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白居易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
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
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
名句赏析1.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出自唐·白居易《种桃杏》。无论身处何方,内心能够平静,就可以把在的地方当做家乡。人生在世,如论身处何地,都要随缘一切,一切随缘,保持内心的安静,才能活得自在。
2.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出自唐·白居易《诗解》。每天都有新的作品,这样做不是为了名声,而是将以前的诗句不断的修改,还不妨可以借此愉悦性情。
3.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出自唐·白居易《李都慰古剑》。宝剑可以使它一寸一寸地折断,但绝不能使它柔软得可以缠绕在手指上。
4.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
出自唐·白居易《汉将李陵论》。对于不合乎正义的事情,君子绝不轻生去做;如果死得其所,君子绝不顾惜生命。
5.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出自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桂折一枝,喻科举及第。杨穿三叶,形容善射。考完试高中的榜中先有了我,百步之外,只一箭便射中目标,使人惊喜。
6.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出自唐·白居易《花下自劝酒》。不要说三十岁还年轻,即使活一百年,也已近三分之一。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出自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合:应当。时:时代。写文章应该顺应时代,诗歌应该为晓事明理而写。
8.壮志因愁减,衰容与病俱。
出自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远大的志向会因为忧愁而衰减,面容也会因生病而衰老。
9.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出自唐·白居易《对酒》。无论贫穷富贵,能欢乐的时候就应该尽情的欢乐,不懂得笑口常开的人,是愚蠢的。
10.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出自唐·白居易《续座右铭》。戚戚:忧惧的样子。听闻别人的诽谤,不要忧惧;听闻别人的赞美,也不要欣喜若狂。要看看自己到底做的如何,那些诽谤与赞美有什么可值得理会的呢?
11、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出自唐·白居易《采莲曲》。碧玉搔头,指碧玉做成的发簪。诗句描写女子与情郎相见时心中欢喜而手脚忙乱的情态。
1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眸,眼中瞳仁,此指眼睛。回眸,指回头看一眼。百媚,是夸张,意指美态难以形容。诗句描写杨贵妃只要嫣然一笑,就会使所有宫女相形而大失容色,意谓杨贵妃之美天下无人可及。但此层意思诗人没有直写,而是通过其“回眸一笑”的细节与“六宫粉黛”顿为失色的反衬手法,将其不同寻常之美烘托出来,从而让人通过对比而展开联想,在意念中自己描绘出杨贵妃之美。
1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泪阑干,指泪流满面的样子。诗句描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梦境中的杨贵妃形象。前句写其伤心欲绝、泪流纵横的样子,表现了其对唐玄宗的深切之情。后句写杨贵妃落泪时的美貌,独出心裁地将泪流满面的的杨贵妃与一枝带雨的梨花联系搭挂到一起,在比喻中让人展开联想,自行构拟出心目中美貌的杨贵妃形象。
14、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髻,梳成云状的发髻。觉,睡醒。诗句描写杨贵妃睡醒后不事修饰而光艳动人的娇态。秋波,比喻眼睛。诗句描写张生对崔莺莺临别时回首一顾的感受,意在通过张生之眼突显崔莺莺回首一顾的迷人魅力。
15、太山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出自唐·白居易《太行路》。太山,即泰山。摧,毁坏。若,如果。诗句以泰山能够毁坏车轮的难行之路与人心对比,强调突出世上“唯有人心最险恶”之意。
16、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出自唐·白居易《天可度》。诗句以天地的可度量与人心的不可防作对比,意在突出强调人心的险恶情状。
17、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出自唐·白居易《天可度》。此言人心是最难揣度的。“相对”与“咫尺”,都是极言身体距离之近。以此与“不可料”形成反差,从而说明人心的险恶。
18、惟余思妇愁眉结,无限春风吹不开。
出自唐·白居易《思妇眉》。惟余,只剩下、只有。诗句以夸张修辞法写女子思念丈夫的无限忧愁。
19、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出自唐·白居易《太行路》。安流,平稳的水流。诗句以巫峡能够翻船的急流与人心相比,突出强调人心的险恶之状。
2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此二句乃是写京城琵琶女见客时的羞涩情状。“千呼万唤”,以夸张修辞法极言琵琶女不愿出见陌生之客的情态;“犹抱琵琶半遮面”,以琵琶女特有的行为动作细节突出强化了其羞答答的情貌,让人如见其人,逼真地凸显了中国古代女子那种内向羞怯的性格特征。前句后世引申运用,也指某件事难以实施,或某个人难以出场。
21.此时无声胜有声。
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前几句说琵琶女弹奏琵琶,技巧娴熟,指法高超,正弹到妙处,忽然“凝绝不通声暂歇”,一下停住了。接下这句诗的(好像另有幽怨的愁情,暗自从心中产生,)此时此刻,虽然没有弦声,却比有弦声更妙。因为表达这种欲吐难吐的怨情,“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听者的共鸣。诗句表意深沉,写法高妙。
22.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语出唐·白居易《涧底松》。贤:才能高,德行好。居高位者不一定才能高、德行好。而下面的人,也不见得就愚笨。
23.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语出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每次短时间的外出,都想找一个合适的旅伴;长期安居,怎能不选择一个好邻居呢?
