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被建议从课本删除,有无道理

《荷塘月色》中“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被建议从课本删除,有无道理

首页角色扮演荷塘月色更新时间:2024-06-16

文·段宏刚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家,朱自清(1898年——1948年)先生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上的成就最高,同时他还是一位实力派诗人,1919年“新文学运动”伊始,他最早是以诗人的身份走进文坛,用清新明快、婉转绵长的诗歌,肩负起了新文学运动时期新诗探索的使命,把他看作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拓荒者,毫不为过,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理应受到尊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散文创作中,朱自清一方面能坚守诗人的本色,用一颗童心审视身边的万事万物,同时,他还能把江南水乡那种山明水秀、温和细腻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字里行间,又能把自己的即时感悟捕捉进来,然后通过多样化的修辞手法,以及细腻传神的笔触呈现出来,最终形成了娓娓道来、情景交融,极具有画面感的散文特色。

朱自清雕像

品读他的散文,完全是一大享受。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等美文,是最能体现他的散文风格的名篇。他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具有工笔画特质”,是再恰当不过的褒奖。

《荷塘月色》是一篇即兴抒情感怀的散文,创作于1927年7月,大约1300余字。

作者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代了他去荷塘欣赏月色的缘由。紧接着,以白描的方式,描述了去荷塘的路上很安静,而他的内心依然很躁动,突出了动与静的对比。

从文章中段开始,作者以浓墨重彩来渲染眼睛看到的“荷塘月色”,通过一系列拟人化的比喻,以及大量叠字的运用,勾勒出了荷叶、荷花风姿卓越的秀美姿态,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不胜收的画境。

《背影》插图

读者似乎能从这些传神的文字描述中,闻到荷花的缕缕清香,看到荷叶的摇曳舒展,听到池水的微波呢喃,触到晚风的柔和清爽,瞬间滋生一种超脱烦恼,身临其境在良辰美景的好心情,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成功之处。

然而,这样一篇堪称经典范本的散文,却被不少作家、学者批评过,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著名诗人余光中(1928年——2017年)先生的批评声。

余光中曾在上世纪60年代写过《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给《荷塘月色》挑出了两个毛病。

一是指出《荷塘月色》第四段堆砌的比喻句过多,比喻的不够恰当,语言不够精辟。

第四段如下:

荷花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儿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二是指出这些比喻句浅显直白,缺乏应有的含蓄美和凝练美。

很显然,余光中先生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他用几十年后的标准去衡量几十年前的成果,分明是有失公平的。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是在“新文化运动”发起之后不久写的,余光中的评论文章整整比《荷塘月色》晚了30多年。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上世纪20年代的文学语言刚刚告别文言文不久,所有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都尝试着运用白话文来写作,对白话文的理解程度和写作技巧肯定不够高明,就像一个5岁的小孩,他正在成长的路上,力气肯定比不过已经长大成人的25岁的小伙子。

朱自清依靠自己的文学天赋和写作才华,写出这样的美文,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怎么能吹毛求疵地指责语言不够精辟呢?

这200多字的段落里,朱自清接连用了五个比喻。

将摆动的荷叶比作舞女的裙。

将荷叶之间点缀的白花相继比作明珠、星星、出浴美人。

将荷塘上空的清香比作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将荷叶与荷花之间的颤动比作闪电。

将清风吹动荷叶的样子比作一道碧绿的波痕。

荷花

朱自清采用了通感的方式,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写得委婉含蓄,朦胧绝美,没有比这些描述更恰当的语言了。

况且,朱自清深谙韵律的作用,通过大量叠字的运用,将韵律美和节奏美渲染得有声有色,怎么能说这些语言不够凝练和含蓄呢?即使比起当代的散文语言,这段叙述同样很有优势,不可替代。

因此说,余光中先生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

然而,目前对《荷塘月色》争议最大的,就是第四段有这样一句话: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句话本是比喻荷叶之间点缀着的白花,在晚风的吹拂下,若隐若现,婀娜多姿,羞答答的,宛如出浴的美人。

单纯从文学修辞手法来看,这句比喻十分恰当,并没有什么不妥。

出浴的美人

但不少家长看到这个比喻句后,心里不自在了,认为这个比喻句庸俗不堪,会让学生想入非非,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毕竟,现在的孩子相当早熟,想象力丰富,读到这句话,难免产生歪心思。

以家长之心度小孩之腹,这是何等的龌龊。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的天性是单纯的,明明没有想得那么远,一些家长就一惊一乍,想当然地替孩子去做主,这样的家长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吗?

让孩子们学习《荷塘月色》的目的,不仅仅是欣赏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更是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打破孩子们的固化思维,开启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导他们学习如何在散文中营造意境,熟练地驾驭文字凝注自己的人格理想,实现“文如其人”的大境界。

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做文章,对文字吹毛求疵,是学习的失败,也是教育的失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