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湾里无神仙,天高气薄绝尘烟,官兵一心固长城,戍边一诺重如山。”
这首由老一辈戍边军人写下的诗,在神仙湾哨卡一代代官兵中口耳相传,至今读来,仍能感悟字里行间透出的艰辛与坚强。
神仙湾——这是一个名字很能刺激人们想象力的哨卡。
自然,戍守在这里的兵们并非神仙,而是有着血肉之躯的凡人。
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
——编 者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别样的青春:我们在神仙湾办了一份“哨所报”
■解放军报记者 卫雨檬 李蕾 特约记者 张强
图①:蓝天下,王文尧眺望家的方向;图②:幸福的读报瞬间;图③:除夕夜哨所的团圆;图④:不变的守望;图⑤:没有什么是齐心协力打败不了的。图片由神仙湾哨所官兵提供
“站在山下仰望,有一个哨所挂在云端上。我看到云朵缠住了钢枪,整个哨所好像都在摇晃。”
“我看到雄鹰从头顶飞过,就像战士在山巅上巡防。上哨时我接过钢枪,举手敬礼就能碰到太阳。”
……
写出以上文字的人叫王向阳,是神仙湾边防连的一名中士。
这样的话语常徘徊在他的心间,流露于他的笔尖。而现在,王向阳的诗句变成了铅字,印在一张哨所小报上。
这张小报叫《卫戍报》,是神仙湾边防连自己创办的。
■在梦想启航的地方,做一件特别的事
巍峨险峻的喀喇昆仑山巅,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在风雪中屹立。
在所有驻守雪域高原的官兵心中,这座“钢铁哨卡”是喀喇昆仑精神的象征。去年6月,新排长王文尧来到神仙湾,实现了他10年前的心愿。
2009年春节期间,还在读初中的王文尧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消息,讲的是党和国家*通过电话向神仙湾官兵致以新春的祝福。在南京长大的他,知道了在遥远的祖国西部有一群在雪山上驻守的人,他们过年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
电视画面中,边防军人钢铁般的意志点燃了王文尧心中的热血。遥远的哨所在召唤他:“我也要去神仙湾”。
从国防科大毕业,王文尧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在去往边疆的火车上,在开进高原的颠簸汽车里,除了对梦想之地的向往,他也萌生了一个念头——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坚守的岁月永远留在大山的记忆里。”
来到喀喇昆仑精神高地,王文尧道出了自己的心愿:“给哨所办一份小报吧。”他的这一提议,得到连队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并向战友们发出了动员。
最开始,王文尧还担心大家的来稿不会太多,但出乎意料的是,短短一天内,他就收到了大大小小30多篇稿件,有的还附上了精心挑选的照片。
报头设计由全连官兵共同参与。保卫祖国、戍守边疆是每一个神仙湾士兵的职责,经过大家一致认可,最终这份小报被命名为《卫戍报》。
又经集思广益,哨所报被分为头版、“戍边要闻”“官兵心语”和“群雄天地”4个版。另外,第4版还设有小型诗歌副刊。通常来说,每一期都会有相应的主题供官兵策划撰写。就这样,哨所报的最初设计完成了。
至此,一切都仿佛顺理成章,但最实际的问题摆在眼前:哨所从来没有人办过报,连最基础的排版也要从头学起;山上没有印刷机器,哪怕是一台简易的彩色打印机。
就这样,从7月10日向大家征稿开始,王文尧用了4个昼夜编辑稿件、自学软件排版,上等兵敬凌波负责图片编辑、电脑硬件问题的处理。陈哲宇、陈伟霆、郭东东等几名战士也帮着忙前忙后,将自身所学和全部热情都投入了编辑工作。
为了让大家尽快看到哨所的第一份小报,他们将首期出版日期,定在了7月15日。那是一个周一。
尽管王文尧和战友们加班加点完成了设计制作,他们却仍然没能按计划时间发到官兵们手上——一个重要原因,是彩色打印机还没送上山。
由于地处偏远、路途艰险,通常情况下,邮寄物品一般都是由运送蔬菜物资的车辆送到连队的。官兵们给团部打电话,一问才得知,他们从网上购买的打印机,要等到16日才能随车运上山。
大家等啊盼啊。那天,汽车终于出现在视线中,大家可激动坏了。
手捧着崭新的打印机,王文尧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的小报,终于可以出版了。”可是,由于上山路途颠簸,彩色墨盒里的墨受了影响,他和战友们调试了许久也没能打出正常色彩。
编辑小组陷入了沉默,每个人都眉头紧锁。
大家赶紧联系团部,仅仅5天后,大家翘首以盼的墨盒终于安全送到了。
7月29日的清晨,也是一个周一,神仙湾哨所沸腾了——每名官兵手上,都拿着一张A3大小的彩印小报。“卫戍报”3个大字的左侧,印着王文尧和战友们仰望和守护的哨楼。
