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大尺度网飞华语剧,太敢拍了

豆瓣8.1,大尺度网飞华语剧,太敢拍了

首页角色扮演极道噬血更新时间:2024-07-07

Netflix近几年快速展开亚洲布局,与亚洲各国电影人合作,拍出了不少佳作。

韩国的《王国》,日本的《火花》《全裸监督》等等,都有不错的口碑。

但在华语剧方面,似乎一直都没能摸清门路。

悬疑片《罪梦者》开播前造足声势,成果差强人意;

喜剧《极道千金》连宣传都省了,结果口碑播放量双扑街;

定位模糊的《彼岸之嫁》更是糊得没眼看。

如今,对于网飞与台湾地区的合作,难讲有期待。

但4月30日播出的网飞这部大尺度华语剧,却是来势汹汹,大有「翻身」之意。

谁 是 被 害 者 / The Victims' Game 2020

铁打的张孝全、近年突破良多的许玮甯,再加上抛掉「偶像包袱」的林心如,阵容完全不逊色于《罪梦者》。

与《罪梦者》同为犯罪悬疑题材,但《谁是被害者》开播后的表现,实在比前者好多了。

3天就吸引到近2亿观众付费观看,豆瓣评分一度升至8.4。

「网飞华语剧翻身」的大旗,仿佛就要扬起来了。

网飞级别的尺度与制作水准,加上质量过硬的剧本,《谁是被害者》头炮打得非常响。

然而播出几天过后,《谁是被害者》在各平台的评分却都出现了逆跌趋势,豆瓣评分降到了8.1,IMDb也仅134人评分7.5。

这部剧究竟如何,翻没翻身,为何后续口碑疲乏?

作为一部悬疑推理剧,本剧的野心从片名就显露了出来——

谁是被害者?

探案的目的并非找到凶手,而是找出被害者。

这是为何?

围绕这一疑问,本剧迅速展开主要人物布局,设定颇为巧妙。

男一号方毅任,是警队鉴识人员,同时是一名亚斯伯格症患者。

亚斯伯格症是一种自闭症,患者虽能专注于某件事情,但人际关系处理和行事方式则是一塌糊涂。

方毅任不可捉摸的行为方式,天然地增加了剧情的戏剧性。

与方毅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一号徐海茵,她是一位在新闻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记者。

八面玲珑的她,为了获取独家信息不择手段——打通警局关系,以各种身份骗取被害人家属、嫌疑人的信任。

徐海茵的人脉和手段,让剧情得以流畅地往深度发展。

二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合作,逐步深入到一宗离奇的「连环*人还愿案」当中。

第一宗命案与过气歌手苏可芸有关。

她被发现惨死于浴缸中,全身被酸性物质腐蚀,死状与她生前未发行专辑的封面几乎一模一样。

如此离奇死法,当然把各媒体的头条上了个遍,这张专辑也瞬间爆红。

然而在鉴识科完成验尸后,却发现这是一具男性尸体

那么苏可芸去了哪?这具男尸又是谁的?

很快,另一宗命案与苏可芸案联系在了一起。

一具被烧焦的尸体在工地被发现,尸体旁有一张员工卡,名字,张聪健

女记者徐海茵挖地三尺,将张聪健生前所在公司誉品尚城的黑料一一扒出。

所有人都被信息诱导,认为这是一起因工作压力导致的自*事件。

但是出人意料的转折又发生了,鉴识队发现,这具尸体竟然是苏可芸的尸体,而真正的张聪健去向不明。

紧接着第三具尸体出现了,死者正是——张聪健。

前一个死者都伪装成下一个死者,三宗命案紧密相连,似乎只有可能是一起有预谋的连环*人案。

奇怪的是,每位死者的遗愿都会在上一个人死后被实现,凶手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在之后的剧情中,更多的人以相似的方式还愿、死去,如套娃般一案扣一案。

这么诡异的案子,怎么破?

警方能做的,几乎只有根据现场证物,找到下一个「被害者」。

反常规布局,诡异悬案的铺垫,在全剧的前三集已经完成。

快节奏推进以及铺设的种种悬念,成了支撑观众观看欲的法宝。

更难得的是本剧为专业度所做的努力。

剧组请到了警方、媒体、医学、心理学等各界的专家,参与到拍摄中,确保了面对题材的精准度。

加之网飞的倾力投资,道具、布景方面也达到了悬疑剧中的高水准。

但要说翻身,只满足于做一部像样的悬疑剧,远远不够。

《谁是被害者》真正的野心所在,要从本剧改编的原著谈起。

本剧改编自台湾推理作家天地无限(郑惠文)2015年所撰小说《第四名被害者》。

除了被网飞拿下版权以外,韩国也已有电影公司准备将其改编成电影。

郑惠文在台湾侦探小说家中,被归类为「社会派」,他最擅长的就是描写小人物在社会倾轧下的挣扎。

《第四名被害者》同样有极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批判性。

郑惠文如此阐释写下这部小说的动机:

「大约从2000年开始,台湾各大新闻台SNG车满街跑,为了冲高收视率,经常可见到在案发或灾难现场,记者拿着麦克风对受害者提出愚蠢问题,网络上也开始有『小时不读书,长大当记者』这句话。」

动机如此,郑惠文在行文时,便特别突出了徐海茵这一角色,从媒体记者的视角出发,引领读者深入剧情。

全书的主旨,是通过展现媒体乱象以及这一宗连环案件,来反映社会各界小人物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

剧情多凭借警方、媒体两条线推进,结构非常紧凑。

改编成剧,《谁是被害者》的双主线与原著大致相同。

但在这两条线以外,编剧团队还将叙事主体扩展到了剧中的每个「被害者」身上。

剧集中段,几乎每一集都会出现一名被害者,叙事的主体则在其中轮流产生。

这样的安排,目的是将聚光灯投向原著花费笔墨较少的那群人。

阐述他们的身世处境,也让观众更能产生共感。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也能渐渐了解到,「被害者」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这些「被害者」无不身处社会底层或边缘,通过对他们的描绘,本剧也试图探讨一个个值得关注,却常被忽略的社会议题——

媒体的嗜血生态、对性别认同的偏见、对公众人物的过度消费、对员工的过度压榨……

比如,全剧开始时的苏可芸案,便提到了过气歌手因整容而被群嘲的情节。

第二个被害者张聪健,因患绝症受到上级、同事歧视,并且一直在房企处于过劳的状态。

他们的死皆有源头可寻,并且在死前都已「被害」。

而加害者,正是社会中的所有「其他人」。

主题近似于去年爆火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但作为一部悬疑剧,本剧比之更进了一步。

《谁是被害者》以死亡这一极端做法为核心,将社会边缘人的绝境放大呈现。

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生前穷尽一切办法都不曾得到倾听。

唯有一死,才能让世人听到自己的诉求,还自己的遗愿。

被害者的死讯以及生前的故事,必定会被媒体争相报道,经此传播,这起「连续还愿*人案」才算最终成立。

讽刺的是,通过媒体报道听到他们的声音的人,并不真正关心他们的诉求。

猎奇新闻过时后,「被害者」仍将涌现。

片尾曲《谁》的副歌中,有两句递进的歌词:

「谁,能够找到我」

「谁,想要找到我」

正是这些无法与世界共享阳光的人的真实写照。

而《谁是被害者》的主旨,则是唤醒人们对这些边缘人士的关怀之心。

不过,以惊天悬案为主要载体和噱头,辅以如此繁复且与探案无关的剧情线,《谁是被害者》这种处理方式,真的达到了效果了吗?

更进一步说,把《谁是被害者》捧为翻身作,又是否言过其实?

不可否认的是,《谁是被害者》并不完美。

本剧的两位导演庄绚维和陈冠仲,都只是初出茅庐,剧情处理的生涩之处非常明显。

不过,他们在全剧开拍之前,也做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安排。

左:陈冠仲,右:庄绚维

为了更完整地呈现剧中每个人物的故事弧线,他们让每位演员为各自的角色立传,还请来各领域的专家辅助演员进行调整。

苏可芸饰演者丁宁谈对角色的理解

对每个角色的重视和处理方式,诚意足够,但呈现在剧中,反而成了一大弊病。

在剧集中段,每名受害者的身世铺陈几乎都不做割舍,占用大量篇幅,并且接近于平行叙事。

观众因开篇悬案产生的兴致,便在这一过程中迅速迅速衰减。

而本想达到的警示效果,以及「自*与否」的哲学拷问,也因太想面面俱到,反而不免有些泛泛而谈,不如《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单一话题深刻。

《我们与恶的距离》正是聚焦媒体舆论生态的佳作

但即便如此,在目前的网飞华语剧中,《谁是被害者》仍称得上最佳。

其关键在于做好了本地化工作,社会论题才得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说服力、能共感的延伸。

前阶段,无论是不中不西的《彼岸之嫁》,还是请来HBO团队制作的《罪梦者》,都曾被诟病「水土不服」。

《彼岸之嫁》剧照

网飞在《谁是被害者》的孵化过程中显然吸取了教训,注资 成片购买,完全放权台湾瀚草影视进行制作。

这便是为什么《谁是被害者》能在保证质感的前提下,将本地化工作也做足。

无论是剧中的家庭关系、相处方式,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甚至潜规则,都是此前网飞没有过的华语区「土特产」。

单就这方面而言,网飞在华语剧领域也已经步入了正轨。

这点的意义在于,像网飞这样的金主,会更愿意继续为华语剧提供支持,高质量的作品也会越来越多。

回到《谁是被害者》这部剧本身,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触及了此前国内罕受关注的边缘话题,顺利完成了价值输出和反思。

也让我们看到,给足支持和权限,华语剧也能达到这样的质感,这样的尺度,触及这样艰涩的话题。

豆瓣上有条短评说,「给这么高分,是最近疫情期太旱了吗?」

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这类型的剧,在华语圈太旱了。

可惜,华语剧的干旱,也许只能靠港台改变了。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欢迎关注奇遇电影,解锁更多影视干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