24.合者离之始,乐兮忧所伏。
语出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有合就有分,所以说合是离的开始;有乐就有忧,所以说快乐中也隐伏着忧愁。
25.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读言。
语出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读言:诽谤,怨言。凭良心做事,问心无愧,但仍有人诽谤自己。
26.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语出唐·白居易《后宫词》。佳丽容颜未老,而皇恩已断,于是夜不能寐,一个人斜靠在熏香、取暖的炉旁,一直坐到天亮。此句多被遭遗弃的女人引为自叹。
2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这两句诗紧承上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曲调稍停,又突然进入高峰顶点,像银瓶猛然破裂,水浆四下溅射一般,又如强悍的骑兵突然冲击出阵,刀枪相接,铿锵作响。这是以比喻之法,形容琵琶在低沉、似乎停顿之后,又突然暴发出清脆的声音。
2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人听完琵琶女诉身世后,深感两人遭遇相同。诗人从京城贬官江城,琵琶女从京城嫁作商人妇漂泊江州。两人都有由盛到衰的经历。既然都是流落天涯之人,相逢后又何必在意以前是否相识呢?
29.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这两句诗的杨家有位美女小名玉环,刚刚成人,养在深深的闺房之中从不外出,人们都不认识她。诗中这样写杨玉环的身世,不说她先为寿王妃,再为玄宗妃,是诗人“为君讳”的狡黠之笔。后人常借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句来比喻某一事物的未被发现,未被认识。
30.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出自唐·白居易《南浦别》。在这风雨凄凄、秋意萧萧的时候,你好好地离去吧!可不要回头,只怕你一回头,满腔的离情别绪,会令你痛苦得肝肠寸断的。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送别时,那种离情依依、不忍分手的情景。不知此时一别,何时才能再相见呢?“多情自古伤离别”,表露出多少临别时的无奈、哀叹,自古以来,离情别绪,本就是人们所最难以承受的啊。
3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原诗意思是:古原上的青草一丛接着一丛,一年一度地枯槁和茂盛;无情的野火烧也烧不尽,温暖的春风一来,又唤醒它们的生命。这两句诗本是描写小草坚韧刚强的生命力,现今常用来比喻新生事物怎么也扑灭不了,即使暂时受到压抑,到一定时机,又会兴旺起来。
32.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由于杨贵妃获得君王的宠爱,她的兄弟姊妹都因此沾光而封官赏爵,满门富贵,令人羡慕万分,使得天下父母的心意,都变成不重视生男而情愿生女的了。
3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天地虽然长久,但总有到尽头的时候;唯有这种永别的哀愁,却是绵延不断,永远没有断绝的一天。这里所说的“恨”是情人爱恨交集的恨,是生离死别的恨,是杨贵妃已死,唐明皇此后不得再见的恨。
3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我们俩人如在天上,愿意化作那比翼双飞的小鸟;若在地下,愿意变为枝干相连的树枝。比翼双飞是形容男女的恩爱相依;树枝连理是比喻夫妻的同心相连。
3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自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野花开放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这两句诗描写春日郊野的美丽景致,花繁草盛,到处充满着春的气息。
36.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大弦的音色嘈嘈沉重,小弦的音色切切轻细,把二弦交错杂弹在一起,那声音就好像大珠与小珠叮叮当当地掉落在玉盘上似的。作者原诗是形容琵琶声的美好细致。现今,“大珠小珠落玉盘”已成为用来形容各种美妙乐音、歌声或其他杂声最有名的形容词了。
37.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出自唐·白居易《赠梦得》。白居易以此赠老友,并在诗中诉说己愿:一愿天下太平;二愿身体能够依旧强健;三愿当老友彼此都年老的时候,还能时常相聚,把酒言欢。原诗把知交故友间的情深义重充分表露无遗。
38.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出自唐·白居易《问刘十九》。这里有新醅酿成的绿豆酒,并且还准备有温酒用的红泥小火炉;天色已晚,看起来就要下雪了。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饮酒赏雪是最适宜的事;朋友!你能不能来陪我共饮一杯酒?
