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笛| 耐得寒霜是此枝:千秋诗光照西湖——秋瑾篇

舞笛| 耐得寒霜是此枝:千秋诗光照西湖——秋瑾篇

首页角色扮演剑歌葬道手游更新时间:2024-05-01

编者按

我敢说,除了历史上被小说故事戏剧诗文神化了的女英雄之外,她一定是华夏女子英烈的第一人。不是说她是第一个,而是说她是“真正壮烈的巾帼英雄”,真实人物中只能是“ 第一”,她之前无人能出其右。她是真正的女汉子,她的血性丝毫不让须眉,人格顶天立地,她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她的诗词振聋发聩,她的精神震古烁今!她,就是伟大的“越东女儿”秋瑾——为腐朽的封建王朝敲响了丧钟的鉴湖女侠,她的英魂至今飘荡于西子湖上……

秋瑾——耐得寒霜是此枝

“天堂”的女子是温柔驯顺的,但“天堂”的才女,却无例外的都带有一种不甘束缚的个性,都有其气贯长虹的浩然之气。

在龚自珍拼命地呐喊声中,“天公”抖擞了,“人才”从天而降,珠落西湖了——即近代史上来自钱塘江畔惊天地泣鬼神的巾帼英雄——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秋瑾秋竞雄是也!

这是辛亥革命炮火中诞生的革命女英雄。她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妇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第一人。她领导的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的起义虽然没成功,她也因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却为辛亥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冲锋号角的作用,她和一同起事的同仁为革命的成功用尸骨作了铺路石。因此,他们的生命是高贵的。

她的献身,使西湖又多了一种悲壮,又多了一层神圣,又多了一份骄傲。

她姓秋名瑾,字璿卿,大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生于福建云霄,祖籍浙江绍兴,留洋于日本,落难于杭州,葬于西湖岸边。就义时年仅三十三岁。

秋瑾是在探索革命真理的征途上,从一个文雅的“越东女儿”,逐渐锤炼成长为民族民主革命先驱的。她出身于官僚地主之家,少时熟读诗书,雅擅诗词,又能骑马击剑。由于亲历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廷同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从此,她立志绝尘而奔,觅求良方,拯救祖国。她不止一次东渡扶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与改造社会大计,投身革命,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开始了她壮烈的革命斗争生涯。

才华横溢的秋瑾常常以诗励志: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

其诗如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惊天动地。她于西湖边上放鹤亭咏梅时也不忘以诗言志:

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

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心怀天下的人就是不一样,在胜迹下站一站,一首经典诗词轻易而举的诞生了。那是她心中始终有热血奔腾,看来思想境界决定人生高度啊!

据专家考证,我国历史上善于琴棋书画的女才子倒是有几个,威震四海的女英雄都是舞台上塑造出来的,起码也是有一说十如此这般揠苗拔高出来的,不久前还有人撰文证明这个问题,甚至认为那些最厉害的骑射女将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不过是为了满足看戏听书人的好奇心理杜撰来过过瘾而已。但我们的鉴湖女侠就不同了,非但不虚,而且是千真万确的真人真事真正的女英雄,上溯几千年才出这么一个。好在时间很近,面目未非。她的事迹世人皆知,在下不多赘言,先赏读一下他的诗,就能领略到她的冲天豪气——

她有一首《泛东海歌》是这样写的: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诗里是不是充满着英武十足的阳刚之气?不知道作者的话,你会认为出于汉子之手,知道了,还是条汉子,不过是条女汉子!

再看这首《红毛刀歌》,更是铁血万里,豪气干云,气冲霄汉——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鸮。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这是她的绝句《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酒里有英气,酒里有豪情,酒里有血性,酒里有四海。每读秋瑾诗,总被她烈女式的豪放气概所感染。她的《题芝龛记》就有花木兰的气概:

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

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她呼唤民族解放,同时更呼唤妇女解放,其诗有言:

何人慷慨说同仇,谁识当年郭解流?

时局如斯危已甚,闺装愿尔换吴钩。

另有诗亦云:

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

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她虽为女流,却永远不甘雌伏,坚决反对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这些旧道德观: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

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在她的心中,少见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多为家国仇民族恨,女儿亦未忘忧国。她恨透了侵略者,其《剑歌》一诗足见其颇得岳飞遗风: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 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晚清的朝廷腐败无能,对内压榨百姓,对外妥协退让,割地赔款,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令国人恨上心头,令心系天下兴亡的“匹夫”拍案而起,恨不得立刻上阵,驱除鞑虏,斩妖*魔!

