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我跪了,要怎样的脑洞才能想出科场泄题案的桥段

《鹤唳华亭》,我跪了,要怎样的脑洞才能想出科场泄题案的桥段

首页角色扮演鹤唳华亭更新时间:2024-05-05

大眼

摘要:在最近热播的《鹤唳华亭》第五集第六集,围绕科场泄题案太子和齐王展开了明争暗斗,不出意外,果然又是反转接着反转,不过这个情节设计实在是脑洞大开,破绽百出,让大眼直接就跪了。

【头条号首发】

在最近热播的《鹤唳华亭》第五集第六集,围绕科场泄题案太子和齐王展开了明争暗斗,不出意外,果然又是反转接着反转,不过这个情节设计实在是脑洞大开,破绽百出,让大眼直接就跪了。

科场泄题案的经过是这样的:太子的恩师礼部尚书卢世瑜和齐王的岳父中书令李柏舟一起作为春闱会试的主考官,皇帝的意图很明显,两人相互牵制制衡。太子的表弟,同时也是卢世瑜弟子的嘉义伯顾逢恩也不顾太子劝阻执意要参考会试,他不想依靠祖上的爵禄而是想通过科举来博取真正属于自己的功名。

会试开始第一天就发现有考生夹带作弊,李柏舟立即下令对考生和号房进行全面搜查,结果在顾逢恩、陆文普(卢世瑜得意门生御史中丞陆英的儿子)和许昌年三人的号房里查出了夹带,而且更严重的是,夹带的不是普通的小抄,而是已经事先知道考题而准备的答案!科场泄题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皇帝得到奏报,立即命令将三名考生押入刑部大牢,封闭贡院,卢世瑜和李柏舟也在贡院被软禁,等皇帝第二天亲自来审。

事先知道考题的只有卢世瑜和李柏舟,而装考题的木匣,信封都完好无损,所以卢世瑜怀疑保管放置木匣柜子钥匙的老吏赵叟,于是盘问赵叟,果然是赵叟偷偷打开木匣复制了考题,然后将题目告诉了自己的内侄许昌年。但他对顾逢恩和陆文普如何知道考题却不知情。

太子得知消息立即连夜赶来刑部,展开了紧急行动。因为,顾逢恩、陆文普两人与卢世瑜关系太密切,所以卢世瑜泄题的嫌疑最大,一旦罪名坐实,那么三个人都将受到严惩,对于太子来说,绝对是羽翼尽失。

第二天皇帝来到刑部亲审,赵叟先供称是卢世瑜发现他偷考题,让他也同时告诉顾逢恩、陆文普,就保他无罪。动机、证据都在,眼看卢世瑜等三人在劫难逃,但是别急,局面突然反转——赵叟马上翻供,原来在偷考题时被李柏舟发现,李柏舟让他诬告卢世瑜,同时在赵叟家里搜出了齐王写给许昌年的书信,还在齐王府搜出了考题原件,于是李柏舟为保齐王,将所有罪名全部承担了下来。原来,太子早就担心齐王会利用科场来打击卢世瑜和顾逢恩,早就安排了赵叟和许昌年,就等李柏舟上钩。皇帝随即下令将李柏舟收监,并申斥了齐王,看上去太子大获全胜。别忙,《鹤唳华亭》玩的就是反转——贡院有间号房因为屋顶破损,所以编号跳开了一个号,后面的号房都顺延了一个号,那么栽赃顾逢恩、陆文普就不成立了!而且赵叟和许昌年也承认是太子威逼利诱下设的局。同时,卢世瑜也发现复制考题的笔迹是太子,料到皇帝也能看出,所以就毁掉了太子复制的考题,自己再复制了考题,并写了奏章,把诬告的罪名揽了下来。

皇帝当然很清楚太子的伎俩,所以也就顺坡下驴,准备以惩治卢世瑜收场,并狠狠训斥了太子,太子为了不让老师为自己背锅,主动提出齐王可以暂时不去封地来换取不追究卢世瑜,只让卢世瑜告老还乡。这一次,太子输了精光。

这一段看起来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局中局计中计,似乎很精彩,但破绽百出,这就让大眼一一道来:

第一,科举制度是唐朝以后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上千年的官员选拔制度,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今天的高考,对科举的各个环节都有非常完善的管理措施,对于考题的保管,更是重中之重。怎么可能就这么放进木匣,锁进柜子就完事?了一般木匣上就要两把钥匙,两位主考一人一把,同时开启才能打开。而放置考题的房子肯定是要有衙役甚至兵丁日夜值守,严加看管的,怎么可能让个老吏就轻易偷到考题?