39.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出自唐·白居易《洛阳桥》。前面的水才流过,后面的水立刻跟着流过去,从古到今,那桥下的水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流着;那些在桥上行走的人啊!已经换上新人了;那些年年替换的新人啊!年年都在桥上游走着。
40.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生死殊途,生离死别已经一年,虽然日夜思念,可是她的身影在自己的梦中也从未出现过。诗句描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对她的深切思念之情。
4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出自唐·白居易《浪淘沙》。潮,此指江潮。恨你不如江潮涨落有定期,爱你使我对你的感情比海深。诗句描写女子对薄情男子的怨恨之情与自己对他的深情。这是以无情衬有情,益显女子的痴情。
42想到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出自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以示现修辞手法,虚拟了一个冬至佳节家人深夜不睡,念着远行他乡的游子的情节,从家人想念自己的视角着笔,推己及人,表达了对家乡与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4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句描写饮酒作别、冷月在江的情景,表现的是一种离别的悲伤之情。
44.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出自唐·白居易《江楼闻砧》。“一夕”对“万里”,不仅是为了对仗,更是为了突显诗人一夕万里的思乡之情。
45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为家。
出自唐·白居易《种桃杏》。只要有随遇而安的心态,也就没有乡愁了,表达的是一种达观的乡土观。
46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个离恨中。
出自唐·白居易《青门柳》。诗句描写离别之人望青树而伤怀的悲情。“伤心色”,是移就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人在特定情境下将自己的情感移注于物的结果。这里写离别之人见树色青青而伤心,正是他不忍离别的忧伤心境的外向投射。
47.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指远处的花草。侵,蔓生。道,指驿道。芳草连天,蔓延而至古道之上;丽日翠木,延展而到远处荒城。诗句描写春日景色,而与“古道”、“荒城”相关联,意在以景抒情,为后面紧接着的两句蓄足情愫,从而强烈地表现出送别友人的凄苦心境。
48.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这是《长恨歌》所写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生死不渝的爱情誓言,表达了李杨之间的真挚之情。以“比翼鸟”、“连理枝”形容生死不渝的爱恋之情,表意形象生动,给人的印象也特别深。因此,后世凡是要表达夫妻深厚感情与融洽关系,都喜欢以“比翼鸟”、“连理枝”写之。男女相爱也喜欢引此二句表明心迹。
49.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瑟瑟,风吹草木之声。此以枫叶、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的景象写秋夜送客的凄凉之情,是以哀景写哀情的笔法。虽不及哀伤一字,却让人由景而生悲。
50.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出自唐·白居易《花非花》。来的时候就想春夜的睡梦一样,能够停留多长时间呢?去的时候就像清晨的云彩一样,无处寻觅。
51.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出自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前句是说,是不是真玉,烧满三日便知(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后句是说,是豫木(枕木)还是章木(樟木),要长到七年才能分辨得出来(诗人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这两句是以比喻修辞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有高尚的节操,需要经过一定的磨炼;一个人是否有才能,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
52.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出自唐·白居易《直中书省》。紫薇花:花名,花期很长。紫微郎:紫薇本是星名,被认为是“帝星”。唐朝时俗称中书省谓紫微,称其官员为紫微郎。独自在中书省朝房值班不能离开,到了黄昏时分也没有人来与我做伴;我真的成了“紫薇郎”,一天到晚只能与紫薇花相对看。诗句反映了作者值守朝房尽职尽责又感到孤寂的情形。
53..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出自唐·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想想大多数老百姓还处在又饿又冷的状态中,得不到任何救济,独独我一个人穿得那么暖和,心里的滋味也不好受啊!诗句表现了作者在自己穿得暖和时也能想到许多百姓穿不暖的一份同情心。
54.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还有另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仇恨,此时无声胜有声。
55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碧落:道家称天界为碧落。找遍了天上地上,都是迷迷茫茫,还是没有找到你。这句话是描写了唐太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
56.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出自唐·白居易《村夜》。独自走出前门,看到哪一大片天地,月亮照射在天地中,荞麦就如同雪花一样。
58.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引》。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如同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
59.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
出自唐·白居易《登香庐峰顶》。穷,穷尽,此指登上。视听界,此指最高峰。不登上香庐峰顶,怎么能认识到宇宙的广大无垠呢?此乃以登山为喻,阐明了一个哲理:要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要有广阔的视野,有登高望远的识见。
60.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61.、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出自唐·白居易《放鱼》。隅,角落、靠边的地方。此以池鱼为喻,比喻环境局促,不利于大才者施展才干。
62、但能心静即身凉。
出自唐·白居易《题恒寂师禅室》。只要心静身体就会清凉。这句诗似有寓意,颇耐琢磨。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当时,白居易在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心静自然凉”有消暑之功效,更重要的是,“消”的不单是暑,而是内心。具体在社会生活中,在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时,放平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都会迎刃而解的。
63、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
出自唐·白居易《续座右铭》。不要去羡慕别人的高贵与富有,也不要去忧虑自己的贫穷与低贱,应该问问自己的道德究竟怎样,富贵和贫贱有什么可值得说呢?这句话说明人应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要总是关注富贵与贫贱。
64、草露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出自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虽也能闪闪发光,但毕竟不是火焰;荷叶上的水珠虽然形状圆圆,但它毕竟不是珍珠。此以露珠为喻,说明徒有其表是无用的,“有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65、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出自唐代白居易诗《新制布裘》。大丈夫贵在以天下人的利益为重,怎么能够仅仅满足自己,而不顾别人呢?《孟子·尽心上》中曾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表现了作者救世济民的伟大抱负。
66、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出自《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以其平朴的语言与深邃的忧民之思,打动了无数的读者。这与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同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名句集锦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
4.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5.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7.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8.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9.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望驿台》
1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浪淘沙》
11.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李白墓》
12.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偶作寄朗之》
13.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遗爱寺》
14.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为薛台悼亡》
15.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梦微之》
16.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秋夕》
17.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杨柳枝词》
18.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后宫词》
19.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咏菊》
20.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微雨夜行》
21.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22.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放言》
23.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远师》
24.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短歌行》
25.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席上赋白菊》
26.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初出城留别》
27.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潜别离》
28.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江楼夕望招客》
29.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30.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长相思》
31.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除夜寄微之》
32.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
33.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春词》
34.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访者》
35.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长安春》
36.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夜雨》
37.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
38.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
39.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放言》
40.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赠梦得》
41.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船夜缘琴》
4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4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44. 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45.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醉吟》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
9.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
10.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白居易《问刘十九》
1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2.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3.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白居易《村夜》
1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1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白居易《池上》
