一意爱他一人。纵然他另娶她人,欠泪的还尽泪而香消玉殒。他对着贤妻山中高士晶莹雪,最难忘的还是那世外仙姝寂寞林。说什么世俗看好的金玉良姻,不如那干净纯粹的木石前盟。
最可悲不过金玉良姻。她温柔大方,聪明贤德,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一句“金簪雪里埋”便注定了她婚后,尤其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空闺独守的冷落处境的写照。“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不仅仅是他的意难平,她的心,也是不平的。她再圆滑再聪慧再和顺,也逃不过那样冷清的结局。说到底还是封建毁了三个人。
除了重点表现几段交织的前缘今生,还有很多尘沙微粒般的人物,在如梦的大观园里燃尽所有青春与美好。
有王熙凤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张扬明媚;有三春一笑一恼的可爱迷人;有史湘云醉枕芍药,卧石而眠的娇憨;有妙玉厌倦世俗,遗世独立的清高;有平儿公正温和,暗助凤姐管好大观园的聪明清俊;有袭人对宝玉的温柔缱绻,贤德体贴;有晴雯的心高气傲,撕扇、补裘的天真倔强;有戏子们的活泼或痴情;有太多太多鲜活的故事在那里上演,有太多太多可爱的人在微笑,在啜泣……他们在黑暗来临前的阳光里作诗,欢闹,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悲剧中浅笑如初。
第五回就决定好了结局,却让人忍不住一直看下去,看他们的悲欢离合,看他们走向各自的必然的终点,看了一遍又一遍,余香不减。深情不减。
所有的结局都有原因,所有的情节都有深意,所有的人物都平等而有尊严。“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细节与暗喻让人拍案叫绝。
当所有繁华转头成空,原先的如花笑靥接连消散,多想沉溺于这一梦,梦尽所有繁华,梦尽所有痴情,梦尽那飘渺朦胧的幻象。
当大地变的白茫茫,荣华富贵都成过眼云烟,才发现“浮生着甚苦奔忙,胜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
愿我能痴如红楼梦中人,执着追求所爱,不向世俗低头,也愿世人不那样急功近利,与世混沌而亡。
红楼梦,自从入此梦,余生皆似梦。休笑痴,只想做个干净温暖的俗世人,过好这浮生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