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什么现代人写的诗即使很工整,句子也很美,我却总感觉没有古诗的那种韵味?
出现题主所说的这种现象,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古诗词并不是都好,现代人的作品也并不是都不好。其次,从创作到欣赏,时代不同了,创作者的环境与欣赏者的文化积淀也完全不同。
自己作诗的时候,如果想具有古人的韵味,需要本文第四部分提到的几点,一定会有所改观。
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人作品挂一漏万,所以不能说古诗词100%都是精品。
1、亡佚甚多
首先,古人的作品本来就亡佚甚多,例如王之涣、张若虚、崔颢这些名家,流传下来的诗歌屈指可数
有很多优秀的诗词我们没有见到,同样,也有很多垃圾作品没有传下来。所以,不能说所有的古诗一定都是好作品。
2、古人删诗
除了历史的原因,很多人的作品失传。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诗人们主动把自己不好的诗歌损毁,不让这些自认为不好的作品传世。
最有名的就是韦庄的《秦妇吟》,韦庄因为这首诗收到了士大夫的批判,因此自己主动损毁了这首诗歌,也不让家人传抄。如果不是敦煌藏经洞里保存下来,我们可能就见不到这首诗了。当然,韦庄认为不好,可是我们认为好,这是另外一回事。
孔子删诗的故事,流传更广,《诗经》仅仅传下来三百多篇,这也是被删除的结果。
南宋人杨万里,也曾经把自己认为不好的诗歌烧掉。不愿意让我们看到他的不好的作品。
3、阅读量不够
陆游传世将近万首诗词,我们读过多少呢? 白居易的诗少一点,也有三千左右传世,大家又读过多少呢?
还有那个几万首诗歌传世的乾隆皇帝,又有几个人曾经通读过呢。
反过来说,现代人写诗词已经不是主流,即使有优秀的作品也很难传播出去。
4、田忌赛马 不太公平
我们阅读的诗,大多是一些精选本里面的作品,也就是被很多人精挑喜欢出来的优秀诗歌。
我们随随便便拿一首现代人写的诗歌,去对比古人的优秀作品,恰如田忌赛马,这不是一个很公平的比较。
1、科举取士
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科举以诗赋取士,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会作诗,否则做官这条路就艰难许多。例如唐朝主要的取士方式,一个是明经,一个是进士。做到高官的人,大多是进士出身,非进士出身的人,即使做到宰相也为自己的出身而遗憾。
进士科必考诗赋,大唐近三百年,平均每年才二十几位进士。这种取士方式使得读书人必须学会作诗 ,研究作诗。
2、语言环境的不同
今天的创作,已经白话文的天下了,极少有人懂得文言文创作。而诗词是以文言文为基础的。
3、教育的不同
古人学习,作诗是很重要的一门基础知识。杜甫曾经说过: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而今天的学校教育,除了大学里的个别学科外,已经不教大家作诗了,只要会背诗,能解读什么意思就可以。
想象一下,今天那些清华北大的学子们,拿出一半精力作诗,怎么会没有好作品出来呢。
即使李白杜甫这样的高手,重生于当世,也一样不会把精力放在作诗上,因为诗做的再好也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也考不了公务员。
因为不会作诗,所以赏析诗的能力,其实也高不到哪里去。大多数人赏析诗词,仅仅停留在释义和背景分析上,因为这是考试的内容。
至于更近一层的句法、章法的分析,脱离了诗歌创作,很多人是纸上谈兵,把前人的赏析拿来重新加工一下。
岂不知,早先的教授文学的人都是会作诗的人,即使民国那些受过西学熏陶的人,大部分都精通古诗词的创作,例如闻一多、朱自清、顾随、鲁迅、唐圭璋、程千帆等等。
作为今天的诗词爱好者们,欣赏能力参差不齐。有不少人云亦云、矮人看戏的读者。
例如很多人看不起民国人的诗词,但是真得把民国诗词混入唐诗宋词中,其实很多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同理,现代人虽然创作能力肯定不如古人,但是真得把今天的优秀作品混入唐诗宋词中,可能同样有很多人分辨不出来。
例如这几首词,您能看出是哪个时代的吗?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生查子》
舵楼东逝波,鹢首西沈月。何似一心人,自此无期别。犯雾剪江来,打鼓凌晨发。君去骨成尘,我住头如雪。《生查子》
新花上苑枝,枝上娇莺语。日日抱花心,啄破燕脂雨。莺飞莺去时,谁与花为主。守等却飞来,再见花开处。《生查子》
骤雨挟风来,叶叶如新沐。移砚近窗纱,分得芭蕉绿。吟罢小庭空,薄袂嫌凉足。何处隐幽兰,香散屏山曲。《生查子》
藕花艳银塘,玉露凋零尽。素蝶不知愁,波影弄金粉。飞飞飞不去,日暮西风紧。为惜白蘋香,怕受微霜损。《生查子》
我们把明清宋元甚至民国的优秀诗词混到一起,大多数人是分辨不出来的。
