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9日),天舟文化宣布拟出资3.75亿元收购其iOS渠道发行商四九游25%股权,根据“对外投资报告书”披露的数据,整个2017年《葫芦娃》总流水达到6.32亿元。就在市场整体认为卡牌日趋滑落的时候,《葫芦娃》却在稳步提升。上线超两年的这款游戏,其成绩是真正的靠着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一、2017年《葫芦娃》开始发力,最高月流水破6000万,占四九游总盘子的75%上线初期,《葫芦娃》的市场表现并不出色,官方曾表示,“上线的头三个月新增不到100万,月流水不足400万。”但后来,《葫芦娃》却实现了逆转,2017年1月起,《葫芦娃》的用户月新增连续三个月超过200万。根据七麦数据的估算,2016年《葫芦娃》iOS渠道的下载量仅47万,但整个2017年《葫芦娃》的iOS下载量却超过了600万。
一般而言,卡牌游戏的营收节点比较靠前,但《葫芦娃》却有所不同。在“对外投资报告书”中,《葫芦娃》上线以来的成绩波动趋势得以直观展现。2016年《葫芦娃》营收仅为8840.97万元,步入2017年后,营收飙升至5.095亿元,占比四九游总营收的74.72%。
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葫芦娃》整体的市场表现提升了不少。月活跃用户、ARPU值、月流水都呈明显的增长趋势,MAU最高接近350万,ARPU值超过600元/人,月流水最高超过6000万元。
二、反其道而行,没想到“葫芦娃”IP也能赢得市场从2013年《我叫MT》开始,卡牌游戏进入了强势增长期,再后来2014年《刀塔传奇》火得一塌糊涂,卡牌与休闲游戏在当时占据了超80%的手游市场。市场经过卡牌轮番轰炸之后,同质化产品、换皮之作频出等问题凸显。
卡牌品类疲态渐显已成事实,于是厂商愈发依赖IP的加持。几年前紫龙互娱CEO王一曾表示,“IP是卡牌游戏的第一生命线,没有强IP卡牌游戏就很难。”在玩法没有太多进展的同时,“品相”成为厂商们比较容易掌控的一面。
2015年之后,随着《乖离性百万亚瑟王》、《龙珠激斗》等日式IP改编游戏在国内相继取得了成功,与二次元结合的卡牌游戏开始了新一轮的赛跑,新鲜的元素加上愈发精致的画面,取得了很不错的市场效果。
在厂商们一窝蜂储备日式IP的同时,《葫芦娃》这一由国产传统动画片改编的手游在当时的声量着实不算大。初闻“葫芦娃”IP改编游戏可能会觉得有些诧异,毕竟IP本身的内容能否持续给与游戏更多的活力同样是一个未知数。但当这款产品上线超过两年依然坚挺。
《葫芦娃》手游的成功和这一国产动画IP有着难以摘离的关系。首先当时市场“葫芦娃”IP改编游戏存在空缺,大多厂商着眼于日式IP,还未将IP的选择扩大到“葫芦娃”等具有年代感的国产动画IP上,《葫芦娃》的竞争压力较小。
另一方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86版《葫芦娃》算是80、90后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国产动画之一,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如今,《葫芦娃》仍然在电视台循环播放,继续影响着现阶段年轻一代的用户。
三、玩法上没有太大突破,但确是一款稳扎稳打的产品谈到IP改编,总是和“还原”二字不可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葫芦娃》也尽可能做到还原动画的剧情、角色、技能等等。要说还原上比较突出的一点,游戏对于动画“剪纸风”的还原得到了不少粉丝玩家的肯定。
研发商傲世堂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选择剪纸风作为游戏视觉主设计风格之前,我们也考虑了许多问题,比如剪纸风在当下的3D、唯美、Q版等画风下,是否能令用户接受?剪纸风下的技能效果、打击感等是否那么丰富充实等。”最终“剪纸风”在游戏中有一个比较好的呈现,还原了玩家记忆里的效果。
但是,《葫芦娃》作为动作卡牌游戏,其玩法和当时市场上大多数同类型产品无大区别,闯关、强化、养成等流程化的设计构成了游戏玩法的主线。在内容上,《葫芦娃》融合了轻微的SLG玩法,每个葫芦娃的技能以及设定都有所不同,包括攻击、防御等多种定位,玩家需要自行搭配一套阵容闯关、升级。从本质上来说,玩法没有太大突破。
