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小作文,谈谈观后感。
呵呵,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犹如当年的小学生,被老师要求写读后感、观后感的感觉。
不记得有多少年未进电影院了,n年后踏进电影院观看的第一部影片就是乌尔善导演的《封神1》: Creation of the Gods 1。
准确的说,乌尔善拍的这部《封神1》应该算是成功之作,其聪明之处在于较为融通的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并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也是他的独到之处。
影片中,一众演员如费翔、娜然、于适、李雪健等的演出可圈可点。例如:殷寿(费翔主演)说:“你们说她是妖,我还说她是祥瑞呢!” (King Zhou:“You said she was a demon, however,I said she was auspicious!”)从现代意义的角度诠释了女人不是“祸水”,女人再不为男人的错误背锅,这令封神走出曾经的男性电影的窠臼,这一点颇为难得。
你们说她是妖,我还说她是祥瑞呢!(You said she was a demon, however,I said she was auspicious!)
乌尔善的聪明还在于,不把钱花在高片酬上,而是花在年轻演员的集训上,比如集中年轻演员学习六艺(six arts),从实训中培养演员对于传统的理解和领悟,这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浮夸、浮躁的今天,这种进取和钻研精神值得各行业学习,尤其对于被折腾的乌七八糟的教育,更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质子团
电影中颇为触动我的有几幕场景。
场景一:姬发从高高的城头上跃下,精准地坐到马背上,回首张弓,一剑射中城头上的敌首,其动作干净利落,张弛有度,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他于学习六艺的执著和领悟。
六艺之一(six arts))
场景二:温暖的伯邑考为了营救父亲和弟弟,从西岐带来两匹马,一匹给父亲,一匹给弟弟,唯独没有考虑自己,因为他早已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果然,伯邑考最终被纣王做成了肉饼......他伸手去抱弟弟的肩,温暖的目光追随着弟弟,呵呵,只觉一颗心微微翕动,沦陷在他的琥珀色的温度里。
对于口号式的提倡自我牺牲,我不care,但是对伯邑考的选择我还是忍不住落泪.....清风明月般的伯邑考,本可以选择徜徉于西岐的山山水水!
伯邑考----温暖的白月光
雪龙驹带你回家
场景三:奄奄一息的姬发骑着哥哥送给他的雪龙驹昼夜疾驰,奔向他的家乡西岐,晨昏日暮,金黄麦田,袅袅炊烟......这是西岐的召唤,唤他回家!
回家!
满身伤痕的少年终于觉醒,回到真正属于他的地方,开启他成为“天下共主”的浩荡征途。
西岐的召唤
没有口号,没有说教,因为爱,因为真实,所以打动我的心弦。
《封神1》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乌尔善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里吸取养分来壮大自己,即所谓的旧瓶装新酒,任何有新意的改变就是创新。
《封神1》将几千年前的故事同现代的思维融合,犹如打通了传统文化的任督二脉,它的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并引领人们回视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封神1》促发我们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断层几十年,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并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年轻人的对接?
我始终相信,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创新,没有创新的传统和文化,显得苍白而守旧,没有说服力,缺乏生命力,迟早被年轻一代弃之脑后,中华文明的复兴就真成了一句口号了。
诚然,文化的传承需要扬弃,但是,切记,莫要因为到洗澡水,把孩子也一同倒掉了。
无论如何,期待《封神2》!
Hui 10/1/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