首先,这需要极高的鉴别能力,现在的专家学者也未必能做到。其次,过去的读书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非常重视,他们所创作的诗词虽有创新,但是不失韵味。
当然,这和现在大部分网络诗歌的“自由潇洒”不同。
现代人作诗,如果想具有古人的韵味,如果注意这三点必然会有所改观:
1、词语与意象的选择
唐朝诗人刘禹锡作诗的时候,不肯用“糕”字,是因为这个字在五经中没有。北宋诗人宋祁笑话他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中有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一词出自《尔雅》,指荷花。
这两个故事从侧面反映,诗人的用字、用词,甚至意象的选择,都非常讲究。
反过来说,我们今天创作诗词,如果有报纸、网络、汽车、高考、辞职.... 自然就没有古人的韵味。
例如这首《减字木兰花·钟山日映》:
钟山日映。万户千门迎国庆。赤旗飘扬。嘹亮歌声绕画梁。草坪凝碧。丛桂曲栏香四溢。化雨春风。培育英才乐趣浓。
看到“迎国庆”、“培育英才”,自然就有了现代气息。当然了,有现代气息的诗词未必不好,只是少了古韵的味道。
又如这首《浣溪沙·祖国山河》:
祖国山河分外妍,红旗如海漾风前,人民十亿乐无边。四化宏图新建设,长征大道各争先,歌声响彻碧云天。
词语的选择中,不仅有名词(意象),也有动词(古人炼字,多指动词),例如“迎国庆”、“培育英才”中的动词与名词的搭配,这都需要诗人精挑细选。
2、典故的使用
诗词中常常用到典故,例如这首七律: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
匡衡、刘向,都是汉朝经学家。
例如这首七律中的一段 :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一看就是用《西游记》的典故,这就是明朝的典故了。
这首《菩萨蛮》用的典故出自杜甫:
东风一夜迎春入,连天衰草争回绿。昔梦已无踪,飘灯忆酒浓。贼中辛苦稿,十载扬州老。字字动江关,暮年庾子山。
杜甫有诗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这个典故写的是南北朝的庾信。
从典故的应用可以看出来,典故用的越老,则越有古韵。
3、句法
古人除了炼字、还有炼句,还有章法的讲究。其中在“词语与意象的选择”中提到过。
炼句则要学会用诗家语,诗家语与散文不同,常有倒装、省略、跳跃、含蓄、多义、词性变化等手段,用散文句法分析会有语意不通的情况。
钱钟书在《管锥编》里说过:
……盖韵文之制,局囿于字句,拘牵于声律,散文则无此限制。……故歇后倒装,不通欠顺,而在诗词中熟见习闻,安焉若素。......各自不同,韵文视散文得以宽限减等尔......属词造句,一破“文字之本”,倘是散文,必遭勒帛。
例如上面那首《菩萨蛮》中:
字字动江关,暮年庚子山。
这是倒装的用法,句意是“暮年庾子山,字字动江关”。
《诗人玉屑·卷六》记载了王安石对于诗家语的认识:
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
王安石把“日斜奏罢长杨赋”改成了“日斜奏赋长杨罢”,把顺序进行了调整,告诉大家诗家语的不同。
又如这句唐诗: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懂诗的人一定会问道,桃花笑话春风是什么逻辑?春风有什么值得可笑的呢?这句话其实是状语后置,意思是: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盛开(笑)。
结束语
今天的自媒体非常发达,任何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作品,所以我们看到的诗词作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题主说现代人的作品没有古人的韵味,这种现象除了先入为主的主观作用外,大部分现代人的作品确实没有古韵。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今天的一代之文学肯定不是诗歌,是网络小说、是影视剧本、是新闻报道、是领导冒号...是一切可以换成金钱的文字形式。
李白、杜甫都有入世之心,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人。假如这二位转世到今天,可能成了马化腾、可能成了刘慈欣、可能成了屠呦呦。总之,不会是成就那么高的诗人
某一个历史阶段的精英人物,总是会做那个历史阶段最了不起的事情。而这个时代不是出现伟大诗人的时代。
@老街味道
注:本文中引用的部分诗词没有注明作者,是为了避免大家先入为主。有兴趣的朋友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作者,或者在评论中留言,我会回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