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游记》:它和《封神演义》能不能放在一起读?

如何看待《西游记》:它和《封神演义》能不能放在一起读?

首页角色扮演封神释厄传更新时间:2024-07-27

文:大红少(作者原创授权)

引子:《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为何没有西学?

这要从神话传说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说起,古代神魔志怪的书籍不少,但能流传下来的就不多了,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正统之下只有孔圣人“子不言怪力乱神”的教导。现实当中并无过多的三教之争,儒家治世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存在于统治阶级的政策中,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天纲伦常。这些在西游原著中也有提及,如“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如来佛祖收服孙悟空时也说“不当人子”的话。虽然古代有些皇帝也尊崇佛道,但那些从未真正统治过世人。为何没有西学,这个问题最终是在问为何中国没有完整的神话体系。所以这个问题不是红少能回答的了,因为中国人不喜欢神话,为什么中国人不喜欢神话,那谁知道呢(或者简单的回答为因为中国有孔圣人)。

《西游记》的神话地位

《西游记》是独立成篇的神话小说,首先要把它当小说看,它本身吸取了众多民间传说中的神话片断,然后又自成体系,经过艺术加工,打造了一个恢弘的神话世界。《西游记》这本书其实就是这个神话世界的一扇门,我们打开门来,发现里面的世界无限宽广,读完西游通篇,也会觉得仍有更多的未知之处有待探索。自《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之后,历史上较为完整的神话故事创作也就没有了,尤其现代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的兴起,有主题的故事创作了不少,文化性和艺术性多有欠缺,更有些故事的创作毫无边际,用天马行空来形容也不为过。中国神话传说的集大成之作当属西游和封神这两部书。

西游和封神之辨

现在做西游和封神这两部小说解读的人也不少,这两部书中描写的各路神仙有共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所在,很少有人能把这两部互相能够完美串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这是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小说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也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时期。西游和封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创作完成的,据考证,较为合理的一种说法是西游的创作时间要早于封神,封神参照西游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这两部书是分别独立创作的,互相并没有传承关系,西游记里找不到姜子牙,封神演义里没有孙悟空。西游和封神分别是对中国神话故事不同的传承,他们都是集中了众多神话人物,并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故事情节,而且在创作过程中在神话继承的基础上,分别创造了新的神话人物和相应的故事。所以西游和封神不必作相互比较,他们在神话地位都是不可取代的。

就西游论西游

解读《西游记》有许多角度,如果仅就西游故事本身,想要解开众多迷团,我们就要坚持就西游论西游的基本态度。如果要做中国神话人物考之类的命题,那就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了。红少写作系列文章,主旨就是解开一些西游记里重大的迷团,并且系统的分析通篇,争取能够自圆其说。比如有关西游里的时间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说法,要解开这个迷团,红少就创造了时空扭曲理论,并且进一步把这个理论用来解释人间的洞天,再进一步解释神仙的至高法力就是能够扭曲时空,再进一步延伸到度劫的一些疑问中,争取把这一理论能够从始至终贯穿诸多问题,并达成统一的解释。个人觉得西游时空扭曲理论应该是原创和首创,读过不少有关西游的文章,没有发现哪位前辈有过类似的想法。

新时代视角下的西游解读

解读西游也是近几年兴起的事情,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每一个热点的出现都有着现实的意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西游,就不能停留历史的角度上。西游记创作于明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局限了人们的认知,又由于神话传说具有一些超现实的色彩,所以整部西游记中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迷。这些迷既是明代的迷,也是清代的迷,更是现在的迷,但是每一个时期人们对这些迷的解读又是不一样的。新时代解读西游不是考古,要把西游故事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让更多的现代人能够接受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红少在系列文章中提及诸如生死悖论、伦理悖论,这些东西应该看作是西游创作之初的理论缺失,是一种硬伤,这个无论用何种解释都不会完美。但是,如果非要把现代的DNA、遗传学等加进西游里,这也违悖了西游创作主旨。我们经常说,对于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样对于现代文化我们也要去伪存真,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就是互取互舍的过程,这才是解读西游的正确角度。我们现在解读西游已经不太有人会解读西游里的五行炼丹铅汞理论了,那些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