19.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白居易《池上》
20.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24.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白居易《花非花》
25.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 白居易《后宫词》
26.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27.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28.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2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 白居易《望月有感》
30.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3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32.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33.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34.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 白居易《望月有感》
3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居易《夜雪》
36.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37.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 白居易《望月有感》
38.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 白居易《村夜》
39.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白居易《梦微之》
40.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 白居易《望月有感》
41.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 白居易《春题湖上》
42.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43.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白居易《夜雪》
4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4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 白居易《杨柳枝词》
46.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47.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白居易《南浦别》
48.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 白居易《村居苦寒》
49.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50.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白居易《春题湖上》
51.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52.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 白居易《李白墓》
53.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白居易《南浦别》
54.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55.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 白居易《后宫词》
56.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57.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58.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59.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 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60.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 白居易《望驿台》
61.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 白居易《采莲曲》
62.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白居易《咏菊》
63.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 白居易《春题湖上》
64.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 白居易《除夜》
65.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 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66.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 白居易《早冬》
6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 白居易《清明夜》
68.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6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70.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 白居易《南湖早春》
71.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72.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 白居易《咏菊》
73.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 白居易《采莲曲》
7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75.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76.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77.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 白居易《买花 》
78.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79.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80.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 白居易《青门柳》
81.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82.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 白居易《望驿台》
83.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 白居易《阴雨》
84.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 白居易《南湖早春》
85.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 白居易《春词》
86.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87.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8.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 白居易《杭州回舫》
89.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90.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 白居易《种荔枝》
91.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92.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93.霜轻未*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 白居易《早冬》
94.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 白居易《观游鱼》
95.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白居易《观游鱼》
96.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 白居易《空闺怨》
97.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98.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 白居易《早冬》
99.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100.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 白居易《青门柳》
名句分类春
是时三月天,春暖山雨晴。——《答桐花》
百花落如雪,两鬓垂作丝。——《晚春沽酒》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早春》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春题湖上》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题岳阳楼》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望驿台》
春来有色暗融融,先到诗情酒思中。——《和钱员外答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
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
夏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况兹孟夏月,非忧即有疾。——《首夏病间》
孟夏百物兹,动植一时好。——《首夏》
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苦热喜凉》
秋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怀。——《秋池二首》(其一)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和松树》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秋居抒怀》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游悟真寺》
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招东邻》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司马宅》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秋雨中赠元九》
四望不见人,烟江澹秋色。——《秋江晚泊》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暮立》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闻虫》
碍日暮山青簇簇,漫天秋水白茫茫。——《登西楼忆行简》
冬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寓意诗五首》(其一)
夜深草诏罢,霜月凄凛凛。——《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冬日》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岁晚》
风
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秋日怀杓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长相思》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杨柳枝词八首(其三)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杨柳枝词八首》(其六)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鬚。——《初贬官过望秦岭》
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襄阳舟夜》
花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采莲曲》
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白牡丹》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愁。——《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雪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春雪》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村居苦寒》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村雪夜坐》
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江州雪》
霜风裂人面,冰雪摧车轮。——《岁暮》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风雪中作》
月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清夜琴兴》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春题湖上》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江楼夕望招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江楼闻砧》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秋夕》
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江楼望归》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方……》
烟淡月濛濛,舟行月色中。——《江夜舟行》
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赠江客》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正月十五日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