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西游 第2天:“混沌”在西游世界究竟混了多少年

陪你西游 第2天:“混沌”在西游世界究竟混了多少年

首页角色扮演混沌西游更新时间:2024-04-16

书接前文,我们继续西游。上文说到,一天以十二个时辰为一个周期,吴老先生分别说明了十二个时辰的天色变化,运转规律,以及人们相对应的生活习惯。那么,天地的周期又会怎样运转呢?

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大数”就是之前说过的“天地之数”。对比十二时辰,在天地的生命周期中,要是到了戌会末,天地就会变得昏暗,天地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万物否”的“否”音同匹,变坏,不顺的意思。说明此时的万物由于“天地昏蒙”也在开始衰败。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再过5400年,“交亥会之初”,“亥会之初”指的是“亥初会”。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刚进入子时的23点叫做“子初时”,“子初时”持续到零点(24点)转为“子正时”阶段。同理,扩大到“会”,子时的起始点叫做“子初时”,那么亥会的起始点就叫做“亥初会”,亥会的正中就是“亥正会”。以此类推,十二会的每一会都分为“某初会”和“某正会”两个时段,每一时段是5400年,这在下文中将会被多次提到。进入到“亥初会”阶段,天地间界限完全消失,天地完全混合,浸没于黑暗,人和物失去了生存空间,自然也就全部灭亡,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因此叫做混沌。“混沌”一词由来已久。三国时期徐整的《三五历纪》中就有提到“天地混沌如鸡子”。但很显然,他所说的“混沌”,形“如鸡子”,是有形状的,是具象的。然而,西游世界里的“混沌”却是无形的。它可以指昏天黑地的一段时期,它也可以是万物众生尽灭的虚无状态。

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又过了5400年,亥会即将结束,循环往复,快到子会了,天也将逐渐清晰起来。其中的“贞下起元”出自《易经·乾》的“元亨利贞”,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冬至正好是子月(阴历十一月)的一半。冬至过后,夜晚减短而白天渐长,阴阳二气自然转换。但是在冬至的当天,一切却保持静默,处于完全平稳的“无改移”状态。此时,不阴不阳,无阴无阳,就像是呼和吸之间,不管接续的再紧密也会存在不呼也不吸的一瞬间。这种状态下的冬至虽然暂时真空,“万物未生”,但随时会被蓄势待发的阳气所打破。作者引用北宋哲学家邵康节的诗句,意在告诉读者,“混沌”的状态就如同冬至,一旦时机成熟便会被终结。同时,“混沌”也是天地涅槃重生的必经阶段,是重生的根基,所谓“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再过5400年,“正当子会”。“正当子会”就是正好到子会的中点,参照子时中“子正时”的说法,子会的中点就是“子正会”。这时,“轻清上腾”,其中的“清”是指阳气。较轻的阳气上升,形成日月星辰,叫做四象。其中的“辰”指的是夜晚除了星体之外的黑色天空。有了“日月星”,再加上“辰”,这样就构成了完整的天。所以说,“天开”在子会,这也代表着新一“元”的开始。

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又经历5400年,子会即将结束,快到丑会了,大地将会渐渐变得坚实。

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易经》中赞誉天地的功德,伟大而又至极。“乾元”的意思是,天具有创生万物的原始动力;“坤元”是指,地具有赋予万物初始形态的化育能力。“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说的是天与地的关系。先有天,而后有地。天是创生万物的动力资源,就像父亲,为生命奠定基础。而地是创生万物的生命源泉,就像是母亲,孕育生命的形体。地在滋生万物的过程中,配合天的意志,秉承天的法则,与天合力创生化育万物。在这种关系下,地开始有了雏形。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再过5400年,“正当丑会”,就是到了丑会的中点“丑正会”。相对于之前天的“清”,“重浊下凝”的“浊”就是指阴气。较重的阴气向下凝聚,形成水火山石土五形,构成大地。所以说,“地辟”在丑会。

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又过了5400年,丑会终了,进入“寅初会”。“天开”“地辟”之后,天地共同创生化育出了万物。

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所谓的“天地交合”是指,天的阳气下降,地的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汇融合。“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作者借历书上的说法暗喻了天地好比两性,如同父母,它们的“阴阳交合”才是“群物皆生”的根本。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再过5400年,到了寅会的中点“寅正会”时。有了人类、兽类和禽类。到此,所谓“三才”的天地人都已生成,各就各位。所以说,人类生在寅会。读到“三才定位”这里,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三点信息:

其一,人、兽、禽并不包括在“万物”之中,所谓“万物”应该是指草木虫鱼之类,并且万物生在人兽禽之前。

其二,作者在西游世界里特意安排人与“禽兽”并列,共生共存,可见其意味深长。

其三,从“人物俱无”到“生人,生兽,生禽”,人类的再次出现标志着“混沌”时期的结束。

这里我们可以算一下,“混沌”时期从形成到结束总共存在了多少年。首先,从“亥会之初”的“则当黑暗”“人物俱无”“故曰混沌”算起,到“亥会将终”“逐渐开明”,“混沌”持续了5400年,到“正当子会”“天开于子”又持续了5400年,到“子会将终”“逐渐坚实”又是5400年,到“正当丑会”“地辟于丑”继续5400年,到“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还是5400年,最后,到“正当寅会”“三才定位”再加5400年,“混沌”时期结束。这样算来,“混沌”伴随着天地的变化和万物众生的消亡与重生,一共持续了六个5400年,共计是32400年。

到此,用了两期内容陪大家读完了《西游记》开篇诗之后的这段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阐述了自己的宇宙观和创世论,为后续的西游故事做出了铺垫。不仅如此,这段文字的很多内容还与之前的开篇诗有直接联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的含义。在下一期中,我们就将带着作者提供给我们的线索,对那首开篇诗一探究竟。

未完待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