但《葫芦娃》确实又是一款稳扎稳打的产品。凭借以往傲世堂在制作三国策略网游上的经验,从网页SLG到手游SLG,傲世堂在数值以及产品体系的打磨方面都比较出色。《葫芦娃》在还原IP的基础上,通过一套成熟的玩法,后期发力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游戏内活动更新比较频繁
四、2017年买量成本高达1.5亿,《葫芦娃》推广“快准狠”如果仅凭借出其不意的IP打法加上中规中矩的产品入局卡牌市场,想要活下来并不容易。《葫芦娃》在行业内被提到更多次的还是它在买量上的成绩,甚至在2017年《葫芦娃》还成为了腾讯社交广告游戏白皮书实战版的案例。在买量市场的精准投放,成功为《葫芦娃》续了命。
根据App Growing追踪的数据,2017年下半年,《葫芦娃》主要在今日头条、网易易效、爱奇艺、腾讯联盟广告、UC等平台进行广告投放,新增广告数较多,这也是《葫芦娃》在买量上持续加码的主要阶段。
在广告素材的选择上,早期《葫芦娃》更加突出葫芦娃升级、进阶元素,为游戏导入更加核心的目标用户。此外《葫芦娃》也会打IP情怀牌,加入动画中经典的打斗场景吸引IP粉丝。
而在2017年下半年,手游那点事发现《葫芦娃》投放的广告素材更多是以类似“马里奥”的横板闯关吸引用户注意力,即便这和游戏本身的玩法不一致。在App Store这款产品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到,有玩家误以为是横板闯关游戏进行了下载。但从这个时间段《葫芦娃》游戏本身的流水成绩以及活跃用户来看,这类素材的选择似乎为其导了不少量。
《葫芦娃》在2017年流水的大幅上涨和四九游在买量市场的“冲锋陷阵”不无关系。2017年四九游的流量信息服务费超过2.3亿,在2016年这个数字仅为2531.3万,两者几乎相差了10倍。按照产品的营收占比来看,保守估计四九游为《葫芦娃》在买量上投入超过1.5亿。
但在买量投入降低之后,《葫芦娃》在流水上也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根据App Growing的追踪数据,在最近90天《葫芦娃》广告投放集中在一点资讯、知乎平台,投放力度有所下降。2018年之后《葫芦娃》的预测期收入将逐年下滑。
除了买量之外,四九游也持续为《葫芦娃》做品牌推广,包括与网络综艺节目《星APP》合作、赞助北京卫视街舞节目《舞力觉醒》、在电视台热门时段投放广告等。
相比同类产品,《葫芦娃》的优势在于,借助“葫芦娃”这一国民IP品牌推广方面更加容易,通过投放电视广告的转化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再者,“葫芦娃”IP的受众群年龄跨度较大,80、90甚至00后都可能是“葫芦娃”IP的粉丝,通过投放电视广告也为其扩大了用户圈层。
五、《葫芦娃》成功了,但手游市场会出现下一个“葫芦娃”吗?通过买量的契机,再结合IP以及产品的长线属性,《葫芦娃》将天时地利人和的要素集于一身,才得以成功在竞争激烈的卡牌市场稳步增长。在手游那点事看来,《葫芦娃》的成功或许只会是个例,放到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再做一款类似的卡牌游戏成功率极低。根据伽马数据此前发布的报告,2018Q1移动游戏市场收入TOP50产品中,卡牌游戏收入仅占比3.9%,营收大头被MMORPG/ARPG以及MOBA拿下,占比高达49.7%。畅销榜前列的卡牌产品数量下滑明显。
虽然照搬模板行不通,但通过《葫芦娃》的案例,我们也可以从中梳理出一些这款产品“秘诀”。首先是在产品方面,傲世堂将原动画的“剪纸风”作为游戏视觉主设计风格,在IP还原方面引起更多粉丝玩家的共鸣。在买量上,四九游选用了贴合核心用户的广告素材,有效提升了广告转化率,通过多个渠道的推广,将《葫芦娃》在市场全面铺开。
最重要的一点是,厂商应该从自身擅长的品类出发,即便在市场主流品类上,大厂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对于其他厂商而言并非没有机会。《葫芦娃》确是中大型游戏厂商的一次胜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