今年春节,这张小报已经连续出版到了第14期。在高原寒冷孤寂的冬天,它成了官兵们枯燥生活的调剂品。望着大家一边读报一边兴奋讨论的情景,王文尧感到由衷的喜悦:“在神仙湾这个梦想启航的地方,我和全连官兵一起,做了一件特别的事。”
■改变,由一张小报引起
不经意间,每两周出版一次的《卫戍报》,给神仙湾带来了新变化。
商耘硕是刚刚下连的新兵。如今,他在山上寂寞的守防生活中,找到了特别的乐趣。“就好像网上冲浪一样,会在不经意间收获许多……”说到自己被哨所报选用的稿件,他很是兴奋。
这个初到神仙湾的士兵喜欢上了写作。在下连前的新兵训练期,发给商耘硕的笔记本上印着一张神仙湾边防连的“浮雕”。后来这个本子上,他用朴实真挚的话语写下自己对喀喇昆仑这片土地的情感:“以前没觉得,直到上了高原,去过康西瓦烈士陵园,才发现入伍后每次看升旗的感受都不一样。”
哨所报的出现,给了官兵们一个全新的自我表达的机会。
“新兵第一次守防,在他们的稿件里,能感受到在神仙湾这样的地方,喀喇昆仑精神对他们的影响。”王文尧说,“第二期宋志辉那篇《不一样的青春》,让我很感动。”
那篇文章这样写“连值日”——
“风很轻柔,但也有不老实的时候,我被树叶带着到处跑。然后,我就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拿起扫帚,蹲下身子‘收拾’顽皮的树叶,这其实是在磨练我的耐心。我挺拔的身姿伫立在那儿,无论雨雪风霜,我仍然伫立在那儿,因为我是守护祖国的人。”
在宋志辉的笔下,他的青春既是遥远、冷寂的每一天,也是刚毅、执着的一段岁月。这样的青春,相信每一个在哨所报上读到这篇文章的官兵都能感受到。
中士王向阳在神仙湾守防7年,这里的日子他太熟悉。
他喜欢摄影,营区四周的环境都出现在他的镜头中,神仙湾一草一木的变化他都清清楚楚。他觉得,连队的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
第一期哨所报出版后,生活多了一分新鲜的味道。看到自己的稿件,每个人都特别自豪,官兵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尝试着动笔。走进图书室的人多了,整个连队的文化氛围浓厚。甚至有时候战友间发起争论、高下难分时,有人会撂下一句话:“有本事你上一篇哨所报我看看。”
这张小报,已然在大家心中扎下了根。
平日里,王向阳担任连队的宣传工作,负责摄影。他最得意的一张照片,是自己拍摄的哨楼,而这张照片也成为了他的手机屏保。
去年年底休假,王向阳回到安徽老家,把一张小报随身带回了家。看到儿子写的一首诗,母亲惊喜地喊道:“你都上报纸啦!”
王向阳回忆说,那是他当兵以来探亲返乡时,父母最激动的一次。
■向更多人讲述神仙湾的故事
2017年9月8日,从乌鲁木齐出发,21岁的陈哲宇在4天3夜的车程中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军人的转变。
两年后的2019年9月8日,坐在返回乌鲁木齐的火车上,他身旁的行李中,装着一份特别的“退伍纪念”——一张来自神仙湾的哨所报。
前两期哨所报的编辑工作,是陈哲宇在连队最后的任务。平时他在连队担任文书,有了哨所报,他成为一名“编辑”。每次哨所报出版前的周末,是编辑小组战友们最忙碌的时刻。总在周末给家人打电话的陈哲宇,仅有的一次忘记报平安,就是在忙着绘制版面。
临近9月,编辑小组将哨所报第3期的主题定为“再见老兵”。这一次,陈哲宇的名字没有出现在编辑一栏,他的照片和即将退伍的战友们一起,印在哨所报的版面上。
下山那一天,陈哲宇将这一期哨所报放进了自己的背囊。他对王文尧说:“谢谢你们的精心准备,神仙湾我没白来,这兵我没白当。”
哨所报是官兵守防生活的纪念,也在向更多的人讲述着神仙湾的故事。
退伍前的两个月,陈哲宇开始格外用心观察、记录神仙湾生活的每一天。
在即将离开的时候,他愈发留恋这里的一切:“连那边山头突然长了草,都想写下来。”
当兵两年,陈哲宇很少向家人说起山上的情况,父母对他的生活状态了解不多。退伍时许多物品不能带走,他想着就把哨所报带回去吧,当作是他军旅生涯的一份荣誉和纪念,“爸妈看着这份哨所报,当兵的故事不用我讲,他们也会懂的……”
“再见老兵”这期哨所报上,有一幅图画是官兵们共同完成的:
在高原的皑皑白雪上,有一个个伫立山巅的“火柴人”发射出一颗颗“爱心”的焰火——官兵们期望着,把神仙湾的爱传递出去,让更多人知道神仙湾的坚守。这是每一名退伍老兵的心愿。
陈哲宇很喜欢哨所报上的一首诗,叫《雪域昆仑的风》:“手握钢枪,便无惧飞雪与寒风/再大的风,也是对我忠诚的褒奖/再大的雪,也是对我灵魂的赞美。”
陈哲宇将其中一句摘抄下来,再配上自己扛着连旗的照片,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
这条微信,从海拔5380米的山巅哨所发出,诉说着昆仑卫士的心声,乘着雪域高原的风,传向他们遥远的故乡,传向他们站立之处所凝望的广袤大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