第二,剧中放置考题的信封被赵叟复制,卢世瑜开封时就像今天不粘胶那样轻轻一揭,看来编剧显然不知道中国古代重要公文的密封是有种独特的密封方式——火漆,所谓火漆就是用松脂、石腊、焦油和颜料混合制成,通常是红色,使用时加热融化,像蜡烛那样滴在信封的封口上,然后在结硬前再盖上章。章是由另外专人保管,而且火漆融化滴下的形状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一旦开封,根本无法还原成原来形状,这就是古代最有效的密封方式。科举考试的考题居然不用火漆封口,怎么可能?

第三,因为有间号房屋顶破损,所以跳开了一个房间,这样栽赃给顾逢恩、陆文普就不成立了。剧中还把这个设计说成是“神来之笔”,简直太瞎扯了。不管跳开一间号房,还是十间号房,号牌肯定是和号房一一对应,考生也是看着号牌找到自己的号房,就像今天的考场,不管怎么安排,跳过几个教室,考生只要找到和自己对应的考场进场,至于中间跳开几个教室,甚至跳开几层楼,都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栽赃的人也是根据号房上的号牌来栽赃,不可能在号牌都没有挂上去之前就先栽赃了。何况考生进了号房,肯定会先自己检查一遍的,就像今天考试,进了考场到自己位置上肯定会先看看课桌里有没有东西。最佳放进夹带考题进行栽赃的时机就是全体考生被带到院子里搜身,同时搜查号房的时候,在搜查时栽赃是最容易最合理的。所以和有没有跳开空房毫无关系。

第四,按照剧中的说法,替换下来的考题原件是最关键的证据。但是,如果赵叟要偷考题,根本没必要把考题的原件偷出来啊,他只要打开信封,看一下考题就行了,也就七八个字,最多十来个字,记在心里回家再写下来就行了。能够当上小吏也一定是识字的。有什么必要非要把原件偷回去,留个罪证在手里?哪有自己给自己留罪证的傻瓜?

第五,对所有号房开始大搜查,是因为发现有人夹带才引起的。科场夹带小抄历来都有,是司空见惯的,就算发现了有人夹带,特别说明只是普通的小抄,还不是事先泄露的考题。怎么可能会终止考试,全面大搜查?你看到过考试时,因为发现有人作弊,会全部停考大搜查吗?科举考试是多重大的事,即使发现有人夹带,也是只对发现的当事人进行处理,不可能让所有停考大搜查的。停止科考,恐怕得要皇帝下令才行。

第六,科举考场上夹带小抄,是太正常不过的,甚至都有写在衣服夹层里,小抄的内容无非都是四书五经上的原文或注释,就像今天我们考试作弊小抄的公式或者单词。如果被发现,也就是杖责、禁考、革去功名。但是泄露考题,贿买考题,那就严重多了,一旦被查到,就是*头的重罪。在中国历史上因为科举泄题被处死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例如清朝雍正年间,河南学政(负责河南省教育科举的官员,相当于今天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俞鸿图就因科考泄题而被判处斩立决——中国古代死刑一般是秋后处斩,斩立决是比秋后处斩的普通死刑更重的死刑立即执行。而且俞鸿图还只是地方上省一级的乡试主考,而卢世瑜和李柏舟主考的是中央一级的会试,级别更高,如果主考官泄题,受到的处罚肯定还会更严厉。

买了考题的考生同样会受重罚,所以正常情况下,买到了考题的考生要么请人捉刀写好文章,然后自己背出来,断断不会把文章夹带进贡院考场,如果蠢到连一篇文章都背不出,怎么可能通过童生试、乡试,进入到中央一级的会试?像顾逢恩、陆文普这样本身就有才华的,如果知道了考题只要有针对的准备一篇应答文章就可以了,哪里还需要夹带文章。

所以,这样的一出科考栽赃案,简直就是胡编乱造。编剧大人的脑洞,实在让大眼惊了,跪了,开眼了。显然,关于宫斗的这些心机诡计,编剧大人完全把握不住,而对涉及到的中国古代相关知识,也显得功底太弱。在这方面,《鹤唳华亭》明显比《琅琊榜》、《甄嬛传》有不小差距。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