秋瑾的诗,句句充满豪情,字字铁骨铮铮。曾在《题江山万里图·应日人之索》一诗云: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她的诗句里,处处散发着决心为民请命,为国捐躯的豪愿以及不怕牺牲的崇高思想和献身精神。她有一首《鹧鸪天》是这样写的: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赳。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龙泉宝剑,始终是她指向敌人头颅的法宝,更是她诗词的灵魂。

类似这种溅血涂脑、矢志报国的句子还很多,如:

“我欲只手援祖国”。

“死生一事付鸿毛”。

“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

甚至在被捕后的供状上,还留下了这样一句经典名句:

“秋风秋雨愁煞人。”

由此流露出了对她领导的起义未能成功的惋惜,面对压迫阶级的血雨腥风,她吟出了时代的痛苦,唱出了华夏的悲歌。她英勇就义四年后,志士们的鲜血,终于化作武昌城头上的万里朝霞,光照华夏,埋葬了统治中国人民数千年的封建王朝。

秋瑾壮烈成仁,深为后人景仰。其未竞奇志,由后人来酬。

舞笛笔拙,对这等星座般的历史英杰不敢轻易置喙,且看伟人如何评论——

秋瑾壮烈成仁,深为后人景仰。其未竞奇志,由后人来酬。在后来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的初期,有位叫杨超的烈士,被*害前曾写下一首《就义诗》,可以认为是对秋瑾敢于慷慨赴死伟大气节的继承和光大: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由此不难看出,为了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秋瑾大义凛然至个人生死于度外这种铁血精神对后来继续革命的影响有多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促使后人为了神圣的目标不畏生死,前赴后继!

孙中山称秋瑾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并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书楹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誉其“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在所著《建国方略·有志竟成》中再次把秋瑾与徐锡麟、熊成基等革命志士并称为“三杰”,褒扬其革命功绩。

1939年*曾为她这位铁血女子题词:“勿忘鉴湖女侠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他认为:“秋瑾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 ”。

郭沫若也说:“秋瑾不仅为民族解放运动,并为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他在为《秋瑾史迹》所作序言中称:“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并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给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她在生前和死后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宋庆龄题词曰:“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俦侠名。”

吴玉章题词曰:“为革命而英勇牺牲,秋瑾烈士永垂不朽!”

邓颖超题词曰:“秋瑾女杰,坚强不屈,英勇就义,永垂不朽!”

康克清题词曰:“秋瑾英烈,光照千秋!”

范文澜在《中国妇女》杂志发表一篇回忆性的学术文字《女革命家秋瑾》中径称秋瑾为“女革命家”,认为“秋瑾是中国历史上妇女的伟大代表人物。”赞“她认定革命是救国的唯一道路”。“她在轩亭口从容就义,用纯洁的血为中国妇女画出了一条鲜明的路线来,后来千千万万的爱国妇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了革命队伍,正像秋瑾所希望的那样,为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

《南方报》称“学界中人以秋女士实为女学界不可多得之人,名誉卓著,咸皆惨惜。”

这些题词和评价,既是对秋瑾革命功业的颂扬,同时又时刻提醒国人须深切缅怀以秋瑾为代表的先驱们的先烈业绩,珍惜一代代志士仁人用鲜血为后人铺就的幸福生活之路。

应该说,秋瑾的起义虽然因暴动计划遭到破坏而未能如期举事,失败了,但她仍然是辛亥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是推翻大清封建统治的铺路石。世上所有的事情都难以一蹴而就,何况做这等石破天惊的大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她的这一壮烈之死,才迅速唤醒了国人,使得革命有了教训,给辛亥革命积累了经验。同时她的牺牲,也大大动摇了帝国统治基础,成为后来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精神力量。正是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辛亥革命的成功,武昌城头的新旗帜所焕发出的喷薄晨光,足以告慰鉴湖女侠之在天之灵。秋瑾的血没白流,日月终于换新天!

舞笛,本名蔡全胜,大学文化,祖籍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长期工作于中原某大型国有煤矿企业,高级企业培训师,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国煤矿作协、河南省报告文学研究会和群众文艺研究会、河南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鹰城人》杂志主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文艺创作协会副秘书长、平顶山卫东作协分会副会长。曾在报刊上用多个笔名发表文学、新闻及理论作品,出版有《人在旅途》《借题发挥》等三部文学著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